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縣臘爾山臺地秋季農業生產全面鋪開

2021-01-18 紅網

紅網時刻9月18日訊(通訊員 吳文星 田世勇)9月17日,在鳳凰縣臘爾山臺地苗鄉村寨金燦燦的稻田裡,聯合作業的收割機正嗡嗡作響,收割成熟的穀子……

臘爾山地處鳳凰縣西北部,屬雲貴高原東端的臺地地區,平均海拔在800米左右,轄臘爾山鎮、禾庫鎮、兩林鄉3個鄉鎮,共有人口6.5萬人,其中苗族人口佔98.5%。今年,在鳳凰縣農業部門的支持下,臘爾山大力發展稻、煙、菜、果、養五大特色農產業。建成綠色生態優質稻基地1.2萬畝,稻田魚1萬餘畝,菸葉產業1.3萬畝,蔬菜種植5000餘畝,新種秋桃2600餘畝、獼猴桃5000畝、瓜蔞1580畝,養殖湘西黃牛1600餘頭,發展家庭農場30多家,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000餘人,建立現代農業示範基地40餘個,農業產業覆蓋貧困戶1.5萬戶。

入秋以來,為幫助廣大群眾開展好秋季生產,當地黨委政府堅持早謀劃、早行動,突出技術服務,安排農技員深入鄉村一線對農業生產進行管理和指導。目前,共印發技術資料8000餘份,田間巡迴指導900多人次。時下,農作物秋收的黃金時期,臘爾山臺地秋季農業生產正全面鋪開。

