由新銳導演魯伊莎(Yisha Lu)執導的《高高的山和奇異鳥》於近日在上海田子坊劇場與觀眾見面。該劇是根據挪威劇作家易卜生「新文本,新舞臺」的國際項目而創作的十二個演出之一。據悉,該劇曾經以劇本朗讀的形式在北京首演,此次更是以中英雙語登陸上海。
目前就讀於倫敦國王學院,專攻戲劇與表演學的魯伊莎,此次是專門為了執導《高高的山和奇異鳥》這齣戲而回到上海。「成熟的故事一直都讓我心生好奇。我認為我在了解這些年輕人物的時候,感悟到了生活以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奧秘。在這齣戲裡,男主人公出生在80年代,我也是。」
魯伊莎說,他們這一代人在見證中國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被貼上了充滿好奇,甚至有些困惑的時代標籤。這正是吸引她去執導這部戲劇的原因。
為了以中英兩種語言呈現表演,尋找合適的演員,成為魯伊莎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我最初就希望能夠用中國的演員演出,因為歸根結底,這是一個在中國生活過幾年的挪威劇作家寫的中國故事。但是,為了實現我們中英文的演出形式,演員也需要精通中英雙語。」
最終,在整個團隊的共同努力下,他們找到了優秀的雙語演員。魯伊莎倍感幸運,並毫不掩飾對團隊的欣賞和驕傲,「我們有一個很棒團隊,有曾經在上海甚至中國各地工作過的戲劇和藝術專業人士,以及前途無量的表演專業學生。」
當被問到執導這齣戲最大的挑戰是什麼,魯伊莎認為是劇中關係的展開。「在劇中,我們有母子,父子,丈夫和男人,新朋友和老朋友。這些都是不同類型的關係,需要不同的方式去展開,但它們都同樣有趣,都是值得挖掘的。」而理清和展開這些人物佔用了他們短暫排練期的大部分時間。
在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攻讀碩士學位時,魯伊莎開始嘗試在戲劇領域更趨國際化的道路,她連續三年擔任原英國皇家戲劇學院院長巴特的導演助理兼翻譯,協助巴特導演莎士比亞戲劇《第十二夜》、《冬天的故事》、《皆大歡喜》。
2016年,魯伊莎改編了莎士比亞的《第十二夜》,並且獨立導演了該劇。她大膽啟用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韓國等多國演員,採用全英文演出,連演五場,演出效果受到媒體和觀眾的一致好評。後來,魯伊莎感覺自己離不開戲劇了,「在這個領域,你可以創造出一個全新的世界,遇見富有創造力的人」。
魯伊莎透露,此次演出結束後,她會回到倫敦繼續學業。不過,在今年的8月份,她會回來執導一部關於太陽系的兒童劇。魯伊莎坦言,和小朋友們一起去探索太空是一件非常令人興奮的事,「這就是戲劇的魅力!」
對於未來,魯伊莎也有了自己的打算,「我希望能夠成為一名職業的導演,五年之內,我會繼續豐富自己的專業經驗,並且組建一支自己的創意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