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人事、網軍...盤點2019年臺灣的那些「亂」

2021-01-20 中國新聞網

  東南網12月26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 林連金 文/網絡圖)年終歲末,又到一年盤點時。即將逝去的2019年,臺灣島內無論政局與經濟,還是社會與教育,亂成一鍋粥,從頭亂到尾。為了選舉,民進黨刻意製造兩岸敵意,販賣「綠色恐怖」,給兩岸交流設置重重障礙,大搞「臺獨」伎倆,壞事做絕,結果斷了島內民生經濟,也斷送了自己的民意基礎。相比之下,大陸保持戰略定力,牢牢把握兩岸關係發展主動權,不斷貫徹落實讓臺胞臺企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加速推進兩岸「新四通」,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促進心靈契合。

  回望這一年,臺海關係波雲詭譎,但兩岸關係依然克難前行。今日起,本報推出「2019臺灣說文解字」特別策劃報導,盤點解析今年臺海大事件。

  ▲釋字:「亂」,字義為罔失法度,若合成語詞,其意也多屬負面,如亂政、亂鬨鬨、亂七八糟。

  2019年,臺灣又「亂」了!本月6日,「臺灣2019代表字大選」結果揭曉,「亂」字間隔11年二度高票當選,道出島內民聲。

  回顧這一年,島內「亂」字當頭。年初,吃了敗仗的民進黨組成「敗選者聯盟」搶盡行政機構的高官位置,反而成為縣市長選贏者的長官,上演首場驚悚亂象,往後吃相愈加難看,甚至年中爆發了蔡英文專機走私免稅香菸的驚天醜聞。

  而2019年恰逢「選舉年」,藍綠陣營「傾情」演繹了史上最亂候選人出爐記。其中,賴清德被蔡英文不擇手段「玩殘」,又不得已擔任副手,勇奪「最佳委屈獎」。郭臺銘與王金平的參選和棄選插曲,更為「霧煞煞」的國民黨選情添加不少的「佐料」。

  「不問蒼生問鬼神!」「執政」一團糟的蔡英文,為了尋求連任狂拜神明,豢養「綠色網軍」打擊異己,而無暇拼經濟,島內罷工不斷,工薪不漲,蔡英文卻能亮出「華麗麗的數據」,號稱臺灣經濟增長率「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貢獻」了年度最佳笑話。

  選舉之亂

  再過不到半個月,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將舉行,截至目前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和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已兩度「交火」爭鋒政見。

  今年藍綠橘候選人的出爐,堪稱選舉史上最亂。民進黨先是賴清德搞「突襲」,蔡英文不擇手段修改規則「玩殘」賴清德,於6月13日民調勝出。韓國瑜在「選不選」的天人交戰中登場,最後在7月民調擊敗其他4人;其中穿插郭臺銘、王金平的參選又棄選的插曲。「四度」參選的宋楚瑜則選擇最後期限內「老將出馬」。

  人事之亂

  1月11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宣布由蘇貞昌接替「滿身傷痕」而辭職的賴清德擔任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而在去年「九合一」選舉中,蘇貞昌出徵新北市長結果大輸侯友宜30萬票,最後反而票輸越多官做越大,包括陳其邁、林佳龍等「敗選者聯盟」高升「入閣」,成為縣市長選贏者的長官,對此島內有人譏諷民進黨創造了另類「臺灣奇蹟」、「最扯鳥事盡在臺灣」。

  經濟之亂

  臺當局「主計處」10月31日公布稱,臺灣今年第三季經濟增長率概估為2.91%,優於預測值,「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蔡英文等據此宣揚「執政有成」,引發島內輿論質疑:這是今年最好笑的笑話,臺灣地區經濟成長「四小龍之首」,平均薪資卻是「四小龍之末」,這樣說得通嗎?而蔡英文每天都要掛在嘴邊吹噓的「臺商回流7000億元新臺幣」,也已被證實原來只有——「0元」。

  課綱之亂

  民進黨當局推動「新課綱」,大搞「教育臺獨」,其中在高中歷史課綱部分,強行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以「去中國化」,結果鬧了個大笑話。臺媒12月初爆料,在這份扭曲歷史、不切實際的課綱「指導」下,出版商編不出教材,島內明年2月就要使用的高中歷史第二冊教科書,至今沒有任何版本過關,有編書者說,「跳樓的心都有了」。

  私菸之亂

  7月22日,蔡英文專機在桃園機場降落,臺安全部門車隊在即將通過「禮遇通道」時被調查單位攔下,遭查獲走私免稅香菸共計9800條,總價值近700萬元新臺幣,掀開安全部門人員利用蔡英文專機走私香菸的驚天醜聞,致多名安全部門高官被迫辭職,重創蔡當局形象。

