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2月25日 18:56:53 中財網 |
原標題:
安恆信息:杭州
安恆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
證券代碼:688023 證券簡稱:
安恆信息杭州
安恆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市濱江區西興街道聯慧街188號)
2020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
A股股票預案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
聲明
1、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預案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
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2、本次發行完成後,公司經營與收益的變化,由公司自行負責;因本次發
行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責。
3、本預案是公司董事會對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說明,任何與之相反
的聲明均屬不實陳述。
4、投資者如有任何疑問,應諮詢自己的股票經紀人、律師、專業會計師或
其他專業顧問。
5、本預案所述事項並不代表審批機關對於本次發行相關事項的實質性判斷、
確認或批准,本預案所述本次發行相關事項的生效和完成尚待取得有關審批、注
冊機關的批准或核准。
特別提示
1、本次發行方案已經公司於2020年12月25日召開的第一屆董事會第二十
三次會議審議通過。本次發行方案及相關事項尚需經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上
海證券交易所審核通過及中國證監會同意註冊。
2、本次發行對象為不超過35名(含35名)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條件的證
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
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保險機構投資者、
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其它境內法人投資者和自然人等特定投資者。其
中,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
證券公司、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人民幣合格境外
機構投資者以其管理的二隻以上產品認購的,視為一個發行對象。信託公司作為
發行對象,只能以自有資金認購。
最終發行對象由公司董事會或其授權人士根據股東大會授權在本次發行獲
得中國證監會的註冊後,按照中國證監會的相關規定,根據申購報價的情況,遵
照價格優先的原則合理確定最終發行對象。
所有發行對象均以同一價格認購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的股票,且均以人民幣
現金方式認購。
3、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採取詢價發行方式,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
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80%(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
交易均價=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總額/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
日公司股票交易總量),並按照「進一法」保留兩位小數。
若公司股票在定價基準日至發行日期間發生派息、送股、轉增股本、配股等
除權、除息事項,本次發行底價將進行相應調整。
最終發行價格將由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在取得中國證監會發行註冊文件後,
按照中國證監會相關規定,根據競價結果與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協
商確定。
4、本次發行股票的股票數量不超過22,222,222股,不超過本次發行前公司
總股本的30%。最終發行數量由公司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根據中國證監會相關規
定及發行時的實際情況,與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協商確定。若公司
股票在董事會決議日至發行日期間發生送股、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新增或回購
註銷限制性股票等導致股本總額發生變動的,本次發行的股票數量將進行相應調
整。
5、本次發行完成後,發行對象認購的股份自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
轉讓。本次發行對象所取得上市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股份因上市公司分配
股票股利、資本公積金轉增等形式所衍生取得的股份亦應遵守上述股份鎖定安排。
限售期屆滿後按中國證監會及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有關規定執行。
6、本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33,332.17萬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
資金淨額擬投入以下項目:
單位:萬元
項目名稱
總投資
募集資金擬投入額
1
數據安全島平臺研發及產業化項目
47,633.85
40,046.62
2
涉網犯罪偵查打擊服務平臺研發及
產業化項目
13,006.66
10,216.18
3
信創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
62,122.22
45,870.82
4
網絡安全雲靶場及教育產業化項目
15,753.23
12,541.34
5
新一代智能網關產品研發及產業化
項目
22,622.09
17,924.13
6
車聯網安全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10,235.45
6,733.08
合計
171,373.50
133,332.17
在上述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範圍內,公司可根據項目的進度、資金需求等實
際情況,對相應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投入順序和具體金額進行適當調整。募集資
金到位前,公司可以根據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際情況,以自籌資金先行投入,
並在募集資金到位後予以置換。募集資金到位後,若扣除發行費用後的實際募集
資金淨額少於擬投入募集資金總額,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籌資金解決。
7、公司一貫重視對投資者的持續回報。根據中國證監會《關於進一步落實
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有關事項的通知》(證監發[2012]37號)、《上市公司監管指引
第3號——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證監會公告[2013]43號)的要求,公司已有完
善的股利分配政策,現行有效的《公司章程》對公司的利潤分配政策進行了明確
的規定。關於公司分紅及政策的詳細情況請參見本預案「第四節公司利潤分配政
策和執行情況」。
8、公司提醒投資者關注:本次發行將面臨攤薄即期回報的風險。本次發行
後公司的淨資產和股本將相應增加,由於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效益的產生需要經歷
一定時間的項目建設周期,項目產生效益尚需一定的時間。因此,公司淨資產收
益率和每股收益存在短期內出現下滑情況的可能,未來隨著募投項目效益逐步體
現,公司的每股收益和淨資產收益率將逐步回升。為保障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公
司就本次發行事項對即期回報攤薄的影響進行了認真分析,並制定填補被攤薄即
期回報的具體措施,詳見「第五節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攤薄即期回報分析」。
特此提醒投資者關注本次發行攤薄股東即期回報的風險,公司為應對即期回
報被攤薄風險所制定的填補回報措施不等於對公司未來利潤做出保證。
9、本次發行符合《公司法》、《證券法》及《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
市規則》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本次發行完成後,不會導致公司的股權分布
不符合上市條件。
目錄
聲明 ............................................................................................................................... 1
特別提示 ....................................................................................................................... 2
目錄 ............................................................................................................................... 5
釋義 ............................................................................................................................... 7
第一節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方案概要 ........................................................... 9
一、公司的基本情況............................................................................................ 9
二、本次發行的背景和目的................................................................................ 9
三、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方案概要.......................................................... 16
四、本次發行是否構成關聯交易...................................................................... 19
五、本次發行是否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 19
六、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審批程序...................................................... 20
七、本次發行是否導致股權分布不具備上市條件.......................................... 20
第二節 董事會關於本次募集資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 21
一、本次募集資金使用計劃.............................................................................. 21
二、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 21
三、本次募集資金運用對公司財務狀況及經營管理的影響.......................... 67
四、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屬於科技創新領域.............................................. 68
五、總結.............................................................................................................. 70
第三節 董事會關於本次發行對公司影響的討論與分析 ..................................... 71
一、發行後公司業務及資產整合計劃.............................................................. 71
二、發行後公司章程、股東結構、高管人員結構以及業務結構的變動情況
.............................................................................................................................. 71
三、本次發行後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盈利能力及現金流量的變動情況...... 72
四、上市公司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人之間的業務關係、管理關
系、同業競爭及關聯交易等變化情況.............................................................. 72
五、本次發行對公司資金、資產被控股股東及其關聯人佔用的影響,或對公
司為控股股東及其關聯人提供擔保的影響...................................................... 73
六、本次發行對公司負債情況的影響.............................................................. 73
七、本次股票發行相關的風險說明.................................................................. 74
第四節 公司利潤分配政策和執行情況 ................................................................. 81
一、利潤分配政策.............................................................................................. 81
二、公司近三年的現金分紅及利潤分配政策執行情況.................................. 83
三、公司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 84
第五節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攤薄即期回報分析 ......................................... 89
一、本次發行對公司主要財務指標的影響...................................................... 89
二、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攤薄即期回報的風險提示.............................. 91
三、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92
四、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與公司現有業務的關係,公司從事募投項目在人
員、技術、市場等方面的儲備情況.................................................................. 93
五、公司應對本次發行攤薄即期回報採取的措施.......................................... 95
六、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關於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攤薄即期回報採取填補措
施的承諾.............................................................................................................. 96
七、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關於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攤薄即期回報採取的填
補措施的承諾...................................................................................................... 98
釋義
除非文中另有所指,下列詞語具有如下涵義:
公司、本公司、
安恆信息指
杭州
安恆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發行、本次
向特定對象發
行
指
杭州
安恆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的行為
發行方案
指
杭州
安恆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方案
本預案
指
杭州
安恆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
票預案
最近三年及一
期、報告期
指
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1-9月
《公司法》
指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證券法》
指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公司章程》
指
杭州
安恆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股東大會
指
股份公司股東大會
董事會
指
股份公司董事會
監事會
指
股份公司監事會
三會
指
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的統稱
高級管理人員
指
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 、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
中國證監會
指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國家發改委
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
工信部
指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上交所
指
上海證券交易所
股票或A股股
票
指
每股面值為1.00元的人民幣普通股
綠盟科技指
北京神州綠盟
信息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啟明星辰
指
啟明星辰信息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深信服指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藍盾股份指
藍盾
信息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北信源指
北京
北信源軟體股份有限公司
奇安信指
奇安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阿里雲
指
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
賽迪顧問
指
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GDPR
指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通用數據保護條例
WAF
指
Web Application Firewall,網絡應用防火牆
URL
指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統一資源定位符
IPv4
指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網際網路協議第四版
IPv6
指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網際網路協議第六版
漏洞
指
在硬體、軟體、協議的具體實現或系統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使
攻擊者能夠在未授權的情況下訪問或破壞系統
病毒
指
編制或者在電腦程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
響計算機使用並且能夠自我複製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
木馬
指
有隱藏性的、自發性的可被用來進行惡意行為的程序
DDoS攻擊
指
分布式拒絕服務(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攻擊,藉助於客戶/
伺服器技術,將多個計算機聯合起來作為攻擊平臺,對一個或多個
目標發動攻擊,使計算機或網絡無法提供正常的服務
VPN
指
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虛擬專用網絡
EDR
指
終端檢測與響應(Endpoint Detection and Response),是一種應用機
器學習算法與行為分析提供精確、全面、實時的防護與響應的網絡
安全技術,能夠有效發現未知威脅並減少誤報
AI
指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它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
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
UEBA
指
用戶實體行為分析(User and Entity Behavior Analytics),是一種通
過機器學習來發現高級威脅,實現自動化的建模的網絡安全技術
沙箱
指
一個虛擬系統程序,允許在沙盤環境中運行瀏覽器或其他程序,運
行所產生的變化可刪除
CMMI
指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即軟體成熟度模型集成。由美
國卡耐基梅隆大學軟體工程學院發布,是一個可以改進系統工程和
軟體工程的整合模式,能夠降低項目的成本,提高項目質量與按期
完成率,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廣泛的推廣與接受
雲計算
指
一種商業計算模型。雲計算將計算任務分布在大量計算機構成的資
源池上,使各種應用系統能夠根據需要獲取計算力、存儲空間和信
息服務
信息安全等級
保護
指
對國家秘密信息、法人和其他組織及公民的專有信息以及公開信息
和存儲、傳輸、處理這些信息的信息系統分等級實行安全保護,對
信息系統中使用的
信息安全產品實行按等級管理,對信息系統中發
生的
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級響應、處置
物聯網
指
物聯網,即基於傳感技術的物物相連、人物相連和人人相連的信息
實時共享的網絡
虛擬化
指
是一種資源管理技術,是將計算機的各種實體資源,如伺服器、網
絡、內存及存儲等,予以抽象、轉換後呈現出來,打破實體結構間
的不可切割的障礙,使用戶可以比原本的組態更好的方式來應用這
些資源
SaaS
指
Software-as-a-Service,軟體即服務
元、萬元、億元
指
人民幣元、人民幣萬元、人民幣億元
除特別說明外,本預案財務數值均保留二位小數,若出現總數與各分項數值
之和尾數不符,均為四捨五入原因所致。
第一節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方案概要
一、公司的基本情況
公司名稱:
杭州
安恆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範淵
註冊資本:
7,407.4075萬元
住所: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西興街道聯慧街188號
股票簡稱:
安恆信息股票代碼:
688023.SH
股票上市地:
上海證券交易所
經營範圍:
信息安全設備、網絡安全設備、網絡安全軟體、計算機軟硬
件、系統集成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成年人的非證書勞動
職業技能培訓(涉及前置審批的項目除外),會展服務;生
產、加工:
信息安全設備、網絡安全設備、計算機設備;批
發、零售:電子產品、通訊設備、計算機軟硬體;貨物進出
口(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經營的項目除外,法律、行政法規
限制經營的項目取得許可證後方可經營)。
二、本次發行的背景和目的
(一)本次發行的背景
1、
信息安全上升至國家戰略,利好政策助推產業發展
在我國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國家發展迎來機遇的同時,國家安全面臨著諸多
挑戰。我國網絡安全形勢日益多樣化、複雜化。在此背景下,
信息安全上升至國
家戰略。2013年以來,我國先後設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央網絡安全和信
息化委員會,制定並頒布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
網絡安全法》及相應的配套法規,制定《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十三五」
國家信息化規劃》、《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2020)》、《信息通
信網絡與
信息安全規劃(2016-2020)》等政策,從制度、法規以及政策等維度促
進網絡安全的不斷發展。同時,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的加速發
展使得網絡安全產品的應用環境日益複雜,數據洩露、高危漏洞等網絡安全問題
頻發,
信息安全產品及技術迭代加速,進一步推升網絡安全市場需求。
根據中國信通院2020年9月發布的《中國網絡安全產業白皮書》,2019年
我國網絡安全產業規模達到1,563.59億元,同比增長17.1%。根據最新發布的
《IDC全球網絡安全支出指南》,2020年全球網絡安全相關硬體、軟體、服務市
場的總投資將達到1,252.1億美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6.0%;2020-2024年,IDC
預計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8.1%。IDC預測,2020年中國網絡安全市場因受到疫
情影響總體支出將達到78.9億美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11.0%,與之前預期的
20%以上的增長下滑較大,但依然高於全球平均水平。2021年開始,IDC預期行
業將恢復到20%以上的增長,預計2024年將達到167.2億美元。我國
信息安全建設依然不足,服務和軟體的結構上也與全球有較大差距,因此整體行業在政策
的不斷推動下,總體增長速度較快。
2、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安全可信的數據交易成為行業新需求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已成為國民經濟中最為核心的增長極之一,我國數字經
