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國際新聞網3月25日報導,由遠迎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出品,美航傳媒聯合攝製的歷史題材影片《西沙風雲》啟動儀式新聞發布會在鄭州市鄭東商業中心隆重舉行。1974年的西沙海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捍衛國家領土主權、與南越當局發生的一次戰爭。
然而,近年來在社會上流傳關於「蔣介石協助大陸作戰」的謠言。當時戰事緊急,毛主席決定艦隊走臺灣海峽,而此前由於某些限制原因,一些作戰決策沒有公開,因此出現了這些毫無根據的說法。《學習時報》曾於2012年時刊文批評這些說法是因別有用心而顛倒歷史的謬談;事實上,蔣介石及其後繼者出於根深蒂固的仇共心理,同越南的反共政權有密切的合作關係,根本沒有採取過同大陸方面合作保衛國家領土的行動。
新聞發布會現場
導演:細緻刻畫歷史人物的心理活動
25日,河南省文聯副主席張劍鋒、原焦作軍區司令員楊鐸、河南省民政廳原常務副廳長魯獻啟、河南省新聞出版局巡視員席保安、中央電視臺欄目總監王博等出席了電影《西沙風雲》新聞發布會。
據導演郎玉林介紹,這是一部圍繞西沙海戰歷史事件展開的電影,1974年1月15日10時,南越當局先後派出海軍四艘軍艦侵入我西沙永樂群島海域,並向飄著中國國旗的甘泉島開炮射擊,打死打傷中國漁民和民兵多人。17日上午,南越軍隊又悍然侵佔了我西沙群島的金銀島,下午進一步強佔了甘泉島,並公然扯下了中國國旗,中國政府決定採取軍事措施,從東海艦隊調動四艘軍艦趕往西沙增援,由於西沙戰事緊急,毛主席決定艦隊走臺灣海峽。
但是從大陸解放以後,臺灣與大陸就一直處於緊張的對峙狀態,臺灣海峽不僅在國民黨海軍重兵控制之下,而且還遊弋著美國的第七艦隊,航道最窄處離岸邊只有幾公裡,完全在國民黨陸軍炮火的有效射程之內。二十多年來,別說是大陸軍艦,即使大陸漁船都時常受到敵國民黨軍隊的炮擊,損失甚大,以往大陸海軍的南北調動都是走臺灣以東的公海,這次突然從臺灣海峽通過,必將冒著極大的軍事風險,又因國共兩黨軍事方面無法溝通,因此,在這重要緊急的歷史時刻,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之間一系列心理戰的大幕由此拉開。
郎玉林表示,該片在主打西沙戰爭回憶錄的同時,對幾位歷史巨人的心理活動將進行細緻入微的刻畫。該影片聚集了一批優秀的藝術創作人才,影片中毛澤東、周恩來、蔣介石分別由特型演員韓清華、周紅軍、張宗振老師飾演,同時有新生代實力派演員的加盟,定會使影片的人物刻畫更加細膩、精彩。
西沙海戰示意圖
蔣介石「協助大陸」?謠言!
不過,近年來關於西沙海戰一事,有部分非主流媒體散布了不少「蔣介石協助大陸」的謠言。從1990年代以後,國內一些刊物和文學作品敘述西沙反擊戰時,曾以小說式筆法說蔣介石得知解放軍艦隻穿越臺灣海峽時下令「放行」。近年,網絡文章不僅引用此傳言,甚至為美化蔣介石越寫越玄,什麼「護航」、「供應」和「打開航標燈」等離奇細節以訛以訛,被一些人信以為真並廣為流傳。
《學習時報》曾於2012年時刊登作者徐焰的文章批評,這些說法是因別有用心而顛倒歷史的謬談,更是毫無根據的胡編。
文章稱,西沙海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維護領土主權的一次重要作戰行動;出於某些限制,一些作戰決策極少公開報導,從而導致在一些非主流媒體上出現了不實傳聞以吸引眼球。
民國政府自上世紀30年代起標出的地圖,就將南海島嶼標明為中國領土,1946年國民黨軍還派一個連進駐南沙最大的島嶼太平島。國民黨政權退到臺灣後,也延續這一立場,這與新中國的態度確實是一致的。不過蔣介石及其後繼者出於根深蒂固的仇共心理,同越南的反共政權(包括保大政府和後來的西貢政權)一直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根本沒有採取過同大陸方面合作保衛國家領土的行動。
文章提及,從上世紀 30年代起,法國、日本便相繼侵佔了西沙、南沙群島的主要島嶼。1954年印度支那戰爭停止後,法國軍隊撤出越南,南越當局卻繼承法國殖民者的衣缽,於 1956年又派軍隊侵佔中國的西沙和南沙的幾個主要島嶼。此時,臺灣當局在表面上雖未改變對南海歸屬的立場,卻同美國、韓國一起大力援助南越政權,60年代至 70年代前期在西貢派駐龐大的軍事顧問團,並派出空運人員協助南越軍隊作戰。蔣介石特別欣賞的將領胡璉便長年以「大使」身份駐在西貢,向南越軍提供「剿共」經驗,結果其住所還受到越共遊擊隊的爆炸襲擊。1973年春美國從南越撤軍後,臺灣軍事顧問團仍留西貢,在此後兩年間繼續向其提供軍事援助。197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同南越海軍發生西沙海戰後,臺灣當局繼續支援南越當局。駐太平島的國民黨軍還接到命令,如果中共海軍艦艇靠岸便開火,而南越艦艇靠近則「勸他們離開」,其立場站哪一邊不是清清楚楚嗎?
1975年4月,南越政權遭越南人民軍總攻而崩潰時,臺灣軍事顧問團堅持到最後才撤離。西貢政權末代「總統」阮文紹因怨恨被美國拋棄,選擇了臺北作為逃亡後的棲身地,以顯示感激之情。這些史實,在當年是關心國際時事的人所共知的。說蔣介石在大陸與南越政權發生衝突時「協助」大陸,這豈不是因別有用心而顛倒歷史的謬談?
文章認為,至於所謂蔣介石在臺灣海峽對解放軍海軍「放行」一事,更屬毫無根據的胡編。有的小報還描繪當時蔣介石的表情和言語,明眼人一看便是「演義」,哪一個人在場看到並能證實呢?真實的歷史事實是:1974年解放軍海軍同南越海軍發生西沙海戰後,因南海艦隊力量不足,從東海艦隊調幾艘艦通過臺灣海峽南下,途中未遭國民黨軍攔截,卻並非臺灣當局故意「放行」。1965年「八六」海戰和崇武以東海戰後,臺方海軍因遭痛擊已不再向解放軍海軍主動攻擊,解放軍也不主動打擊對方,大陸的艦船在臺灣海峽的活動未受攔截已成多年慣例。至於臺灣方面提供「護航」、「供應」等說更是向壁虛構,「打開航標燈」、發出「請通過」的信號是屬違反航海常識的臆想。了解臺海地理的人都知道,海峽寬度最窄處也有130多公裡,而並非狹窄水道,在如此寬闊的航道打開岸邊「航標燈」,船上的人誰看得見?
西沙海戰照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