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老電影】1964年反特片《南海的早晨》

2021-02-08 難忘老電影

電影中曾經的那些影像,是否依舊閃回在你的記憶深處;流動的旋律,在夜晚的不經意間讓你潸然淚下,曲折動人的故事,是否給了你內心隱隱的震撼。

...

那歲月的流逝,模糊了我們的記憶,那些曾經讓我們驚喜的電影成了記憶中的碎片。現在,我們一起去尋找那份難忘的記憶。

...

...

電影《南海的早晨》是一部著名的反特故事片。長春電影製片廠1964年攝製,影片講述的是我人民解放軍的公安部隊在民兵南海大隊的配合下,一舉聚殲美蔣潛伏特務勾結竄犯大陸的國民黨先遣軍的故事。

...

點擊下方視頻觀看電影

... 


...   

本片導演朱文順,編劇趙明,攝影包傑,作曲婁彰後,美術李俊傑,錄音佟宗德,副導演林克,特技攝影李晰倩,特技美術白天民,化妝邁新,剪輯丁淑賢,製片張敬平。

...

...

片中主要演員:胡樂佩飾田秀英,李亞林飾金牛,史可夫飾王書記,王麗君飾田大媽,李希達飾田世雄,馬世達飾張參謀長,盛林中飾李處長,邵萬林飾武裝部長,蘇劍峰飾許花,於仲蓮飾楊亞妙,於福來飾許旺,李承偉飾安仔,章薇飾聶玉嬌,郭綺飾陳美娟,葉琳琅飾陳妻,崔超明飾邱正光,方化飾陳官運,宋德望飾項主任,於飛飾哈瑞,王潔人飾鄒復興,金勵飾夠刺激,顧千飾老苟。

...


