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在安吉縣上墅鄉劉家塘村,仿佛置身在木心先生《從前慢》的生活中。走在村子裡,處處可見代表著慢生活的蝸牛形象,一個個可愛的蝸牛似乎在向我們講述著小山村的變遷。 和大部分村子一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村裡動起了致富腦筋,開礦山、辦石灰窯,村民還陸續開辦了五金廠、針織廠、毛筍廠等70多家「低小散」家庭作坊,環境汙染比較嚴重。借著「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和美麗鄉村建設的契機,劉家塘村大力開展村莊環境整治,開啟了美麗事業。 好山好水就是最佳的發展資本,意識到這一點,這些年來,村子始終堅持把生態保護作為第一要務,相繼關停礦山和汙染企業,復綠礦山160畝,大力開展治水治氣,實現全村域垃圾不落地。在此基礎上,通過道路改造拓寬,打通了整個村的「毛細血管」,10公裡慢行綠道驚豔亮相。 劉家塘村特有富硒土壤耕地2500餘畝,以富硒為依託,村裡加大富硒食品的開發廣度及深度,加強富硒食品的推廣力度。用好3000多畝毛竹林資源,加大林下養殖規模,促進林下經濟加速發展,將其做成一個朝陽產業。 農旅結合的路子讓劉家塘人嘗到了甜頭,村民人均純收入從2007年的1.2萬多元增長到了2019年4.1萬多元。為此,村子加快了發展產業的腳步。去年,投資約1.5億美元的國際藝術山谷被認定為市「大好高」項目,目前已完成前期政策處理工作。漫遠·水岸休閒項目、蝸牛谷拓展基地、高山滑道項目、田中園項目、環湖度假酒店項目、星潮營地二期等一批重點項目正在有序開展,整村將長期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鄉村建設過程中,從村莊規劃到產業發展規劃再到景觀提升規劃,村民都積極參與、獻計獻策。徵地拆遷難是很多地方遇到的難題,但在劉家塘村早已不是問題。村民自發形成了一條美麗公約,「只要涉及公共基礎建設,就不要相關補償費用。」到目前為止,村裡共節約土地政策處理費近400萬元。此外,劉家塘村還將「雙禁」工作、動物圈養、婚喪從簡、垃圾不落地等新風尚寫入村規民約,村民自發把美麗鄉村長效管理、房前屋後環境衛生、村級公建設施等當成自家的東西來共享共治,形成了「管好小家、示範大家」的和諧氛圍。 慢生活帶旺了產業、帶富了村子,也帶來了和諧。2019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354萬多元,近年來,村子先後獲得了國家3A級景區、全國生態文化村、中國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綠化示範村等榮譽稱號。(湖州日報)
【來源:湖州市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