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軍於2009年,之所以取名為Cicada(蟬)是因為人們察覺到蟬的出現,往往是聽到牠們的聲音,而不是看見其形體。蟬以一種低調的方式緩緩滲進人們的生活,即便,它們蟄伏十七年只為了一個夏季吟唱。
深受搖滾樂影響的Cicada,企圖將學院音樂教育轉化為濃厚敘事色彩的室內樂作品,不僅嘗試拓展多元視野,與跨領域的藝文好友共同合作,也盼能透過不同編制開啟更豐富的風景。成團初期由小提琴、大提琴、木吉他與鋼琴組成;2015年重組為五重奏,成員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鋼琴與木吉他,持續以海與土地為創作主題,譜寫屬於臺灣的音樂。
2010年,Cicada 的第一場公開演出,是為冰島鋼琴作曲家Ólafur Arnalds臺北演唱會開場;隔年推出首張正式專輯《散落的時光》,概念延伸自EP《Over the Sea/Under the Water》。2012年的迷你專輯《一起走吧》主題是「少女」,拆散既有編制,輕巧的配器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2013年,Cicada開始為臺灣的土地創作,《邊境消逝》以西海岸為主題,用一種擬人化的方式,想像這片土地面對各種變遷時的心路歷程。
2015年發行的《仰望海平面》是一張關於海洋的專輯,描繪的是臺灣的東海岸,以及包圍著東部小島的太平洋。Cicada以音樂模擬海的各種樣態,包括難以捉摸的海流、高高撐起的長浪、礁巖旁的碎浪、來回撫觸岸灘的浪沫……這裡有陽光、有晚風,有青春熱鬧,也有探入內心的自省──大海映照出的就是這些說不完的故事。
2015年12月,Cicada攜專輯《仰望海平面》進行了首度的內地巡演。
今年11月份,他們即將發行第四張全長唱片《不在的你們都去了哪裡》。這是一張關於動物的專輯,不僅有來自海洋的鯨豚、珊瑚與海龜,也有居住在城市的貓與山林中的鳥。
專輯曲目圍繞著與動物、海洋有關的主題:〈等待再一次躍出水面〉以不同的速度感,描繪臺灣東海岸常見的飛旋與花紋海豚;〈原本是家的地方〉則從白海豚的角度,敘述其棲地與臺灣西部離岸風機發展的現狀;〈不在的你們都去了哪裡〉由珊瑚產卵的夢幻場景開始,隨著海水暖化等環境劇變,珊瑚漸漸地白化了。
Cicada企圖透過弦樂、鋼琴與木吉他的純器樂演奏,勾勒出人類與海洋的關係,以及動物們的處境。
專輯《不在的你們都去了哪裡》將在2017年11月23日發行,並於2018年一月到深圳、廣州、上海、杭州、重慶、成都演出。
Stella Promotion 呈現
Cicada 2018《不在的你們都去了哪裡》內地巡演
1/12 深圳 B10現場
1/13 廣州 TU凸空間
1/14 上海 萬代南宮夢上海文化中心未來劇場
1/16 杭州 Mao Live House
1/19 重慶 寅派動力
1/20 成都 小酒館音樂空間
購票請掃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