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臺灣年度大盤點:民進黨倚美抗中的那些事兒(下)

2021-02-15 華夏經緯網

範瑋琪事件——


疫情爆發,口罩成了緊缺物資,民進黨當局宣布口罩禁止出口一個月,範瑋琪看到消息發文怒斥臺灣的做法是泯滅人性,直言日本都有捐助,何況是同胞,遭到綠營網軍出徵網暴。

張經義事件——

針對臺灣地區出身的大陸東方衛視記者張經義在白宮採訪美國總統川普時回答「我來自臺灣」一事,4月16日,臺當局陸委會表示,經查證張經義具有臺灣地區人民的身份,但卻擔任上海東方衛視駐白宮記者,兼上海廣播電視臺北美新聞主編。由於上海東方衛視是上海黨務及政務系統直屬事業單位,張經義已涉及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可能處以新臺幣10萬至50萬元的罰金。

歐陽娜娜事件——

央視「十一」國慶晚會,歐陽娜娜將與大陸藝人一同獻唱開場歌曲《我的祖國》,張韶涵也將在晚會上合唱抗疫歌曲《守護》。消息一出立即遭到臺陸委會威脅說若違反「兩岸條例」相關規定,將依「法」查處。

臺灣網紅事件——

12月,民進黨當局指控包括B站「臺妹PK」等多名臺灣網紅和一些團體製作散播具有「統戰」意函的影片,「配合大陸進行統戰宣傳」。對此,國臺辦批評民進黨當局和一些政客一而再、再而三利用公權力,打壓、霸凌一些臺灣人士,煽動敵意、仇恨和對立,實際上只會更深地撕裂臺灣社會。

產品包裝「去中國化」——

3月,臺灣通訊傳播主管部門通過所謂「電信終端設備審驗辦法」的修改草案,規定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包裝、說明書、軟體和固件等,不得標示「中國臺灣」字樣,否則不予審驗通過,即使通過的,也撤銷證明不得銷售。

華航「去中國化」——

7月22日,臺立法機構正式通過華航改名公決案。「華航改名」的提案起因於今年4月臺灣搞「口罩外交」,綠營人士怕國際看見華航機身上的「China Airline」字樣,以為該飛機屬於大陸。提議去掉「China」或增加「TAIWAN」等具有臺灣意象的設計。

臺北故宮「去中國化」——

11月,傳出民進黨有人提議將臺北故宮博物院改隸臺文化部門,並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臺行政機構的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有評論認為此舉背後有政治考量,與意識形態有關。對此國臺辦表示,大陸已經注意到關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將「改名降級」的傳言,已經引起臺灣社會各界普遍質疑和強烈批評。


旅行證件「去中國化」——


臺當局外事部門宣布,明年1月11日起正式發行新版旅行證件,新版的封面在保留現行版本的元素與架構下,放大「TAIWAN」字樣,將英文名「REPUBLIC OF CHINA」環繞於外圈,進一步提升晶片護照封面的「臺灣」辨識度。

疫苗「去中國化」——

9月25日,臺衛福部門主管陳時中在接受質詢時表示,臺當局已於9月18日和未來分配疫苗的「新冠肺炎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籤約,倘若排不到COVAX的疫苗,也沒有規劃購買大陸制疫苗。

中美貿易戰以來,民進黨當局「選邊站」動作明顯,亦步亦趨跟進美國川普政府的「反中牌」,大動作封殺陸資。這樣的政治無限上綱,反而斷了臺灣經濟活水,臺灣成了最大輸家。

封殺愛奇藝、騰訊——

8月18日,臺經濟部門預告在臺灣地區商業行為禁制表,明定臺灣地區個人或公司不得代理大陸OTT TV(線上影音平臺)業者商業服務。如此一來,未來愛奇藝、騰訊WeTV將不能從事會員服務,等同出局。「新法」預計最快9月3日公告上路,違者將依「法」處罰最高新臺幣500萬元。

強制「淘寶臺灣」撤出臺灣——

圖片來源:新華社

繼封殺愛奇藝、騰訊等公司後,8月24日,臺經濟部門宣布,以陸資佔比不到3成、英商投資的「淘寶臺灣」,屬於陸資,且未依規定申請許可,違反「兩岸條例」,處41萬元新臺幣罰款,並限期6個月內撤回投資或改正。

