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小精靈的故事——讓不愛彈琴的孩子也會愛上彈琴

2021-02-17 中國兒童全能服務公益平臺

看到兩個女兒每次彈鋼琴都為了最後能得到貼貼紙,覺得小孩子可愛的同時,又感覺這種方法不太好。怎麼能讓小孩子自己主動一些,想了想,於是編了下面這個「鋼琴小精靈」的故事,把貼貼紙變成小精靈對愛彈鋼琴孩子的感謝回饋,而且激發小孩子自身對鋼琴小精靈的愛心和責任心。原本想叫「鋼琴仙子」,等把整個故事講給兩個寶貝時,她們更喜歡聽鋼琴精靈,而且有趣的是,還沒等我講完,就聽兩個寶貝開始唱「do 2 3 4,re 2 3 4…」,這就是童話故事的魅力。

鋼琴小精靈的故事

在遙遠而又美麗的天堂,住著88個鋼琴小精靈,她們喜歡旅遊,潔白的雲朵就是她們的雲朵飛船,雲朵飛船上有鋼琴小精靈們最喜歡的鋼琴。52個小精靈姐姐總是喜歡穿著雪白的長裙,而36個小精靈妹妹卻喜歡穿著黑色神秘的短裙,她們每天都排著整齊有序的隊形在鋼琴上跳舞,只要她們跳舞鋼琴就會發出優美的琴聲,她們喜歡邊跳邊唱,88個姐妹在一起跳跳唱唱,那簡直就是奏響了世界上最美妙的音樂,時而像百靈鳥叫一樣歡快,時而像媽媽唱的搖籃曲一樣舒緩,時而像雲雀鳥叫一樣高昂,時而像母牛一樣發出哞哞低沉的聲音。說來也奇怪,優美的琴聲和歌聲就是88個鋼琴小精靈們最好的美食,因為她們總是在跳舞,所以特別容易餓,只有連續不斷的優美的琴聲和歌聲才能餵飽她們。88個鋼琴小精靈們一直快樂的生活在天堂,直到有一天,她們的雲朵飛船飄呀飄,飄近大地,她們看到了地上的小朋友,就跟她們一樣大,小精靈們看到小朋友們在雲朵下面的世界裡,在草地上、花園裡、幼兒園的操場上、教室裡唱歌、跳舞、畫畫、講故事、做遊戲,小精靈們覺得這些小朋友雖然很快樂,可是如果能像小精靈們一樣彈奏美妙的鋼琴音符那該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於是鋼琴小精靈們決定要到下面的世界裡,幫助小朋友們。可是畢竟是她們第一次離開天空,88個小精靈不能一起全部離開天空,萬一地上的小朋友不喜歡她們怎麼辦呢?而且天堂也需要她們的歌聲、舞蹈呀,她們得一個一個慢慢下去,確保地上的小盆友們可以喜歡她們,天堂也不會沒有琴聲的情況下再下去。88個小精靈姐妹們經過商量,決定每星期派一個小精靈下去。第一個下到人間的鋼琴小精靈,每天都跟雲朵飛船一起在遼闊的天空漫遊,飄過森林的上空,沿著河流,越過高山.她走遍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希望能找到可以認真彈琴、努力彈琴,邊彈邊大聲歌唱的小朋友,只有這樣的小朋友才能用美妙的歌聲和琴聲餵飽她,照顧好她,可是到哪兒去找這樣的小朋友呢?鋼琴小精靈發現小朋友們雖然也喜歡鋼琴,可是上鋼琴課時總是喜歡玩,坐不住,要麼不聽老師的教導,明明要用右手彈的時候,小盆友卻兩手一起彈,明明要彈四拍的,小朋友們卻只彈了兩拍,明明要彈一拍的,小朋友們卻彈了三拍,明明要邊彈邊唱的,小朋友們卻不唱,這樣不認真彈琴,沒有美妙的琴聲,鋼琴小精靈快餓死了,第一個鋼琴小精靈傷心極了,這樣的小朋友也無法照顧好自己。於是第一個鋼琴小精靈回到天堂告訴了其他姐妹,經過商量後,鋼琴小精靈們計劃每個小精靈下凡的一星期五天時間,看哪個小朋友能彈奏美妙的琴聲、唱出美妙的音符給自己當美食,那麼這個小精靈就和這個小朋友交朋友,住進這個小朋友的家。後來等小朋友們聽說了鋼琴小精靈的故事,都想照顧小精靈,於是都開始認真彈琴。於是小精靈每天都要看哪兩個小朋友最認真彈琴、最努力進取、邊彈邊大聲唱、坐姿端正、手勢正確,給這樣的2個小朋友指定的公主貼紙作為答謝禮物,鋼琴小精靈會提前一天在夢裡告訴小朋友的爸爸媽媽第二天會是什麼樣的貼紙,只有連續一周5天都得到指定公主貼紙、並回家把貼紙放進「貼紙寶盒」的小朋友才能成為小精靈的好朋友,小精靈會住進小朋友的家裡,和小朋友一起彈琴、唱歌、跳舞、上幼兒園。第一個鋼琴小精靈是多麼希望儘快找到能喜歡她、愛她、照顧好她、餵飽她的2個小朋友啊,可是到哪兒可以找到這樣的小朋友呢?對了,如果哪個小朋友在星期六早上醒來發現枕邊有一朵潔白的雲朵,打開雲朵裡面還躺著一顆珍珠的話,那就代表小精靈已經住進這個小朋友的家裡了,快起床找一找,鋼琴小精靈在家裡哪個地方吧。等88個鋼琴精靈都住進那個小朋友的家,88個小精靈陪她一起上學、唱歌、跳舞、畫畫、遊戲,那是多麼快樂的事情啊。