濟增加值規模從2005年的2.6萬億元擴張到2019年的35.8萬億元,數字經濟佔
GDP比重由14.2%提升至36.2%,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逐步凸顯。黨的十八大以
來,發展數字經濟逐漸上升為國家戰略,相關政策文件的出臺優化了政策環境。
根據中央《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數據資產被
明確列入市場生產要素,要求「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做到「推進政府數據
開放共享、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加強數據資源整合和安全保護」。加強信息
安全和對個人數據收集的保護已成為國家戰略重點。數據價值化進程的加速和數
字經濟開放合作的深化,對保護數據資源安全提出挑戰,新一代數據安全產品需
求日益旺盛。
與此相對的,各機構和企業積累的數據信息由於缺乏信息共享平臺,形成大
量的數據信息孤島,各方信息不對稱,導致數據無法最大化發揮價值。此外,各
經濟主體在獲取數據時,電子數據極易被篡改,篡改行為通過技術手段隱藏,數
據真實性無法得到保障。市場對於信息可信環境下共享的需求無法得到有效滿足。
3、傳統犯罪加速向以網際網路為媒介的非接觸式犯罪轉移,專業涉網犯罪偵
查打擊支撐工具及技術的需求迫切
我國信息社會快速發展、網際網路快速普及使犯罪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傳統
接觸式犯罪加速向以網際網路為媒介的非接觸式犯罪轉移,目前,我國涉網犯罪呈
現出案件持續高發多發、網絡詐騙迅猛增長、詐騙窩點快速轉移、作案群體逐步
泛化、黑灰產業日益泛濫等特點,網絡違法犯罪情況錯綜複雜,偵破難度大大提
升。涉網犯罪的日益嚴峻催生了公安機關採購新型涉網犯罪偵查打擊服務的需求。
經過多年的公安信息化建設,我國各級政府及公安部門購買了大量安全軟硬
硬體產品進行本地化部署。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安全產品迭代更新加
快,導致公安部門安全建設存在投入較大、安全產品重複購買等問題,也對公安
網警業務培訓提出了更高要求。考慮到該類安全產品本地化部署問題,公安機關
採購需求呈現向服務化轉變趨勢。雲計算產業的快速發展,虛擬化及雲服務理念
的滲透持續加深,也進一步吸引公安機關放棄傳統的軟硬體產品購置,進行服務
採購。未來公安客戶將傾向於集中採購安全運營服務,實現一網統辦、一網統管,
主動、強力、持續的綜合性涉網犯罪偵查打擊技術服務將成為新需求。
4、國產化替代加速推進,我國信創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信息技術應用創
新產業是國家構建安全可控的自有IT產業的重要基礎,已
經成為經濟數位化轉型、提升產業鏈發展的關鍵。為了解決本質安全問題,大力
發展信創產業已上升為一項國家戰略。2016年4月19日,網信工作座談會明確
提出,「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同年,國家再次強調「抓緊突破
網絡發展的前沿技術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核心技術」。在中美關係動蕩之際,
信創產業受到了各界的廣泛關注,建設安全可控的信息技術體系成為「新基建」
和「數字中國」戰略的重要內容。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
議明確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增加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列入2021年
經濟工作八大任務。國產化的IT底層架構不斷完善使得信息技術體系的國產化
替代加速推進,我國信創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信創產業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下的雲計算、軟體(作業系統、中間件、
資料庫、各類應用軟體)、硬體(晶片、GPU/CPU、主機、各類終端)、安全(網
絡安全)等領域,涵蓋了IT底層基礎軟硬體到上層應用軟體的全產業鏈。隨著
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應用,網絡安全應用場景更加複雜,網
絡攻擊組織性與目的性不斷加強,社會危害性不斷加大。網絡安全建設作為信創
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主創新需求更加迫切。
5、網絡安全市場快速發展,專業人才缺口擴大,專業教育市場需求旺盛
近幾年,隨著《網絡安全法》的出臺,各級政府和企業在網絡安全建設方面
的投入不斷加大。我國網絡安全人才需求迅速攀升,截至2019年9月,我國網
絡空間安全人才數量缺口高達70萬,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140萬。公司近年業
務規模快速增長,網絡安全人才需求大幅提升,在不斷提高招聘力度的情況下,
校招人才缺口仍達200-300人。
2016年12月,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印發《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提
出實施網絡安全人才工程,加強網絡安全學科專業建設,打造一流網絡安全學院
和創新園區,形成有利於人才培養和創新創業的生態環境;2020年7月,全國
人大常委會印發《數據安全法(草案)》,再次指出要採取多種方式培養數據開發
利用技術和數據安全專業人才。各地政府鼓勵網絡安全相關學科建設,啟動區域
網絡安全實訓基地建設,加強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成為增強國家網絡安全實力的重
點,網絡安全教育市場空間廣闊。
網絡安全靶場能夠為網絡安全人員提供貼近實際生產環境的學習、訓練和演
練平臺,服務於網絡安全人才的實戰能力養成環節,為網絡安全人員的崗位勝任
能力培育提供環境和業務形態支撐,隨著市場對網絡安全人才數量和質量兩個維
度需求的不斷提升,未來網絡安全靶場需求也將隨之提升。
6、隨著新興技術發展,網關技術進入更新迭代的關鍵窗口期
隨著人工智慧、區塊鏈、5G、量子通信、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
物聯網等具有顛覆性的戰略性新技術快速演進,大規模數據洩露、高危漏洞、新
技術應用下的網絡攻擊等網絡安全問題頻發,攻擊團夥的智能化、商業化生態已
形成,網絡威脅態勢嚴峻。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及AI智能
防護等新興技術領域需求的推動下,防火牆作為傳統的網關產品處在向智能化、
簡易化及
可視化方向技術更新迭代的關鍵階段,現有產品技術架構受到挑戰,市
場需要能夠滿足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及AI智能防護等新興技
術領域安全防護需求的新一代網關產品,行業競爭格局或將面臨較大變動,網關
技術進入更新迭代的關鍵窗口期。
7、政策與技術不斷完善,車聯網及車聯網安全發展前景明確
機動車保有量不斷上升,導致行車安全和交通擁堵問題日益凸顯,而根據美
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提供的統計數據,引入車聯網能有效改善現
狀,中輕型車輛可避免80%的交通事故,重型車可避免71%的交通事故,交通
擁堵時間可減少60%,現有道路通行能力提高2-3倍。
介於車聯網技術優勢,國家政策不斷鼓勵智能網聯汽車發展,2019年9月
國務院發布《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明確提出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研發,車聯網用
戶滲透率達到30%以上,聯網車載信息服務終端的新車裝配率達到60%以上。
在技術方面,5G與V2X技術也加速車聯網加速落地。隨著V2X技術路徑的明
確,在國家政策和5G商用的推動下,基於車聯網在駕駛安全性和交通治理方面
的突出優勢,車聯網發展前景進一步明確,目前我國已將車聯網產業上升到國家
戰略高度,我國車聯網產業化進程將逐步加快,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
國車聯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截至2017年,全
球車聯網市場規模約為525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將增加至1,629億美元,復
合年均增長率為25.4%;我國車聯網市場規模將從2017年的114億美元增長到
2022年的530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36.0%。隨著政策推動與技術發展,車
聯網行業發展前景明確。
(二)本次發行的目的
1、滿足數據安全可信交易的需求,拓展新的市場空間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網絡
信息安全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必要保障,其投入
持續增加,且與全球安全產業結構發展趨勢保持一致,我國網絡
信息安全市場將
由軟硬體產品逐步向綜合安全平臺和服務轉移。根據賽迪顧問的預測,2019-2021
年度,網絡
信息安全市場規模的複合增長率為23.45%,大數據安全市場規模的
複合增長率為35.26%,大數據安全市場規模增速高於網絡
信息安全行業整體水
平,具有較好的市場發展前景。公司於2015年起便陸續開發了針對大數據安全
的網絡安全態勢感知預警平臺、AiLPHA大數據智能安全平臺等產品,作為首批
切入大數據安全領域的企業,獲得了較高的市場佔有率,充分享有大數據安全市
場規模增長所帶來的紅利,2017-2019年度公司網絡
信息安全平臺中大數據安全
產品相關收入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00.22%。
通過本次數據安全島平臺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的實施,公司能夠更充分利用自
身在大數據安全領域的技術積累,解決大量的數據信息孤島、信息不對稱問題,
把握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帶動的數據交易平臺及其有關技術服務需求增長,實現對
公司網絡
信息安全平臺產品系列的拓展與補充,進一步提升公司網絡
信息安全平
臺業務,進而提高公司整體盈利能力。
2、順應公安客戶對涉網犯罪打擊工具的新需求,促進客戶涉網犯罪打擊能
力提升
本次發行募集資金用於研發落地涉網犯罪偵查打擊服務平臺,平臺基於浦東
公安實際業務場景,利用大數據技術,開展犯罪行為監測預警、犯罪線索智能落
地、輔助案件研判、犯罪業態感知、本地產業評價等業務,順應客戶對於SaaS
化涉網犯罪打擊工具的新需求,增加客戶粘性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同時促進客戶
涉網犯罪打擊能力的迅速提升,有利於提高我國網絡安全綜合治理能力和水平,
推進構建安全清朗、和諧穩定的網絡空間。
3、順應國產化替代趨勢,把握信創領域網絡安全市場發展機遇
隨著國產CPU、作業系統等基礎層產品不斷完善,安全自主可控的信息化
建設進程的推進,下遊客戶對信創網絡安全產品和服務需求強烈,行業市場空間
廣闊。信創產業的不斷發展下,國產化替代已從電信運營商、政府、金融等關鍵
敏感行業逐步向全行業展開。
面對國產化替代明確的發展趨勢,公司擬依託在網絡安全領域的產品技術和
人才基礎,依據國家戰略要求,對基礎網絡安全產品、雲安全管控平臺、態勢感
知平臺和安全運營平臺等進行國產化適配。基於國產化平臺,全面開展信創領域
的安全諮詢、安全集成、安全運營等工作,加強對運維訪問控制審計技術、分布
式漏洞發現與驗證技術、基於雲架構的安全掃描與監測技術、SaaS化雲安全防
護等技術的研發力度。本次信創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是公司順應國產替代安全
可控大趨勢,滿足軟體技術可控集採要求的必然選擇,是公司保持並提升主要下
遊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戰略。
4、提高網絡安全教育培訓能力,搶佔市場份額
本次網絡安全雲靶場及教育產業化項目基於網絡安全行業人才緊缺的現狀,
以及當前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水平不匹配的問題,搭建網絡安全靶場,為網絡安
全人才培養提供了環境、專業工具和業務形態支撐,有助於解決高層次專業教師
缺乏,教材良莠不齊,缺乏攻防演練平臺,綜合性、自主防禦性試驗難以構建和
學生缺少實戰等問題。通過網絡安全靶場平臺產品研發,加強現有網絡安全產品
向適用於教育教學產品的轉化研發,為我國網絡安全教學內容建設和網絡安全人
才培養提供實戰化培訓工具,有利於豐富我國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模式,提高網絡
安全人才培養能力和水平,進而滿足日益增長的網絡安全人才需求。
同時該項目的建設實施有助於擴展公司網絡安全教學類產品市場空間,實現
以實戰為導向的網絡安全培訓服務,對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產品和服務進行一體化
升級,從橫向上擴展公司業務線。另一方面,公司為學校、大型企業和政府建設
網絡安全靶場提供相應的產品,有助於加強潛在用戶對公司產品的認知,推廣相
關網絡安全產品,推進公司生態建設。項目將更好地滿足國家培育行業人才戰略
的需要,同時拓展新的產品業務領域,在推動公司業績增長的同時,進一步提升
行業整體競爭力。
5、抓住網關行業技術迭代機遇,擴大公司相關產品市場規模
伴隨國家網絡強國戰略和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推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
能等新興技術的加速發展使得網絡安全產品的應用環境日益複雜,迫使新一代網
絡安全產品綜合協作能力快速提升,新一代網關產品進入技術更新迭代的關鍵窗
口期,推動傳統網關產品技術淘汰。目前,公司業務主要集中在應用層安全領域,
基礎層安全產品市場份額較小。本次新一代智能網關產品研發及產業化旨在把握
行業技術迭代窗口期,對新一代智能網關產品進行研發升級,完善公司網關產品
核心技術,適應新的應用環境和技術方向,提升公司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
工業網際網路及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領域綜合安全解決方案的完整性和適配性,抓
住機遇搶佔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公司產品業務規模,提升整體競爭力。
6、把握車聯網明確的發展前景,拓展產品市場空間
公司擬通過身份認證體系、車輛安全檢測、靶場虛擬化技術、威脅情報獲取
和車載微流量技術的研發,憑藉公司在網絡
信息安全領域成熟的產品技術將傳統
安全產品技術向車聯網場景研發轉化,形成完善的車聯網安全產品體系,滿足車
聯網網絡安全需求,推動車聯網產業鏈的建設完善。通過開展車聯網安全關鍵技
術研發和儲備,為公司未來拓展車聯網安全業務提前進行產品技術布局,抓住車
聯網明確的發展前景以拓展網絡安全產品的市場空間。
7、增強資金實力,為公司戰略布局提供充分保障
通過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募集資金,將進一步增強公司資金實力,
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提高公司抗風險能力。同時,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
資金均用於公司的主營業務,募投項目與現有業務關聯度高,是加強公司對前沿
技術的研發、支撐行業應用的持續升級、深化公司在網絡安全行業相關領域業務
布局的重要舉措。待本次募集資金投資投產後,公司將實現業務板塊的延伸和擴
展,隨著募投項目的實施及效益的產生,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經營業績將進一步提
升。
三、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方案概要
(一)本次發行股票的種類和面值
本次發行股票的種類為境內上市人民幣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人民幣1.00
元。
(二)發行方式和發行時間
本次發行的股票全部採取向特定對象發行的方式,將在中國證監會同意註冊
後的有效期內選擇適當時機向特定對象發行。
(三)發行對象及認購方式
本次發行對象為不超過35名(含35名)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條件的證券投
資基金管理公司、
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保險機構投資者、合格
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其它境內法人投資者和自然人等特定投資者。證券投
資基金管理公司、
證券公司、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
以其管理的二隻以上產品認購的,視為一個發行對象;信託投資公司作為發行對
象的,只能以自有資金認購。
最終發行對象將在本次發行經上海證券交易所審核通過並經中國證監會同
意註冊後,由公司董事會根據詢價結果,與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協商確定。若
發行時法律、法規或規範性文件對發行對象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所有發行對象均以人民幣現金方式並以同一價格認購公司本次發行的股票。
(四)發行數量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股票數量不超過22,222,222股,本次發行的股票
數量按照本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除以發行價格計算,不超過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
本的30%。最終發行數量由公司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根據中國證監會相關規定及
發行時的實際情況,與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協商確定。
若本公司股票在董事會決議日至發行日期間發生送股、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
新增或回購註銷限制性股票等導致股本總額發生變動的,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
票的數量將進行相應調整。
若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的股份總數因監管政策變化或根據發行註冊文件的
要求予以變化或調減的,則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的股份總數及募集資金總額屆時
將相應變化或調減。
(五)定價基準日、發行價格及定價原則
本次發行的定價基準日為公司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發行期首日。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採取詢價發行方式,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
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80%(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
均價=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總額/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
司股票交易總量),並按照「進一法」保留兩位小數。
最終發行價格將在公司取得中國證監會對本次發行予以註冊的決定後,由股
東大會授權公司董事會或董事會授權人士和保薦機構(主承銷商)按照相關法律
法規的規定和監管部門的要求,遵照價格優先等原則,根據發行對象申購報價情
況協商確定。
若公司股票在本次發行的定價基準日至發行日期間發生派發股利、送紅股、
公積金轉增股本等除權除息事項,本次發行底價將作相應調整。調整方式如下:
派發現金股利:P1=P0-D
送紅股或轉增股本:P1=P0/(1+N)
派發現金同時送紅股或轉增股本:P1=(P0-D)/(1+N)
其中,P0為調整前發行底價,D為每股派發現金股利,N為每股送紅股或
轉增股本數量,調整後發行底價為P1。
(六)鎖定期安排
本次發行完成後,發行對象認購的股份自發行結束之日起六個月內不得轉讓。
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對限售期另有規定的,依其規定。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結束後,由於公司送紅股、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等
原因增加的公司股份,亦應遵守上述限售期安排。
本次發行的發行對象因本次發行取得的公司股份在鎖定期屆滿後減持還需
遵守《公司法》《證券法》《上市規則》等法律法規、規章、規範性文件、交易
所相關規則以及公司《公司章程》的相關規定。
(七)募集資金數量及用途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33,332.17萬元,扣除發行費
用後,募集資金淨額擬投入以下項目:
單位:萬元
項目名稱
總投資
募集資金擬使用額
1
數據安全島平臺研發及產業化項目
47,633.85
40,046.62
2
涉網犯罪偵查打擊服務平臺研發及
產業化項目
13,006.66
10,216.18
3
信創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
62,122.22
45,870.82
4
網絡安全雲靶場及教育產業化項目
15,753.23
12,541.34
5
新一代智能網關產品研發及產業化
項目
22,622.09
17,924.13
6
車聯網安全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10,235.45
6,733.08
合計
171,373.50
133,332.17
在上述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範圍內,公司可根據項目的進度、資金需求等實
際情況,對相應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投入順序和具體金額進行適當調整,募集資
金到位前,公司可以根據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際情況,以自籌資金先行投入,
並在募集資金到位後予以置換。募集資金到位後,若扣除發行費用後的實際募集
資金淨額少於擬投入募集資金總額,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籌資金解決。
(八)上市地點
本次發行的股票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交易。
(九)滾存未分配利潤的安排
公司本次發行前的滾存未分配利潤由本次發行完成後公司的新老股東按照
發行後的持股比例共同享有。
(十)本次發行的決議有效期
本次發行的決議自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本次發行方案之日起12個月內有
效。若國家法律、法規對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有新的規定,公司將按新的規定進
行相應調整。
四、本次發行是否構成關聯交易
截至本預案公告日,本次發行尚未確定發行對象,最終是否存在因關聯方認
購公司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構成關聯交易的情形,將在發行結束後公告的發
行情況報告書中予以披露。
五、本次發行是否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
本次發行前,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範淵,其直接持有公司
10,018,362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3.52%,並通過和員工持股平臺嘉興安恆、
寧波安恆的《一致行動協議》,合計控制
安恆信息27.02%的表決權。
本次向特定對象擬發行不超過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30%,即不超過
22,222,222股(含本數),本次發行完成後公司的總股本不超過96,296,297股(含本
數)。按發行22,222,222股上限測算,本次發行完成後,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範淵可實際控制的表決權約佔公司總股本的20.79%,仍保持實際控制人的地位。
本次發行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六、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審批程序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的方案及相關事項已經於2020年12月25日召開的公
司第一屆董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尚需履行以下審批:
1、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尚需取得本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2、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尚需取得上海證券交易所審議通過;
3、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尚需獲得中國證監會註冊同意。
七、本次發行是否導致股權分布不具備上市條件
本次發行不會導致公司股權分布不具備上市條件。
第二節 董事會關於本次募集資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一、本次募集資金使用計劃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33,332.17萬元,扣除發行費
用後,募集資金淨額擬投入以下項目:
單位:萬元
項目名稱
總投資
募集資金擬使用額
1
數據安全島平臺研發及產業化項目
47,633.85
40,046.62
2
涉網犯罪偵查打擊服務平臺研發及產業化項
目
13,006.66
10,216.18
3
信創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
62,122.22
45,870.82
4
網絡安全雲靶場及教育產業化項目
15,753.23
12,541.34
5
新一代智能網關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
22,622.09
17,924.13
6
車聯網安全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10,235.45
6,733.08
合計
171,373.50
133,332.17
在上述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範圍內,公司可根據項目的進度、資金需求等實
際情況,對相應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投入順序和具體金額進行適當調整。募集資
金到位前,公司可以根據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際情況,以自籌資金先行投入,
並在募集資金到位後予以置換。募集資金到位後,若扣除發行費用後的實際募集
資金淨額少於擬投入募集資金總額,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籌資金解決。
二、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
(一)數據安全島平臺研發及產業化項目