未標註圖片均來源截圖或臺媒

策劃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臺北法案」深度剖析 專家:民進黨「倚美抗中」把臺灣推入火坑
    民進黨當局「倚美抗中」將會帶來嚴重後果  川普上臺以來,美國對華戰略發生重大改變,美國對中國的防範和遏制提升。而臺灣被美國學者形容為「最好的反中資產」,打「臺灣牌」、利用臺灣對抗中國大陸成為美國的戰略選擇。
  • 對「臺灣之光」張經義開罰 民進黨「媚美抗中」達到登峰造極!
    現在張經義被川普威脅了,民進黨當局感到事態「嚴重」了,就立馬配合美國不問青紅皂白對張經義進行處罰,把昔日「臺灣之光」打成「臺灣之恥」。如此天壤之別的政治操作,不光張經義本人接受不了,連臺灣民眾也接受不了,讓那些曾經把張經義譽為「臺灣之光」的媒體特別是綠媒,情何以堪?民進黨當局針對特定個體解讀政策如此翻手如雲、覆手為雨的政治手段,真讓世人開了眼,大嘆臺灣的法律法規被民進黨當局褻瀆殆盡!
  • 《臺灣新聞臉》:臺灣政壇2020年度人物
    2021年已經到來,但很多2020年發生的事還在餘波蕩漾。回望2020,《臺灣新聞臉》特別梳理這一年島內政壇發生的重大事件,盤點穿梭其中的各色人物,製作了一份2020年度臺灣政治人物風雲榜。入榜的五位政治人物,無論是政治聲量、支持度、討論度或引發的爭議,都對2020年的臺灣政壇影響巨大。
  • 大挖「錢坑」 民進黨不惜「債留子孫」
    有島內輿論指出,一度自詡為「最遵守財政紀律」的民進黨當局如今債臺越築越高,黑手不斷伸向老百姓的「口袋」,欠下的巨額債務連子孫都難以償還。「預算案」淪為「債務單」在此次公布的2021年度「總預算案」中,不斷曝光的債務問題成為島內輿論關注的焦點。
  • 臺灣網友盤點民進黨上臺前後的那些「語出驚人」
    原標題:臺灣網友盤點民進黨上臺前後的那些「語出驚人」   中國臺灣網7月12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蔡當局上臺後,官員、民代時常「語出驚人」,臉譜網粉絲頁「臺灣傻事」發布一條新聞影片集錦,盤點綠營上臺前後講過的「幹話」,諸如「立委」邱議瑩說勞工「抗議都是放錄音而已啦!」
  • 【臺灣問題】2020年臺灣選舉中的美國因素分析
    臺2020年選舉結果不僅攸關島內政局,更關係未來臺灣戰略走向。蔡英文和民進黨奉行 「倚美抗中」的 「一邊倒」政策,韓國瑜和國民黨則延續馬英九時期 「親美友中」路線,意圖在中美大國博弈之中雙向平衡以達到雙重漁利的目的。2019年4月韓國瑜訪美期間提出臺灣 「國防靠美國、市場靠大陸」即是這種平衡思維的體現。
  • 2020臺灣說文解字:亂
    臺海網12月2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連金/文 網絡圖)再過數天,2020年就將過去。回顧盤點臺灣島內這一年來,連任的民進黨當局陷入執政亂象,人事爭議不斷,弊案爆發,從頭亂到尾。當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民進黨卻政治掛帥,大搞「雙標防疫」,導致防疫錯漏百出,害苦百姓,累及民生百業。
  • 看見臺灣|民進黨當局就是美國的「兒皇帝」
    連日來被「萊豬」拱的焦頭爛額的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仿佛接到指令,全力圍剿盧秀燕破壞「臺美」關係。受AIT與民進黨當局夾擊,盧秀燕一夕爆紅,在「六都」市長中排名也一下上升。民進黨當局不愧是打選戰的高手,把進口「萊豬」與「臺美」關係相連,食安問題一下子變成了的政治問題,盧秀燕的聲量高了,但國民黨卻陷兩難,繼續大陣仗反對必將惹惱美國,就此放手又等於被民進黨繳了槍,好不容易掀起來的一點聲勢,又洩了氣。其實,國民黨的兩難,正是臺灣社會政治生活的奇形所在。
  • 港臺腔:大挖「錢坑」,民進黨不惜「債留子孫」
    有島內輿論指出,一度自詡為「最遵守財政紀律」的民進黨當局如今債臺越築越高,黑手不斷伸向老百姓的「口袋」,欠下的巨額債務連子孫都難以償還。「預算案」淪為「債務單」在此次公布的2021年度「總預算案」中,不斷曝光的債務問題成為島內輿論關注的焦點。
  • 民進黨別做白日夢了!
    近日,美國務院又批准對向臺灣出售的「愛國者-3」飛彈重新認證,價值6.2億美元。有意思的是,臺灣媒體爆料說,美方在宣布前並沒有打招呼,島內相關方面事前不知情,顯得很被動。但綠營政客仍然像撿到了天上掉下的餡餅一般,忙不迭地感謝美國對臺「安全承諾」。倒是島內民眾眼睛雪亮,直言美國「又跟臺灣拿錢了」。
  • 「臺灣之光」張經義就這樣被民進黨當局給「泯滅」了!
    現在張經義被川普威脅了,民進黨當局感到事態「嚴重」了,就立馬配合美國不問青紅皂白對張經義進行處罰,把昔日「臺灣之光」打成「臺灣之恥」。如此天壤之別的政治操作,不光張經義本人接受不了,連臺灣民眾也接受不了,讓那些曾經把張經義譽為「臺灣之光」的媒體特別是綠媒,情何以堪?民進黨當局針對特定個體解讀政策如此翻手如雲、覆手為雨的政治手段,真讓世人開了眼,大嘆臺灣的法律法規被民進黨當局褻瀆殆盡!