這樣一個故事是要每天都延續的,一共要將88*5=440天才能把88個鋼琴小精靈講完,440天後鋼琴精靈們還要在小孩子的照顧下慢慢長大呢,要給小精靈們建房子……每天睡前你要告訴孩子,明天鋼琴小精靈會準備什麼樣子的貼紙?小精靈不知道明天誰願意彈奏美妙的音符餵飽她,照顧她?她要到處去找。配合這個故事最好儘快讓家中擁有鋼琴精靈最喜歡的鋼琴,每天早晚放些鋼琴曲,而且還要和鋼琴老師溝通好,要特別讓鋼琴老師配合好,每天讓老師發給小孩子指定的貼紙。

譬如,在星期日晚上睡覺前告訴寶貝,「鋼琴小精靈已經準備好了一張貼紙,準備感謝明天認真彈琴,照顧好她的小朋友,是一張白雪公主貼紙,花朵形狀的,白雪穿著連衣裙,上身藍色下身黃色,還有後背長長的藍色披風,站在城堡裡的樓梯前,你明天一定要看看老師給你的是不是這樣的貼紙,如果是的話,一定要把貼紙放進書包帶回家,放到貼紙寶盒裡。」

等第二天小孩子彈完琴後,當老師說「寶貝,你今天彈的真認真,你轉過去閉上眼睛,鋼琴精靈送來了一張神秘的貼紙」當小孩子睜開眼睛發現下面這樣一張貼紙,她一定會驚呆並開心的不行,老師要叮囑一句「這是一張神奇的貼紙,你要把它放進書包帶回家,放進貼紙寶盒裡噢"。

等到星期一晚上,你再講「鋼琴小精靈準備了一張心型的白雪公主貼紙,白雪在森林裡」。等到老師拿出這張貼紙,小孩子睜開眼睛時,一定又非常驚奇。

等星期二晚上,你一定要記得告訴寶貝,貼紙是一張長方形的,白雪在城堡前,藍天白雪下唱歌呢。」等老師再把這種貼紙拿出來時,小孩子內心的喜悅是無法形容的。

到了星期四晚上,不妨告訴寶貝「精靈準備了一張美人魚貼紙作為感謝那個照顧她、餵給她琴聲和歌聲的小朋友,你願意繼續幫助小精靈嗎?等你彈完琴上完課後,一定要仔細看看,老師給的是不是這樣一張貼紙噢,對了美人魚披著紅色的長髮,穿著粉色的長裙,脖子上還帶著一串項鍊呢」。老師一定要記得每次讓小孩子轉過身去,閉上眼睛,等待小精靈的感謝禮物,並叮囑小孩子要照顧好貼紙。