點擊文章結尾「閱讀原文」, 即可觀看電影~

相關焦點

  • 電影《南海長城》的首版(1964年籌拍)確實存世
    本人是北京電影製片廠著名導演李文化《往事流影》一書的編輯。2010年秋季,為了編輯好李老的這本自傳,我和我愛人多次去李老的家採訪。非常巧,我愛人曾經在人民畫報社工作,而李老的夫人侯剛阿姨也是從人民畫報退休的,所以我們兩家就成了「自然熟」,之後有頻繁的交往。
  • 六十年代國產電影大全(1964)
    電影《青山戀》1964(中國大陸)▌動畫電影《四點半》1964(中國大陸)▌ 電影《南海的早晨》▼導演: 朱文順/《南海的早晨》1964(中國大陸)▌014動畫電影《集體有餘》1964(中國大陸)
  • 燒腦的反特片:還會回來嗎?
    從1949年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出《無形的戰線》開始,至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國產反特片達到了60部左右,與激烈的戰鬥片相比,驚險懸疑的反特片更為燒腦,而且在驚心動魄的暗戰中還不乏生活味道,更能吸引觀眾的眼球,而且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多情節和銀幕形象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 一部拍了12年,只公映了10多天的電影《南海長城》,南海風光唯美
    一部拍了12年,只公映了10多天的電影《南海長城》,南海風光唯美電影《南海長城》最早拍攝於1964年,由拍攝過《海鷹》《英雄虎膽》《野火春風鬥古城》故事片的著名導演嚴寄洲執導。故事講述的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敵特分子登陸大陸計劃,被我沿海民兵發現後,狼狽逃竄,最後敵特分子改登南海的金星島,準備從金星島再登大陸,我南海民兵同時在金星島加強了警惕。敵人一計不成,便化裝成我地方幹部上島騙鍾阿婆家的船,讓鍾阿婆家的船幫他們轉運到大陸。後來,鍾阿婆的女兒識破了敵人的偽裝,與敵人巧妙周旋,最後在南海一個叫「三杯酒」的小島上,我邊防民兵消滅了來犯之敵。
  • 43年前的國產反特片:李谷一演唱主題曲,賣冰棍老奶奶是童年陰影
    反特片,這一特殊時期產生的特殊片種,曾在物質生活極其匱乏的年代,以其獨特的娛樂性,給無數人帶來精神上的慰藉。比如1958年的《英雄虎膽》,片中風情萬種的女特務阿蘭跳以曼妙的倫巴舞,讓無數人為之傾倒,在那個年代絕對算「大尺度」了。
  • 43年前的國產反特片:李谷一演唱主題曲,賣冰棍老奶奶是童年陰影
    反特片,這一特殊時期產生的特殊片種,曾在物質生活極其匱乏的年代,以其獨特的娛樂性,給無數人帶來精神上的慰藉。比如1958年的《英雄虎膽》,片中風情萬種的女特務阿蘭跳以曼妙的倫巴舞,讓無數人為之傾倒,在那個年代絕對算「大尺度」了。
  • 《寂靜的山林》:經典反特片,63年過去,王心剛老藝術家依然健在
    【百部經典老電影巡禮——16《 1957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影片《這種情況下,電影界拍攝了不少反特片,而《寂靜的山林》就是其中經典的一部。其中,導演朱文順1995年去世,享年75歲;演員白玫1999年5月26日去世,享年78歲;浦克2004年3月17日去世,享年88歲;高平1965年8月12日去世,年僅48歲;陳汝斌2012年6月5日去世,享年80歲;任頤2005年去世,享年81歲;鄭曉君1998年去世,享年77歲;黃世光1993年去世,享年63歲;柏瑞桐2013年2月15日去世,享年76歲;李亞林1988年去世,年僅57歲;夏佩傑1991
  • 電影背後的故事:包含了驚險、抒情元素的反特片《冰山上的來客》
    1944年入伍參軍,開始接觸文藝工作,經歷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50年被選送到中南軍區部隊藝術學院專修導演,兩年後畢業調到長影,先後師從於著名導演王濱、沙蒙、吳天、蘇裡等,任助理導演,後成為長春電影製片廠一級導演。從1960年開始獨立執導影片。1964年因影片《冰山上的來客》榮獲長影小百花獎最佳導演獎。代表作:《鴻雁》、《冰山上的來客》、《特快列車》、《天下第一劍》等。
  • 倫巴舞、女特務,50年代這部反特片大打「擦邊球」
    從新中國成立到文革前(1949——1966),這段時期的國產電影中革命正劇始終佔據主導地位。但除此之外,這一時期也催生了另一種值得我們關注的類型,即——「反特片」。反特片顧名思義,指的是講述我方偵察人員與美蔣特務鬥智鬥勇的一類電影。
  • 長影老演員,《紅孩子》黃靜波老婆,《南海的早晨》女特務
    下午重看東影1950年片子《鋼鐵戰士》有個小收穫,發現了老演員章薇的龍套角色。
  • 43年前的懸疑神作,被遺忘的反特片,全程懸念反轉,至今是經典!
    朋友們大家好,今天又是久違的「反特片懷舊」欄目。縱觀內地影史,反特片的經典有很多,很多都已經成為幾代國人的集體回憶。國產反特片曾經出現過兩次高峰,第一次是集中在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根據不完全統計:光是在1949年至1966年的17年間,就出產了30餘部反特片。
  • 老電影片名接龍
    我記憶中的老電影特別是對看過的露天電影記憶深刻。提起電影名如數家珍,見到電影名就能甩出幾句經典臺詞兒。每晚不重樣的電影海報是一天的最大盼頭兒,有時為了趕時間竟連飯都吃不好。花上一兩毛,享受一晚上。後來有了免費的電影,再後來附近有了電影院,電影內容也越加豐富多彩,什麼寬銀幕、立體電影……不知怎的,條件好了可是對電影的興趣越來越淡,以致於對一些電影沒有一點興趣。
  • 41年前的神作,國產反特片巔峰,劇情堪比大片,至今無法超越!
    縱觀國產類型電影發展史,有一類電影可謂影響深遠—— 反特片。 倘若你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觀眾,一定曾經為反特片著迷過。
  • 40年前的反特片神作,一雙繡花鞋,卻成為幾代人的童年陰影!
    《霧都茫茫》影片拍攝於1980年,由珠江電影製片廠出品。導演張波是珠影廠的老導演,此片也是他職業生涯最後的遺作。早在1964年他就曾接觸過這個劇本,可惜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將其拍成電影。之後項目被擱置,反倒是小說意外流傳於世,一直到79年珠影廠再度重啟拍攝。此時小說已經在全國風靡,用今天的話來形容,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國民IP。電影原名《靜廬兇殺案》,在上映時被改名為《霧都茫茫》。
  • 【在線老電影】《林海雪原》/張勇手扮演少劍波
    他以扮演《林海雪原》中的少劍波而獲得了成功,他是一位廣大觀眾熟悉和歡迎的演員。他的表演樸實無華,能夠相得益彰地把人物思想性格和心裡活動表現出來,做到演員和角色和諧一致。        影片《分水嶺》劇照(1964)  張勇手飾復員軍人李雲虎(左)
  • 她在多部老電影中出演女特務,丈夫是「二班長」,如今二老都健在
    葉琳琅曾在多部老電影中出演女特務,例如:在1956年上映的《虎穴追蹤》中,葉琳琅飾演了一個以糧食局長秘書身份為掩護,竊取情報的女特務資麗萍。在1964年上映的《南海的早晨》中,葉琳琅飾演了方化出演的陳官運妻子,這也是一個女特務。No.2在當年,許多人並不十分熟悉葉琳琅這個名字,卻對資麗萍、王曼麗這些女特務名字十分熟悉。
  • 阿爾巴尼亞老電影——當今中老年觀眾對往昔的追憶……
    1953~1954年新阿爾巴尼亞電影製片廠與蘇聯莫斯科電影製片廠合作攝製了阿第一部故事片《偉大的戰士》(蘇方導演尤特凱維奇,阿方副導演V.斯特拉託貝爾,在坎城國際電影節獲獎)。在積累了故事片生產經驗後,1958年阿爾巴尼亞獨立拍攝的第一部長故事片《塔娜》(編劇F.加塔,導演K.達莫),反映阿農民戰勝舊的思想殘餘、走上農業合作化道路的歷程。
  • 《英雄虎膽》:那些年,蕩人心魄的反特電影
    >1949年至1966年的17年間,新中國大約出產了30餘部反特片,成為中國電影中特有的一種類型,因而也形成了觀眾耳熟能詳的模式和標識: 我方偵察員在識破敵人的陰謀後,喬裝打扮,深入虎穴,然後與敵展開鬥智鬥勇的較量,直至取得敵方信任,最後與大部隊裡應外合
  • 【在線老電影】《簡愛》(原版/1944年)
  • 永遠的阿詩瑪——《人民畫報》1964年封面欣賞
    1964年第1期:永遠的阿詩瑪——出生於雲南普洱的彝族少女楊麗坤後來被公認為中國的費雯麗。她在17歲時便主演了當時風靡全國的《五朵金花》,1964年又主演了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聲音樂歌舞片《阿詩瑪》,並登上了人民畫報當年1月的封面。但楊麗坤卻因參演的這部愛情悲劇電影卻使她後半生遭遇了巨大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