1、項目概況
數據流動是帶動數據分析、挖掘和利用,最大化釋放數據價值的基礎,根據
中央《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數據資產被明確
列入市場生產要素,要求「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做到「推進政府數據開放
共享、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加強數據資源整合和安全保護」。加強
信息安全和對個人數據收集的保護已成為國家戰略重點。2018年8月,十三屆全國人大
常委會將《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納入一類立法計劃,數據安全領
域立法進入快車道,將進一步規範各方在數據保護中的義務與責任。《中華人民
共和國數據安全法(草案)》提出國家支持建立健全數據交易管理制度,規範數
據交易行為,培育數據交易市場。立法工作的推進和重點領域個人信息保護執法
力度的強化使得數據交易和共享的安全保障需求快速增長。
國內目前的數據交易市場所採用的供應方直接將數據傳輸給購買方的方式,
缺乏第三方平臺介入提供脫敏等服務,需要供應方耗費大量精力處理原始數據中
的敏感信息,數據交易效率低下。同時,該方式也存在數據交換認證機制不完善、
審計及防護缺失等問題,導致數據交易過程中出現洩露倒賣數據、篡改數據並流
出等問題,為數據供應方帶來較大法律風險,降低其交易意願,不利於數據的充
分流通。
鑑於市場日趨強烈的數據交易需求及合理可信的數據交易方式與專業安全
數據流通平臺的缺失,公司擬依託
上海臨港區位優勢,在
上海臨港新片區購置土
地,建設數據安全研發基地,重點開展數據交易安全平臺即安全島產品的研發及
產業化,改善當前數據交易困境。數據安全島通過數據全鏈路加密、操作留痕、
各主體數據隔離、密文計算、異常情況動態分析等技術手段,規避數據洩露、篡
改等風險,同時還可以提供數據自動脫敏服務提高數據流轉效率。
2、項目建設內容
數據安全島平臺主要由業務系統、安全可控數據流通平臺、安全可信融合計
算平臺和智能安全運營防護系統構成,平臺架構圖及各模塊主要功能如下:
①業務系統:包括交易管理、交易風險評估、計費系統、系統對接和帳號系
統功能。
交易管理通過對數據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提供安全、便捷和靈活的數據使
用權讓渡交易管理服務;
交易風險評估可提供數據交易的事前合規評估功能,保障數據交易合規管理
要求;
計費系統、系統對接和帳號系統則為系統使用者提供計費、與外部系統對接
和帳號管理等功能。
②安全可控數據流通平臺:包括數據分級分類、數據脫敏、數據阻斷、訪問
控制和動態審查功能。
數據分級分類通過遵循國家和各行業分級分類規範,研發數據分級分類引擎;
數據脫敏通過敏感數據識別字典和脫敏算法處理數據中的敏感信息,實現敏
感信息保障脫敏後數據的一致性和業務關聯性;
數據阻斷運用AI智能研判分析技術,通過對流動數據的監聽,發現違規及
時阻斷,保障數據流通的安全可控;
訪問控制通過UBA(用戶行為分析)技術實現對用戶行為和用戶身份持續
風險監測,動態調整用戶權限,攔截超身份認證的數據訪問行為;
動態審查通過基於區塊鏈的交易狀態跟蹤和大數據分析,提供數據交易的事
中安全審計及事後數據溯源功能。
③安全可信融合計算平臺:提供多方數據融合計算解決方案,包括安全計算
沙箱、安全測試沙箱、密鑰管理和數據倉庫功能。
安全計算沙箱通過為每個計算任務創建獨立的容器環境,實現不同合約在靜
態儲存狀態與執行計算狀態下都保持數據之間的完全隔離。安全計算沙箱內的計
算任務和操作均經審計和記錄,實現操作監控和後續事件溯源;
安全測試沙箱是為開發人員提供的測試環境,通過開放部分樣本數據進行算
法調試,確保數據在安全計算沙箱的算法準確性;
密鑰管理支持獨立密鑰管理體系,包含加密密鑰生成、分配、備份和恢復四
部分,加密密鑰統一由主密鑰保護,主密鑰則通過硬體密碼設備產生並管理,確
保密鑰安全;
聯邦學習通過在本地進行模型訓練,然後僅將模型參數加密上傳到數據交換
區域,並與其他各方訓練模型參數進行聚合,以達到原始數據不出本地,模型訓
練效果最佳的結果;
密文計算可以實現數據加密狀態下的多方數據安全計算。
④智能安全運營防護系統:包括風險識別、威脅檢測、響應處置和態勢感知
功能。
風險識別基於漏洞和配置核查信息,結合資料庫系統、網絡系統、應用系統
等數據,識別網絡環境內風險信息;
威脅檢測通過UEBA、威脅情報、ATT&CK等技術,實現對網絡攻擊、漏
洞利用、橫向擴散、用戶異常行為、數據洩露等風險的檢測和分析;
響應處置基於風險識別和威脅檢測的結果,利用SOAR技術,對響應流程
自動化編排,實現從靜態事件響應到動態工作流跟蹤的轉變,提升整體的協調及
決策能力;
態勢感知能力主要在全局監測數據、智能分析數據等多維數據的態勢分析之
上,形成綜合態勢、攻擊態勢、威脅態勢、預警態勢等多種態勢感知能力。
本項目中數據安全島平臺的研發涉及數據智能分類分級技術、數據動態脫敏
技術、安全計算沙箱技術、多方數據聯合建模技術、數據主動銷毀技術、用戶實
體行為分析(UEBA)技術、動態數據網關技術等,相關技術主要研發內容及在
產品中的應用如下:
技術方向
主要研發內容
相關技術在產品中的應用
數據智能分
類分級技術
數據測繪、數據分級分類引
擎等技術研究
在數據安全島平臺中對納入共享交換的數據,需
要根據國家、行業和地方法規進行分級分類,並
根據結果進行針對性開放共享。
數據動態脫
敏技術
敏感數據識別、數據動態脫
敏等技術研究
在數據安全島平臺中對需要對開放的數據進行
脫敏處理,避免敏感信息洩露,保障脫敏後數據
的一致性和業務關聯性。
安全計算沙
箱技術
數據隔離、可信執行環境
TEE、操作監控和歷史行為
回放等技術研究
在數據安全島平臺的安全可信計算場景中,利用
安全計算沙箱,解決多方數據融合計算過程中遇
到的任務幹擾、數據幹擾以及數據可能被竊取的
風險,用戶可基於大數據環境提交算法、程序和
學習模型執行分析,可實現基於數據共享需求的
安全、自由建模能力。
多方數據聯
合建模技術
差分隱私、聯邦學習、同態
加密等技術研究
在數據安全島平臺中需要實現跨組織多方數據
的聯合建模應用,實現「數據出域」和「數據不出
域」兩種聯合建模方式,解決多方數據聯合建模
過程的信任難題。
數據主動銷
毀技術
數據級聯銷毀、區塊鏈等技
術研究
在數據安全島平臺的安全計算沙箱,需具備計算
任務完成後,主動銷毀沙箱內的明文數據,並利
用區塊鏈技術保存沙箱審計日誌,保障數據主動
銷毀的可信度。
用戶實體行
為分析
(UEBA)
技術
用戶行為數據治理、用戶特
徵工程、用戶異常歸一化映
射評分等技術研究
在數據安全島平臺的帳戶行為動態鑑權場景中,
實現在數據的使用過程中,動態分析帳戶行為是
否異常,識別可能會造成數據洩露風險的高危人
員,保障數據不被攻擊者利用偽裝身份使用。
動態數據網
關技術
代碼語法分析解析、環境識
別、SOAR(安全編排、自
動化及響應)等技術研究
結合UEBA技術的分析結果,利用SOAR和動
態阻斷策略,對非法行為的動態阻斷,以此保障
數據的動態安全。
3、項目必要性
(1)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據安全產品需求日益旺盛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已成為國民經濟中最為核心的增長極之一,我國數字經
濟增加值規模從2005年的2.6萬億元擴張到2019年的35.8萬億元,數字經濟佔
GDP比重由14.2%提升至36.2%,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逐步凸顯。黨的十八大以
來,發展數字經濟逐漸上升為國家戰略,相關政策文件的出臺優化了政策環境,
2020年初政府加速布局「新基建」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新動能。數據價值化進
程的加速和數字經濟開放合作的深化,對保護數據資源安全提出挑戰,新一代數
據安全產品需求日益旺盛。
與此相對的,各機構和企業積累的數據信息由於缺乏信息共享平臺,形成大
量的數據信息孤島,各方信息不對稱,導致數據無法最大化發揮價值。此外,各
經濟主體在獲取數據時,電子數據極易被竊取,竊取行為通過技術手段隱藏,數
據流動過程中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
為抓住時代發展機遇,公司擬基於在數據安全領域的技術積累開發數據安全
島平臺解決方案,為數據交易和共享平臺提供技術支持服務。本項目實施將為數
字經濟發展提供安全可靠的數據交易平臺,可供多方數據聯合計算,有利於打破
數據孤島,實現數據流通,創造數據價值。公司針對政府和企業客戶日益強烈的
數據交易和共享需求設計的數據安全島平臺能夠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所需
的安全保障。
(2)本項目能夠滿足客戶數據安全合規及降低數據洩露風險需求,拓展新
的市場空間
近年來大數據行業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也滋生了大量數據黑灰產,非法收集、
使用數據給數據擁有方造成了高昂的經濟損失。根據IBM發布的《2020年數據
洩露成本報告》1,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期間全球範圍內發生了524起大型
數據洩露違規事件,涉及17個地區和17個行業的各種規模的組織,平均每件數
據洩露事件會造成386萬美元的經濟損失,受害者組織發現和控制數據洩露平均
1《2020年數據洩露成本報告》
https://securityaffairs.co/wordpress/106710/reports/2020-cost-of-a-data-breach-report.html
需要280天。根據報告,客戶個人身份信息(PII)記錄每條丟失或被盜的平均
成本為150美元,智慧財產權記錄平均每條丟失成本為147美元,員工信息丟失成
本為141美元,全球範圍內80%的數據洩露都導致了丟失成本最為高昂的客戶
PII丟失。
加強
信息安全,保護個人數據隱私不僅是各類組織經濟層面的需求,更是企
業滿足合規性產生的法律層面的需求。數據安全領域立法已經進入了快車道,2018年8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將《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納
入一類立法計劃,2020年7月《數據安全法(草案)》公布,提出國家建立健
全數據交易管理制度,規範數據交易行為,培育數據交易市場。同時,《草案》
明確了數據安全制度和保護義務,列明任何組織、個人收集數據,必須採取合法、
正當的方式,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數據。在數字經濟發展帶動數據
流動需求快速增長和個人信息保護法律法規等政策環境逐步完善的背景下,對數
據交易平臺及平臺的安全可信技術保障能力提出要求。
為了推動在合法合規條件下個人信息數據的收集和使用,各地政府等相關客
戶對數據安全交易和共享平臺的建設需求快速湧現,公司擬充分利用區塊鏈的去
中心化、溯源、防篡改等特性,結合數據主動銷毀、數據操縱行為監控、帳戶風
險動態感知等技術,實現一個跨機構、跨地域的,集數據訂閱、交換、聯合計算
等功能的可信平臺,同時賦予平臺脫敏等功能,實現交易自動化降低人力成本,
發揮數據的最大價值,實現數據交易過程中的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順應客
戶新需求,拓展新的市場空間。
(3)本項目是公司把握新的市場機遇,進一步提升網絡
信息安全平臺業務
的重要舉措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網絡
信息安全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必要保障,其投入
持續增加,且與全球安全產業結構發展趨勢保持一致,我國網絡
信息安全市場將
由軟硬體產品逐步向綜合安全平臺和服務轉移。根據賽迪顧問的預測,2019-2021
年度,網絡
信息安全市場規模的複合增長率為23.45%,大數據安全市場規模的
複合增長率為35.26%,大數據安全市場規模增速高於網絡
信息安全行業整體水
平,具有較好的市場發展前景。公司於2015年起便陸續開發了針對大數據安全
的網絡安全態勢感知預警平臺、AiLPHA大數據智能安全平臺等產品,作為首批
切入大數據安全領域的企業,獲得了較高的市場佔有率,充分享有大數據安全市
場規模增長所帶來的紅利,2017-2019年度公司網絡
信息安全平臺中大數據安全
產品相關收入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00.22%。
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公司能夠更充分利用自身在大數據安全領域的技術積累,
把握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帶動的數據交易平臺及其有關技術服務需求增長,研發數
據安全島平臺,實現對公司網絡
信息安全平臺產品系列的拓展與補充,進一步提
升公司網絡
信息安全平臺業務,提升公司整體盈利能力。
(4)打造臨港數據交流安全可信平臺有助於樹立數據交易平臺的建設標杆,
助推公司產品市場拓展
2019年8月,國務院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
方案》,提出實施國際網際網路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包括構建安全便利的國際
網際網路數據專用通道,支持新片區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慧、
生物醫藥、總部經
濟等關鍵領域,試點開展數據跨境流動的安全評估,建立數據保護能力認證、數
據流通備份審查、跨境數據流通和交易風險評估等數據安全管理機制。
基於臨港數據流動和交易平臺建設需求,本項目擬在
上海臨港新片區購置土
地,重點開展數據安全島平臺研發,為政府等相關部門搭建可服務於國內外數據
交流的安全可信平臺提供完整的安全可信保障產品技術方案。本項目有助於樹立
行業內數據交易平臺的建設標杆,迅速建立公司產品在該領域的知名度和市場地
位,確立競爭優勢,保障未來業績實現。
4、項目可行性
(1)國家數據安全領域政策的發布規範了行業標準,利於項目落地與推廣
從歐盟、美國等發達地區與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數據流通與交易市場的發
展離不開相關法規的落地,法規為行業技術提供了統一的行動規範與衡量準則,
利於相關產品各參與方高效地聯繫與銜接,生產出標準化的軟體工程產品。如
GDPR準則規範了歐盟所有成員國數據的收集、傳輸、保留或處理行為,因此任
何一個歐盟國家研發的相關產品均可以向聯盟全體參與國推廣。
目前我國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領域的立法已在有序開展,數據安全交易
行業標準的出臺指日可待。2018年8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將《數據安全
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納入一類立法計劃,之後陸續發布了《網際網路個人信
息安全保護指南》、《個人信息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徵求意見稿)》、《兒童個
人信息網絡保護規定》和《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等對
數據安全和個人
信息安全進行保護。2020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
法(草案)》公布,對數據安全與發展、數據安全制度、數據安全保護義務、政
務數據安全與開發和法律責任進行了明確。
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領域一系列政策的發布有利於規範行業內的數據
收集、交易和開發利用,為該領域數據安全產品技術和保障能力建設提供了切實
可行的通用標準。同時,數據安全立法提升了企業對於數據安全的法律風險責任,
進一步催生了數據交易平臺及安全可信技術需求,為本項目提供了政策保障。
(2)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和數據價值化推進為本項目提供了市場保障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對GDP的貢獻水平顯著提升,2014年到2019
年我國數字經濟對GDP增長始終保持在50%以上的貢獻率,2019年數字經濟對
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7.7%,成為驅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核心關鍵力量。在中央《關
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中,數據資產被明確列入市
場生產要素,要求「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做到「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
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加強數據資源整合和安全保護」。隨著數字產業化的穩
步增長、產業數位化的深入推進,以及我國數位化治理能力的不斷提升,未來加
速數據要素價值化進程、深化數字經濟開放合作將是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重點方
向。
在數字經濟發展和數據價值化推進的過程中,政府和企業對數據交易和共享
的需求快速增長,帶動數據交易平臺及其有關技術服務的市場增長,為本項目的
順利實施提供了市場保障。
(3)公司豐富的技術積累和人才儲備為本項目提供技術保障
數據安全島平臺是對多種網絡安全前沿技術的集成與融合,涉及數據隔離、
可信環境執行、安全計算沙箱、用戶實體行為分析以及多方數據聯合建模等技術。
公司自設立以來始終堅持持續技術創新的發展戰略,重視研發投入,過去三年研
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均超過20%,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共擁有48項
核心技術,研發人員數量達869人,涉及攻防研究、應急響應、安全諮詢、漏洞
研究、產品研發等各個領域。良好的研發創新能力、完善的技術體系和強大的人
才團隊為本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技術保障。公司已完成本項目產品核心安全計
算沙箱技術和多方數據聯合建模技術應用框架研究,進入技術應用測試和優化開
發階段。目前已有一項相關專利獲得授權,另有多項技術發明專利進入申請受理
狀態與實審狀態。
(4)臨港區位優勢為本項目提供了便利條件
臨港作為開放程度極高的自由貿易園區,園區內有大量存在數據交流需求的
企業,且國家層面也對臨港園區的數據流動能力提出了期望。根據國務院印發的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提出臨港自由貿易區要
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選擇國家戰略需要、國際市場需
求大、對開放度要求高的重點領域,實施具有較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政策和
制度。2019年8月20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揭牌,當年
實現新設企業4,025家,籤約重點項目168個、總投資821.9億元2。2020年1
月2日,臨港新片區榮獲商務部「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汽車及零部件)」和
上海市商務委「上海國際服務貿易示範基地」授牌,將進一步突出新片區在信息、
要素和資源集聚的優勢,在數字貿易、技術貿易和服務外包等領域加快推進新片
區服務貿易發展。臨港的區位優勢為本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便利。
2數據來源:2019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
http://www.lgxc.gov.cn/contents/27/24601.html
5、投資概算
本項目預計建設期為3年,項目總投資47,633.85萬元,擬投入募集資金
40,046.62萬元,其餘所需資金通過自籌解決。項目具體投資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序號
項目名稱
投資總額
募集資金金
額
1
工程建設費用
33,583.35
33,583.35
1.1
土地款
2,860.40
2,860.40
1.2
場地建造費
26,742.75
26,742.75
1.3
硬體購置
2,815.60
2,815.60
1.4
軟體購置
1,164.60
1,164.60
2
研發費用
10,353.75
6,463.27
3
基本預備費2%
878.74
-
4
鋪底流動資金
2,818.01
-
合計
47,633.85
40,046.62
6、實施主體、項目選址和建設期限
本項目實施主體為公司間接全資控股子公司上海安恆互聯安全科技有限公
司。公司擬依託
上海臨港區位優勢,在
上海臨港新片區購置土地,重點開展數據
交易安全平臺即安全島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預計建設期為3年。上述項目建設所
需土地將於近期完成土地招拍掛程序。
7、項目備案和環評情況
截至本預案出具日,本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編制完畢,公司正在辦理備
案等相關事項。
8、項目經濟效益評價
經測算,本項目稅後內部收益率為22.00%,稅後靜態投資回收期為7.03年,
項目預期效益良好。
(二)涉網犯罪偵查打擊服務平臺研發及產業化項目
1、項目概況
以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為技術引導的新一代網際網路技術快速發展的同
時也帶來了涉網犯罪案件數量快速增長。該類犯罪手法更新升級迅速,且具有虛
擬性、隱蔽性、瞬時性、團夥化、低齡化等特點,作案涉及面廣、社會危害重,
給公安機關發現和打擊違法犯罪帶來了新的挑戰。自2018年開始,公安部連續
開展了「淨網2018」和「淨網2019」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
黑客攻擊破壞、網絡詐騙、網絡水軍、網絡賭博、網絡色情、網約犯罪等突出違
法犯罪行為。在此高壓態勢之下,犯罪產業逐步向規模化、標準化、精細化轉型,
公安部門的打擊難度和成本大幅提高,要求公安部門整合資源手段、創新機制方
法,加強涉網犯罪打擊和治理能力,公安系統對專業涉網犯罪偵查打擊支撐工具
及技術的需求日益顯現。
本項目擬在上海浦東新區租賃辦公場地,研發落地涉網犯罪偵查打擊服務平
臺,開展定製化偵查破案及案件線索檢索平臺等業務。平臺利用大數據技術,開
展犯罪行為監測預警、犯罪線索智能落地、輔助案件研判、犯罪業態感知、本地
產業評價等業務,為公安客戶提供涉網犯罪情報發現和線索分析等遠程SaaS化
服務,協助公安客戶提高涉網犯罪偵查打擊能力。
2、項目建設內容
涉網犯罪偵查打擊服務平臺主要由數據採集和數據分析兩大模塊構成,平臺
架構及各模塊主要功能如下:
①數據採集模塊:通過分布式網絡空間測繪引擎對相關網站的關鍵內容進行
實時監測,建立網際網路開源數據和網際網路通信基礎數據資源庫,並對其進行加工
整理,形成基礎的域名庫、IP庫、DNS庫、企業信息庫、網站信息庫、APP信
息庫等專題庫。
②數據分析模塊:由多種分析算法和算法運行環境組成。算法系根據以往公
安幹警案件、安恆技術專家協助偵查的工作積累開發出來的自動化的通用分析方
法。其運行環境主要由大數據分析平臺組件構成。
本項目涉網犯罪偵查打擊服務平臺研發涉及網絡空間測繪技術、大數據挖掘
技術、偵查過程再造等,相關技術主要研發內容及在產品中的應用如下:
技術方向
主要研發內容
相關技術在產品中的應用
網絡空間測
繪技術
用搜尋引擎技術提供交互,讓基層公
安機關可以方便的搜索到網絡空間上
與涉網犯罪相關的情報。用各種測繪
方法描述和標註網絡位置,用主動或
被動探測的方法,來跟蹤網絡空間上
情報對象的狀態和關係,對其進行畫
像。
作為涉網犯罪偵查打擊的基礎數據,
是案件線索的主要來源,為案件偵查
提供研判支撐,也是感知犯罪產業現
狀的基礎。
大數據挖掘
技術
基於網絡層的特徵、區域的特徵、時
間的特徵、DNS應答的特徵、TTL的
特徵、域名信息等,使用層次聚類、
決策樹和ELM、SVM和隱含馬爾可夫
模型、樸素貝葉斯、LSTM決策樹、
X-Means"等各類算法,挖掘精準線索,
提供預警支撐。
作為涉網犯罪偵查打擊服務平臺的核
心能力,為嫌疑人畫像、精準線索發
現、案件研判、業態感知提供能力支
撐。
偵查過程再
造
實現協同研判、沙盤推演、輔助研判
等聯合作戰功能,提供數據提取、APK
逆向分析等關鍵項的靶向分析
實現多警種協同作戰,將不同警種的
能力和數據以案件目標為載體進行聚
焦,實現複雜目標的聯合打擊
3、項目必要性
(1)傳統犯罪加速向以網際網路為媒介的非接觸式犯罪轉移,專業涉網犯罪
偵查打擊支撐工具及技術的需求迫切
我國信息社會的快速發展、網際網路的快速普及使犯罪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
傳統接觸式犯罪加速向以網際網路為媒介的非接觸式犯罪轉移,傳統犯罪的組織方
式、外在表現形式發生了持續動態的變化。目前,我國涉網犯罪呈現出案件持續
高發多發、網絡詐騙迅猛增長、詐騙窩點快速轉移、作案群體逐步泛化、黑灰產
業日益泛濫等特點,網絡違法犯罪情況錯綜複雜,偵破難度大大提升。
涉網犯罪的日益嚴峻催生了公安機關採購新型涉網犯罪偵查打擊服務的需
求。涉網犯罪偵查打擊服務平臺基於浦東公安實際業務場景,利用大數據技術,
開展犯罪行為監測預警、犯罪線索智能落地、輔助案件研判、犯罪業態感知、本
地產業評價等業務,能夠促進涉網犯罪打擊能力的迅速提升,有利於提高我國網
絡安全綜合治理能力和水平,推進構建安全清朗、和諧穩定的網絡空間。
(2)本項目是公司順應客戶採購模式變更的重要舉措
經過多年的公安信息化建設,我國各級政府及公安部門購買了大量安全軟硬
硬體產品進行本地化部署。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安全產品迭代更新加
快,公安部門存在安全建設投入較大、安全產品重複購買等問題,也對公安網警
業務培訓提出了更高要求。考慮到該等安全產品本地化部署問題,公安機關採購
需求呈現向服務化轉變趨勢。SaaS服務採用後臺自動升級的方式進行技術迭代,
避免了重複購買的問題,同時,SaaS平臺受眾多,軟體升級成本由全國範圍內
所有需求者共同承擔,可以大幅度減輕地方財政負擔。雲計算產業的快速發展帶
動虛擬化及雲服務理念的持續滲透,也進一步吸引公安機關放棄傳統的軟硬體產
品購置,進行服務採購。未來公安客戶將傾向於集中採購安全運營服務,實現一
網統辦、一網統管,主動、強力、持續的綜合性涉網犯罪偵查打擊技術服務將成
為新需求。
公安部門是公司最主要客戶群體之一,2017-2019年度,來自公安部門的收
入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均超過10%。本項目擬採用雲計算方式實現技術服
務交付模式的轉型,相比產品銷售或定製化研發項目模式,服務模式更符合客戶
採購方式的變化,能夠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同時,本項目有利於推動涉網犯罪
偵查打擊技術的更新迭代,為基層警力提供技術賦能,將辦案模式由傳統的被動
式偵破升級為主動打擊,進一步綁定公安客戶、提升客戶粘性。
(3)本項目為公司未來市場拓展提供重要基礎
本項目擬落地的上海浦東新區具備良好的網安工作基礎,且作為沿江經濟發
達地區,擁有以金融為代表的投資服務行業,以貿易平臺、網上零售、新型購物
中心等為代表的新經濟行業和以「中國芯、創新藥、藍天夢、未來車、智能造、
數據港」為代表的六大核心產業。該等產業相關企業的發展依賴於大數據、人工
智能和網際網路信息共享流通,對網絡犯罪而言是具有高價值的重點攻擊對象,也
是涉網犯罪的高風險企業。浦東新區公安幹警案件偵查的豐富經驗和高風險企業
集聚環境為公司涉網犯罪偵查打擊服務平臺的研發和建設提供了業務經驗和高
頻樣本,有助於平臺專題庫的建設和完善。本項目立足浦東公安良好的網安工作
基礎和區域典型高頻樣本,有效保障了公司涉網犯罪偵查平臺對複雜涉網犯罪案
件的偵查能力,對後續全國各地平臺的建設推廣具有較強的可借鑑性。此外,本
項目通過涉網犯罪偵查打擊服務的拓展,有利於加強與公安部門的業務協作,在
拓展涉網犯罪安全服務需求的同時,有助於進一步帶動公司網絡安全產品在公安
領域的應用與推廣,為公司未來市場拓展提供重要基礎。
4、項目可行性
(1)國家加強對公安機關打擊涉網犯罪的政策支持力度,為本項目拓展提
供政策保障
伴隨信息社會不斷發展,人民生產生活加速向網上轉移,利用通訊工具、互
聯網等技術手段實施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時有發生,嚴重侵害人民群眾財產
安全和其他合法權益,社會危害巨大。為有效控制涉網犯罪案件的發生,加強涉
網案件的打擊偵查能力,國家正不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2016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辦
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強調要依法嚴懲電信網