  網軍之亂

  12月2日,綽號「卡神」的民進黨籍「網軍」頭目楊蕙如遭臺灣檢調單位查出,僱傭「網軍」替臺當局「駐日代表」謝長廷辯駁,在網絡上操縱輿論,間接釀成前「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自殺身亡,被依「侮辱公務員及公署罪」起訴。由此,民進黨當局濫用納稅人的錢豢養「綠色網軍」的黑幕曝光。醜聞爆發後,民進黨如見「瘟神」,上上下下忙切割。

  罷工之亂

  因勞資協商破裂,臺灣長榮航空空服員6月20日起舉行罷工行動,7月6日落幕,長達17天的罷工事件導致長榮航空至少取消1400多架次航班,影響近28萬旅客,營收損失近28億元新臺幣。此次罷工創下臺灣航空業史上罷工天數最長、取消航班數量最多、影響旅客人數最多等紀錄,造成勞方、資方和旅客「三輸」。

相關焦點

  • 跌宕2019(三)亂局:2019年臺灣之亂
    跌宕2019(三)亂局:2019年臺灣之亂   日前,「臺灣2019代表字票選」結果出爐,「亂」字以10232票高居第一位,比起第二名的「謊」字多近4000票。這是自2008年首次舉辦年度代表字票選以來,「亂」字第二次出線當選。民眾對這一年觀感有多差顯而易見。2019的臺灣究竟怎麼了?「亂」字反映了臺灣怎樣的民意?
  • 淺析民進黨操控下的選舉產業鏈:以2018、2020年選舉為例
    此類問題與現象國民黨內部照樣存在,其他參加選舉的政黨與政治人物莫不依樣畫葫蘆,有樣學樣,此乃臺灣選舉制度之通病,只是民進黨精於此道,樂於其中不能自拔。 3、選舉機器中的網軍產業 2014年,網軍在「太陽花反服貿」抗爭中有「一鳴驚人」的表現,這是民進黨動用網軍進行網絡政治動員的第一波成功操作。
  • 【跌宕2019】亂局:2019年臺灣之亂
    【跌宕2019】亂局:2019年臺灣之亂 2020年01月06日 09:31:00來源:臺海網 >   跌宕2019(三)亂局:2019年臺灣之亂  臺海網1月4日訊 據廈門衛視報導,日前,「臺灣2019代表字票選」結果出爐,「亂」字以10232票高居第一位,比起第二名的「謊」字多近4000票。
  • [評,不平]2019年,臺灣發生了什麼?
    12月6日,「臺灣年度代表字」公布票選結果,在「謊」、「憂」、「驚」、「詐」等42個候選字中,「亂」字拔得頭籌。    2019年從春節期間臺灣華航一場混亂的罷工開始……華航唱罷,遠航登場,12月12日,臺灣遠東航空突然無預警宣告停飛。
  • 臺灣2019代表字票選「亂」奪冠,網友後悔:假間諜加綠網軍,我想改投...
    【環球網報導】「臺灣又『亂』了!」臺灣《聯合報》在「臺灣2019代表字大選」票選結果今天(6日)公布後發出感嘆。報導稱,「亂」字在42個候選字中獲選為臺灣今年的年度代表字。2008年臺灣首屆「代表字大選」第一名也是「亂」字,這是「臺灣代表字」選拔歷經12屆,首次出現重複的代表字。
  • 臺灣年金亂改惹的禍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年金改革讓社會動蕩不安,桃園市長鄭文燦為了軍公教警的選票,向蔡英文引以為傲的年改開第一槍,鄭文燦直指年金改革是蔡當局失敗的社會溝通和改革的布局,像軍改5成沒有改、警察卻改太多,當然憤恨不平。
  • 臺媒:2019臺灣怎一個「亂」字了得
    》與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合辦的「臺灣2019代表字」大選,在各行各業所推薦的42個代表字中,依序選出前十個代表字分別為亂、謊、憂、跨、驚、慮、啟、詐、換、孤,每個代表字都讓人心驚膽跳,顯示當前臺灣社會的紛擾與不安。
  • 主播、網紅、女同——臺灣選舉產生的「另類議員」
    「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上周六落下帷幕。在這次選舉中,除了一夜翻轉高雄的韓國瑜以外,在縣市議會的層面,我們也看到了許多新興勢力的誕生。譬如網紅呱吉(邱威傑)、面簿社團主播陳揚、臺灣首兩位女同志議員苗博雅和林穎孟等,都成為各地縣市議會新面孔。讓我帶你看看這些風格各異的另類「異員」們吧!
  • 2019年臺灣政局波詭雲譎、變化複雜
    2019年,臺灣政局主要圍繞2020年臺灣地區兩項選舉發生激烈鬥爭和複雜變化。民進黨當局執政陷入困境,但通過大肆操弄「反中拒統」、香港問題轉移執政不彰的焦點,謀取選舉私利。國民黨面對東山再起的有利客觀形勢,未能抓住民意脈動,逐步陷入被動。
  • 市人大人事代表選舉委員會召開工作座談會
    12月11日上午,市人大人事代表選舉委員會召開工作座談會。市人大人事代表選舉委員會主任委員、市人大常委會人選工委主任盛林主持會議並講話。市人大人事代表選舉委員會組成人員出席會議,人選工委全體人員列席會議。