到了興趣四晚上,媽媽再和寶貝說「第一個小精靈就要住進我們家了,她好感謝你,希望明天你繼續加油,成為那個可以照顧第一個小精靈的小朋友。你願意嗎?小精靈準備了一張心型的貝爾公主與野獸的貼紙。」等老師把這張貼紙給到小朋友時一定要加上一句「這張貼紙是精靈送來的神奇貼紙,你要放進書包帶回家噢」。

等到星期五晚上,繼續講這個故事「明天早上你要看看枕邊有沒有潔白的雲朵,打開雲朵裡面,有一顆珍珠,如果有的話,那就代表第一個鋼琴精靈已經住進我們家了,你要趕緊起來找找小精靈啊,看看是穿著白色長裙的精靈姐姐還是穿著黑色短裙的精靈妹妹住進我們家了?」

當然了,其實這些貼紙一定是媽媽提前準備好,放到老師那裡,每天老師按照星期一、二、三、四、五的順序,只要從紙上拿下來就可以,就像下面這樣,另外做媽媽的需要拍張照片,否則會不記得第二天精靈會送來什麼貼紙的。



有了這個故事,鋼琴老師又擁有了新的方法,當小孩子貪玩時,姿勢不正確時,可以說「鋼琴精靈過來了,她好餓,誰願意為她彈奏呢?為她唱呢?」如果小朋友依然無動於衷,那鋼琴老師可以自己邊彈邊自言自語「小精靈,你能和我回家嗎?我喜歡你,我願意為你彈奏美妙的音樂照顧你」,「噢,小精靈傷心了,她說她要找的是小朋友,怎麼辦呢?誰願意認真彈奏鋼琴呢?」這種方法,鋼琴老師每次課上用一兩次即可,千萬不能用鋼琴精靈威脅小朋友,不能說「你不認真的話,鋼琴精靈去找小朋友了。」

如果能以故事和遊戲的方式引導小孩子自律、有禮貌、有愛心、有責任、堅持,一定是最能讓孩子主動接受的方式,而且這種童話故事能極大的增強孩子的想像力。禮貌精靈、上學精靈、睡覺精靈…你得到啟發了嗎?

講一講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學音樂,學鋼琴?為什麼做媽媽的一定要在小孩子學鋼琴時多些心思?你有沒有覺得,不管我們是從事哪一行,也不管我們已經有多優秀,如果再能聽懂音樂會、會邊唱邊彈、能把自己心中所想彈出來,能畫出來,一定會讓自己的生活更多姿多彩的。於是從懷孕開始就開始讓寶貝們接觸音樂,後來等寶貝們一歲多了,她們不太喜歡上其他早教課,但是音樂課是她們最喜歡的,於是很早就已經決定等自己的兩個小孩子四歲時開始學鋼琴。鋼琴是不是難學,當媽媽的要先試一試,於是去年夏天我自己報了鋼琴班,真的有些枯燥,坐不住,而且大拇指、小拇指疼。有些這些體驗,我更深深體會學琴之路的艱辛,能堅持下來的孩子都是英雄。但怎麼能讓她們學起來更有樂趣,更主動一些?而且學琴路上也能兼顧想像力和創造力,我想到了故事的強大作用。

 

