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之聲】視窗阻礙物聯網騰飛的四大難題

2021-02-13 物聯網之聲

【物聯網之聲導讀】物聯網勢頭正猛,但也有一些難題還待突破,本文從消費者的視角,提出了阻礙物聯網騰飛的四大難題,分析到位,值得一讀。


       有時候冰箱不單純是冰箱。三星的智能冰箱連接到了網際網路,允許用戶直接在廚房裡從超市訂購食物。它是物聯網(IoT)的一部分。物聯網是一系列令人興奮的技術成果,旨在改變人們每天同機器交互的方式。

  按照思科的說法,到2020年,全球將有超過500億臺聯網設備,而據專家估計,在未來五年中,IoT將對全球經濟產生3.5萬億美元的影響。不只是冰箱,我們還會看到家庭能源系統、安全設備、娛樂產品、遊戲、交互式穿戴設備——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問題是,這真的會發生嗎?難道我們看到的市場佔有率不應該比現在更大嗎?

  雖然眼下IoT是一個熱門話題,但現實並沒有像每天上網的專家所預測的那樣。整體看來,確實沒有那麼多聯網的手錶、恆溫計或者配件。據Acquity Group報導,只有「7%的消費者擁有自己的可穿戴IoT設備,而4%的消費者擁有家居IoT設備」。

  本文將探討IoT需要先於消費者體驗之前完成的事情,包括為消費者帶來的價值、集中式IoT平臺的必要性、一套國際通信協議、用戶教育和更高的安全性。

  向用戶提出一個明確的價值主張IoT是一個由聯網設備組成的、具有無限潛能的網絡,許多技術和網際網路專家都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並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不過,也有許多人不那麼確信,他們尚未完全接受這個概念。這是由於目前缺少一種普遍適用的價值主張——某種讓人們有理由走出家門購買和連接智能設備的東西。

  消費者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企業需要將簡單易用的IoT設備送到人們的手中,以展示它們的潛力,而不是指望人們理解對IoT設備的需要。

  瀏覽下任意科技商店的IoT分部,你就會看到相當多怪異而又似乎多餘的設備。除了少數有用的安全設備外,我們還不清楚它們是幹什麼用的,我們為什麼要購買它們,或者我們該如何開始在其他東西都不聯網的家裡安裝它們。

  為了了解如何開始從事IoT,我們應該回過頭來看看智慧型手機的變革——尤其是iPhone——這無疑是IoT同時代的先鋒。

  iPhone的真正價值不是它的電話或簡訊功能,而是能夠使用門類齊全的免費和付費應用程式。不過,在iPhone最初推出的時候,它是如此的新奇,以致不得不儘量保持簡單。史蒂夫?賈伯斯只介紹了它的三個主要功能:音樂、電話和Web。

  當應用商店最終於2008年中期推出的時候,用戶已經習慣了設備多功能性的概念,而蘋果對應用質量進行了更高程度的控制。

  憑藉便捷簡單的特點,Android和蘋果應用商店讓智慧型手機成了消費意識的前沿。雖然如此,智慧型手機並沒有為了獲得市場份額而費力地推廣;手機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至於IoT,如果聯網確實增強了智能設備的功能,那麼說服一名消費者購買它就沒有任何障礙。智能設備本身只能因真正增加價值而存在。例如,將枕頭連接到網際網路以便測量睡眠模式,這聽上去可能非常有趣,但最終可能只會成為一個讓生活更麻煩的新奇物件。

  舉個當代的例子,NEST恆溫計會學習用戶行為,調整家裡的溫度以適合居住者的偏好,並在檢測到家中沒人的時候自動關掉加熱器。它更環保、更經濟,每年可以節省數百美元的電能。其價值顯而易見,像這樣的智能設備已經找到了一個人們願意為之消費的市場。

  另一方面,當涉及更多抽象的概念時——如智能配件和可穿戴設備(比如谷歌眼鏡),公眾就需要更多的令人信服的理由。穿戴,充電,甚至只是使用上的不便(設想一下,因為不能訪問網絡而被鎖在了家外面),必須通過巨大的價值主張來平衡。


  我們需要讓這項技術實用、簡單、易於使用。通過幫助人們習慣這些新工具,並不斷地進行溝通及提供支持,我們就會看到將住宅和設備進行連接的消費者數量實現了有機地增長。

  集中式平臺和API開發人員是網際網路和移動變革背後的推動力量。不過,目前缺少一個集中式IoT平臺,讓我們無法看到發生在行動裝置上的那種增長和創造性。

  例如,Android和蘋果應用商店已經成為試驗和開發的中心。目前,93%的開發人員都專注於開發智慧型手機應用——這沒什麼可奇怪的;這些標準平臺縮短了推向市場的時間,而且降低了風險。

