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誠版西遊記:龍女究竟嫁給誰?

2021-02-15 葉之秋讀書

  前文說道紅孩兒拿住了唐僧,孫悟空去救。紅孩兒提出,要孫悟空幫忙保媒,方才肯釋放唐僧。

        且說孫行者聽紅孩兒要他保媒,滿口應承,問是哪家姑娘,紅孩兒道:
  「叔父可曾去過南海?」行者牛道:「什麼『可曾去過』,常來常往!與那觀世音菩薩姐弟相稱!有點好東西吃,便捎信叫老孫去嘗新!上回批杷熟了,老孫不得閒去,便差龍女千裡迢迢給老孫送來的!」紅孩兒大喜道:「小侄正要說龍女,她生得果如廟堂中那般?」行者道:「什麼話,比泥塑木雕的強百倍,用句唱詞兒,便是『沉魚落雁,閉花羞月』——侄兒打聽她幹什麼?」
  紅孩兒羞羞答答道:「叔父呀,小侄相中的便是龍女,只是沒辦法溝通。就煩你老去觀音那兒討個人情,讓她恩準,把龍女許給小侄!」
  行者笑道:「好個紅孩兒,果然精明!若硬吃唐僧,定惹得天怨人尤,『羊肉沒吃成,還沾一身羶』!哪兒跟配合龍女,成了神佛親眷;不僅撈了壽紀,還賺個如花似玉的娘子受用!」紅孩兒叫道:「叔父冤枉小侄了!其實未想這麼多,只求能與龍女親近,即使春宵一度,死了也心甘了!盼叔父玉成好事!」
  行者搖頭道:「難,難!你不知那觀音婆子是何等惺吝!豈 肯輕易將貼身人兒遠嫁?況且尚不明龍女有無婆家;便是沒有,人家能否相中侄兒,也未可知..委實是樁難事!」紅孩兒惱道:「我只道你神通廣大,觀音也會買你帳,原是牛皮哄哄!罷了,你不去南海,我也不放唐三藏,回去就煮他下酒也!」行者賠笑臉道:「你這孩子,不禁逗,一說便急!俺老孫還沒有辦不成的事哩!——即去南海給你保媒,你卻不許碰俺師父一根汗毛!」
  紅孩兒轉嗔為喜,「我道叔父不會不幫忙,就勞你的大駕了。我自回府,好生款待唐師爺、豬師叔,恭候叔父帶回佳音也!」行者日上應著:「侄兒,你就睛好吧!」心裡卻犯嘀咕,可師父小命在他手裡攥著,只好去南海走一趟碰碰運氣。看紅孩兒喜氣洋洋回府,招手叫沙僧降下雲頭,交待幾句,縱筋鬥雲往南海而去。
  卻道南海觀世音脅侍弟子龍女,正值妙齡,生得體態婀娜,妍麗風流,人見人愛。觀音見諸神圍著她,一如群蜂爭芳,私下告誡:「只可屬意一人,告與貧僧,叫他明媒正娶!不可朝三暮四,見異思遷。不然休怪師父家法無情!」龍女遵從師訓,挑挑撿撿後,餘下兩個,一是韋馱將軍,一是辯才元帥,一文一武,各有千秋,一時拿不定主意取誰舍誰。韋馱魁武有力,不善言語,卻想得出做得到:一個月夜,逾牆越窗,進了龍女寢室。龍女才沐浴了,正輾轉反側想事兒,忽見韋馱闖進,有點驚又有些喜。韋馱不言語就捉她,龍女問:「你要做甚?」韋馱道:「你白日朝我飛媚眼乾什麼?」就解龍女的褻衣,龍女半推半就,讓韋馱成了好事。自此兩個如膠似漆,形影不離。卻惱了辯才元帥。辯才元帥善歌誦,別號「妙音天」,引吭一歌,感天動地,石頭也落淚兒。他便趁觀音打發韋馱巡海之際,歌吟思慕之情,唱得龍女纏綿徘側,柔情萬千,遂又投入辯才懷抱。自此龍女便瞞著師父,設法與兩個幽會,怕頂了牛,遂岔開日子:韋馱將軍逢單,辯才元帥逢 雙。各得其樂,都以為龍女是自己的。龍女雖覺不妥,卻欲罷不能。遂拖下去,著實快樂了一陣。  焉知好景不長!一宵韋馱吃多了酒,記錯了佳期,醉醺醺去龍女處,正撞上辯才元帥在那兒廝混,大怒,兩個便打了起來。平時辯才打不過韋馱,只因韋馱醉了,兩個戰了個平手。諸天聞聲趕來,將兩個勸開,皆帶了傷。
