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6日,侗族女歌手伍靈兒首張單曲《百鳥朝鳳》全球首發。她來自美麗的廣西省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伍靈兒是目前中國少數民族侗族唯一的獨唱歌手,未出道就獲得多項美譽。1992年出生的伍靈兒自幼以天籟之音聞名,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聲樂系,在音樂、表演和選美斬獲眾多獎項,被譽為「最美侗族姑娘」,是三江侗族民樂、侗茶等傳統文化傳播大使,鄉親們更親切稱她為「三江女兒」。 2016年5月,伍靈兒籤約星和傳媒,開啟演藝生涯,用民族風情踏入流行樂壇,並在影視歌全方面發展。
侗音天籟融合流行街拍,為愛而歌
伍靈兒的首張單曲《百鳥朝鳳》由新銳音樂製作人丁如依擔任音樂總監並包攬了詞曲編配的工作,丁如依表示,《百鳥朝鳳》的創作初衷源自於電影提及的靈感,也來自於對生活的感悟。更坦言,民族音樂的回聲黯然是現代樂壇不可忽視的遺憾,原生態音樂也被都市生活的快節奏衝擊到失落不堪。但是,《百鳥朝鳳》不是輓歌,並不是表達傷感,而是釋然和包容。正因為現代生活的壓力,才更需要氣質自然、品位純正、不絕如縷的原生態民樂來舒緩人們的緊張神經。「當伍靈兒用最質樸的侗寨元素演繹《百鳥朝鳳》的一剎那,百鳥朝鳳便不是輓歌,而是浴火鳳凰、涅槃重生,能夠讓大眾用新的視野和心態去對待侗族音樂。」歌曲中加入了林林總總的流行元素,譬如電鋼琴、貝斯、木吉他、鋼琴等,也通過琵琶、古箏、二胡等樂器的現代手法運用,從而表現出對電影《百鳥朝鳳》、對中國民樂、對民族音樂的歸屬感以及音樂理念。星和傳媒CEO、知名導演潘冠也參與了填詞,他認為,「民族與流行的界限就像社會發展中城市與農村的劃分一樣,必然有互相銜接的地方,同樣也能融匯成為一個整體,藝術元素的互相滲入,更能讓優秀的文化得到傳承,以致百花齊放。」歌曲如詩般的意境在伍靈兒的唯美侗音的烘託下達到前所未有的情感飛躍,歌曲中既有大情大愛,也有小情小愛,如「飲淚」表達深愛深藏無怨無悔,像「花逝去」、「人嘆息」通過物與人的同感比擬感懷,眷愛之意瀰漫,與伍靈兒的美妙聲線一樣陣陣迴蕩,餘音繞梁、不絕於耳。
新歌致敬「民樂傳承者」,與電影異曲同工
據悉,正在熱映的電影《百鳥朝鳳》因吳天明導演遺作和其中的人文關懷頗受關注,歌曲《百鳥朝鳳》的作詞立意響應了電影主旨,也呼應了現代民族藝人真實的現狀,幾代匠人的堅守、幾代藝術家對於音樂的革新,是中國音樂市場新的希望,花落終究會花開。當民族音樂淪為小眾音樂、地下音樂的時候,也正是無數匠人的堅守讓這些質樸的篇章依然能夠展現在大眾面前,地上是灰塵,地下終究是土壤。「做更融合更現代的民族音樂,讓民族音樂蛻變為國際音樂。」同樣也是新一代音樂人應當盡力而為之的堅守。隨著音樂創作多元化的趨勢,音樂製作也向多樣性、簡潔化的方向發展,「民樂的傳承需要更多人的關注,有的演唱和演奏形式越來越小眾,甚至有一些逐漸在大眾視線、耳畔消失」,而面對鄧麗君、徐小鳳等眾多前輩都曾演繹過的同名歌曲,伍靈兒表示確實倍感壓力,但也感受到了使命感,「我堅信,有中國音樂乃至世界音樂中,就有民族音樂侗族音樂的一席之地。」新歌希望通過精心製作,混合流行與民族的演唱,呈現給大家一個完整的、有詩意的、區別於其他也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在官方公布的發展計劃中,伍靈兒的首張數字專輯(EP)的多首歌曲及MV都進入了如火如荼的打造期,將陸續面世,有望前往三江侗族自治縣拍攝,展示當地美好的風俗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