絡詐騙犯罪,全面懲處關聯犯罪,堅決有效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等犯罪活動,努力
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高度統一;2018年6月,公安部印發《網絡安全等
級保護條例(徵求意見稿)》,明確網絡運營商在打擊違法犯罪活動、保障網絡
信息安全方面的義務,指出公安機關應根據有關規定處置網絡安全事件,依法查
處危害網絡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2018年9月,公安部印發《公安機關網際網路
安全監督檢查規定》,規範了公安機關網際網路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為預防網絡違
法犯罪,維護網絡安全制定了法律依據。此外,近幾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
民檢察院多次發布關於具體領域涉網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該
等政策法規的相繼出臺明確表達了我國始終保持對涉網犯罪嚴打高壓態勢的決
心,為本項目提供政策可行性。
(2)我國涉網犯罪偵查打擊規模大,為項目實施提供了良好市場空間
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04億3,隨著信息通訊技術的普及,
涉網犯罪日益猖獗,發案數量激增,涉案金額巨大,社會影響惡劣。公安部門組
織進行了多次打擊涉網犯罪專項行動。2018年,全國公安機關開展「淨網2018」
專項行動,偵破各類網絡犯罪案件5.7萬餘起4;2019年1-10月,開展「淨網2019」
3數據來源:《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4數據來源:中國新聞網《「淨網2018」專項行動偵破網絡犯罪案件5.7萬餘起》
專項行動,偵破涉網案件4.6萬餘起5;2020年,公安部組織開展「雲劍-2020」、
「長城2號」、「510」等專項打擊行動。2020年上半年,全國共破獲電信網絡
詐騙案件10.1萬起。
5數據來源:公安部《「淨網2019」專項行動共偵破涉網案件4萬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萬餘名》
本項目主要為公安部門提供涉網犯罪偵查打擊技術與平臺服務支持,面對我
國涉網犯罪高發多發的嚴峻態勢以及各級公安機關從嚴從重從快打擊涉網犯罪
案件的態度,相關部門對涉網犯罪偵查打擊的專業輔助技術工具及服務需求快速
提升,為本項目提供了良好的市場保障。
(3)本項目具備良好的技術、人才和客戶基礎
本項目主要客戶為公安部門,經過多年的業務發展,公司在公安領域積累了
深厚的客戶基礎。在涉網犯罪領域,公司曾多次收到浦東網警和經偵部門提出的
協助進行涉網犯罪偵查需求,為公安機關提供了關鍵性輔助工作,獲得了較高的
客戶認可度。在與公安部門多年的合作中,公司在涉網犯罪偵查打擊領域已經形
成一定的技術和人才積累。本項目產品屬於行業內較前沿產品,主要涉及大數據
關聯分析、嫌疑人目標畫像技術和案件線索主動發現技術等,公司在相關領域已
積累了部分技術與專利,具備良好的技術基礎,未來將進一步加強技術原型研發。
同時,公司在業務開展過程中,除網絡安全研發人才外,積累培育了一支協助公
安部門調查涉網犯罪的技術服務團隊,以及需求分析和功能設計相關的人才隊伍,
為本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儲備。
公司良好的產品技術和人才積累,以及與下遊公安客戶緊密的合作關係為本
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可靠保障。
5、投資概算
本項目預計建設期為3年,項目總投資13,006.66萬元,擬投入募集資金
10,216.18萬元,其餘所需資金通過自籌解決。項目具體投資內容如下:
單位:萬元
序號
項目名稱
投資總額
募集資金金額
1
工程建設費用
5,806.22
4,291.10
1.1
場地租賃費
1,515.12
-
1.2
場地裝修費
864.00
864.00
1.3
硬體購置
2,434.60
2,434.60
1.4
軟體購置
992.50
992.50
2
研發費用
5,925.08
5,925.08
3
基本預備費2%
234.62
-
4
鋪底流動資金
1,040.74
-
合計
13,006.66
10,216.18
6、實施主體、項目選址和建設期限
本項目實施主體為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安恆智慧城市安全技術有限公司。項
目擬在上海浦東新區租賃辦公場地,研發落地涉網犯罪偵查打擊服務平臺,預計
建設期為3年。
2020年9月,公司子公司上海安恆智慧城市安全技術有限公司已就項目所
需用樓與上海
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籤署《房屋租賃合同》。
7、項目備案和環評情況
截至本預案出具日,本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編制完畢,公司正在辦理備
案等相關事項。
8、項目經濟效益評價
經測算,本項目稅後內部收益率為23.27%,稅後靜態投資回收期為6.64年,
項目預期效益良好。
(三)信創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
1、項目概況
信息技術應用創
新產業是國家構建安全可控的自有IT產業的重要基礎,已
經成為經濟數位化轉型、提升產業鏈發展的關鍵。為了解決本質安全問題,大力
發展信創產業已上升為一項國家戰略。2016年4月19日,網信工作座談會明確
提出,「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同年,國家再次強調「抓緊突
破網絡發展的前沿技術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核心技術」。在中美關係動蕩之
際,信創產業受到了各界的廣泛關注,建設安全可控的信息技術體系成為「新基
建」和「數字中國」戰略的重要內容。國產化的IT底層架構不斷完善使得國產化替
代加速推進,我國信創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信創產業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下的雲計算、軟體(作業系統、中間件、
資料庫、各類應用軟體)、硬體(晶片、GPU/CPU、主機、各類終端)、安全
(網絡安全)等領域,涵蓋了IT底層基礎軟硬體到上層應用軟體的全產業鏈。
隨著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應用,網絡安全應用場景更加複雜,
網絡攻擊組織性與目的性不斷加強,社會危害性不斷加大。網絡安全建設作為信
創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主創新需求更加迫切。
本項目擬在杭州濱江區安恆大廈臨近地塊自建辦公用樓,開展信創產品線開
發、適配和產業化基地建設,同時建立省級信創適配實驗室,逐步完成國產化技
術路線適配工作,搭建符合國家網絡安全法、國家密碼管理法等法規要求的完善
的信創產品體系,為客戶提供定製化信創產品和基於國產化環境的網絡安全解決
方案。此外,項目還將加強網絡資產測繪、新型未知威脅發現、攻擊溯源等關鍵
技術的研發,以適應日益複雜的網絡安全環境,強化公司信創業務集成能力,在
抓住信創產業發展機遇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優勢。
2、項目建設內容
信創產品的研發重點在於國產化適配工作,目前公司現有網絡安全基礎產品
和平臺產品的國產化適配工作已按計劃開展。除此之外,為了更好地滿足客戶技
術方案的要求,本項目擬加強攻擊識別、行為分析、流量分析、追蹤溯源等關鍵
技術研發,相關技術主要研發內容及在產品中的應用如下:
技術方向
主要研發內容
相關技術在產品中的應用
攻擊識別
攻擊行為識別技術研究
對攻擊產生的影響進行判定,形成完整的入侵分
析,對各種來源的攻擊行為進行確認和歸類確保
原始攻擊行為有效性,進一步挖掘和攻擊鏈分
析,降低攻擊分析難度、提升效率,快速發現異
常入侵,提升安全響應能力。
行為分析
自動化行為分析與自驗證
技術研究
對各種來源的攻擊行為進行確認和歸類確保原
始攻擊行為有效性,進一步挖掘和攻擊鏈分析,
降低攻擊分析難度、提升效率,快速發現異常入
侵,提升安全響應能力。
流量分析
對實時網絡流量分析的深
度檢測技術研究
藉助網絡流量分析和持續監控,使用沙箱技術、
實時監測方法與系統等,監測提取異常行為。
追蹤溯源
追蹤溯源、攻擊畫像的分析
技術研究
通過行為識別和監測提取,進行安全專家分析和
大數據分析,提供高價值的威脅情報信息及追蹤
溯源的線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實體畫像與
特徵自動更
新技術
對實體畫像進行數據建模,
結合業務實際的需求,找出
相關的數據實體,以數據實
體為中心規約數據維度類
型和關聯關係,形成符合業
務實際情況的建模體系。
應用於用戶實體行為特徵提取與分析模塊,實現
對實體行為特徵的提取。
複雜網絡的
資產自動重
識別技術
提出雙棧協議識別技術實
現不同網絡環境的發送協
議識別;提出地址歸一化技
術,實現將識別到的不同類
型的地址解析歸一化為相
同的地址格式;通過構建外
部資產地址庫,以實現對不
同資產的識別和歸類
應用於資產發現與管理模塊,實現對複雜網絡環
境下,不同的日誌傳輸方式、不同的傳輸協議以
及不同的網絡之間的資產識別。
面向對象的
安全數據分
層技術
採用「分層解耦」的設計理
念,根據數據的流轉方式,
進行數據分層設計,各層之
間採用集中的數據總線進
行數據傳輸和交換,以此降
低各類安全應用對底層數
據存儲之間的強依賴性
應用於安全大數據中心,實現數據的分層分類存
儲,為業務功能模塊提供數據支撐。
基於語義化
安全日誌聚
類的異常行
為檢測技術
設計基於語義化分析的安
全日誌聚類模型,採用向量
相似度計算算法,計算日誌
元素間的相似度,得到歷史
日誌間的相似度之後,採用
聚類算法對其進行分組計
算,快速將日誌分類
應用於異常行為分析模型的建立,通過對系統異
常行為的監測,可以發現未知的攻擊模式。異常
行為檢測的關鍵在於建立正常使用模式並利用
該模式對當前用戶行為進行比較和判斷。
基於知識圖
譜的網絡攻
擊自動化關
聯推理技術
從資產、威脅和脆弱性三個
方面進行網絡空安全威脅
建模技術研究,主要研究網
絡空間中安全威脅的行為
特徵、生成機理、攻擊流程、
危害效果等建模技術
應用於威脅感知模塊,實現從資產、拓撲、網絡
空間多方面的風險檢測與感知。
安全管理
安全服務實例的管理與編
排
在雲安全管理平臺上統一管理編排安全組件,實
現安全組件的生命周期管理,兼容納管第三方安
全組件。
資產中心
資產管理與風險評估
實現對租戶資產信息同步統一管理,一鍵下發安
全檢查任務,協助用戶發現資產漏洞與安全威
脅。
網絡安全
安全能力評估與運營
藉助運營平臺分析評估租戶整體安全狀態,協助
管理員評估租戶安全態勢,分析租戶安全缺陷。
作業系統安
全
針對國產作業系統進行深
度研究
1、進行作業系統安全代碼研究、內核安全測試、
Oday漏洞跟蹤、SRC應急響應中心建設;
2、作業系統安全狀態研究、桌面、伺服器病毒、
木馬攻擊防護、主機IDS防禦性研究;
3、APP市場安全研究、APP漏洞研究、沙箱安
全研究、SDK安全研究;
4、全生命周期安全響應流程適配研究、客戶現
場應急響應工作研究、安全取證、恢復研究;
5、安全管理流程閉環研究。
資料庫、中
間件、應用
安全研究
針對國產資料庫、中間件、
各類應用進行安全研究
1、安全機制研究,開展程序自身安全保護機制、
沙箱環境等研究;
2、0DAY研究,積極展開安全廠商、應用軟體之
間的漏洞研究、修復、通告等機制;
3、安全生態研究,依託作業系統SRC,形成操
作系統、應用軟體、安全廠商、監管機構安全生
態閉環。
CPU安全
針對各類國產CPU漏洞、
加密技術的研究
1、研究各類技術路線CPU可能具有的架構漏洞;
2、研究CPU集成硬體級安全晶片,與CPU廠
商一同研究、開發安全晶片的作業系統級應用,
研究安全整合方案。
3、項目必要性
(1)本項目順應我國
信息安全產品國產化替代的必然要求
信息技術應用創
新產業是國家構建安全可信的自有IT產業的重要基礎,是
國家經濟數位化轉型、提升產業鏈發展的關鍵。從「華為、中興事件」體現出我
國科技產業受制於人的現狀制約了經濟發展。2020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在
全球範圍內限制使用美國軟體和技術的公司向華為提供半導體等產品,中國晶片、
系統的斷供威脅持續增大,信息技術產業創新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愈發凸顯。為解
決本質安全問題,信創作為國家戰略成為我國「新基建」的重要內容。同時「數字
中國」戰略提出了建設「2+8」安全可控體系,標誌著2020-2022年成為國家安
全可控體系推廣的重要時期。國家對
信息安全愈加重視,各級政府積極建立基於
國產化的IT底層架構和標準,信創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國產化替代形勢不可逆
轉。
本項目依託公司在網絡安全領域的產品技術和人才基礎,依據國家戰略要求,
對基礎網絡安全產品、雲安全平臺、態勢感知平臺和安全運營平臺等進行國產化
適配。同時項目將基於國產化平臺,全面開展信創領域的安全諮詢、安全集成、
安全運營等工作,加強對運維訪問控制審計技術、分布式漏洞發現與驗證技術、
基於雲架構的安全掃描與監測技術、SaaS化雲安全防護等技術的研發力度,有
助於提升公司新一代網絡安全產品研發能力,推進和適應我國信息產品國產化替
代趨勢。
(2)國產化CPU及作業系統已基本完成國產化替代,下遊國產化軟硬體需
求逐步顯現
目前,國產CPU、作業系統已經實現從「能用」到「好用」的跨越,以龍
芯、飛騰、兆芯、申威、海光、鯤鵬為代表的國產CPU,以及以中標麒麟、銀
河麒麟、統信UOS為代表的國產作業系統,已經初步具備替代能力。
隨著國產CPU、作業系統等基礎設備完成國產化替代布局,下遊軟硬體產
品的國產化替代進程趨勢明朗。過去國內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硬輕軟」的情況,
軟體與智能硬體相比較少受到關注,隨著「中國製造2025」計劃出臺,近年來
國家政策和地方政策逐漸向軟體傾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軟體發展注入了強心劑。
2020年8月4日,國務院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
展的若干政策》,此次政策將軟體產業核心技術的研發提升舉國體制的新高度,
強調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方式支持軟體產業,引導資金、人才向軟體產業轉移。
由於自主可控的產業鏈條上各生產環節的企業存在緊密的分工協作關係,上
遊的CPU、作業系統等基礎產品的更新換代促使下遊軟體國產化需求空間進一
步擴大。公司主要客戶政府、公安、電信運營商、金融企業等機構對於安全性、
可控性要求的不斷提高,在國產軟體技術達到替代標準的情況下,開始引入軟體
技術自主可控的集採要求。本次信創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是公司順應國產替代
安全可控大趨勢,滿足軟體技術可控集採要求的必然選擇,是公司保持並提升主
要下遊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戰略。
(3)信創產業發展勢在必行,公司急需順應趨勢完成信創產品及市場布局
隨著國產CPU、作業系統等基礎層產品不斷完善,信創產業逐步成為當前
形勢下國家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以2020年為起點,信創產業開始全面推廣,預
計2020年我國自主可控的計算機市場規模約為1.05萬億,到2025年市場規模
將達到1.3萬億;未來3年信創領域國產晶片替代空間達220億元;作業系統領
域由於外資廠商高度壟斷,未來3年信創領域國產作業系統替代空間可達264
億元,我國信創產業發展空間巨大。伴隨安全自主可控的信息化建設進程的推進,
下遊客戶對信創網絡安全產品和服務需求強烈,行業市場空間廣闊。
在信創產業的不斷發展下,國產化替代將從電信運營商、政府、金融等關鍵
敏感行業逐步向全行業展開。中國移動在2020年7月大規模採購國產資料庫用
於OLTP自主可控資料庫聯合創新項目,明確要求各參與投標的廠商擁有自主知
識產權、產品核心代碼為投標公司自主研發且具有資料庫方面的發明專利,最終
國內南大通用、人大金倉、阿里雲、萬裡開源、
中興通訊五家公司中標。根據中
國電信公布的2020年伺服器採集清單,本年度將採購鯤鵬920系列處理器或
Hygon Dhyana系列處理器,年度採購伺服器中國產化比例達到了20%。以銀行
為代表的金融行業也開始加快國產化替代的腳步,2020年農行重點採購了2000
臺基於鯤鵬處理器的TaiShan伺服器,將用於金融行業首個「基於ARM架構多
路伺服器+全開源中間層軟體+自研應用」的業務系統。
作為公司重要下遊行業,2017-2019年該等電信運營商、政府、金融等關鍵
敏感行業客戶對公司的營業收入貢獻比重分別達到50.93%、51.94%和48.71%。
公司需要持續滿足這三類客戶對安全產品及服務的需求,建立與客戶的良好合作
關係,保持公司長期收入的穩定。面對該等客戶已逐步實施的國產化替代採購策
略,提前進行信創領域布局是公司維繫客戶鞏固市場份額的重要舉措。
信創行業暫未出現壟斷性國產化平臺,目前市場同時存在龍芯、飛騰、兆芯、
申威、海光、華為海思等主流國產CPU以及中標麒麟、銀河麒麟、中科方德、
神威睿思、深度、普華等主流國產作業系統,不同客戶基於業務需求,會自主選
擇不同品牌的CPU和作業系統,各CPU與作業系統適配技術差異較大,需網絡
安全廠商進行針對性的適配、改造與研發,一定程度上豐富了細分市場,推升了
信創產業的市場空間。
包括
北信源、
藍盾股份在內的多家同行業
信息安全廠商陸續通過各類直接或
間接融資方式投資布局信創產業化項目。面對未來錯綜複雜的全球政治格局,國
產化替代勢在必行,儘早布局信創產業是整體
信息安全產業及公司鞏固原有市場
份額、開拓新增市場的必然戰略選擇。
4、項目可行性
(1)國家高度重視信創產業發展,政策法規日趨完善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信創產業發展,鼓勵信息技術創新驅動國家網絡安全
行業加快發展。2014年,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門發布了《關於應用安全可控信
息技術加強銀行業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至2019年各銀行
業金融機構對安全可控信息技術的應用達到不低於75%的總體佔比目標。2016
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指出,
到2025年根本改變核心關鍵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形成安全可控的信息技術產
業體系。2020年4月27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等12
個部門聯合發布《網絡安全審查辦法》,明確提出採購進口網絡產品和服務的,
應當預判該產品和服務投入使用後可能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國外產品進入國內
信息基礎設施難度加大,國產替代加速。政策的不斷完善也使得信創和網絡空間
國家安全領域有法可依,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普適性的法律標準與依據,並推動國
產化替代產品需求湧現。
(2)我國信創產業市場空間廣闊
伴隨我國信創產業全面推廣,國家預備從基礎硬體-基礎軟體-應用軟體三個
層級實現對國外產品的替代,信創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期。預計2020年我國自主
可控的計算機市場規模約為1.05萬億,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3萬億;按
黨政和國企單位4400萬人測算,未來3年信創領域國產晶片替代空間達220億
元;作業系統領域內容外資廠商高度壟斷,未來3年信創領域國產作業系統替代
空間達264億元6,伴隨安全自主可控的信息化建設進程的推進,下遊客戶對信
創網絡安全產品和服務需求強烈,行業市場空間廣闊。我國自主可控市場規模及
增速預測如下圖所示:
0.82
0.84
0.87
0.9
0.94
0.97
1.01
1.05
1.1
1.15
1.21
1.27
1.33
2.44%
3.57%
3.45%
4.44%
3.19%
4.12%
3.96%
4.76%
4.55%
5.22%
4.96%
4.72%
-10%
-8%
-6%
-4%
-2%
0%
2%
4%
6%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E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中國自主可控市場規模(萬億元)
同比增速(%)
6數據來源:
華西證券《信創,重塑中國IT產業基礎的中堅力量》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
信創產業整體市場空間廣闊,並且可供挖掘的細分領域眾多,目前可供選擇
的主流國產化平臺包括龍芯、飛騰、鯤鵬、海光、申威、兆芯,每個國產化平臺
在不同的地區與行業中佔據著主流地位,如飛騰在湖南、天津等地落地進度較快,
龍芯在軍事、航洋鑽井平臺等行業有著大範圍應用。目前,六大主流國產化平臺
均有各自細分市場,信創行業暫未出現壟斷性國產化平臺,且不同平臺的適配技
術差異較大,進一步推升了信創產業的市場空間。
(3)公司豐富的技術積累為本項目實施提供保障
本項目主要建設目的為公司原有安全產品體系的國產化適配研發及產業化,
公司原有的網絡安全底層技術優勢在國產系統適配後仍將保持。公司擁有48項
網絡安全核心技術,並在雲安全、大數據安全、物聯網安全和智慧城市安全等多
個細分市場形成核心技術優勢,處於行業領先位置,能夠有效保障本次項目公司
原有安全產品體系的國產化適配研發及產業化進度。截至本預案出具日,公司已
與龍芯、兆芯、鯤鵬、飛騰、申威、海光、統信UOS、麒麟軟體等晶片及操作
系統廠商完成了共計59份產品兼容性互認證明。公司態勢感知平臺、天池雲安
全平臺及AILPHA大數據平臺等平臺類產品已全面開展國產化晶片及作業系統
適配工作;遠程安全評估系統、Web應用防火牆及綜合日誌審計等部分網絡安
全基礎產品已完成國產適配轉化。
此外,公司在國家信創領域發展中擔任了重要角色,幫助公司掌握國家信創
發展戰略及技術發展方向,進行精準產品研發。公司是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工作委
員會成員單位,參與整機工作組、龍芯工作組、飛騰工作組、鯤鵬工作組、人工
智能工作組等的相關工作,同時參加了安全中心技術委員會安全開發治理、安全
性測試、關鍵產品挑戰賽、漏洞管理、終端安全5個專項組,是安全開發治理專
項組的組長。
(4)公司具備開展業務的客戶基礎
通過持續的市場拓展,目前公司產品及服務已經進入了包括運營商、政府、
能源、金融、教育等在內的眾多行業,積累了上述領域大量優質客戶,並長期保
持著深入穩定的合作關係,該等客戶所處領域的網絡安全關乎國計民生和國家安
全,是國家政策要求的處於優先實現自主可控的核心關鍵行業,是信創產品的剛
需群體,有效降低了本次信創項目市場拓展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
5、投資概算
本項目預計建設期為3年,項目總投資62,122.22萬元,擬投入募集資金
45,870.82萬元,其餘所需資金通過自籌解決。項目具體投資內容如下:
單位:萬元
序號
項目名稱
投資總額
募集資金金額
1
工程建設費用
32,522.61
31,166.61
1.1
土地款
1,356.00
-
1.2
場地建造費
24,892.61
24,892.61
1.3
硬體購置
3,314.00
3,314.00
1.4
軟體購置
2,960.00
2,960.00
2
研發費用
23,555.21
14,704.21
3
基本預備費2%
1,121.56
-
4
鋪底流動資金
4,922.84
-
合計
62,122.22
45,870.82
6、實施主體、項目選址和建設期限
本項目實施主體為
安恆信息。項目擬在杭州濱江區安恆大廈臨近地塊自建辦
公用樓,進行信創產品線開發、適配和產業化基地建設,預計建設期為3年。2020
年7月,公司已就本項目建設所需用地與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籤署《國有建
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7、項目備案和環評情況
截至本預案出具日,本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編制完畢,公司正在辦理備
案等相關事項。
8、項目經濟效益評價
經測算,本項目稅後內部收益率為25.07%,稅後靜態投資回收期為6.55年,
項目預期效益良好。
(四)網絡安全雲靶場及教育產業化項目
1、項目概況
近幾年,隨著《網絡安全法》的出臺,各級政府和企業在網絡安全建設方面
的投入不斷加大。我國網絡安全人才需求迅速攀升,根據
新華網報導,截至2019
年9月,我國網絡空間安全人才數量缺口高達70萬,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140
萬。2016年12月,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印發《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提
出實施網絡安全人才工程,加強網絡安全學科專業建設,打造一流網絡安全學院
和創新園區,形成有利於人才培養和創新創業的生態環境;2020年7月,全國
人大常委會印發《數據安全法(草案)》,再次指出要採取多種方式培養數據開
發利用技術和數據安全專業人才。各地政府鼓勵網絡安全相關學科建設,啟動區
域網絡安全實訓基地建設,加強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成為增強國家網絡安全實力的
重點,網絡安全教育市場空間廣闊。
公司作為專業的網絡
信息安全服務提供商,擬結合現有產品和技術優勢,加
強公司在教育領域的業務拓展。本項目擬在杭州市濱江區新建辦公樓的部分樓層
進行包括網絡安全靶場在內的網絡安全演訓產品及網絡安全靶場雲化部署的研
發及產業化。項目將建設網絡安全靶場平臺,為參與培訓的學員提供網絡空間仿
真實訓競技平臺,以「學、練、測、評」一體化設計的方式加強學員專業技能。
同時將網絡安全靶場和安全綜合實驗室進行雲化部署,建立SaaS化網絡安全雲
靶場平臺,結合網絡安全教學產品和認證服務實現平臺、教學內容和服務一體化,
開展以實戰能力養成為導向的網絡安全培訓服務。此外,本項目還將對公司目前
商用網絡安全基礎及平臺產品進行教育培訓適用化開發,為學校、大型企業和政
府提供專業
信息安全培訓工具。
本次項目的建設實施有助於擴展公司網絡安全教學類產品市場空間,開展以
實戰為導向的網絡安全培訓服務,對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產品和服務進行一體化升
級,從橫向上擴展公司業務線。另一方面,公司為學校、大型企業和政府建設網
絡安全靶場提供相應的產品,有助於加強潛在用戶對公司產品的認知,推廣相關
網絡安全產品,推進公司產品生態建設。項目有助於滿足國家培育行業人才戰略
的需要,拓展新的產品業務領域,進一步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推動公司業績增
長。
2、項目建設內容
靶場平臺採用分層化服務的設計理念,將系統的整體架構分為三個層次和兩
個體系。三個層次分別為基礎設施層、支撐層和業務層,兩大體系為靶場平臺的
安全保障體系與靶場本身的標準規範體系。系統架構示意圖及各部分主要功能如
下:
①基礎設施層:作為整體靶場平臺的底座,主要包含了靶場需要的基礎硬體資
源及基礎服務兩大部分。其中,基礎硬體主要包括資源硬體及物理仿真設備接入;
基礎服務是底層硬體與靶場上層應用的連接通道,通過基礎服務的封裝將基礎硬
件能力開放給靶場上層應用使用,具體包括虛擬化管理服務、容器管理服務、網
絡管理服務、接入設備管理服務、模擬仿真服務和數據採集服務。
②支撐層:是靶場平臺的核心能力,在基礎服務的基礎上結合靶場的業務需求
進一步封裝,給上層業務提供更加標準化的能力封裝,主要包括支撐靶場正常運
行的支撐資源庫和支撐靶場上層業務的核心支撐服務兩部分。其中,支撐資源包
括靶標庫、場景庫、仿真庫、工具庫、漏洞庫和知識庫;支撐服務包括資源中心、
數據中心、仿真中心、分析中心和監控中心。
③業務層:是靶場的核心業務體現,根據整體架構的設計原則,採用微服務架
構,開發通用的業務能力中臺,主要內容包括用戶服務、配置服務、運維服務、
日誌服務、課程服務、考試服務、競賽服務和場景服務,並在中臺基礎上包裝了
培訓學習、安全研究、攻防競賽、攻防演練、測試評估等主要的靶場業務形態。
本項目網絡安全靶場產品研發涉及虛擬網絡構建技術、多維網絡互聯技術、
鏡像資源管理技術、大規模虛擬節點快速部署技術、背景流量模擬技術、用戶行
為模擬技術、並行任務安全隔離技術、複雜網絡下全量數據採集技術等,相關技
術主要研發內容及在產品中的應用如下:
技術方向
主要研發內容
相關技術在產品中的應用
虛擬網絡構
建技術
軟體定義網絡、鏈路仿真、網絡節點
生成等技術研究
在靶場平臺的目標網絡環境構建中,
實現虛擬網絡的構建
多維網絡互
聯技術
虛實互聯、多網互聯接入等技術研究
在靶場平臺中目標網絡環境高逼真
還原及大規模網絡仿真中,實現非虛
擬化網絡的快速接入及多仿真場景