  據報導,開發一款iOS應用的平均成本是27463美元。如果有一個有保障的應用專營店,比方說,開發人員就知道他們有一個訪問量很大的專營店來銷售他們的產品。

  另一方面,生產一款商用IoT設備的成本就要高得多了,如果我們將Canary、SmartThings、Dropcam和 Nest給出的、在將產品推向市場之前的成本平均,那麼這個成本大約是250萬美元。另一方面,創建IoT產品有成本更低的方式,像類似Tessel和Onion這樣的項目,但相對缺乏資源和財政支持的開發人員還需要更大的動力才會考慮轉向智能物品應用設計。

  雖然製造商漸漸認識到設備之間和品牌之間軟體標準化的重要性,但他們應該看下智慧型手機的例子。一個集中式的開源應用商店將成為進一步創新、整合和節省成本的重要催化劑。

  不過,問題不只來自通信,還存在於製造商提供的API中。通過允許新增連接和交互,智能設備生產商為公眾創造性的使用他們的產品提供了可能。非常像我們在應用商店裡看到的那樣,新的開發人員會加入進來,利用這個機會創建以前想都沒有想過的新用途。

  誰知道呢,未來,也許你可以將咖啡機同智慧型手機的鬧鐘連接起來,當早上第一次無意間走進廚房時,咖啡已經煮好在等著了。

  互連性和通用IoT通信協議曾有一份報告預測,2015年,50%的北美人會購買至少一款家用智能物品。消費者對智能家居7x24小時聯網生活的概念越來越感興趣,而對於IoT開發人員而言,另一個主要的問題是關於設備之間的兼容性。


  在連接性獲得更好的標準化之前,消費者在試圖讓他們的設備交互時還會繼續面臨技術上的難題,尤其是在家居環境中,智能物品很可能來自許多不同的供應商,有不同的通信協議。

  Mike Harris是Zonoff(Staples智能家居技術的開發商)的執行長。他談了設備無縫集成的重要性,他說:「我們設想有一個這樣的家,Wi-Fi、Z-Wave、ZigBee、藍牙等開放標準可以同傳統的專有標準,如Lutron的Clear Connect,完美協同。」

  當然,Harris是正確的,大型IoT廠商需要確保專有軟體和硬體符合行業標準,使用一種讓設備之間可以交互和共享數據的通信協議,而不管這些設備的品牌是什麼。

  安全人們不僅需要了解採用IoT的原因和方法,他們還需要確定他們使用的設備是安全的。這明顯是許多人都關注的一個問題,尤其是在那些有名的黑客入侵網際網路汽車事件之後。

  IoT開發人員、企業和消費者等都必須認識到,每一臺設備都是一個潛在的目標,這就是為什麼安全會成為IoT大張旗鼓地應用之前需要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

  正如我們在上世紀90年代和20世紀初所看到的那樣,隨著計算機運行微軟的作業系統,特定平臺的使用範圍越廣,就越激發黑客去利用它。在這個網絡安全糟糕的時代,大量的惡意軟體都以聯網的計算機為攻擊目標,創建通常用於DDoS攻擊的「殭屍網絡」。

  同樣的道理,IoT領域有一些知名的廠商,許多都提供單一的設備;例如,隨著Amazon Echo進入越來越多的家庭,它成為黑客攻擊目標的價值越來越大。

  幸運的是,與個人計算機不同,IoT設備的功能有限。這種限制使設備本身不大可能包含攻擊者尋找的功能或信息。真正的問題是,一旦網絡上有一臺設備遭到入侵,黑客訪問其他聯網的設備就容易很多了,因為防火牆和隱匿策略已經被繞開了。

  消費者關心的另一個安全方面是關於個人數據收集。如果在數據收集、第三方共享及導出或刪除所有存儲的信息方面沒有明確的策略,那麼IoT的應用就會因為消費者擔心被資本家利用而受限。

  IoT最強大的地方不在於它能為個體做什麼,而在於它總體上能做什麼。當我們有一個問題的量化數據時,機器就可以優化解決方案,靠人類的直覺來發現這樣的問題根本是不可能的。

  解決這些安全問題並不容易,但我們不應該低估我們發展和創新的願望。通過現有產品的數位化以及新的工具和設備的聯網,我們將在學校、家庭和工作場所裡看到快節奏的、前所未有的變化。