  拉拉扯扯去觀音面前評理。觀音勸道:「好了,好了!一個針尖,一個麥芒,誰也沒吃虧,誰也沒賺便宜。且回去各自養傷,不許再鬧!」把龍女叫來責道:「我囑你只執一心,你卻腳踏兩隻船,如何罰你才好!」龍女跪下道:
  「師父垂恩,饒過女兒,我只選一個便是。」觀音道:「選哪個,當眾說出,師父為你辦嫁奩!」龍女思忖,這兩個小冤家,一個是「暴風驟雨」,一個是「漏瀑流水」,丟哪個都不捨得。觀音又逼著說,無奈何跺著腳哭道:「真真難為死小女子也!」觀音笑道:「罷,罷!給你三日空閒思想,三日後我升座講經,大眾在場,課畢,你當堂與我說清楚也!」龍女應了。
  這一日正是所定時日,諸天眾神齊聚潮音洞觀音蓮花座前,菩薩開口講道:「大乘妙典,汗牛充棟,無非是談真空無相之理,即非即是,何去何從,水濁不見魚,霧去則現日..」遂開釋《法華經》,直講得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眾弟子聽得如醉如痴,惟龍女心不在焉。原來尚未拿定主意,仍斟酌推敲,躊躇不安。
  忽聽菩薩喚她名號,忙從座裡走出,拜道:「弟子在。」觀音笑道:「三日期滿,可有抉擇?」龍女吞吞吐吐,欲言又止。觀音斂了笑容,皺眉道:
  「小小年紀,卻吃著碗裡想著鍋裡,沒個饜足!」龍女道:「盼師父明示。」
  觀音道:「胡說!我知你喜歡誰!我指一個,你將就了,日後好了好了;不好,爭爭岔岔的,豈不背後罵我亂點鴦鴛譜!我才不管!」龍女聽菩薩說不管,又嗚嗚哭起來。忽巡山的黑熊將軍跑來報導:「孫大聖來也!」觀音掐指一算,「善 哉!此間爭議不下,又來個遠路提親的;一不做二不休,把你嫁到爪哇國去算了!」
  慌得龍女、韋馱、辯才三個一齊跪倒:「師父開恩!那孫猴子是個潑賴,遠嫁之事千萬莫鬆口風!」正說問行者蹦進來,嚷著:「誰說俺是潑賴?」
  嚇得三個一時不敢作聲,還是辯才元帥機敏,答道:「誰敢誶謗大聖!適才聽說大聖來了,便爭論大聖裙子是狼皮還是虎皮的,不是什麼『潑賴』!」
  行者道:「久聞你有口才,果然名不虛傳!個兒老孫正好有樁難事,不好向菩薩開口,你就幫俺稟告上去吧!」把辯才扯至一廂,把紅孩兒求親事說了一遍。辯才道:「如是別的事,一百件也說了,這事卻一個字也說不得!」

  行者問為何,辯才道:「肥水不流外人田!」行者叫他說清楚些,卻又道:
  「一言難盡!」惹得大聖焦躁。觀音怕他失態,叫道:「孫悟空,你來南海,不拜貧僧,只扯著底下人嘀嘀咕咕;我道這些日他們不甚聽話,原是你這等歹徒調唆的!」
  行者便過去施禮道:「菩薩說哪裡話!豈不聞『教不嚴,師之情』!你手下人不規矩,哪兒怪著老孫!只要龍女沒學壞,嫁出去叫人誇是個賢惠媳婦,餘者好壞俺便不管了!」遂把紅孩兒央他做媒之事備敘與菩薩。菩薩笑道:「天上地下皆知我家龍女貌美,前些日太上老君還打過她的主意來,叫我一口回絕了!還惹得他老人家生氣。悟空,我也不管這紅孩兒綠孩兒是哪路神仙,龍女我是不遠嫁!」
  大聖道:「菩薩莫非叫龍女做一輩子老姑娘不成!」觀音道:「我這普陀山便有現成的好配偶,為何要捨近求遠!」行者著急:「你不嫁龍女、唐三藏可就成了紅孩怪的俎上肉了!——吃了才好,老孫正不想幹哩!就此撒手回家!」觀音道:「你這猴頭,動輒發急,全無涵養!哪兒曉得我手裡還壓著樁公案未了哩!也是為龍女這妮子,韋馱、辯才鬧得不可開交,還未扯羅清,萬裡之外 又冒出個紅孩兒!」略一思忖,笑:「有了!我叫辯才、韋馱助你滅妖,誰降了那怪,誰便娶龍女為妻。龍女,你看這主意如何?」龍女想想也別無良策,道:「就依師父之言,誰擒住那『癩蛤模』,我就嫁誰!」