快速互聯,形成規模化網絡
鏡像資源管
理技術
大規模鏡像存儲、跨網鏡像高速傳輸
等技術研究
在靶場平臺的底層資源管理中,實現
鏡像資源多服務間快速的同步
大規模虛擬
節點快速部
署技術
虛擬節點、容器節點、離散事件節點
在大規模構建情況下實現快速部署的
技術研究
在靶場平臺的目標網絡靶標構建中,
實現靶標資源的快速構建
背景流量模
擬技術
真實流量錄製、流量拼接、流量疊加、
混合流量生成與回放等技術研究
在靶場平臺的目標網絡構建環境仿
真中,實現場景真實流量狀態還原
服務、應用、
用戶行為模
擬技術
服務行為複製、用戶行為複製、軟體
模擬、模型模擬、協議模擬及多行為
協同模擬等技術研究
在靶場平臺的目標網絡構建環境仿
真中,實現場景真實服務、應用及用
戶行為復現
並行任務安
全隔離技術
並行任務網絡隔離、數據隔離、軟體
隔離等技術研究
在靶場平臺的實際使用過程中,當多
個任務在靶場中進行的時候,要實現
多個任務所對應的目標網絡環境的
隔離、多個任務各自採集的相關數據
隔離以及整個過程中涉及到的軟體
等相關資源隔離
複雜網絡下
全量數據採
集技術
虛擬網絡中流量採集、終端數據採集、
全節點日誌採集、可編輯數據採集、
可插撥終端數據採集器等技術研究
在靶場平臺的實際工作過程中,實現
對靶場目標網絡環境中的相關數據
進行全量的採集
攻防數據分
析技術
安全事件分析、用戶行為分析、
KillChain分析、追蹤溯源、安全態勢
等技術研究
在靶場平臺的運行過程中和完成相
關任務後,實現對靶場目標網絡環境
整體安全態勢、整體任務過程、任務
結果進行綜合分析
半自動化攻
擊技術
半自動化攻擊鏈構建技術研究
在進行攻防訓練和演練的時候可以
通過實現對目標環境的攻擊及測試
安全評估技
術
人員安全能力評估模型、設備安全評
估模型設計與研究
在靶場平臺的測試評估過程中對訓
練人員、被測試的設備和環境進行安
全評估
異構虛擬化
平臺統一接
入技術
異構虛擬化平臺統一接入技術實現
在靶場平臺的節點生成中,實現對異
構虛擬化平臺快速適配
3、項目必要性
(1)項目建設為我國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提供了有效工具
隨著我國信息化進程不斷深入和《數據安全法》等政策法規的出臺,保障數
據安全的重要性越發凸顯,企業對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領域的投入持續加大。網絡
安全團隊需要以業務為導向,積極構建業務與網絡安全之間的共生關係。同時,
伴隨等保2.0等新標準的實施,我國網絡安全建設已從單一安全走向整體安全,
對網絡安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
目前,我國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主要途徑是大學教育,但相關專業發展時間
較短,且偏重理論教學,缺乏實踐和參與產業實踐的機會和動力,知識更新速度
較慢,存在學生理解較淺、培養目標不明確、學生自身能力和實戰化能力的培養
較為缺乏等問題。
本項目基於網絡安全行業人才緊缺的現狀,以及當前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水
平不匹配的問題,為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提供了環境、專業工具和業務形態支撐,
有助於解決高層次專業教師缺乏,教材良莠不齊,缺乏攻防演練平臺,綜合性、
自主防禦性試驗難以構建和學生缺少實戰等問題。通過網絡安全靶場平臺產品研
發,加強現有網絡安全產品向適用於教育教學產品的轉化研發,為我國網絡安全
教學內容建設和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提供實戰化培訓工具,有利於豐富我國網絡安
全人才培養模式,提高網絡安全人才培養能力和水平,進而滿足日益增長的網絡
安全人才需求。
(2)本項目是公司加強網絡安全教育市場拓展、搶佔市場份額的重要舉措
伴隨網絡安全行業的快速發展,網絡安全人才出現了較大缺口,根據
新華網報導,截至2019年9月,我國網絡空間安全人才數量缺口高達70萬,預計到
2020年將超過140萬。面對市場巨大的人才需求缺口,校企合作、企業內訓及
職業類培訓等人才培養模式加速發展,以人才培養和系統測試為驅動的網絡安全
教育培訓需求快速增長。2019年,我國網絡安全行業「自學型」求職者佔比達
48.63%、「職業教育型」求職者佔比35.61%,自學和職業教育已經成為求職者
獲取網絡安全知識和技能的主要方式7。
自學, 48.63%
學歷教育, 15.75%
職業教育, 35.61%
自學
學歷教育
職業教育
7數據來源:360網絡安全大學《2019網絡安全行業人才發展研究報告》
數據來源:360網絡安全大學人才研究院
面對持續增長的市場空間,同行業領先企業相繼開始布局網絡安全人才教育
市場,
天融信、
奇安信等企業設立專攻校企合作銷售團隊,
天融信、
啟明星辰以
及
綠盟科技均設有網絡安全培訓學院,而
藍盾股份等企業已著手投資建設網絡空
間仿真靶場實訓項目。儘管公司在網絡安全教育行業已有所布局,成立了網絡空
間安全學院,但是尚未具備專屬的教育培訓自主產品與服務生態,目前採取的主
要方式是依附於公司商業化產品提供網絡安全教育培訓附加服務,針對專業教育
培訓的適配性較低。本項目將通過加強網絡安全靶場產品研發和網絡安全人才培
訓服務改善現狀。通過網絡安全靶場產品研發,有助於擴展公司教學類產品市場
空間,升級以實戰為導向的網絡安全培訓服務,實現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產品和服
務一體化升級,完成專業網絡安全教育培訓業務布局,從橫向上擴展公司業務線。
(3)項目建設利於公司選拔網絡安全人才
專業人才稀缺是網絡安全行業近年發展的痛點。根據智聯招聘發布的《2019
網絡安全人才市場狀況研究報告》,網絡安全人才市場的需求在三年的時間內,
擴大到了2016年初的10倍以上。目前我國每年網絡安全學歷人才培養數量不足
1.5萬,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的數量遠遠滿足不了社會需求。2019年,「等保
2.0」的發布及正式執行,對網際網路企業、安全廠商、各大政企單位提出更高的
安全合規要求。該等制度的落實推動了網絡安全人才的需求增長,網絡安全人員
的需求缺口進一步擴大。人才是網絡安全行業各企業的核心資源,專業從業人員
的數量、質量、結構和作用的發揮,直接關係到網絡安全企業專業水平和服務質
量。
近年來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快速增長,網絡安全人才需求大幅提升,在不斷
提高招聘力度的情況下,公司校招缺口仍達到200-300人。在行業高速發展的背
景下,公司未來網絡安全人才存在持續性缺口。
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服務下遊用戶主要包括在校學生及網絡安全從業人員。提
供網絡安全培訓服務有利於公司在網絡安全人才稀缺的社會背景下精準發現並
鎖定相關人才,從而推動公司人才團隊的建設與壯大,為長遠發展注入優秀新鮮
的血液,進一步提升公司在行業內的人才優勢。
(4)項目有助於連接與協同下遊客戶,推廣公司網絡安全生態
公司為學校、大型企業和政府建設網絡安全靶場,提供網絡空間安全教育服
務與產品,由於相關教育產品均演化自公司原有商業產品,開展教育業務有助於
深化潛在用戶對公司商業產品體系的認知和應用。此外,網絡安全防護產品由於
具有適配性與銜接性,不同公司的網絡安全產品互不相通難以混合使用,產品學
習及轉換成本較高,公司將打造基於原有自主研發商用產品的教育專屬培訓產品
體系,教育培訓產品的應用能夠有效推廣宣傳公司商業產品體系,從源頭更好地
綁定潛在客戶,促進公司商業產品體系的未來銷售。
4、項目可行性
(1)國家對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重視為本項目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伴隨全球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網絡安全的基礎保障作用和發展驅動效益日益
突出,網絡安全人才隊伍建設成為保障國家戰略安全的重點之一。2016年11月,
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明確指出國家支持企業和
高等學校、職業學校等教育培訓機構開展網絡安全相關教育與培訓,鼓勵採取多
種方式培養網絡安全人才,促進網絡安全人才交流;2016年12月,國家網際網路
信息辦公室印發《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提出實施網絡安全人才工程,加強
網絡安全學科專業建設,打造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和創新園區,形成有利於人才培
養和創新創業的生態環境;2017年7月,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印發《關鍵信
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徵求意見稿)》,強調要培養和選拔網絡安全人才,
提高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水平;2017年8月,教育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一
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管理辦法》,決定於2017年至2027年實施一流網
絡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提升網絡安全教育能力;2020年7月,全國人大常
委會印發《數據安全法(草案)》,再次指出要採取多種方式培養數據開發利用
技術和數據安全專業人才。相繼出臺的關於促進網絡安全人才教育的政策法規,
有效保障了本次項目建設及未來實施運營的穩定性。
(2)網絡安全市場快速發展,人才教育需求旺盛為本項目提供市場保障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安全需求激增,帶動我國網絡安全市場
快速發展,預計到2021年我國網絡安全市場規模將達926.8億元,同比增長
23.7%8。2016-2021年中國網絡
信息安全市場規模與增長如下圖所示:
336.2
409.6
495.2
608.1
749.2
926.8
21.5%
21.8%
20.9%
22.8%
23.2%
23.7%
0.0%
5.0%
10.0%
15.0%
20.0%
25.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2016
2017
2018
2019E
2020E
2021E
市場規模(億元)
增長率
8數據來源:賽迪諮詢《2019中國網絡安全發展白皮書》
數據來源:賽迪諮詢
8.9
25.9
29.6
39.2
42.9
57.2
117.2
191.0%
14.3%
32.4%
9.4%
33.3%
104.9%
-4
-2
0
2
0
50
100
150
2016上半年
2016下半年
2017上半年
2017下半年
2018上半年
2018下半年
2019上半年
規模指數
環比增長
網絡安全行業快速發展帶動網絡安全人才需求不斷攀升。同時,伴隨等保
2.0的發布實施,中小型企業、私營企業等逐步設立網絡安全專崗人員,人才需
求量不斷增加。2019年上半年,我國政企機構對網絡安全人才招聘規模環比增
長104.9%,網絡安全人才教育需求旺盛,吸引越來越多的學生接受相關培訓進
入網絡安全行業。2016-2019年政企機構招聘網絡安全崗位人才規模增長情況如
下圖所示:
數據來源:智聯招聘
除在校學生外,網絡空間安全教育的主要目標客戶還包括具有繼續學習需求
的從業人員。《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徵求意見稿)》的出臺,更是
讓從業人員再培訓轉變為政策要求,《保護條例》第二十七條要求「運營者應當
組織從業人員網絡安全教育培訓,每人每年教育培訓時長不得少於1個工作日,
關鍵崗位專業技術人員每人每年教育培訓時長不得少於3個工作日。」法規的出
臺,釋放出大量剛性網絡安全教育需求。
我國網絡安全行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人才教育、認證需求的增長,為本項目
針對學生和在職人員的網絡安全相關認證培訓和非認證培訓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空間,項目具有良好的市場可行性。
(3)公司的產品技術、人才和客戶積累為本項目提供了實施可行性
公司在網絡安全行業深耕多年,積累了行業領先的產品技術和人才基礎,能
夠有效保障本項目順利實施。
在產品技術方面,網絡安全靶場產品主要運用的如虛擬網絡構建、多維網絡
互聯、能效評估分析、複雜虛擬化網絡管理、
可視化展現、異構虛擬化平臺統一
接入等技術是公司現有產品體系成熟技術,僅需針對教育場景進行研發轉化。目
前公司已開展靶場產品開發工作並取得一定成果,為後續根據場景需要定製化開
發有針對性的虛擬化技術、網絡技術、虛實結合技術、數據分析算法等相關技術
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在人才積累方面,除網絡安全專業技術人員外,公司在虛擬化技術開發、數
據分析、靶場環境開發、網絡安全培訓、場景運維和教務等方面人員均有一定積
累,能夠有效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
目前,公司已為部分客戶提供了靶場建設及定製服務,產品具備了一定的客
戶基礎和品牌優勢,為進一步客戶拓展,擴大市場規模提供了有利條件。
(4)
安恆信息具備頒發國家級認證證書的資質
安恆信息是最早一批聯合中國
信息安全測評中心認定的「授權培訓機構」之
一,也是目前浙江省唯一的一家CISP授權培訓機構,可以為接受培訓的合格學
員提供註冊大數據安全分析師(CISP-BDSA)、註冊雲安全工程師(CISP-CSE)
認證資質。CISP授權證書由中國
信息安全測評中心組織和管理,是
信息安全國
內第一認證,在國內知名度最高、最受認可。此外,
安恆信息還可以為合格學員
提供註冊Web安全工程師和註冊工業控制系統安全工程師兩大認證。
申請
信息安全服務資質認證的廠商,根據申請的資質級別必須配備若干名具
備CISP證書的人員。同時,擁有CISP人員的企業在參與政府、國企以及重點
行業的招投標過程中具備競爭優勢,網絡安全廠商通常偏好招聘擁有CISP授權
證書的求職人員。擁有頒發此項認證的資質是公司安全培訓能力的有效背書,能
夠吸引更多潛在從業人員,有效提升公司開展網絡安全雲靶場研發及產業化項目
的可行性。
5、投資概算
本項目預計建設期為3年,項目總投資15,753.23萬元,擬投入募集資金
12,541.34萬元,其餘所需資金通過自籌解決。項目具體投資內容如下:
單位:萬元
序號
項目名稱
投資總額
募集資金金額
1
工程建設費用
9,094.67
9,094.67
1.1
場地建造費
6,190.57
6,190.57
1.2
硬體購置
1,953.10
1,953.10
1.3
軟體購置
951.00
951.00
2
研發費用
5,521.34
3,446.67
3
基本預備費2%
292.32
-
4
鋪底流動資金
844.90
-
合計
15,753.23
12,541.34
6、實施主體、項目選址和建設期限
本項目實施主體為
安恆信息。項目擬在杭州市濱江區新建辦公樓的部分樓層
開展,預計建設期為3年。2020年7月,公司已就項目建設所需用地與杭州市
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籤署《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7、項目備案和環評情況
截至本預案出具日,本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編制完畢,公司正在辦理備
案等相關事項。
8、項目經濟效益評價
經測算,本項目稅後內部收益率為16.23%,稅後靜態投資回收期為7.19年,
項目預期效益良好。
(五)新一代智能網關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
1、項目概況
伴隨國家網絡強國戰略和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推進,有效保障網絡
信息安全,
加快網絡安全產品迭代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同時,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
業網際網路及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的加速發展使得網絡安全產品的應用環境日益
複雜,數據洩露、高危漏洞等網絡安全問題頻發,對新一代網絡安全產品綜合協
作能力的要求進一步提高,新一代網關產品進入技術更新迭代的關鍵窗口期,推
動網關產品技術淘汰。公司擬把握新一代網關產品進入技術更新迭代關鍵窗口期
的大好機遇,通過加大新一代智能網關產品研發,提升公司基礎層安全產品水平,
擴展產品市場份額。公司擬在成都購置辦公場地開展新一代智能網關產品研發及
產業化,並結合新場景將其適配應用於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及
人工智慧防護等新興應用環境和技術方向,滿足客戶在新時代技術發展下數位化
轉型的需求,提升公司綜合安全解決方案的完整性和適配性,進一步擴大公司產
品業務規模,提升整體競爭力。
2、項目建設內容
本項目新一代智能網關產品研發涉及矢量數據包轉發技術、高性能報文分類
匹配技術、入侵檢測技術、防病毒技術、過濾技術、識別技術、聯動技術和設備
集中管控技術等,相關技術主要研發內容及在產品中的應用如下:
技術方向
主要研發內容
相關技術在產品中的應用
矢量數據包
轉發技術
高性能接口IO技術,報文零拷貝、
報文高速解碼、報文轉發處理流程、
高性能表項創建、查詢、老化等技術
研究
在網關設備中提供高性能、可擴展的
報文處理機制,為數據轉發引擎提供
一個高性能的處理框架
高性能的報
文分類匹配
技術
數據包分類算法、多域網絡數據包分
類算法等匹配算法研究
在網關中通過該技術的研究提供高
性能的報文匹配性能,提供網關的多
維度的訪問控制能力,如防火牆策
略、NAT策略。
入侵檢測技
術
入侵檢測規則、入侵檢測算法等技術
研究
為網關提供入侵防禦能力
防病毒技術
流式病毒檢測技術、啟發式病毒檢測
技術以及基於AI的神經網絡病毒庫
訓練以及識別等技術研究
為網關提供防病毒檢測能力
URL過濾技
術
URL分類技術以及URL高速匹配技
術研究
提供網關在URL分類上的訪問控制
能力
內容過濾技
術
流量基於不同協議以及不用應用的內
容解析和匹配技術研究
提供網關在傳輸內容上的訪問控制
能力
應用識別技
術
應用特徵庫、流量應用識別檢測等技
術研究
提供網關在應用上的訪問控制能力
用戶識別技
術
用戶管理、用戶認證、用戶訪問控制
以及用戶流量統計等技術研究
提供網關在用戶上的訪問控制能力
DDOS識別技
術
開發多種DDOS攻擊檢測算法識別各
種不同的DDOS攻擊行為
提供DDOS攻擊識別檢測能力
IPv4/v6雙棧
技術
IPv4/v6雙棧、過渡技術(nat64、dslite
等)等協議棧技術研究,
提供網關在IPv4/v6網絡上的網絡適
配能力以及在過渡階段的過渡技術
VPN技術
L2tp、GRE、SSLVPN、IPsecVPN等
VPN技術研究
提供網關的分支互聯組網以及外網
安全接入的能力
聯動技術
與其它安全產品的聯動技術研究,如
堡壘機、掃描器以及EDR等
提供網關支持各種層次的防護能力
方案的能力
設備集中管
控技術
設備的北向標準接口提供監控、配置
管理以及接入授權等技術研究
提供設備第三方集成能力
威脅情報集
成
集成安恆已有的數據大腦中的各種威
脅情報數據,提高防護性能和防護準
確性
提高安全防護檢測能力
機器學習引
擎
實現對流量、應用、文件、防護策略
等多維度的機器建模,通過機器學習
實現智能基線防護
提高安全防護檢測能力
文件沙箱檢
測
集成沙箱檢測能力,實現對文件的深
度檢測
提高安全防護檢測能力
多安全防護
平臺集成
實現與運維網關、資料庫安全防護網
關、數據安全防護平臺、EDR、態勢
感知、大數據智能分析平臺等的集成
提供多種安全平臺防護能力的無縫
標準整合,提高安全防護檢測能力
國產多硬體
平臺支持
解決多種國產化硬體平臺的低成本支
持,降低轉發平面、安全檢測防護引
擎對硬體和內核等的過渡依賴
實現低成本支持多種硬體平臺
雲化支持
實現與硬體的解耦,便於通過與多雲
管理平臺的集成,實現快速對多雲環
境的支持
提供多雲快速雲化部署能力
SSL加速卡
實現對網絡層加密流量的硬體加解密
提供加密流量的高性能加解密,提高
整體防護性能
FPGA
解決部分基於正則表達式等特徵策略
的安全引擎靠CPU檢測防護性能較
低的問題,部分引擎移植到FPGA裡
面實現硬體層面快速高性能安全防護
檢測
提高安全引擎檢測性能
3、項目必要性
(1)本項目有助於抓住行業技術迭代機遇,擴大公司網關產品業務規模
安全內容管理、防火牆、IDS/IPS、統一威脅管理、VPN等五個細分市場構
成了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市場的主體。根據IDC統計數據,2019年防火牆是我國
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市場佔比最大細分市場,佔比達38%。目前同行業主要競爭對
手中
綠盟科技、
奇安信、
山石網科、
天融信等在網絡層防火牆領域均有較大的業
務體量,且各主要安全廠商在AI防火牆層面的戰略布局持續加深。公司初期基
於業務規模限制,業務及技術主要聚焦於應用層安全領域,對網絡基礎層防護產
品的研發投入有限,相關產品收入佔比相對較低。2019年度,公司基礎網絡層
防護產品收入為4,897.23萬元,僅佔公司主營收入的5.19%,與細分行業領先企
業相比存在較大差距,潛力較大。
隨著人工智慧、區塊鏈、5G、量子通信、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
物聯網等具有顛覆性的戰略性新技術快速演進,大規模數據洩露、高危漏洞、新
技術應用下的網絡攻擊等網絡安全問題頻發,攻擊團夥的智能化、商業化生態已
形成,網絡威脅態勢嚴峻。在雲計算、大數據、國產化替代及AI智能防護等需
求的推動下,防火牆作為傳統的網關產品處在向智能化、簡易化及
可視化方向技
術更新迭代的關鍵階段,市場現有產品技術架構受到挑戰,行業競爭格局或將面
臨較大變動。
基於網關產品在整個網絡安全防護產品市場中重要地位,公司擬研發新一代
智能網關產品,抓住行業技術迭代的機遇,快速搶佔擴大網關產品市場份額,本
項目的順利實施對擴大公司網絡層安全業務規模、提升整體競爭實力意義重大。
(2)本項目有助於完善網絡安全生態建設,推進整體解決方案集成聯動
網絡層網關防護技術在其他安全產品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是構建網絡安全生
態建設必不可少的基礎技術,尤其是數據中心出口以及雲化場景,需要進行較大
的改造集成,通過解決雲環境流量牽引、控制防護平面解耦、安全能力集成、安
全防護檢測服務鏈等技術提升邊界網關整體解決方案防護能力,形成整體安全防
護產品的集成聯動。自有基礎層防護產品及技術的缺失將影響公司整體網絡安全
解決方案適配及穩定性。
基於公司業務整體發展和業績提升考慮,本項目擬自建智能網關產品生產線,
快速切入網絡層防火牆、IPS及IDS等網關市場,充分發揮公司在雲計算安全、
大數據安全、物聯網安全及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等領域的技術積累,提升公司網關產
品在相關領域的防護能力和適配能力,完善自有安全防護產品生態,提升整體解
決方案能力。
4、項目可行性
(1)公司具備渠道和銷售方面的優勢,擁有良好的客戶基礎
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專注於提供網絡安全服務和解決方案,是全球網絡安
全創新500強之一。公司網絡
信息安全基礎產品具有廣泛的市場銷量和客戶基礎,
其中Web應用防火牆、資料庫審計與風險控制系統、綜合日誌審計平臺等產品
處於行業領先位置。公司自2017年開始完善渠道建設,致力於加大渠道合作夥
伴扶持力度、落實渠道激勵政策,建設公司級的合作平臺,並已形成成熟的行業
直銷和渠道代理銷售模式。隨著公司營銷網絡及渠道體系的不斷完善,成熟的行
業直銷和渠道代理銷售模式為本項目新一代智能網關產品的銷售實現提供了可
靠保障。
此外,公司作為網絡安全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整體產品體系具有較強聯動
性,公司將推動本項目新一代智能網關產品與自有雲安全平臺、大數據態勢感知
平臺等集成整合,通過整體安全防護解決方案進一步帶動產品銷售。
(2)智能網關廣闊的市場空間為本項目提供了市場保障
隨著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5G等新興技術的興起,網絡
信息安全邊界
不斷弱化,安全防護內容不斷增加,對數據安全、
信息安全提出了巨大挑戰,迫
使網絡安全產品提升綜合協作能力,推動網關等網絡安全產品的技術更新迭代。
根據賽迪顧問數據統計,到2021年網絡安全市場規模將達到1,648.9億美元。其
中,防火牆作為最為通用的網絡安全防禦產品,根據IDC統計數據,2019年防
火牆是我國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市場佔比最大細分市場,佔比達38%。新興技術的
加速發展和應用環境的日益複雜推動網絡安全市場規模不斷增長,基於網關產品
在國內網絡安全市場的重要地位,新一代智能網關的市場空間廣闊。本項目擬研
發的新一代智能網關產品能夠更好地適應日益複雜的應用環境,應用於「雲計算、
大數據、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領域,為數字經濟發展和企業數字
化轉型提供更全面、智能化的安全產品保障。
(3)公司豐富的技術積累為本項目提供了技術保障
本項目將開展高性能報文轉發引擎、高性能安全檢測引擎、協議處理引擎、
安全防護引擎、多場景支持、硬體加速等部件的研發,具有較高的技術要求。截
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擁有超過130項已獲得授權的專利,對於項目所涉及
的關鍵技術包括DDOS識別技術、VPN技術、威脅情報集成技術、國產多硬體
平臺支持技術、雲化支持技術等都已具備一定的研究基礎,且部分研究成果已獲
得或正在申請專利授權。此外,公司目前在應用層有較多的安全防護檢測能力及
數據,能夠有效助力新型智能網關產品研發,為項目提供技術保障。同時,公司
已經在雲安全、大數據安全、物聯網安全及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的
技術和研發經驗,為新一代智能網關產品在相關領域的研發與應用奠定了良好的
技術基礎。
5、投資概算
本項目預計建設期為3年,項目總投資22,622.09萬元,擬投入募集資金
17,924.13萬元,其餘所需資金通過自籌解決。項目具體投資內容如下:
單位:萬元
序號
項目名稱
投資總額
募集資金金額
1
工程建設費用
13,948.79
13,948.79
1.1
場地購置費
11,360.11
11,360.11
1.2
場地裝修費
1,832.28
1,832.28
1.3
硬體購置
709.40
709.40
1.4
軟體購置
47.00
47.00
2
研發費用
6,368.25
3,975.34
3
基本預備費2%
406.34
-
4
鋪底流動資金
1,898.71
-
合計
22,622.09
17,924.13
6、實施主體、項目選址和建設期限
本項目實施主體為
安恆信息全資子公司成都
安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公司擬
在成都購置辦公場地開展新一代智能網關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預計建設期為3
年。公司預計將於近期就本項目建設所需用樓籤署購樓意向協議。
7、項目備案和環評情況
截至本預案出具日,本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編制完畢,公司正在辦理備
案等相關事項。
8、項目經濟效益評價
經測算,本項目稅後內部收益率為24.50%,稅後靜態投資回收期為5.82年,
項目預期效益良好。
(六)車聯網安全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1、項目概況
為加快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2018年12月工信部印發《車聯
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要求從突破關鍵技術、完善標準體系、
完善車聯網產業基礎設施、發展綜合應用、完善安全保障體系等六個方面推動車
聯網產業發展。2019年9月國務院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要求進一步加
強智能網聯企業(智能汽車、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研發,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
產業鏈。隨著5G時代的來臨,5G移動通信技術在提升峰值速率、移動性、時
延和頻譜效率等傳統指標的基礎上,還大幅提升了用戶體驗速率、連接數密度、
流量密度和能效四個關鍵能力指標,能夠有效滿足車聯網要求,5G移動通信技
術的持續推進有望推動車聯網的快速發展。公司作為專業的網絡
信息安全服務提
供商,擬積極開展車聯網安全技術研究,為車聯網產業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本項目擬建設車聯網安全研發中心,進行車聯網安全領域產品技術的研發。