相關焦點

  • 《彈琴說愛》:一堂特別的人生鋼琴課
    >舞 五位和音天使曼妙舞姿 舞臺光影流曳唱 人生悲喜、成長、生死、記憶、感動來自臺灣真實故事,盲人用音樂,戲劇,生命呈現的另類勵志表演,更是一部感動人心,充滿真善美鋼琴相聲劇。這有一點像我們表坊 最早的作品《那一夜,我們說相聲》,讓創意回歸最單純的狀態,讓戲自然流動、形成。想不到過程中撞擊出非常多感人的火花,非常真誠,又充滿專業,我每一次 看總是一邊欣賞,一邊感動。」---賴聲川不同於表演工作坊的其他作品,《彈琴說愛》中既沒有明星的加盟,也沒有歷史大背景之下的複雜劇情,全劇的主角只是兩個男人、兩架鋼琴。
  • 朗朗的花式彈琴,學鋼琴手型是最重要的?
    有些鋼琴老師在教孩子學入門級的課程時,有些長達一兩年時間都在教孩子手型。有個老師,幾乎每一節課都提醒孩子手型、手型、手型。有些孩子很緊張,學了一年多,也沒有完整的歌曲能流暢彈下來。我們看一下鋼琴家朗朗的老師朱雅芬教授是怎麼討論手型:朗朗的鋼琴啟蒙老師就是朱雅芬教授,也是教郎朗教得最久的一位老師。朱雅芬教授認為,手型在孩子學琴的階段很重要,但是不能去過度糾正,每個孩子年齡不一樣、手的大小長短不一樣、心理承受能力也不一樣。
  • 文化時尚|賴聲川教你《彈琴說愛》
    12月12日至13日,著名導演賴聲川領銜的臺灣表演工作坊製作的舞臺劇《彈琴說愛》將在文博中心大劇院連演兩天。
  • 現代鋼琴——重量彈琴法【精華】
    現代鋼琴的一個彈奏基礎就是重量彈琴法。其要求就是手臂手腕的自然鬆弛與手指的強韌支撐。在初學的時候,可以用把手指搭在某一個平面的邊緣,然後胳膊從高處往下掉的方法,或者其它很多種讓胳膊完全放鬆的方法,來體會單獨的重量支撐的肌肉感覺。一定要記住這種感覺。而後進行小連線(二音連線),三音連線等練習,慢慢體會「胳膊的重量在鋼琴上轉移運動」的感覺。
  • 如何讓彈琴做到「耳濡目染」?
    若把學鋼琴比成學寫作,手型只相當於練字,起步階段,更重要的是訓練大腦有樂感。這不容易被初入行的家長深刻認識。就看大家能認識到多深了,若要幾年後才有深刻認識,損失就很難挽回了,因為過了孩子音樂語言直覺學習的敏感期。鋼琴學習實際上是音樂學習的一種,音樂是更抽象的語言,語言應該先用耳朵學,所以鋼琴也是先要用耳朵學,這就是「聽音訓練」必須先學的原因。
  • 全球首臺能教會人彈琴的智能古典鋼琴,The ONE鋼琴+震撼首發
    「沒有教學效果的智能都是耍流氓」,而作為智能鋼琴的先行者,小葉子以The ONE智能鋼琴穩居全國銷量榜首,在教會幾萬用戶彈琴並斬獲美國CES創新大獎後,2015年還成為郎朗基金會全球巡演指定用琴,同年郎朗還在海航飛機上彈奏The ONE,藉此推廣音樂教育普及運動。
  • 威登博格鋼琴與你分享如何把彈琴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
    下面威登博格鋼琴就與你分享如何把彈琴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 據國外資料表明,他們國家6、7歲之前的孩子基本上是不碰樂器的(主要指鋼琴、弦樂、管樂類等),可不碰樂器不等於不學音樂,恰恰相反他們的孩子們「玩」音樂很瘋狂,很快樂。
  • 彈琴吧一周記 Ⅱ
    <彈琴吧一周記 Ⅱ>新鮮出爐,請不要吐槽我土鱉的名字,謝謝! 本周分享的彈友視頻精彩的拔不下眼睛來,整理了最有價值的問題、介紹了最受歡迎的頭牌...啊 不對,彈友……經驗豐富的趙錦老師長期以來在彈琴吧社區錄製詳細的鋼琴教學視頻,其車爾尼849系列獲得彈友的一致好評。本周已更新至第14條,快來看看吧~每周藝人視頻精選《彈琴吧脫口秀》第5集:神奇的背景音樂!
  • 花甲之年零基礎學鋼琴 終於「得閒」的他們決定去醫院彈琴
    對狄源汨來說,路過的孩子聽著鋼琴聲音不哭了,病人聽了曲子高興一點,就足夠了。彈了十年,她很少請假,即使是丈夫幾年前因為腦梗在明基醫院住院的時候——每到周一,她把丈夫交代給護工,準時下樓,到大廳開始演奏。