  • 炒作「國際防疫缺口」,民進黨當局「獨」火攻心!
    臺灣地區防疫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也證實,雙方交換了臺灣確診病例症狀、本土傳播情形等資訊。這一事實,給那些哭爹喊娘嚷嚷世衛對臺不公的民進黨黨棍們又啪啪打了臉。早在1月12日至14日,疫情初起,大陸就安排臺灣專家到武漢實地考察。截至4月13日,大陸方面就向臺灣方面通報疫情信息127次。在符合一個中國原則下,臺灣地區參與全球衛生事務也有妥善安排。臺灣衛生部門通過世衛組織《國際衛生條例》架構下的聯絡窗口,可以及時獲取世衛組織發布的信息並直接向世衛組織更新信息,臺灣醫療衛生專家也一直以適當身份參加世衛組織的會議。
  • 「韓流」 美中及臺灣關係充滿想像
    臺灣首富、身價新臺幣2千多億元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投入中國國民黨初選,勢將取得提名,藍營人選已無懸念。郭臺銘可以直接跟美國總統川普熱線,與大陸也有暢通的溝通管道,讓接下來的美中及臺灣關係充滿想像空間,美國還會單押民進黨?綠營「辣臺妹」或「辣臺哥」遇上「霸氣郭董」,將使明年臺灣大選精彩可期。  國民黨高雄市長韓國瑜訪美18日返臺,以其原先說法,返臺後就要對是否參選2020表態。
  • 2020年臺灣經濟: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 題:2020年臺灣經濟: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  新華社記者查文曄 黃揚 鄧倩倩  盤點2020年臺灣經濟,人們有不少問號。全年經濟增長率比預期小幅上調,臺灣突破「悶經濟」了嗎?臺灣經濟表現中,什麼是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
  • 「疫」字獲評臺灣2020年度代表漢字 國臺辦:民進黨當局應認真反思
    「疫」字獲評臺灣2020年度代表漢字 國臺辦:民進黨當局應認真反思 2020年12月30日 10:4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2月
  • 選舉、人事、網軍...盤點2019年臺灣的那些「亂」
    東南網12月26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 林連金 文/網絡圖)年終歲末,又到一年盤點時。即將逝去的2019年,臺灣島內無論政局與經濟,還是社會與教育,亂成一鍋粥,從頭亂到尾。為了選舉,民進黨刻意製造兩岸敵意,販賣「綠色恐怖」,給兩岸交流設置重重障礙,大搞「臺獨」伎倆,壞事做絕,結果斷了島內民生經濟,也斷送了自己的民意基礎。
  • 央媒正告臺當局:若倚美謀獨,就加速解決臺灣問題!
    自6月9日美軍運輸機飛越臺灣以來,解放軍軍機已經8次進入臺灣西南空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華之聲《海峽時評》27日刊發評論文章,以嚴厲措辭稱:解放軍此舉是警告「臺獨」分裂勢力,倚美謀獨是死路一條,「臺獨勢力如果膽敢玩火,必定淪為炮灰、徹底毀滅!」
  • 臺灣負債上萬億,蔡英文還要打腫臉充胖子?
    作者:年負今年以來,美國大打「臺灣牌」,美國對臺軍售次數越來越多,但是,臺灣當局真的能夠承受得起大額軍購嗎?前段時間,臺「行政院會」通過了臺灣2021年的「總預算案」。在「總預算案」中被曝光的債務問題讓島內民眾驚心。
  • 看臺灣當局這一年都幹了什麼?
    ■臺灣當局「以疫謀獨」 「倚美謀獨」程度加深「以疫謀獨」「倚美謀獨」可以概括2020年民進黨當局在兩岸關係上的最大特點。當武漢剛剛暴發新冠肺炎疫情不久,兩岸中國人還沉浸在中華民族傳統的新春佳節喜慶氣氛之中,2020年1月30日被臺灣民眾罵為「畜生不如」的臺灣地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籤發了「不得向大陸出售口罩的禁令」。
  • 蔡英文倚美謀「獨」下場是什麼?央視最新表態,燃爆
    據央視網1月8日報導,美國國務院日前高調宣布,美國和臺灣當局會在北京時間7日上午舉行所謂「美臺政治軍事對話」,美國務院負責政治軍事事務的助卿庫珀將以視頻方式出席所謂「對話」並致辭。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在7日上午舉行的記者會上證實,對話已經順利完成,但時間、地點、談了什麼等細節不會對外做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