項目擬搭建完善的研發環境,引進行業專業人才,積極與整車廠商和科研院所合
作,開展車聯網安全產品體系的研發,為公司向車聯網安全領域的業務拓展布局。
2、項目建設內容
車聯網安全產品主要包括汽車安全檢測中心、身份認證與應用安全、入侵檢
測與安全防護和V2X智能網聯威脅分析平臺等部分,系統架構及各部分主要功
能如下:
①汽車安全檢測中心:主要開展對於汽車安全的研究工作,為汽車安全的服
務能力提升和產品研究發展提供堅實的技術基礎。其包括汽車出廠生產安全檢測
服務、企業-聯合安全研究所和高校-聯合實訓教學靶場三個部分。
②入侵檢測與安全防護:主要側重於智能網聯車輛與外部數據交互的安全檢
測,保障車輛聯網與數據交互安全。其包括車載入侵行為檢測系統、OTA升級安
全檢測以及TSP雲端服務的安全體系建設,同時在端點測通過安全晶片的方式對
各項安全能力進行應用移植,提高安全能力及應用效率。
③身份認證與應用安全:主要解決汽車聯網過程中的身份可信問題,保障汽
車
信息安全及行駛安全。其主要包括PKI和KMS系統,在基礎車輛身份認證以
及藍牙鑰匙、智能充電、智能租賃等眾多新型智能網聯車輛安全場景中廣泛應用,
同時也能夠結合安全晶片提高整體驗籤性能與安全性。
④V2X-智能網聯威脅分析平臺:主要作用為分析整體車聯網安全環境。從
汽車威脅情報分析、V2X汽車行駛安全和
智慧交通安全等方面,結合網絡安全
探測、輿情能力和大數據分析建模能力,搭建汽車網絡安全立體化分析中心。平
臺主要由車聯網安全情報中心、汽車雲端安全防護和
智慧交通綜合安全分析三個
部分組成。
根據車聯網安全產品功能特點及技術要求,本項目研發內容具體包括身份認
證體系、車輛安全檢測、靶場虛擬化技術、安全晶片應用、威脅情報獲取和車載
微流量監測技術,相關技術主要研發內容及在產品中的應用如下:
技術方向
主要研發內容
相關技術在產品中的應用
身份認證體
系應用
國密算法加密、車輛身份標
示、數字證書、密鑰管理、
快速認證。
在車聯網身份認證及密鑰管理平臺中能對路邊
單元設備、智能網聯汽車、TSP雲平臺、移動手
持設備等頒發唯一有效的許可證書,便於身份認
證。
數據傳輸加
密
數據傳輸加密算法及實現
在身份認證中提供可信支撐同時也為V2X環境
下的數據交互提供保障
車輛安全檢
測
對於車輛軟體、固件的安全
分析及檢測
形成專業化的檢測能力與服務,為客戶提供車輛
安全檢測的能力
車輛安全檢
測工具
將車輛安全檢測能力進行
固化、工具化
形成車輛安全檢測的一體化工具,為車輛安全風
險的高效檢測提供專業支撐
安全晶片應
用(車端的
身份認證)
基於安全晶片的密鑰管理,
身份認證
秘鑰管理,證書申請下載,boot啟動,校驗,OTA
安全升級等安全功能
安全晶片應
用(車路協
同)
定製化密鑰管理,身份認
證,籤名驗籤
OBU,RSU和邊緣設備上的可信任鏈建立,安全
認證
安全晶片應
用(入侵防
護)
基於安全晶片的入侵防護
技術,bootload安全驗證。
為車輛提供晶片級的入侵檢測以及安全防護能
力,硬體安全隔離
輔助駕駛系
統安全模塊
對於輔助駕駛系統中的關
鍵輸出指令數據進行模型
分析
保障輔助駕駛系統的業務安全,
信息安全,防止
被網絡攻擊,確保車輛正常行駛
靶場虛擬化
技術
將汽車應用場景進行虛擬
化靶場搭建,形成可操作的
高仿真靶場實驗室
作為和高校間搭建聯合實訓教學靶場的技術基
礎,人才培養
威脅情報分
析平臺
對於網絡中的車聯網相關
的情報信息獲取
將獲取到的情報信息整合後可以為客戶或者是
其他
智慧交通類平臺提供情報支撐
車載微流量
監測技術
車內模塊報文捕獲、解析
為車輛入侵檢測系統提供數據來源,數據入口
車輛安全風
險檢測能力
對於車內的報文指令信息
進行分析,輸出安全規則
為車輛入侵檢測系統提供專業的安全規則,策略
指令
3、項目必要性
(1)本項目有助於推動車聯網安全保障體系的完善
車聯網作為物聯網在交通領域的典型應用,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基於車聯
網「雲」、「管」、「端」三層架構,車聯網的網絡安全重點關注智能網聯汽車
安全、移動智能終端安全、車聯網服務平臺安全、通信安全,同時數據安全和隱
私保護貫穿於車聯網的各個環節。隨著車聯網智能化和網聯化的推進,車聯網網
絡安全事件已然顯現,根據Upstream Security發布的2020年《汽車網絡安全報
告》,汽車行業面臨的網絡威脅越來越普遍,自2016年以來發生的年安全事件
數量增加了605%。用戶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車聯網安全已成為關係車聯網
發展的重要因素。2020年8月工信部發布《關於開展2020年網絡安全技術應用
試點示範工作的通知》,將車聯網安全列為重點方向。
本項目通過身份認證體系、車輛安全檢測、靶場虛擬化技術、威脅情報獲取
和車載微流量技術的研發,能夠進一步形成完善的車聯網安全產品體系,滿足車
聯網網絡安全需求。憑藉公司在網絡
信息安全領域成熟的產品技術,積極開展傳
統安全產品技術向車聯網場景的研發轉化,加強與車企客戶和科研院所等在安全
檢測、驗證、認證培訓等方面的研發合作,推動公司車聯網產業鏈的建設完善。
本項目是公司順應車聯網產業發展的安全需求進行的產品技術研發,有助於推動
車聯網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設完善。
(2)車聯網明確的發展前景要求公司提前進行產品技術布局
2020年是智能網聯汽車行業政策和技術落地的關鍵節點。2019年9月國務
院發布《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明確提出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研發,形成自主可控
完整的產業鏈。經過2015-2019年的前期重點培育,國內智能網聯汽車行業逐步
走向成熟,2020年是智能網聯企業行業落地的關鍵一年,國家對網聯化水平確
定了具體的考核指標,要求到2020年汽車DA(駕駛輔助)、PA(部分自動駕
駛)、CA(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新車裝配率超過50%,網聯式駕駛輔助系統
裝配率達到10%;智能汽車新車佔比達到50%,中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市場化
應用,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車用無線通信網絡(LTE-V2X)覆蓋率達到90%;
開展5G-V2X示範應用,車聯網用戶滲透率達到30%以上,聯網車載信息服務終
端的新車裝配率達到60%以上。
在技術方面,5G技術的發展有望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加速落地。5G低延時、
高可靠、大容量、大帶寬及多並發數等特點有力支撐了車聯網技術的發展,加速
T-Box前裝,加速動態數字地圖更新,提高車載智能終端的滲透率和車路相關基
礎設施的通信能力。同時,V2X技術路徑之爭逐步清晰。2019年12月美國聯邦
通信委員會(FCC)通過了重新分配5.9GHz頻段的75MHz頻譜的提案,其中一
部分頻譜將用於C-V2X技術,C-V2X技術地位逐步確立。2019年4月,上汽、
一汽、宇通等13家車企共同發布C-V2X商用路標,2020下半年至2021上半年
將陸續實現C-V2X汽車量產,2020年是C-V2X產業化元年。
隨著V2X技術路徑的明確,在國家政策和5G商用的推動下,基於車聯網
在駕駛安全性和交通治理方面的突出優勢,車聯網發展前景進一步明確。目前我
國已將車聯網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我國車聯網產業化進程逐步加快,根據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車聯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
計數據,截至2017年,全球車聯網市場規模約為525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將
增加至1,629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25.4%;我國車聯網市場規模將從2017
年的114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530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36.0%。本項
目通過加強行業專業人才引進,開展車聯網安全關鍵技術研發和儲備,為公司未
來拓展車聯網安全業務提前進行產品技術布局。
(3)車聯網應用新場景的拓展有利於進一步強化公司技術實力
車聯網是以車內網、車際網和車載
移動互聯網為基礎,按照約定的通信協議
和數據交互標準,在車與車、車與路邊設施、車與行人以及車與網絡之間進行無
線通信和數據交換與共享的網絡系統。與傳統網絡系統相比,車聯網系統有著新
的系統組成、新的通信場景,給系統安全性及用戶隱私保護帶來了新的挑戰。
車聯網是物聯網技術應用的重要落地項目之一,也是建設智慧城市的重要組
成部分,本項目關於車聯網安全產品技術的研發將是公司物聯網安全平臺和智慧
城市安全運營技術和解決方案的有效補充,有利於推動公司現有產品技術的完善,
進一步強化公司技術實力。
4、項目可行性
(1)國家對網絡安全及車聯網安全的高度重視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網絡安全政策法規的密集發布,彰顯了政府對網絡安全的高度重視。自2019
年以來,國家在網絡安全領域先後發布了《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互聯
網個人
信息安全保護指南》、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2.0標準、《網絡安全審查
辦法》、《數據安全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網絡安全漏洞管理規定(徵
求意見稿)》、《雲計算服務安全評估辦法》、《加強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工作的指
導意見》、《網絡安全威脅信息發布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等政策法規,進
一步加強了網絡安全行業發展的頂層設計,明確了發展重點和方向,持續優化網
絡安全行業發展的政策環境。
此外車聯網安全發展規劃也在不斷被提上日程,2018年12月,工業和信息
化部印發《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將「強化管理、保障
安全」作為基本要求,提出了「產業安全管理體系初步形成,安全管理制度與安
全防護機制落地實施,安全技術及產品研發取得階段性成果,安全技術支撐手段
建設初見成效,安全保障和服務能力逐步完善」的階段性發展目標。2020年2
月,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在《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中提出,到2025年,中國
標準智能汽車的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形成。國家對網絡安全及車聯網安全的高度重
視為本項目提供了政策可行性。
(2)車聯網廣闊的市場空間為本項目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前景
在政策和行業自然需求的推動下,傳統汽車整體向智能網聯發展已成確定趨
勢。由於我國汽車保有量巨大,在宏觀政策、技術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等利好因
素的影響下,新車搭載智能網聯終端的比例將不斷提高,預計2025年之前,大
部分新車都將實現聯網,同時聯網汽車滲透率也將不斷提升。而隨著技術和服務
的不斷發展,汽車將成為繼手機、電腦之後另一重要聯網終端,不再局限於代步
功能,服務內容的豐富也將推動用戶對車聯網功能付費意願的提高,從而進一步
提升市場空間。據賽迪顧問預測,預計到2021年我國車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
1,150億元,在5G技術推廣應用、V2X技術發展、用戶增值付費提升等因素帶
動下,車聯網市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由於車聯網具有更複雜的網絡系統,且其安全關係到車輛、行人和道路交通
的整體安全,因此對車聯網安全保障能力的要求較高,配置車聯網安全產品成為
網聯智能汽車達到出廠標準的政策要求。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下屬的智能
網聯汽車分技術委員會制定的《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
車)》中將
信息安全標準體系(204)作為該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出「駕駛
員或者車輛擁有者的個人隱私數據要保護;車輛運行信息向管理機構及用戶有限
度公開;針對信息交互建立相應的防護措施;針對信息防護失效建立應急處理機
制」。此標準的制定意味著未來安裝車聯網安全產品將成為車輛符合汽車生產標
準、通過汽車出廠安全檢測的必要條件。
車聯網安全已成為車聯網行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車聯網市場的快速增長將大
幅帶動車聯網安全需求增長,本項目致力於開展車聯網安全產品研發,具有良好
的市場發展前景。
(3)公司豐富的技術積累和人才儲備為本項目提供技術保障
公司立足車聯網安全場景,積極開展與
中國汽研等專業機構的研發合作。基
於
中國汽研在車輛檢測領域的市場地位,與
中國汽研的研發合作一方面能夠保證
本項目研發的產品技術貼近汽車安全檢測標準,同時,也為後續車企客戶拓展提
供了便利。
公司現有豐富的網絡
信息安全技術及人才積累為項目實施提供了有效技術
保障。公司在車聯網安全領域的開發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在車輛安全檢測方面,
隨著與各大車企的深入合作,公司已經具備了提供完整安全服務和安全檢測工具
的能力;在車載網關方面,公司安全檢測設備如APT、IPS、WAF等都已成熟,
可在現有產品技術基礎上結合車聯網特定場景進行開發;公司針對車聯網的PKI
和KMS平臺目前已基本開發完成,進入客戶驗證階段。
5、投資概算
本項目預計建設期為3年,項目總投資10,235.45萬元,擬投入募集資金
6,733.08萬元,其餘所需資金通過自籌解決。項目具體投資內容如下:
單位:萬元
序號
項目名稱
投資總額
募集資金金額
1
工程建設費用
1,248.00
1,248.00
1.1
硬體購置
1,057.00
1,057.00
1.2
軟體購置
191.00
191.00
2
研發費用
8,786.75
5,485.08
3
基本預備費2%
200.70
-
合計
10,235.45
6,733.08
6、實施主體、項目選址和建設期限
本項目實施主體為
安恆信息。公司擬以現有辦公場所安恆大廈為實施地點開
展本項目,預計建設期為3年。
7、項目備案和環評情況
截至本預案出具日,本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編制完畢,公司正在辦理備
案等相關事項。
8、項目經濟效益評價
本項目為研發項目,不直接產生收益。本項目效益體現在產品技術研發對公
司未來業務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三、本次募集資金運用對公司財務狀況及經營管理的影響
(一)對公司財務狀況的影響
本次發行完成後,公司資產規模將大幅提高,資金實力顯著提升,資產負債
率下降,資產結構得到優化。
隨著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開展,公司收入規模將持續上升,盈利能力得
到提高,公司競爭實力進一步加強。
(二)對公司經營管理的影響
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符合國家相關的產業政策以及未來公司整體戰略發
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和經濟效益。其中,數據安全島項目、涉網犯
罪偵查打擊項目、雲靶場與教育產業化項目以及車聯網安全項目系公司對網絡安
全領域新市場的開拓,有利於公司在橫向上豐富產品結構,拓展業務布局,在相
關領域掌握先發優勢,搶佔市場份額,提高行業地位。信創產業化項目及新一代
智能網關項目有助於公司快速響應客戶對網絡安全產品國產化適配以及新技術
下智能網關產品的需求,抓住相關政策調整及產業發展機會,擴大公司產品業務
規模,提升整體競爭力。
四、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屬於科技創新領域
(一)公司所處行業屬於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屬性突出
公司主營業務為
信息安全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並為客戶提供專業的信
息安全服務,公司研發人員佔總人數比超過30%,研發投入佔總收入比超過23%,
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根據國家統計局頒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
公司所處行業屬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興軟體和新型信息技術服務——
網絡與
信息安全軟體開發、網際網路安全服務。同時,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
板企業上市推薦指引》第三條的規定,公司屬於新一代信息技術、
高端裝備、新
材料、
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
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技
創新企業。
網絡
信息安全行業覆蓋了網絡通信、計算科學、數據應用、人工智慧、密碼
技術、行為科學等眾多技術領域。網絡安全產業的範疇隨著網絡安全保障需求不
斷延伸擴展,要求網絡安全公司不斷開展研發創新,以滿足大數據安全、雲安全、
物聯網安全、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威脅情報等細分市場對網絡安全防護技術的新要
求。在2016年啟動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中,國務院提出網絡空間安全
行業有良好的科創基礎,屬於需要進一步布局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
網絡安全行業企業響應國家號召,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融合前沿科學技術創
新網絡安全產品,保障國家網絡安全環境,行業戰略政策地位進一步提升,科技
創新屬性突出。
(二)公司積極開展技術研發,重視科技創新能力
公司是網絡
信息安全行業領先企業,堅持技術創新的發展戰略,不斷在行業
內率先推出創新產品,更新迭代既有產品和解決方案,大膽開拓新市場,產品在
網絡安全領域內擁有較強的競爭力。在網絡安全基礎產品領域,公司於成立之初
便以應用安全和數據安全作為切入點,推出市場首創性產品資料庫審計系統與
Web應用防火牆產品,相關產品的市場份額位居市場前列。在網絡安全平臺和網
絡安全服務領域,公司於2014年率先開始向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領域
轉型,貼合國內
信息安全產業發展趨勢,佔據較大先發優勢,擁有深厚的技術儲
備,相關業務已成為公司重要的營收增長點。
憑藉研發團隊多年的努力以及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公司在產品技術上具有
較強的研發能力,積累了豐富的研發和產業化密切結合的經驗和雄厚的技術、專
利儲備。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共擁有48項核心技術,擁有已授權專利
超過130項。
(三)本次募投項目緊密圍繞公司主營業務,促進公司科技創新能力提升
本次募投項目緊密圍繞公司現有網絡
信息安全主營業務進行,募投項目與現
有業務關聯度高,是加強公司對前沿技術的研發、支撐行業應用的持續升級、深
化公司在網絡安全行業相關領域業務布局的重要舉措。
其中,數據安全島項目及涉網犯罪偵查打擊項目在整合目前主營產品
AiLPHA大數據智能安全平臺以及態勢感知預警平臺的基礎上擬進行數據隔離
可信環境執行、安全計算沙箱、多方數據聯合建模及案件線索主動發現等領域的
研發,形成新的技術優勢,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所需的安全保障;
信創產業化項目、雲靶場與教育產業化項目及新一代智能網關項目是對公司
現有產品及技術的適配改造及升級,以順應當前國際局勢與科技變革。面對國產
化替代明確的發展趨勢,公司擬依託其在網絡安全領域的產品技術和人才基礎,
依據國家戰略要求,對基礎網絡安全產品、雲安全管控平臺、態勢感知平臺和安
全運營平臺等進行國產化適配。基於國產化平臺,全面開展信創領域的安全諮詢、
安全集成、安全運營等工作,加強對運維訪問控制審計技術、分布式漏洞發現與
驗證技術、基於雲架構的安全掃描與監測技術、SaaS化雲安全防護等技術的研
發力度;本次雲靶場與教育產業化項目通過網絡安全靶場平臺產品研發,加強現
有網絡安全產品向適用於教育教學產品的轉化研發,為我國網絡安全教學內容建
設和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提供實戰化培訓工具;新一代智能網關項目基於公司原有
的應用層網關產品技術基礎開發網絡層網關產品,升級網關產品以適應雲計算、
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發展下日益複雜的應用環境;
本次車聯網安全研發項目擬通過身份認證體系、車輛安全檢測、靶場虛擬化
技術、威脅情報獲取和車載微流量技術的研發,憑藉公司在網絡
信息安全領域成
熟的產品技術將傳統安全產品技術向車聯網場景研發轉化,形成完善的車聯網安
全產品體系,滿足車聯網網絡安全需求,推動車聯網產業鏈的建設完善。通過開
展車聯網安全關鍵技術研發和儲備,為公司未來拓展車聯網安全業務提前進行產
品技術布局。
同時,本次募投項目中強調對研發項目的投入,募投項目的實施能夠有效保
障公司研發投入,儲備科研資金,為公司的新產品及服務的研發和產業化實施提
供必要的硬體設施與資金支持,為研發團隊進行行業前沿研究提供更加優越的研
發環境與條件,進一步提升研發在公司發展過程中的戰略地位,促進公司科技創
新水平提升。
綜上所述,公司所處行業屬於戰略新興行業,科技創新屬性突出。公司在日
常經營中積極開展研發工作,重視科技創新。本次募投項目緊密圍繞公司主營業
務開展,投向科技創新領域,待本次募集資金投資投產後,公司將實現業務板塊
的延伸和擴展,隨著募投項目的實施及效益的產生,公司的技術盈利能力和經營
業績將進一步提升。
五、總結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募投項目建設有助於公司打造數據安全、涉網犯
罪偵查打擊、信創產業化、雲靶場與教育產業化、新一代智能網關及車聯網安全
相關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實施平臺,鞏固公司技術優勢,深化公司在相關網絡安
全細分領域的業務布局,提升公司競爭力,實現戰略目標。
公司本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用於網絡
信息安全科技創新領域,募投項目緊密
圍繞公司現有網絡
信息安全主營業務進行,有利於公司科技創新實力的提升,符
合《科創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註冊管理辦法(試行)》第十二條第(一)項的規
定。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募投項目建設符合中國相關產業政策和規劃,符
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和戰略需求。
第三節 董事會關於本次發行對公司影響的討論與分析
一、發行後公司業務及資產整合計劃
本次發行完成後,公司不存在較大的業務和資產的整合計劃,本次發行均圍
繞公司現有主營業務展開,公司業務結構不會產生較大變化,公司的盈利能力將
有所提升,主營業務將進一步加強。
二、發行後公司章程、股東結構、高管人員結構以及業務結構的變動
情況
(一)發行後公司章程變動情況
本次發行完成後,公司的股本總額將有所上升,公司將根據股本的變化情況,
履行《公司章程》修改的相關程序,對《公司章程》中與股本相關的條款進行相
應的修改,並辦理工商登記手續。除上述事項外,本次發行不會對公司章程造成
影響。
(二)發行後上市公司股東結構變動情況
本次發行完成後,公司的股本規模、股東結構及持股比例將發生變化,本次
發行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本次發行完成後,公司股權
分布仍符合上市條件。
(三)高管人員結構變動情況
本次發行完成後,公司不會因本次發行而調整公司的高管人員。若公司擬調
整高管人員結構,將根據有關規定,履行必要的法律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
(四)公司業務結構變動情況
本次發行完成後,公司主營業務仍為網絡
信息安全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並為客戶提供專業的網絡
信息安全服務,所處行業仍為網絡
信息安全行業,公司
業務結構不會產生較大變化。
三、本次發行後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盈利能力及現金流量的變動情況
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到位後,公司的總資產及淨資產規模將相應增加,財務狀
況將得到改善,有利於優化公司的資產負債結構,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提高公
司盈利能力。本次發行對公司財務狀況、盈利能力及現金流量的具體影響如下:
(一)本次發行對公司財務狀況的影響
本次發行完成後,公司的總資產及淨資產規模將有所增長,資產負債結構將
得到進一步優化,資本結構得到改善,公司整體財務狀況得到提高,有利於增強
公司抵禦財務風險的能力,為公司的長期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本次發行對公司盈利能力的影響
本次發行完成後,公司的總股本及淨資產規模有所增加,但募集資金投資項
目實施並產生效益需要一定周期。短期內,股本規模及淨資產規模的擴大可能導
致公司的每股收益被攤薄。
長期來看,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均用於公司的主營業務,募投
項目與現有業務關聯度高,是加強公司對前沿技術的研發、支撐行業應用的持續
升級、深化公司在網絡安全行業相關領域業務布局的重要舉措。待本次募集資金
投資投產後,公司將實現業務板塊的延伸和擴展,隨著募投項目的實施及效益的
產生,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經營業績將進一步提升。
(三)本次發行對公司現金流量的影響
本次發行後,隨著募集資金的到位,公司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將大幅增
加;隨著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施及效益的產生,未來投資活動現金流出和經營
活動現金流入將有所增加;隨著公司盈利能力和經營狀況的完善,公司整體現金
流狀況將得到進一步優化。
四、上市公司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人之間的業務關係、
管理關係、同業競爭及關聯交易等變化情況
(一)業務關係、管理關係的變化情況
公司是業務經營體系完整、人員配置完整的經濟實體和企業法人,具有完全
的自主經營權。本次發行前,公司在業務、人員、資產、機構、財務等方面均獨
立進行,不受控股股東及其關聯人的影響。本次發行完成後,公司控股股東及實
際控制人保持不變,公司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人之間的業務關係、
管理關係均不存在重大變化。
(二)關聯交易的變化情況
本次發行完成後,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保持不變,上市公司與控
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人之間的關聯交易不存在重大變化。
(三)同業競爭的變化情況
本次發行完成前後,上市公司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關聯人之間不存在
同業競爭的情況。
五、本次發行對公司資金、資產被控股股東及其關聯人佔用的影響,
或對公司為控股股東及其關聯人提供擔保的影響
本次發行完成後,公司不存在資金、資產被控股股東及其關聯人佔用的情形,
也不存在為控股股東及其關聯人違規提供擔保的情形。
六、本次發行對公司負債情況的影響