  • 【彈琴說愛】看不見的人,看得到的感動
    2013年11月底,看了一部臺灣賴聲川表演工作坊的音樂話劇--《彈琴說愛》, 這是一個視覺障礙的學生和他的老師,所表演的舞臺劇。
  • 如何糾正孩子彈琴中的不良手型 !
    孩子彈琴時手型不標準並且很難糾正,或是糾正後又不能保持
  • 張紀中為孩子洗腳唱歌還親手教彈琴,父女倆手拉手畫面溫馨有愛
    近日,張紀中妻子杜星霖發出兩個張紀中和嘟嘟俠一起共享父子親密時光的視頻,張紀中和嘟嘟俠相處和諧有愛,一時之間引來了網友的著重關注。畫面中,張紀中頭髮、鬍子花白,身穿樸素大褂,正在嘟嘟俠後面認真指導著小兒子彈鋼琴。
  • 彈琴到極致便是他成功的開始——周杰倫鋼琴
    由於媽媽和老師都太嚴格,一旦彈錯就會被打手背,這讓他一度心生反抗,不想再學琴了;但是等他冷靜下來,卻又忍不住想彈琴,而且小小年紀的他很擔心萬一長大後什麼都不會,那該怎麼辦? 這種想法一直持續到周杰倫成年,在2013年北京大學演講中他就不止一次提到擁有一技之長的重要性:「所以我覺得厲害的人,不平凡的人並不是書要念得多好。
  • 彈琴應該養成的十六個習慣
    >
  • 彈琴與蓄甲
    究竟蓄還是不蓄?或蓄甲的原因?下面簡略解之。當然,本文所說的琴人右手的蓄甲,並不同於上述的「四寸玉簪」,因為右手並不需留那樣長,只要能夠彈出亮而不燥的琴聲便可,無需太長,太長反而不便。至於右手指甲應蓄多長為好,因人而宜,沒有定法,具體要根據個人的彈琴習慣,右手觸弦感覺舒服便好。
  • 《戰神3》彈琴攻略 通關流程圖文分享
    導 讀 彈琴過關方法:1、在鋼琴的上方有齒輪。先從右邊跳上高臺,轉動齒輪,對應齒輪的轉動,下面會行成一把劍,劍柄在左邊,劍鋒在右邊。
  • 歐米勒評委特刊 香港演藝學院駐院藝術家黃懿倫教授:別讓孩子成為會彈琴的「機器」
    從彈琴到理解音樂再到學會做人,培養的不一定是個音樂家,但一定要讓他從音樂的世界裡體悟到做人的道理。作為香港最著名的鋼琴教育家之一,黃懿倫早年在港隨周書紳教授及杜朗夫人習琴,其後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聯合委員會獎學金前往英國倫敦深造。於此期間,黃女士獲獎無數。她是同時考獲畢業文憑、演奏文憑、及學院鋼琴學生最高的榮譽 ─ 麥法倫金牌的少數學生之一。
  • 郎朗37歲,彈琴槓槓的,說話嗷嗷的,教鋼琴嘰裡咕嚕的,網友:別再逗我笑了
    當然咯,也不看郎朗是誰,人家不僅會教漢語,還會教鋼琴呢。(廢話)最近這個郎朗鋼琴教學剪輯視頻的熱搜,微博40w+的點讚,人們帶著好奇點了進去,結果進去就出不來了...眾所周知,郎朗彈琴完全是外放式的,融入了自己全部的激情和感情.....試問誰還沒被CCTV上郎朗表情支配過呢,還是從小看到大的那種。
  • 沈文裕 | 把在地下室彈琴解讀成鋼琴家的迷失與墮落,是正解還是誤解?
    一提起鋼琴演奏家,大多數人會答郎朗亦或是李雲迪。平時對古典樂少有涉獵的普羅大眾,悉知郎朗跟李雲迪鋼琴家身份的渠道可能是從新聞報導、訪談節目或春晚,他們有靠譜的團隊來打造話題從而享有足夠的熱度被觀眾所熟知。而沈文裕不同,沒有幸運女神眷顧的他尚未找到一個固定的團隊來經營他的鋼琴事業發展。
  • 無壓力學鋼琴,隨時聽你彈琴的虛擬家教 領客專欄·電腦玩物
    如果有一個線上虛擬家教,能夠聽得懂我的練習成果,一步一步帶著我循序漸進地練習,不一定要真人實地面對面教學,就能滿足我這類業餘愛好者的需求。今天要介紹的「Skoove」,就是一個輕鬆的線上學鋼琴網站。它囊括了從初階到中階的各種鋼琴課程,從最基本的樂理、指法開始教起,直到彈奏練習。而最棒的地方是,它可以「即時聽我彈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