  韋馱、辯才皆喜:一個仗著勇猛,一個憑著智謀,都以為自己能拔頭籌。二神領過師命,便隨行者縱狂風過了萬頃碧海,直奔號山。
  三眾在火雲侗前松林裡降下雲頭,會臺沙僧,隨後探營。見·群小妖正在洞門外張燈結彩,兩砷納悶,便問原因。大聖道:「說來慚愧,那怪滿心指望老孫能馬到成功,領回龍女來;等不得窮忙就鋪陳起來!」兩個大怒,便欲揚戰。悟空問:「兩個一起上,拿住妖怪算哪個的?」辯才便道:「誰先上?」韋馱要搶頭功,爭著出戰。辯才尋思:「這紅孩兒定不是平庸之輩,不然早被孫大聖滅了。何不叫那傻烏先打,探探路子,再作良圖!」這般想,遂不爭執,讓韋馱打頭陣。韋馱前腳走,行者背後叫:「韋馱將軍,休提老孫在此,只說俺仍在南海勸菩薩嫁女——怕的是一戰不克,殃及師父、師弟也!」韋馱不耐煩道:「曉得了!那毛孩子育多大能耐,還『一戰不克』!
  看吾如何降那小兒!」便挾風舞杵向前。
  眾妖正忙平著掛燈籠扯紅綢裝扮洞府,卻被一股狂風吹得彩墜燈破人趔趄。都道:「大王要迎親,天降此惡風,不吉利也!」才說,便見一員天神,金盔金甲,持降魔杵,威風厚凜,於風中現相。那大膽的便道:「你是哪路神怪?來吃喜酒卻早了些!快收了風,休再打壞家什!不然你就是大王他親娘舅,也免不了討沒趣兒!」
  韋馱嗡嗡喝道:「我乃觀世音菩薩麾下戰神韋馱,專程來吃紅孩兒小木瓜的喜酒,速叫他出門迎接!」小妖懼他,忙回洞報信。紅孩兒正試喜袍,疑惑道:「廚子才剛殺雞褪毛,新媳婦還沒照面,那娘家吃喜酒的便來了,怪哉!」丟下喜袍,出門見韋馱殺氣騰騰,詫異道:「韋馱將軍果是來吃喜酒的,為何使風毀了我的燈彩喜紅?」韋馱罵道:「你個黃嘴小兒,還未掉尿片子,竟膽敢覬覦龍女!吾奉觀音玉旨來殄滅你這廝!」紅孩兒勃然大怒,跳腳罵道:「孫悟空,這個哄死人不償命的刁猴!他答應去南海提親,卻又唆使觀音遣將拿我!我回頭便煮了唐僧下酒!」轉身便要回洞行兇。韋馱忙道:「這不關孫大聖事,他師父、師弟在你手裡,豈敢拿兩條人命當兒戲!
  那大聖再三勸菩薩把龍女嫁你,菩薩好歹不答應!」紅孩兒遷怒道:「什麼大慈大悲觀音菩薩,好不曉得人情世理!待我先降了你這冒失鬼,再找那拐古頭①婆娘算帳!」因來得慌,未帶兵器,便從小妖手裡奪過一把鋼刀,迎戰韋馱。
  韋馱看紅孩兒小小巴巴,便沒放在眼裡,一條金剛檸舞得流星一般,那紅孩幾閃跳騰挪,幾個回合下去,兩個競戰成平手。韋馱求勝心切,恨不得一杵把紅孩兒打死、便使猛力攻殺。紅孩兒避其鋒芒,節節退敗,韋馱得意揚揚往前逼,以為勝券在握;焉知紅孩兒是以守為攻,覷見韋馱近前,呼地噴得一團烈火!韋馱躲不迭,燒了一手一臉的燎泡,痛得哇哇直叫,落荒而逃。那紅孩兒也不追趕,呵呵大笑道:「韋馱那廝,初以為你這戰神經打,卻原來也是草包一個!快回去告訴觀音,如兩日內不把龍女送來,我先吃了唐僧肉,再去南海搶親!」
  ① 拐古頭——方言,指人性情喜怒無常,喜歡撥弄是非,使入下和、毀人好事韋馱負痛逃至山澗下水潭邊,把手臉皆侵在水裡,方覺疼痛輕些。行者叫沙僧守著老營,與辯才元帥去看顧他。行者道:「將軍休要煩惱,待老孫吩咐下人捉只獾,煉些油與你療傷!」辯才假惺惺道:「老弟吃苦了,哥心裡很是不安!」韋馱「哼」一聲道:
  「你心裡恣得要命,卻說甚『不安』,鬼才信!哎喲——」那傷又痛大聖遂念咒語拘來山神、土地,令他兩個速去捉獾煉油,給韋馱將軍搽抹傷患。
  兩個遵命去了。行者攙韋馱回到松林歇息。又商議對策。辯才見韋馱慘遭敗北,一時無語。行者道:「老孫前些日得一兵書..」辯才忙道:「在哪?