本次發行完成後,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將有所下降,不存在通過本次發行大量
增加負債(包括或有負債)的情況。公司的資產負債結構將更趨合理,抵禦風險
能力將進一步增強,符合公司全體股東的利益。
七、本次股票發行相關的風險說明
投資者在評價公司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時,除本預案提供的其他各項資
料外,應特別認真考慮下述各項風險因素:
(一)對公司核心競爭力、經營穩定性及未來發展可能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的因素
1、技術風險
(1)技術迭代風險
公司的核心技術主要應用於網絡
信息安全行業。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
網絡
信息安全領域的技術也伴隨著處於快速成長期,應用的發展趨勢表現為從搭
載硬體的安全軟體到提供雲化網絡
信息安全保護、從傳統數據保護到大數據保護、
從網際網路
信息安全為主戰場到物聯網
信息安全受到普遍重視、從分別提供安全軟
件和服務到提供整體安全解決方案等。進入該技術領域並將技術產業化需要長時
間的研發積累和大量客戶案例實踐,技術壁壘和進入門檻較高。
如公司不能準確及時地預測和把握網絡
信息安全技術的發展趨勢,對技術研
究的路線做出合理安排或轉型,在基礎研究與市場應用上形成快速互動與良性循
環,持續保持本公司
技術領先優勢,將可能會延緩本公司在關鍵技術和關鍵應用
上實現突破的進度,導致本公司面臨被競爭對手趕超,或者核心技術發展停滯甚
至被替代的風險
(2)技術研發失敗風險
網絡
信息安全行業是技術密集型行業。為保持市場領先優勢,提升技術實力
和核心競爭力,公司需要不斷進行新技術創新、新產品研發,以應對終端客戶日
益增長的多樣化需求。最近三年,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9,592.94萬元、15,195.19
萬元和20,453.95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2.29%、24.25%和21.67%。發
生的研發費用直接影響公司當年的淨利潤水平。由於對未來市場發展趨勢的預測
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公司可能面臨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失敗的風險,從而對公司
經營業績和持續經營帶來不利的影響。
(3)核心技術人員流失風險
經過多年積累和發展,公司形成了以核心技術人員為首的多個強有力的研發
團隊。核心技術人員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及未來持續發展的基礎。隨著行業競爭
日趨激烈,企業對人才的競爭不斷加劇。能否維持技術人員隊伍的穩定,並不斷
吸引優秀技術人員加盟,關係到公司能否繼續保持技術競爭優勢和未來發展的潛
力。如果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大量流失,則可能造成在研項目進度推遲、甚至終止,
或者造成研發項目洩密或流失,給公司後續新產品的開發以及持續穩定增長帶來
不利影響。
2、經營風險
(1)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
我國網絡
信息安全行業市場空間已頗具規模,多年來保持了快速增長態勢。
市場機遇也吸引了較多參與者,市場競爭較為激烈。目前國內網絡
信息安全行業
廠商眾多,主營業務涵蓋在網絡
信息安全的物理安全、網絡安全、系統安全、應
用安全、數據安全等多個細分領域中。未來,隨著網絡
信息安全市場空間進一步
拓展,公司與行業內具有技術、品牌、人才和資金優勢的廠商之間的競爭可能進
一步加劇。
(2)用戶拓展失敗的風險
網絡
信息安全危機事件頻發,企業和社會民眾對網絡
信息安全愈加重視,同
時國家加強了政策對行業發展的引導和推動,行業下遊客戶範圍逐步由政府(含
公安)、金融機構、教育機構、電信運營商等單位向其他中小型企業覆蓋,客戶
的需求也由產品需求增加了服務需求。公司目前客戶群體主要集中在政府(含公
安)、金融機構、教育機構、電信運營商等單位。公司計劃加大營銷網絡建設方
面的投入,建立多級銷售渠道,以不斷拓展
中小企業客戶,推廣標準化網絡信息
安全產品,同時服務現有客戶軟體升級和新增業務的需要。但若公司的新行業拓
展策略、營銷服務等不能很好的適應並引導客戶需求,公司將面臨新行業市場開
拓風險。
(3)經營業績季節性波動引起股價波動風險
公司報告期歷年上半年營業收入較低,而下半年(特別是第四季度)營業收
入較高,存在較為明顯的季節性特徵。
最近三年,公司營業收入按前三季度/四季度分布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項目
2019年度
2018年度
2017年度
金額
比例
金額
比例
金額
比例
前三季度
47,119.85
49.91%
31,042.77
49.54%
22,004.57
51.13%
第四季度
47,283.44
50.09%
31,615.90
50.46%
21,035.25
48.87%
受政府部門和大型企事業的採購周期影響,這些用戶大多在上半年對全年的
投資和採購進行規劃,下半年再進行項目招標、項目驗收和項目結算。同時,由
於軟體企業員工工資性支出、固定資產攤銷等成本所佔比重較高,造成公司淨利
潤的季節性波動比營業收入的季節性波動更為明顯。因此,公司經營業績存在季
節性波動引起股價波動風險。
(4)渠道商管理不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銷售實行渠道加直銷的銷售模式,2017-2019年度公司的渠
道銷售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5.16%、55.93%和58.26%,呈穩定上升趨
勢。公司產品具有客戶集中度較低(2019年前五大客戶銷售額佔營業收入比為
15.59%,2020年1-9月前五大客戶銷售額佔營業收入比為14.85%)、產品的目標
用戶數多、用戶的地域及行業分布廣的特點。隨著未來公司經營規模的繼續擴大,
渠道管理的難度也將加大,若公司不能及時提高渠道管理能力,可能對公司品牌
和產品銷售造成不利影響。
(5)因最終客戶發生數據洩密及其他網絡安全事件時,公司承擔罰款或賠
償的風險
當最終客戶發生數據洩密及其他網絡安全事件時,如主管部門認定公司在提
供相應產品或服務時違反了國家與網絡安全和
信息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公司可
能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並可能需根據銷售合同的約定向客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
任,從而給公司的經營帶來一定風險。
3、行業風險
我國網絡
信息安全行業多年來保持了快速增長態勢。市場機遇吸引了較多參
與者,市場競爭較為激烈。未來,隨著網絡
信息安全行業的發展,不同細分領域
的技術將會融合、協同,不同細分市場客戶的需求將會交叉、重疊,不同細分行
業的領先者將展開直接競爭,行業的發展對公司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將提出
更高的要求,公司與行業內具有技術、品牌、人才和資金優勢的廠商之間的競爭
可能進一步加劇,行業內目前的主要參與者也將面臨具有新一代信息技術優勢的
企業可能進入網絡
信息安全行業的潛在競爭,行業整體競爭加劇可能影響行業總
體毛利率,從而導致公司毛利率存在下降的風險。
同時,公司所處的
信息安全行業未來保持快速發展的趨勢基於目前國家政策
取向、全球
信息安全形勢和未來技術發展方向,這些因素共同推動我國政府和企
業不斷增加對
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的購買。一旦外部因素發生重大變化,或者政
府和企業的購買偏好發生變化,就可能會導致
信息安全行業發展不及預期,進而
影響公司業績。
4、法律風險
(1)相關業務和產品資質證書續期或辦理風險
網絡
信息安全及網絡設備廠商從事研發、生產、銷售和提供安全服務等經營
活動,通常需取得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專用產品銷售許可證等產品認證,並具備
網絡
信息安全服務資質等業務資質。截至立項報告出具日,公司擁有IT產品信
息安全產品認證證書、中國國家
信息安全產品認證證書、信息技術產品安全測評
證書、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專用產品銷售許可證、
信息安全服務資質認證證書、
中國通信企業協會通信網絡安全服務能力評定證書、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安全建設
服務機構能力評估合格證書等
信息安全行業的主要產品和服務資質證書。雖然公
司內部有專人負責產品和服務認證的申請、取得和維護,且未曾出現過已取得認
證或資質被取消的情況,但如果未來國家關於產品和服務認證的政策或標準出現
重大變化,公司無法為過期證書續證,產品和服務存在不能獲得相關認證的風險。
5、財務風險
(1)應收帳款大幅增加未來發生壞帳的風險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應收帳款餘額為23,936.79萬元,佔資產總額
11.91%,應收帳款規模較大。2019年末應收帳款餘額較2018年末應收帳款餘額
增加19.26%,2018年末應收帳款餘額較2017年末應收帳款餘額增長52.46%。
隨著業務規模的不斷增長,公司每年實現銷售的客戶數量逐年擴大、市場區
域不斷擴大、客戶類型繼續增加,公司對客戶的信用管理難度將增大,未來壞帳
風險可能增加。
6、政策風險
(1)稅收優惠依賴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享受的主要稅收優惠政策包括:一是公司銷售自主開發的軟
件產品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徵即退政策,二是公司作為國家規
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享受企業所得稅10%的優惠稅率。
公司享受的稅收優惠均與公司日常經營相關,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2017-2019年度公司實現收入43,039.81萬元、62,658.68萬元及94,403.29萬元,
隨著銷售規模的快速增長,公司享受的稅收優惠金額也逐步增加。
如果公司未來不能持續保持較強的盈利能力或者國家稅收政策發生變動,則
可能對公司利潤水平產生一定的影響。
(2)財政補貼變化產生的風險
報告期內,政府一直重視高新技術企業,並給予重點鼓勵和扶持。報告期內,
公司除增值稅退稅外政府補助收入分別為1,508.04萬元、1,554.28萬元、1,507.60
萬元及1,543.11萬元。補助項目包括
安恆信息智慧安全雲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項
目補助資金等。如果政府對公司所處行業及高新技術企業的扶持政策發生變化,
將對公司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
7、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風險
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受經濟活動減弱、人口流動減少或延後、
企業大範圍停工停產等因素的影響,公司業務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2020年度上
半年業績增速較過往年度相比有所放緩。隨著疫情情況得到基本控制,公司各項
經營活動已基本恢復正常。但如果此次疫情發展趨勢發生重大不利變化,或者在
後續經營中再次遇到重大疫情、自然災害或極端惡劣天氣的影響,則可能對公司
的日常經營和本次募投項目的實施造成不利影響。
(二)可能導致本次發行失敗或募集資金不足的因素
1、審批風險
本次發行尚需滿足多項條件方可完成,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股東大會批准本次
發行、上海證券交易所審核通過並獲得中國證監會註冊等。本次發行能否獲得上
述批准或註冊,以及獲得相關批准或註冊的時間均存在不確定性,提請廣大投資
者注意投資風險。
2、發行風險
本次發行的發行對象為不超過35名(含35名)的特定對象,且最終根據競
價結果與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協商確定,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
日(即發行期首日)前二十個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交易均價的百分之八十。
本次發行的發行結果將受到宏觀經濟和行業發展情況、證券市場整體情況、
公司股票價格走勢、投資者對本次發行方案的認可程度等多種內外部因素的影響。
因此,本次發行存在發行募集資金不足甚至無法成功實施的風險
(三)對本次募投項目的實施過程或實施效果可能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的因
素
1、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的風險
公司按照自身戰略規劃,圍繞數據安全、涉網犯罪偵查打擊、信創產業化、
雲靶場與教育產業化、新一代智能網關及車聯網安全等方向設立募投項目,在現
有網絡
信息安全產品及服務體系基礎上進一步升級和拓展。公司已就本次擬實施
募投項目進行了充分的市場調研和嚴格的可行性論證,並與部分客戶籤訂意向訂
單或戰略合作協議。但是由於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均系公司新晉研發方向,在
後續研發過程中有可能出現一些不可控因素或目前技術條件下尚不能解決的技
術問題,導致研發進度不及預期或失敗。同時,網絡安全行業景氣度受國家產業
政策、政府宏觀調控影響較大,若上述因素出現不可預見的負面變化,將對募投
項目的效益實現產生較大影響。基於上述情況,本次募投項目存在無法及時、充
分實施或難以達到預期經濟效益的風險。
2、募投項目無法達到預期收益的風險
公司募集資金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基於當前經濟形勢、行業發展趨勢、未來
市場需求預測、公司技術研發能力等因素提出,公司經審慎測算後認為本次募集
投資項目預期經濟效益良好。但是考慮未來的經濟形勢、行業發展趨勢、市場競
爭環境等存在不確定性,以及項目實施風險(成本增加、進度延遲、募集資金不
能及時到位等)和人員工資可能上升等因素,有可能導致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
際效益不及預期。
第四節 公司利潤分配政策和執行情況
一、利潤分配政策
為完善和健全科學、持續和穩定的股東回報機制,增加利潤分配政策的透明
度和可操作性,切實保護公眾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
管指引第3號——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證監會公告〔2013〕43號)、《關於進一
步落實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有關事項的通知》(證監發〔2012〕37號)、《上海證券
交易所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指引》的相關規定,公司已有完善的股利分配政策,在
《公司章程》中制定了有關利潤分配和現金分紅政策如下:
(一)利潤分配原則
公司實行穩定、持續、合理的利潤分配政策,重視對投資者的合理回報併兼
顧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每年將根據當期的經營情況和項目投資的資金需求計劃,
在充分考慮股東利益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公司的短期利益與長遠發展的關係,充分
聽取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獨立董事和監事的意見,確定合理的利潤分配方
案。
(二)利潤分配形式
公司採用現金、股票或者現金與股票相結合的方式分配利潤,利潤分配不得
超過累計可分配利潤的範圍,不得損害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在當年盈利的條件下,
且在無重大投資計劃或重大現金支出發生時,公司應當優先採用現金方式分配股
利。
(三)現金分紅的具體條件和比例
1、現金分紅的期間間隔
公司在具備利潤分配條件的情況下,原則上每年度進行一次現金分紅,公司
董事會可以根據公司盈利及資金需求情況提議公司進行中期現金分紅。
2、現金分紅的具體條件
除公司有重大投資計劃或重大現金支出安排外,在公司當年盈利、累計未分
配利潤為正值且滿足公司正常生產經營的資金需求情況下,公司應當採取現金方
式分配股利。重大投資計劃或重大現金支出安排是指公司未來12個月內購買資
產、對外投資、進行固定資產投資等交易累計支出達到或超過公司最近一期經審
計淨資產30%。
3、現金分紅的比例
公司任何三個連續年度內,公司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應當不少於該三
年公司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具體每個年度的分紅比例由董事會根據公
司年度盈利狀況和未來資金使用計劃或規劃綜合分析權衡後提出預案。
公司董事會應當綜合考慮所處行業特點、發展階段、自身經營模式、盈利水
平以及是否有重大資金支出安排等因素,區分下列情形,並按照公司章程規定的
程序,提出差異化的現金分紅政策:
1)公司發展階段屬成熟期且無重大資金支出安排的,進行利潤分配時,現
金分紅在本次利潤分配中所佔比例最低應達到80%;
2)公司發展階段屬成熟期且有重大資金支出安排的,進行利潤分配時,現
金分紅在本次利潤分配中所佔比例最低應達到40%;
3)公司發展階段屬成長期且有重大資金支出安排的,進行利潤分配時,現
金分紅在本次利潤分配中所佔比例最低應達到20%;
4)公司發展階段不易區分但有重大資金支出安排的,可以按照前項規定處
理。
(四)發放股票股利的具體條件
公司在經營情況良好,並且董事會認為公司股票價格與公司股本規模不匹配、
發放股票股利有利於公司全體股東整體利益時,可以在滿足上述現金分紅的條件
下,提出股票股利分配方案。
(五)利潤分配的決策程序與機制
1、利潤分配方案的擬定
董事會結合公司章程的規定和經營狀況,與獨立董事、監事充分討論,充分
考慮中小股東的意見,在考慮對全體股東持續、穩定、科學的回報基礎上形成利
潤分配方案。獨立董事應當發表獨立意見,獨立董事可以徵集中小股東的意見,
提出分紅提案,並提交董事會審議。
2、利潤分配的決策程序
(1)董事會在審議利潤分配方案時,應當認真研究和論證公司現金分紅的
時機、條件和比例、調整的條件等事宜,應充分聽取監事會的意見,獨立董事應
發表明確意見。
(2)利潤分配方案經董事會、監事會審議通過後提交股東大會進行審議。
股東大會對現金分紅具體方案進行審議前,公司應當通過多種渠道主動與股東特
別是中小股東進行溝通和交流,充分聽取中小股東的意見和訴求,及時答覆中小
股東關心的問題。
(3)公司因前述規定的特殊情況而不進行現金分紅時,董事會就不進行現
金分紅的具體原因、公司留存收益的確切用途及預計投資收益等事項進行專項說
明,經獨立董事發表意見後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六)利潤分配政策的調整或變更的決策機制與程序
公司因生產經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投資規劃和長期發展的需要等原因需調
整利潤分配政策的,應由公司董事會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利潤分配政策調整議案,
調整後的利潤分配政策應以股東權益保護為出發點,且不得違反中國證監會和證
券交易所的有關規定;獨立董事、監事會應當對調整利潤分配政策發表審核意見,
並由出席股東大會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2/3以上通過。
二、公司近三年的現金分紅及利潤分配政策執行情況
公司自2019年11月5日上市以來,嚴格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向公司股東分配
股利。2020年5月7日,公司召開的2019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2019
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的議案》,以總股本74,074,075股為基數,每股派發現金紅利
0.378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紅利2,800.00萬元,不送紅股,不以公積金轉增
股本,剩餘未分配利潤結轉下一年度。公司最近三年現金股利分配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項目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合併報表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9,222.04
7,687.47
5,213.53
現金分紅(含稅)
2,800.00
-
-
當年現金分紅佔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的比例
30.36%
-
-
最近三年累計現金分配利潤佔年均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
的淨利潤比例
37.97%
三、公司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
公司為明確對新老股東合理投資回報,增加利潤分配決策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便於股東對公司經營和利潤分配進行監督,制定了《杭州
安恆信息技術股份有限
公司關於未來三年(2020年-2022年)股東分紅回報規劃》,主要內容如下:
為明確杭州
安恆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未來三年(2020
年-2022年)股東回報規劃,公司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修改上市
公司現金分紅若干規定的決定》(證監會令第57號)、《關於進一步落實上市公司
現金分紅有關事項的通知》(證監發[2012]37號)、《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3號—
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證監會公告[2013]43號)、《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
市規則》(上證發[2019]22號)、《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指引》(上證
公字[2013]1號)及《杭州
安恆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簡稱《公司章
程》」)的相關規定,制定《杭州
安恆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來三年(2020年
-2022年)股東回報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本《規劃》具體內容如下:
(一)公司分紅回報規劃考慮因素
公司著眼於長遠和可持續發展,在綜合考慮企業經營發展實際、股東意願和
外部融資環境等因素的基礎上,對利潤分配作出制度性安排,從而建立對投資者
持續、穩定、科學的分紅回報機制,以保證公司股利分配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二)公司分紅回報規劃制定原則
1、公司充分考慮對投資者的回報,以最近三年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
少於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的方式向股東分配股利;
2、公司的利潤分配政策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同時兼顧公司的長遠利益、
全體股東的整體利益及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3、公司優先採用現金方式分配股利。
(三)公司利潤分配的順序
公司當年稅後利潤,按下列順序分配:
1、彌補以往年度的虧損;
2、提取利潤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
3、提取任意公積金;
4、支付股東股利。
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達到公司註冊資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提取法定公積金後,是否提取任意公積金由股東大會決定。公司在彌補公司虧損、
提取法定公積金前不向股東分配利潤。
股東大會違反前款規定,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前向股東分配利
潤的,股東必須將違反規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
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後所餘稅後利潤,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
但公司章程規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參與分配利潤。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
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股東必須將違反規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
(四)公司未來分紅回報的具體政策
1、利潤分配的形式:公司採用現金、股票或者現金與股票相結合的方式分
配股利,優先採用現金分紅的方式進行利潤分配。公司在具備利潤分配條件的情
況下,原則上每年度進行一次現金分紅。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公司可以進行中期
利潤分配。
2、公司以現金方式分配股利的具體條件和比例:除下述特殊情況不進行現
金方式分配股利外,公司在當年盈利且累計未分配利潤為正的情況下,採取現金
方式分配股利:
(1)公司未來十二個月內有重大投資計劃或重大現金支出(募集資金項目
除外);
(2)公司當年經審計資產負債率(母公司)超過70%;
(3)公司當年實現的每股可供分配利潤少於0.1元。
重大投資計劃或重大現金支出是指,公司擬對外投資、收購資產或者購買設
備的累計支出達到或者超過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的合併報表淨資產的30%。
3、公司應當綜合考慮所處行業特點、發展階段、自身經營模式、盈利水平
以及是否有重大資金支出安排等因素,由董事會根據下列情形,提出差異化的現
金分紅方案,並提交股東大會批准:
(1)公司發展階段屬成熟期且無重大資金支出安排的,進行利潤分配時,
現金分紅在本次利潤分配中所佔比例最低應達到80%;
(2)公司發展階段屬成熟期且有重大資金支出安排的,進行利潤分配時,
現金分紅在本次利潤分配中所佔比例最低應達到40%;
(3)公司發展階段屬成長期且有重大資金支出安排的,進行利潤分配時,
現金分紅在本次利潤分配中所佔比例最低應達到20%;
(4)公司發展階段不易區分但有重大資金支出安排的,可以按照前項規定
處理。
4、公司發放股票股利的具體條件:
在保證公司股本規模和股權結構合理的前提下,基於回報投資者和分享公司
價值的考慮,從公司成長性、每股淨資產的攤薄、公司股價與公司股本規模的匹
配性等真實因素出發,當公司股票估值處於合理範圍內,公司可以在在滿足上述
現金股利分配的條件下,進行股票股利分配。
(五)公司未來分紅回報的決策和實施
1、利潤分配方案的擬定。董事會結合公司章程的規定和經營狀況,與獨立
董事、監事充分討論,充分考慮中小股東的意見,在考慮對全體股東持續、穩定、
科學的回報基礎上形成利潤分配方案。獨立董事應當發表獨立意見,獨立董事可
以徵集中小股東的意見,提出分紅提案,並提交董事會審議。
2、利潤分配的決策程序。董事會審議利潤分配方案時應當認真研究和論證
公司現金分紅的時機、條件和最低比例,調整的條件及其決策程序要求等事宜,
就利潤分配方案的合理性進行充分討論。利潤分配方案須經全體董事過半數表決
同意,且經公司二分之一以上獨立董事表決同意並發表明確獨立意見。獨立董事
可以徵集中小股東的意見,提出分紅提案,並直接提交董事會審議。監事會應對
董事會制訂的利潤分配方案進行審核並發表審核意見。
董事會審議通過利潤分配方案後,應提交股東大會審議批准。公司公告董事