  一旦我們有一個安全的系統和一個強大的價值主張可以向消費者展示,有一個集中式平臺可供訪問,而平臺上滿是連接物質和數字生活的應用,那麼我們就會看到專家們所預見的IoT應用的爆炸式增長。(來源: InfoQ)

物聯網之聲

  《物聯網之聲》為AIOT蜂群互益系統中最具權威的熱點資訊、產業趨勢報告、產業細分領域分析報告、重要會議活動發布等產業智庫新媒體。

每一篇文章,不是用心打磨,就是精挑細選

請關注「物聯網之聲」


合作洽談:4000609292

投稿信箱:xhkf@aiot.com.cn

物聯網服務改變企業未來


相關焦點

  • 選擇合適的物聯網智能網關是物聯網項目的關鍵
    它可滿足局部區域短距離通信的接入需求,實現與公共網絡的連接,同時完成轉發、控制、信令交換和編解碼等功能,而終端管理、安全認證等功能保證了物聯網業務的質量和安全。因此,對於任何希望將其基礎設施連接到網際網路的企業來說,安全必須是首要關注的問題。那麼選擇合適的物聯網智能網關能夠成就或破壞物聯網項目的關鍵原因。
  • 物聯網群雄混戰 青雲QingCloud憑IoT平臺奪得先機
    更值得關注的是,此次青雲QingCloud結合數據中心、工業、交通、建築四大行業場景,推出了端到端交付的物聯網解決方案。一直以來,物聯網技術和行業場景的結合都是個難題,懂技術的不懂行業市場,懂行業市場的不懂技術。只有深刻理解行業的特徵、業務流程和痛點,才能夠將物聯網落地,為企業創造價值。
  • RPA是物聯網智能化流程啟動切入點【物聯網發展趨勢之十九】
    在以前介紹物聯網發展趨勢的文章中,曾經介紹過為什麼物聯網強調智能化,而網際網路不強調智能化? 網際網路的信息通過終端設備傳遞給人,人獲得信息後,可以判斷信息帶來的影響,最終做出處理;而物聯網的信息傳遞到某一個終端之後,如何處理呢?
  • 一文看懂什麼是物聯網網關以及如何選擇合適的物聯網網關解決方案?
    那麼什麼是物聯網網關呢?在上面的事例中,將需要和外界溝通的「主角——小不點」,替換成智能家居、聯網汽車、工業控制器等多種多樣的物聯網設備,就能很容易的理解物聯網網關的概念了。綜上所述,如果企業想進行物聯網部署,從自己擁有的設備資產中採集數據,並挖掘分析數據背後隱藏的價值,優秀的物聯網網關解決方案至關重要。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46期:深圳大手筆扶持物聯網,全球物聯網...
    無錫數字經濟賦能司法應用 率先開展「物聯網法院」可行性研究6月23日,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與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籤訂《物聯網技術司法應用戰略合作協議》,合作開展基於物聯網技術的司法應用與研究,在全國率先探索開展物聯網技術司法應用及「物聯網法院」建設可行性研究工作。
  • 春藤8910DM晶片底層解決方案,軟硬兼施破解區塊鏈物聯網融合難題
    基於這些特點,區塊鏈能夠應用於金融、物聯網、保險、數字版權等諸多領域。尤其是在物聯網領域,物聯網與區塊鏈被譽為「天作之合」。把區塊鏈技術融入物聯網,藉助物聯網的「萬物互聯屬性」就能讓區塊鏈應用無處不在,也就能讓物聯網運營做到更高的效率、更快的速度和更穩妥的安全。願景豐滿,但現實骨感。區塊鏈與物聯網確實在逐漸的融合應用,然而出現的問題卻也不少。
  • 平頂山市迅達汽修攜手亞美車聯網大數據讓企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從「功能汽車」到「智能汽車」,車聯網技術被持續看好,車聯網是物聯網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5G時代的到來,吹響了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的號角,車聯網作為國家十三五規劃項目,近年來如火如荼。如何加快本地車聯網步伐,讓車聯上網,讓車主享受車聯網帶來的智能和便利及福利?
  • 深度對話|中國物聯網的現在與未來
    物聯網(IoT)是將物理領域與數字領域聯繫起來的技術前沿。物聯網使用大量傳感器收集並傳輸實時數據,從而允許對系統進行前所未有的監視,控制和反饋。物聯網已經改變了生產線,城市基礎設施,現在正在往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發展。
  • 阿里物聯網戰略半年成果全面揭曉!生態之美集中綻放!
    這是其在物聯網初級階段迷霧中探索開拓、砥礪前行的半年,也是肩負巨頭使命創造「物聯網速度」的半年。快準穩狠的「物聯網速度」戰略的前瞻性和完備性離不開執行的速度和力度,阿里雲IoT自高調亮相以來,自雲而下,不斷向管、邊、端延伸布局,曾構架的物聯網「戰略樹」緊隨趨勢調整其側重和枝葉,如今已演進為血肉豐滿的戰略大圖,秋實豐碩。
  • 物聯網時代,智能門鎖安全嗎?