  • 2020臺灣說文解字:亂
    臺海網12月2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連金/文 網絡圖)再過數天,2020年就將過去。回顧盤點臺灣島內這一年來,連任的民進黨當局陷入執政亂象,人事爭議不斷,弊案爆發,從頭亂到尾。當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民進黨卻政治掛帥,大搞「雙標防疫」,導致防疫錯漏百出,害苦百姓,累及民生百業。
  • 新聞人間:丁怡銘 臺灣牛肉麵之亂
    「牛肉麵之亂」。有評論說,丁怡銘這招叫「圍牛救豬」,有三層意思:一、以牛肉麵為例,告訴臺灣人他們其實一直在吃萊牛,吃了這麼久都沒事,再吃點萊豬有什麼關係;二、打擊2024年很可能出來選總統的柯文哲,告訴選民他先前還為賣萊牛的店家背書,如今為民請命其實只是玩政治;三、順便也把前總統馬英九拖下水,用馬英九2012年開放萊牛,來合理化民進黨明年開放萊豬,也提醒選民,國民黨當年支持開放萊牛。
  • 蔡英文靠它贏得選舉?——臺灣大選不可忽視的網絡新媒體因素
    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新媒體成為臺灣社會運用程度極高的媒介之一,島內民主政治生態也進入全新時期。目前臺灣有1900萬Facebook用戶,830萬Instagram用戶。新媒體的普及使民眾對選舉的參與度空前提升。今年臺灣大選,網絡新媒體深度介入選舉,成為影響臺灣大選的重要因素。
  • 最新民調盤點:直面臺灣「九合一」選舉
  • 起底民進黨「網軍」:黨副秘書長領軍、蔡英文競選發言人擔任主任
    據港媒報導,去年香港「修例風波」引發的暴力事件中,唐鳳也是亂港「網軍」的幕後軍師。2016年,唐鳳被蔡英文政府招攬為臺灣行政部門政務委員,負責督導數字經濟與開放政府發展。但事實上,他的工作與網絡政治密切相關。臺灣新黨發言人王炳忠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政策面上,唐鳳以「防範假新聞」、「防範大陸滲透」的名義,以政府官員身份跟社交媒體方面提一些需求,這是明面上就可以做的。
  • 臺灣網紅小盤點(11)蔡英文
    蔡英文的LINE粉絲數同樣位列臺灣政治人物之首,團隊人員利用該渠道與選民進行點對點的單線互動,建立各種圈群,舉行小規模的「社群之夜」線下活動,將大批粉絲「圈」進來,逐步轉化為願意投票的「鐵粉」。蔡英文的「網紅」之路開啟於2018年「九合一」大敗之後。不得不說,民進黨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的能力真強。
  • 王貞威:《變局與調整:2020年臺灣選舉探析》
    因此,可以用「波詭雲譎」形容2019年以來臺灣政局的深刻變化,而2020年選舉結構是自蔡英文執政以來臺灣深層社會脈動出現的趨勢性變化的一種延續,也是一個重要觀察點。「韓國瑜現象」可以說是2020年臺灣選舉最重要的背景,此次選舉之所以出現諸多與以往選舉同的地方,都跟這一現象有直接關係。首先,如何客觀看待「韓國瑜現象」。
  • 臺灣2022年選舉提前開始?55%臺灣人表態
    導讀:自從韓國瑜在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中失利後,中國國民黨在臺灣地區就顯得格外弱勢,甚至到了悶頭不出聲的地步。一路被動挨打,被民進黨消減了很多勢力,而隨著蔡英文宣布恢復進口萊豬,國民黨順勢而為,在最近接連打了好幾套攻勢。
  • 臺灣網軍霸凌國際,民進黨當局這下玩大了
    【兩岸快評第737期】最近,臺灣網軍在國際上風光無兩。無論是誰,只要對臺灣「不友好」,這些臺灣網軍就立刻出動,火力全開,好不威風。緊接著,13日又因為籃球運動員林書豪在臉書上發文呼籲大家摒棄種族歧視和政治因素,共同團結抗疫,引發島內親綠網軍排山倒海的批評與謾罵,林書豪的帳號遭到這些網軍「出徵圍攻」。躲在鍵盤後面的這些臺灣網軍儼然已經成為民進黨當局的頭號打手,只要有人敢持不同意見,就會遭到網絡霸凌。臺灣網軍玩的這麼大,他們瘋了嗎?
  • 臺灣網紅報告|臺灣網紅政治已打敗樁腳政治
    回顧國民黨這個百年政黨,上個世紀在臺灣維繫政治能量的手法,總是脫離不了地方民代、農會、漁會等「樁腳政治」,路數陳舊而老套,面對新媒體網軍迅速崛起,藍營可謂束手無策,即便經過2020年大選敗仗,迄今仍拿不出相樣的對策,如今兵敗如山倒的頹勢,網絡上政治聲量的一直扭轉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