會決議時應同時披露獨立董事和監事會的審核意見,方能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
股東大會審議利潤分配方案時,公司應通過提供網絡投票等方式切實保障社會公
眾股股東參與股東大會的權利。
股東大會對現金分紅具體方案進行審議前,公司應當通過接聽投資者電話、
公司公共郵箱、網絡平臺、召開投資者見面會等多種渠道主動與股東特別是中小
股東進行溝通和交流,充分聽取中小股東的意見和訴求,及時答覆中小股東關心
的問題。
現金利潤分配方案應經出席股東大會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二分之一以上通
過,股票股利分配方案應經出席股東大會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
3、公司因出現前述規定的特殊情況而不按規定進行現金股利分配時,董事
會應就其具體原因、公司留存收益的確切用途及預計投資收益等事項進行專項說
明,經獨立董事發表明確意見後提交股東大會審議,並在公司指定媒體上予以披
露。
4、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利潤分配決議後的2個月內,董事會必須完成股
利(或股份)的派發事項。
(六)股東未來分紅回報規劃的變更
1、公司應以三年為周期,根據《公司章程》修訂《股東未來分紅回報規劃》。
2、如遇到戰爭、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事件,並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重大影
響,或者公司自身經營狀況發生重大變化時,公司可對利潤分配政策進行調整。
公司調整利潤分配方案,必須由董事會進行專項討論,詳細論證說明理由,
並將書面論證報告經獨立董事同意後,提交股東大會並經出席股東大會的股東所
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
股東大會審議利潤分配政策變更事項時,必須提供網絡投票方式。
(七)其他
公司最近三年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少於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
利潤的30%的,不得向社會公眾增發新股、發行可轉換
公司債券或向原有股東配
售股份。
股東違規佔用公司資金情況的,公司應當扣減該股東本應分配的現金股利,
以償還其佔用的資金。
第五節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攤薄即期回報分析
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7
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的意
見》(國辦發[2013]110號)和《關於首發及再融資、重大資產重組攤薄即期回報
有關事項的指導意見》(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2015]31號)要求,公司
就本次發行對即期回報攤薄的影響進行了認真分析,並就本次發行攤薄即期回報
對公司主要財務指標的影響及公司採取的措施分析如下:
一、本次發行對公司主要財務指標的影響
(一)財務指標計算的主要假設和前提
1、假設宏觀經濟環境及公司所處行業未發生重大不利變化。
2、假設本次發行於2021年6月底完成發行,該完成時間僅用於計算本次向
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對攤薄即期回報的影響,最終完成時間以經證監會同意
註冊並實際發行完成時間為準。
3、假設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數量為22,222,222股。若公司在本次向特
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的定價基準日至發行日期間發生送股、回購、資本公積金
轉增股本等股本變動事項,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發行數量將進行相應調整。
4、2019年和2020年度,公司在前三季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7,119.85萬元
和66,020.92萬元。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94,403.29萬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
的淨利潤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9,222.04萬
元和7,959.44萬元,以此計算得出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率和扣除非經常性損
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率分別為9.77%和8.43%。假設公司2020年度年
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2019年度營業收入*(2020年度前三季度收入
/2019年度前三季度收入)*2019年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率,公司2020年
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19年度營業收入*(2020
年度前三季度收入/2019年度前三季度收入)*2019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
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率。
假設2021年度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預測淨利潤及扣除非經常損益的預測
淨利潤在2020年基礎上按照增長10%、增長20%、增長30%三種情景分別計算
(上述增長率不代表公司對未來利潤的盈利預測,僅用於計算本次發行攤薄即期
回報對主要指標的影響)。
5、本測算未考慮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到帳後,對公司生產經營、財務狀況(如
財務費用、投資收益)等的影響。
6、假設除本次發行及上述事項外,公司未實施其他會對公司總股本發生影
響或潛在影響的行為。
以上僅為基於測算目的假設,不構成承諾及盈利預測和業績承諾,投資者不
應據此假設進行投資決策,投資者據此進行投資決策造成損失的,公司不承擔賠
償責任。
(二)對公司主要財務指標的影響
基於上述假設,公司測算了本次發行攤薄即期回報對每股收益的影響,具體
情況如下:
項目
2020年度/2020年
12月31日
2021年度/2021年12月31日
本次發行前
本次發行後
總股本(股)
74,074,075
74,074,075
96,296,297
假設情形(1):2021年淨利潤較2020年增長10%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
潤(萬元)
12,921.26
14,213.39
14,213.39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
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萬元)
11,152.19
12,267.40
12,267.40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1.74
1.92
1.67
稀釋每股收益(元/股)
1.74
1.92
1.67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基本
每股收益(元/股)
1.51
1.66
1.44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稀釋
每股收益(元/股)
1.51
1.66
1.44
假設情形(2):2021年淨利潤較2020年增長20%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
潤(萬元)
12,921.26
15,505.51
15,505.51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
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萬元)
11,152.19
13,382.62
13,382.62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1.74
2.09
1.82
稀釋每股收益(元/股)
1.74
2.09
1.82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基本
每股收益(元/股)
1.51
1.81
1.57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稀釋
每股收益(元/股)
1.51
1.81
1.57
假設情形(3):2021年淨利潤較2020年增長30%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
潤(萬元)
12,921.26
16,797.64
16,797.64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
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萬元)
11,152.19
14,497.84
14,497.84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1.74
2.27
1.97
稀釋每股收益(元/股)
1.74
2.27
1.97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基本
每股收益(元/股)
1.51
1.96
1.70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稀釋
每股收益(元/股)
1.51
1.96
1.70
註:
1、上述測算未考慮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到帳後,對公司經營情況的影響。
2、基本每股收益、稀釋每股收益系按照《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9號——
淨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計算及披露》(2010年修訂)規定測算。
本次發行完成後,預計短期內公司基本每股收益、稀釋每股收益將可能出現
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公司短期內即期回報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攤薄。
二、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攤薄即期回報的風險提示
本次發行完成後,隨著募集資金到位,公司淨資產將會大幅增加,而本次募
集資金投資項目效益的實現需要一定時間,若公司利潤短期內不能得到相應幅度
的增加,公司的每股收益和淨資產收益率等指標將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的可能性,
公司股東即期回報存在被攤薄的風險。
此外,一旦前述分析的假設條件或公司經營發生重大變化,不能排除本次發
行導致即期回報被攤薄情況發生變化的可能性。特此提醒投資者關注本次發行可
能攤薄即期回報的風險。
同時,在測算本次發行對即期回報的攤薄影響過程中,公司對2020年度、
2021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的假設分析並非公司的盈利預測,為
應對即期回報被攤薄風險而制定的填補回報具體措施不等於對公司未來利潤做
出保證,投資者不應據此進行投資決策,投資者據此進行投資決策造成損失的,
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提請廣大投資者注意。
三、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一)符合公司發展戰略需求
軟體與信息技術服務行業技術升級與產品更新換代迅速,企業必須根據市場
發展把握創新方向,持續不斷的加大研發投入、推進技術創新以及新產品開發,
並將創新成果轉化為成熟產品推向市場,以適應不斷發展的市場需求。
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網絡安全行業,已成長為國內網絡
信息安全領域
的龍頭企業。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成後,公司業務布局向數據安全、涉網犯
罪偵查打擊、信創產業化、雲靶場與教育產業化、車聯網安全等多個應用領域深
化發展,公司安全整體解決方案更趨完善。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符合國家產業
政策和公司整體經營發展戰略,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和綜合效益,有利於公司開
拓新興市場,提升服務能力,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保障公司業務持續健康發展。
(二)為業務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作為高科技企業,公司具有高研發投入的特點,公司所從事的行業技術密集
度較高,要保持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就必須堅持研發創新投入。公司缺少滿足銀
行要求的抵押物,傳統貸款融資的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同時,公司面向的企業級
客戶一般採取預算制,且部分行業客戶的投資來自於財政撥款,宏觀經濟環境的
波動可能影響部分行業客戶的IT投資預算,進而可能對公司的業務產生一定影
響。因此,公司需要通過股權融資方式,增強資金實力,提高公司的抗風險能力。
(三)有利於優化公司資本結構
如果公司通過銀行貸款等債務融資方式募集資金,將會導致公司資產負債率
大幅提高,進而增加公司財務風險,不利於公司的穩健經營。通過本次發行股票
募集資金,公司的總資產及淨資產規模均相應增加,進一步增強資金實力,為後
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時,有效降低資產負債率,促進公司的穩健經營,增強
抵禦財務風險的能力。
四、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與公司現有業務的關係,公司從事募投項
目在人員、技術、市場等方面的儲備情況
(一)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與公司現有業務的關係
公司自設立以來一直專注於網絡
信息安全領域,主營業務為網絡
信息安全產
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並為客戶提供專業的網絡
信息安全服務。公司的產品及
服務涉及應用安全、雲安全、大數據安全、物聯網安全、智慧城市安全和工業互
聯網安全等領域。
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圍繞公司主營業務開展,結合大數據、雲計算、物聯
網等新興技術,針對數據安全、涉網犯罪偵查打擊、信創產業化、雲靶場與教育
產業化、新一代智能網關產品及車聯網安全等網絡安全領域新興市場開展研究和
產業化工作,有利於公司進一步豐富產品結構,完善業務布局,鞏固公司在網絡
安全領域的競爭優勢。
(二)公司從事募投項目在人員、技術、市場等方面的儲備情況
1、人員儲備
公司一直以來注重人才引進及培養,通過完善的激勵機制為員工實現自身價
值提供條件,打造了一套穩定的經營團隊以及與公司發展相匹配的人才結構。截
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共有2644名員工,其中研發人員869名,
佔在職員工總數的32.87%。經過多年積累和發展,公司形成了以核心技術人員
為首的多個強有力的研發團隊。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均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與扎
實的專業知識,掌握著網絡安全領域的關鍵技術,是公司技術水平持續提升的重
要
驅動力量。公司將繼續堅持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的人才制度,完善員工
培訓機制,並根據公司戰略發展規劃調整人力制度,提高團隊素質,激發人才活
力。
2、技術儲備
公司自創立以來始終堅持持續技術創新的發展戰略,緊跟網絡
信息安全技術
發展趨勢和用戶需求,不斷在行業內率先推出創新產品,更新迭代既有產品和解
決方案,並孵化培育新產品。經過多年發展,公司擁有美國軟體工程學會頒發的
CMMI5權威認證,在軟體開發過程的改善能力、質量管理水平、軟體開發的整
體成熟度居於行業前列,並掌握了應用安全與數據安全等領域的重要核心技術,
形成一系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成果。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擁有超
過130項已獲授權的專利,並掌握48項核心技術,涉及攻防研究、應急響應、
安全諮詢、漏洞研究、產品研發等各個領域。
公司技術研發實力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肯定和支持,公司現已承擔「國家發
改委
信息安全專項」、「工信部電子發展基金項目」、「科技部火炬計劃」、「科技部
網絡空間重點專項」、「浙江省重點科技專項」等多項國家級、省市級科技計劃項
目,並作為主要起草單位參與多項網絡
信息安全領域國家及行業相關技術標準的
制定,積極引領技術標準在網絡
信息安全產品的落地工作。
3、市場儲備
公司在網絡
信息安全行業耕耘數十載,已成為網絡
信息安全領域的領先品牌,
多次入選全球網絡安全創新500強,曾先後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
廣州亞運會、連續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G20杭州峰會、廈門金磚會議、
青島上合峰會、上海國際進口博覽會、2018第14屆FINA世界遊泳錦標賽等眾
多重大活動提供網絡
信息安全保障。目前,公司產品及服務已經進入了包括運營
商、政府、能源、金融、教育、醫療等在內的眾多行業,積累了大量優質客戶,
並長期保持著深入穩定的合作關係,有利於公司在滿足客戶信息化業務的發展規
劃及建設過程的同時,動態把握客戶對於信息化建設的技術需求及發展趨勢,保
障公司產品、解決方案及服務的競爭力。
綜上所述,公司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圍繞公司現有主營業務展開,在人員、
技術、市場等方面均具有良好基礎。隨著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建設,公司將進一
步完善人員、技術、市場等方面的儲備,確保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順利實施。
五、公司應對本次發行攤薄即期回報採取的措施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可能導致投資者的即期回報有所下降,公司擬通過
多種措施防範即期回報被攤薄的風險,以填補股東回報,充分保護中小股東利益,
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增強公司持續回報能力。具體措施如下:
(一)聚焦公司主營業務,提高公司持續盈利能力
本次發行的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緊密圍繞公司主營業務,募集資金使用計劃已
經管理層、董事會的詳細論證,符合行業發展趨勢和公司發展規劃。本次募投項
目的實施有利於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加快募投項目建設,推動募投項目效益實現
公司本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的募投項目緊緊圍繞公司主營業務,有利於擴大
公司整體規模、擴大市場份額,增強公司資金實力,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有利於實現並維護股東的長遠利益。
本次募集資金到位後,公司將根據募集資金管理相關規定,嚴格管理募集資
金的使用,保證募集資金按照原方案有效利用。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公司將加快
推進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推動募投項目效益實現,從而降低本次發行對股東
即期回報攤薄的風險。
(三)加強募集資金管理,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
公司將嚴格按照《上市公司監管指引2號—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管理和使用的
監管要求》、《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及公司《募集資金管理制度》
的有關規定,規範募集資金使用,保證募集資金充分有效利用。公司董事會將持
續監督對募集資金進行專戶存儲、保障募集資金用於規定的用途、配合保薦機構
等對募集資金使用的檢查和監督,以保證募集資金合理規範使用,防範募集資金
使用風險,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
(四)完善公司治理,為公司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公司將嚴格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上
市公司治理準則》等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的要求,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確保股東能夠充分行使權利,確保董事會能夠按照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
行使職權、做出科學、迅速和謹慎的決策,確保獨立董事能夠認真履行職責,維
護公司整體利益,尤其是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確保監事會能夠獨立有效地行使
對董事、經理和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及公司財務的監督權和檢查權,為公司發展提
供制度保障。
(五)優化公司投資回報機制,強化投資者回報機制
公司將持續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
工作的意見》、中國證監會《關於進一步落實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有關事項的通知》
和《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3號—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有關要求,嚴格執行《公
司章程》明確的現金分紅政策,在公司主營業務健康發展的過程中,給予投資者
持續穩定的回報。同時,公司將根據外部環境變化及自身經營活動需求,綜合考
慮中小股東的利益,對現有的利潤分配製度及現金分紅政策及時進行完善,以強
化投資者回報機制,保障中小股東的利益。
公司提醒投資者,以上填補回報措施不等於對公司未來利潤做出保證。投資
者不應據此進行投資決策,投資者據此進行投資決策造成損失的,公司不承擔賠
償責任。
六、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關於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攤薄即期回報採取
填補措施的承諾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
的意見》(國辦發[2013]110號)、《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
幹意見》(國發[2014]17號)以及中國證監會發布的《關於首發及再融資、重大
資產重組攤薄即期回報有關事項的指導意見》(中國證監會公告[2015]31號)等
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的相關要求,為確保公司2020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股
票攤薄即期回報採取的填補回報措施能夠得到切實履行,公司董事及高級管理人
員承諾如下:
「1、不無償或以不公平條件向其他單位或者個人輸送利益,也不採用其他
方式損害公司利益。
2、對本人的職務消費行為進行約束,全力支持及配合公司對董事及高級管
理人員職務消費行為的規範,嚴格遵守及執行公司該等制度及規定。
3、不動用公司資產從事與本人所履行職責無關的投資、消費活動。
4、全力支持公司董事會或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在制定及/或修訂薪酬制度時,
將相關薪酬制度與公司填補回報措施的執行情況掛鈎,並在公司董事會或股東大
會審議該薪酬制度議案時投贊成票(如有投票/表決權)。
5、若公司後續推出或實施股權激勵政策,全力支持公司將擬公布的公司股
權激勵的行權條件與公司填補回報措施的執行情況相掛鈎,並在公司董事會或股
東大會審議相關議案時投贊成票(如有投票/表決權)。
6、本承諾函出具後,若中國證監會、上海證券交易所等監管機構作出關於
填補回報措施及其承諾的其他新的監管規定,且上述承諾不能滿足監管機構該等
規定時,本人屆時將按照監管機構的最新規定出具補充承諾。
7、切實履行公司制定的有關填補回報措施以及對此作出的任何有關填補回
報措施的承諾,若違反該等承諾並給公司或者投資者造成損失的,本人願意依法
承擔對公司或者投資者的補償責任。
本人若違反上述承諾或拒不履行上述承諾,本人同意按照中國證監會和上海
證券交易所等證券監管機構制定或發布的有關規定、規則,對本人作出相關處罰
或採取相關監管措施。」
七、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關於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攤薄即期回報採
取的填補措施的承諾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
的意見》(國辦發[2013]110號)、《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
幹意見》(國發[2014]17號)以及中國證監會發布的《關於首發及再融資、重大
資產重組攤薄即期回報有關事項的指導意見》(中國證監會公告[2015]31號)等
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的相關要求,為確保公司2020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股
票攤薄即期回報採取的填補回報措施能夠得到切實履行,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實際
控制人範淵承諾如下:
「1、本人將嚴格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及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行使股東權利,
繼續保證上市公司的獨立性,不越權幹預公司經營管理活動,不侵佔公司利益。
2、自本承諾函出具後,若中國證監會、上海證券交易所等證券監管機構作
出關於填補回報措施及其承諾的其他新的監管規定,且上述承諾不能滿足證券監
管機構該等規定時,本人屆時將按照證券監管機構的最新規定出具補充承諾。
3、切實履行公司制定的有關填補回報措施以及對此作出的任何有關填補回
報措施的承諾,若違反該等承諾並給公司或者投資者造成損失的,本人願意依法
承擔對公司或者投資者的補償責任。
本人若違反上述承諾或拒不履行上述承諾,本人同意按照中國證監會和上海
證券交易所等證券監管機構制定或發布的有關規定、規則,對本人作出相關處罰
或採取相關監管措施。」
杭州
安恆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2020年12月25日
中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