    高峰,信息安全工程師,多年POS開發和移動應用相關經驗,目前專注於物聯網安全相關領域。陳硌瓊,信息安全工程師,多年移動應用開發經驗,目前專注於移動應用及物聯網安全相關領域。以上文件都說明國家對網絡安全的重視程度,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下現階段物聯網智能門鎖的安全情況。二、 智能門鎖攻擊智能門鎖是物聯網時代的產物,由於它的便捷性,受到越來越多的家庭認可,是守護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的重要防線。
  • 三步走:國動如何制勝物聯網下一個十年?
    在本屆世界物聯網大會上,國動集團緊緊圍繞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行業熱點需求進行了全面的展示。我國物聯網產業始於2009年,這一年「感知中國」的概念被提出,不久之後,物聯網被正式列入國家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
  • 國內物聯網領軍企業捷寶科技即將亮相IOTE2017物聯網展
    8月16日-18日,國內規模最大、專業度最高的物聯網展之一2017國際物聯網博覽會(IOTE2017)將於深圳會展中心舉辦。經過近10年的發展與歷練,IOTE如今已然成為國內物聯網權威展會的佼佼者,名聲遠揚海外,據展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今年來自全球各地的參展商預計將超過600家,觀眾人數將超10萬人次。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24期:豐田擬在日本建智慧城市「編織之城...
    豐田把推進試驗的地區定位為「互聯城市」,名字定為「WovenCity」(編織之城),初期預計有豐田員工及家人等約2000人居住。「電梯維修險」,建立「保險+服務+物聯網」電梯維修新模式,化解電梯維修難題。
  • IOTE 2021首次落戶上海,助力企業掘金物聯網黃金時代
    首先是政策層面的扶持,尤其是最近這幾年,國家政策對於物聯網產業的扶持,已經更加的詳細,力度也更大,比如上半年提出的"新基建",就重點對發展物聯網產業的數據中心、數據傳輸、工業網際網路等基礎設施進行了大力扶持;隨後工信部發布的《關於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也明確的提出了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量在2020年底要達到12億的具體指標,這些政策極大的促進了物聯網產業的成熟。
  • 安富利:物聯網安全的困境與破局之道
    物聯網已然走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業務洽談中時常被提起的高頻率詞彙。也正因為如此,未來幾年,物聯網市場規模預計將出現快速增長。據IDC發布的數據,2019年,全球在物聯網軟硬體方面的支出為7,260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將增長至1.1萬億美元。在中國,十三五以來,物聯網市場也穩步增長。
  • 物聯網+智能印章管理設備 開啟企業高效管章時代
    經歷了不尋常的2020年後,物聯網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各大企業紛紛涉足物聯網行業,加速研發以物聯網技術為支撐的智能終端設備,針對不同應用場景制定解決方案。如智慧城市、線下智慧便利店、智能印章管理設備等,提升了管理效率,也改變了我們日常生活、工作的方式。
  • 物聯網超新星最具價值獎及物聯網+新基建最佳解決方案獎發布
    【震撼發布】2020物聯網「超新星」最具價值獎及2020物聯網+新基建最佳解決方案獎物聯網作為數字創新的基礎,經歷了20年的發展,正迎來第四次新經濟革命的浪潮之巔。隨著5G的全面部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啟動,物聯網正進入全行業的爆發期和黃金十年, 全球物聯網大會創辦於2017年,布局全球20多個物聯網主要國家和區域,已經成為物聯網行業的風向標,帶動了全國乃至世界範圍的物聯網熱潮。
  • 物聯網「超新星」最具價值獎及物聯網+新基建最佳解決方案獎 發布
    【震撼發布】2020物聯網「超新星」最具價值獎及2020物聯網+新基建最佳解決方案獎 物聯網作為數字創新的基礎,經歷了20年的發展,正迎來第四次新經濟革命的浪潮之巔。
  • 物聯網不僅僅是M2M
    物聯網正以不可逆轉之勢在全球發展,根據來自IDC的一份最新統計報告顯示,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將會增長至3.04萬億美元,而全球物聯網設備將會達到300億臺。Gartner在最新的年度報告中也表示,物聯網將會成為未來的主流市場。在中國,物聯網已被列入國家戰略層面並得到了政府的強有力的發展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