相關焦點

  • 鳳凰縣兩林鄉禾當村:苗家山寨種煙忙
    3月31日上午,鳳凰縣兩林鄉禾當村,10幾個村民在菸葉技術員的指導下,正在烤菸大戶吳加仁的菸葉基地裡翻耕、起壟、蓋膜,有說有笑,忙得不亦樂乎。他今年流轉村裡80畝土地種植菸葉,請了10多個村民幫起壟、清溝、打穴。禾當村位於臘爾山高寒臺地,平均海拔700米,氣候變化大。全村7個村民小組,總人數2038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30戶575人,是一個純苗族聚居村。
  • 北大荒集團秋季農業生產由田間收穫轉入秋整地階段
    錢磊 攝 人民網哈爾濱10月21日電 秋季整地是關乎農業持續發展和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一件大事,更是來年搶農時、保春種、提標準、防災害的重要舉措。從10月20日起,北大荒集團秋季農業生產從田間收穫全面轉入秋整地階段,確保在11月5日前100%完成「黑色越冬」工作。
  • 【創業創新 巾幗力量①】張璐瑤:85後投身新農業 小菊花鋪開致富路
    【創業創新 巾幗力量①】張璐瑤:85後投身新農業 小菊花鋪開致富路 2020-08-04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極飛科技:布局智慧農業 開啟農業生產活動的定製化作業時代
    極飛科技聯合創始人龔檟欽表示:「隨著中國城鎮化發展不斷推進,農村人口老齡化、空心化加劇,傳統低效、高耗能的農業生產模式將無法持續。人類需要一個新的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底座,來彌合數字時代的鴻溝,對抗農業生產的不確定性。
  • 「地我種,糧歸你」!生產託管,種出「香鮮美」農業,「託」出鹽城...
    機械收割  鹽都農業何以如此「香鮮美」?記者日前跑村頭、走田頭,發現一個特別現象:在這裡,無論是耕和種,還是防和收,農戶一個電話,便有專門的組織上門服務,幾個人幾臺機器便可以完成數百上千畝土地的農業生產。  這是農業生產託管服務的生動場景。
  • 我市農業生產「快馬加鞭」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三農」支撐
    「快馬加鞭」,為徹底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三農」支撐。疫情防控當下,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推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是江門抓好春耕生產的重中之重。  我市主動加緊打通農資供應、農機作業、農民下田等堵點,指導各級技術人員深入春耕生產一線,通過三級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推廣良種良法;落實落細國家糧食生產保險、地力補貼及農機購置等政策,穩定農民種糧積極性;組織農機服務春耕生產工作,提高全市農業機械化水平,現在全市機耕率達99.1%,
  • 視頻丨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已完成核酸檢測 沙依巴克區全面鋪開
    視頻丨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已完成核酸檢測 沙依巴克區全面鋪開烏魯木齊市衛健委副主任常建梅就核酸檢測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了介紹:為迅速提高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全市所有市民核酸檢測,在國家衛健委和自治區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我市組建由自治區、市、區(縣)醫療機構共同組成的採樣工作隊,共抽調6600名採樣人員(自治區抽調5100名,我市、區(縣
  • 鳳凰縣著力提高農村供水保障率
    紅網鳳凰縣分站12月18日訊(通訊員 黃亮力 田明)「難為(苗語『多謝』)啊,局長,現在水來咯!」12月15日,鳳凰縣廖家橋鎮上報村一名60來歲的老大爺,從園子裡摘菜回家,看到自來水龍頭譁譁流出水來後,情不自禁地撥打電話給該縣水利局長歐萬海,道出感激之言。
  • 淮臺現代農業合作之花絢爛綻放
    開幕式上,臺灣食品產業園、全穩生技農業科技兩個臺資項目成功籤約,投資金額達1.2億美元。這是淮臺現代農業合作發展的一個鏡頭。近年來,淮臺現代農業合作之花絢爛綻放,已成為淮安臺資高地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廣闊空間 大有可為淮臺農業合作始於淮安臺資高地的崛起。在頻繁的淮臺交流過程中,雙方敏銳發現,農業是一片廣闊的天地,完全可以加強合作、實現雙贏。
  • 來這裡看看,56臺農機各顯神通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紅濤 8月27日,全省「三秋」農機化生產暨全程機械化推進現場會在民權縣召開。在位於黃河故道的民權林場野崗分場現場演示中,來自省內外25個農機生產企業的5大類15個品目56臺機具同臺競技,一展雄風,演示涵蓋玉米籽粒機收、花生機收、大豆機收、穀子機收、植保服務等多個作業項目,向在場的近千人展示了耕、種、收、管等農業生產環節的最新技術、最新設備,不斷推進我省農機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
  • 新建區推動農業生產邁向高端
    南昌市新建區是傳統農業大區,農業門類齊全、特色鮮明、品種豐富。該區聚焦「集約集聚、品牌創建、融合發展」三大主攻方向,加速農業提質增效、農民持續增收。一是堅持市場導向、深挖資源優勢,實行建園區和優主體「兩條腿走路」,著力推動農業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發展,持續壯大現代農業園區,堅持用抓工業園區的理念抓農業園區,充分發揮鄉鎮主體作用,全面布局、梯次推進、錯位發展。
  • 遼寧省糧食生產闖「四關」奪豐收
    我省糧食生產闖「四關」奪豐收產量為歷史第三高,穩居全國第十二名12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0年糧食產量數據公告,我省糧食總產量達到467.8億斤,為歷史第三高水平,居全國第十二名,糧食主產省地位進一步鞏固;糧食單產為每畝884斤;糧食播種面積為5290.5萬畝,居全國第十四名
  • 「早」、「搶」、「好」 衡水 「三夏」生產完成時
    「三夏」農業生產(也就是夏收、夏種、夏管)在全年農業生產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事關全年糧食生產大局。6月23日,衡水市政府新聞辦召開了「全市『三夏』生產情況」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獲悉,連日來,市農業農村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要求,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各種自然災害帶來的不利影響,實現了夏收顆粒歸倉,夏種不誤農時,夏管有序跟進。
  • 桃園區:疫情防控與農業生產兩不誤
    桃園區:疫情防控與農業生產兩不誤一年之計在於春。桃園區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農業生產,全面落實2020年工作謀劃部署,加快項目落實落地,為全年農業生產工作開好頭、起好步。  魯網2月25日訊 一年之計在於春。
  • 杭州市農業農村局召開農業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會議
    為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圓滿完成市委市政府有關安全生產目標任務,深入開展杭州市護航復工復產安全生產攻堅行動, 3月27日,市農業農村局召開2020年農業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會議。會上,局黨組成員、總農藝師邵京華充分肯定了去年農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在抓責任落實、抓重點行業整治、抓行業安全指導、抓內部安全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 《中國農業生產風險區劃地圖冊》發布
    農民日報訊(記者 房寧)日前,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主辦的第十期中國農業保險論壇(CAIF)上,《中國農業生產風險區劃地圖冊》發布。這是我國第一部全面反映各省(區、市)主要農作物生產風險空間差異的大型圖冊,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風險管理研究創新團隊,在運用農情災情險情大數據對中國農業生產風險現狀進行評估與區劃的基礎上編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