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以「動畫電影中的東方文化」為主題的金爵電影論壇在滬舉行,美國動畫導演、金爵獎動畫單元評委會主席託尼·班克羅夫特,日本動畫導演神山健治,中國動畫導演王微現身出席,動畫電影製片人、金爵獎動畫單元評委袁梅擔任主持。在袁梅的主持下,大家愉快探討了東方文化在動畫電影中的創作運用以及未來面對網絡全球化市場的發展探索,提供了許多具有現實意義的寶貴想法。
託尼·班克羅夫特:無論何時都要尊重故事
1998年,由託尼·班克羅夫特執導的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公映,在全球引發了強烈反響。這部以中國歷史傳說為藍本創作的動畫電影在當時就是憑藉其新奇的東方文化元素吸引了全球觀眾的目光。
現場,談及當時創作《花木蘭》時的經歷,託尼直言:「作為一個電影製作人,不管什麼時候都必須尊重故事。」儘管在當時託尼還從未來過中國,但為了打造符合中國傳說的人物形象,他們花了一年半的時間來了解相關的中國元素。此外,在打造有中國元素的故事時,如何讓全世界的觀眾都能享受其中也是關鍵,「要找到這兩者之間的平衡,找到一個讓所有觀眾都能產生共鳴的主題,在《花木蘭》中,就是『你要真實地對待自己』,這個精神剛好特別符合當時社會的趨勢,所以她才能在過去的20年中受歡迎。」
王微:利用作品重構來實現國際發行
從土豆網「退休」之後,王微創辦了追光動畫,去年頗為火爆的動畫《小門神》就是他的作品,今年由他執導的《阿唐奇遇》也入圍了金爵獎動畫片單元。王微的動畫中都帶有強烈的中國印記,如何讓這些純粹的「國貨」行銷世界,是他頗為關注的問題。在他看來,創作者只需要專注於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藉由重構作品來克服「水土不服」的問題,他說:「《小門神》現在出口到美國,在配音時為了方便外國觀眾理解就必須把整個故事重構一遍,所以我們創作者在創作時可以盡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等到國外發行的時候可以再用本土化的語境重新創作一遍。」
神山健治:描繪現實也是展現文化的重要方式
參與了經典動畫《攻殼機動隊》創作的神山健治多年來在動畫王國日本積累了大量的動畫製作經驗,在他看來,日本動畫有一個優勢在於創作者更看重觀眾的意見而非投資方,這樣出來的作品會更接近觀眾的喜好。
近年來,由於觀眾口味的改變,日本動畫的主流變成了描繪真實的日本人所生活的世界,不需要宏大的背景設定也能大獲成功。由此帶來的另一大好處就是發行之後外國觀眾也能通過這些作品了解現在的日本。談及在東方文化和動畫電影全球化的融合時,神山健治通過這一現象舉例表示:「中國動畫想要表現中國文化和東方文化,或許也應該刻畫現在中國的年輕人,他們吃什麼,怎麼生活,這樣反而能讓外國人了解現在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