  快取來與我瞧瞧!」沙僧便自包袱裡揀出。辯才如獲至寶,翻閱多時,忽道:
  「諸位請聽這篇:『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故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妙哉,妙哉!·紅孩小兒休也!」韋馱撇嘴道:「紙上談兵,牛皮哄哄!哎喲——」
  行者道:「元帥有何高見,老孫願聞!」辯才道:「『兵形像水』,我要在水上做文章;『避高趨下』,我便在這山澗中擒那廝!這紅孩兒人小鬼大,不宜強攻,只宜智取,我便投其所好,變作龍女賺他!此謂『因敵變化而取勝』!」行者、沙僧齊聲道:「如此你果然是『神』了!」韋馱心說:
  「望文生義,未聽過這般解兵書的!」遂添一句:「成神也是草頭神!」辯才裝聽不見,高高興興道:「列位休喧闐,我要變化了去引那小妖怪上鉤!」
  遂念動真言,搖身一變,果然變成龍女,嫋嫋娜娜出了松林,尋徑下澗去了。
  韋馱背後嘟嚕:「好歹失了手,也弄一臉大燎泡兒,就不神氣了!」行者、沙憎直偷笑。
  辯才元帥下了澗,來至清潭畔,先採了各色野花拋在水裡。那碧瑩瑩泉水頓時五彩斑斕。假龍女先臨池照了照影子,果然楚楚動人,不禁得意一笑,方解衣入浴。
  卻說紅孩兒至洞府,雖取了勝,卻無喜悅可言,呆呆瞅著喜袍,在那兒想心事:原以為孫大聖與觀音有交情,再則還扣著唐僧、八戒為人質,定能順順噹噹領龍女回來拜堂成親;不曾想猴 子臉面也有限,觀音菩薩不慈悲! 愈想愈惱,恨不得這就飛到南海去,劈空把龍女搶過來!
  正煩惱間,忽聽一陣美妙歌聲自洞外傳來。那歌曲委實神奇,廳上的花卉都隨之舞動,紅孩兒神不守舍,開門出洞,循聲覓去,那歌聲原是自澗底發出的。走到澗邊一望,老大神,碧波中一個絕色女子正在沐浴,一廂吟哼著歌子。日光明亮,照著那女子:發如青綢,臂似新藕。紅孩兒心中迷迷怔怔,這是何方美人自天而降?仿佛被無形紅線牽引似的,下到澗底。水邊堆著佳人云霞般綢裳;佩飾閃閃發光;水上浮著奼紫嫣紅各色野花,那女子宛如一朵亭立的菡萏,凌波舞著。紅孩兒看呆了。那美人瞧見紅孩兒便止了歌聲,將身子藏在水裡,不勝嬌羞似的。
  紅孩兒細覷她的眉眼面容,禁不住叫道:「龍女,是你麼?」「龍女」
  笑笑:「你便是紅孩兒?」紅孩兒道:「是我,菩薩不是不放你嗎,怎麼來的?」「龍女」道:「韋馱那笨物吃了敗仗,回去一說,觀音也懼你神通,無奈何,只好放我來了。」又道:「他們說你是個吃人的妖精,我看你眉清目秀,倒不像。」紅孩兒道:「要是你跟了我,我就不做妖精,不吃人了!」
  「龍女」道:「此話當真?」紅孩兒道:「若有一句假話,天打五雷轟!—
  —你請上岸,隨我回洞府吧!」「龍女」道:「我不想進洞,我討嫌那幫小妖!」紅孩兒道:「我打發了他們便是!」「龍女」道:「我平素愛潔淨,一路風塵僕僕,身上刺撓,看這潭水甚好,便先來洗謬,想著欲見郎君,心裡高興,信口歌唱,卻驚動了郎君;來得正好,就幫我梳梳頭搓搓背吧!」
  紅孩兒被幾聲「郎君」叫得臉熱心跳,道:「娘子萬裡迢迢來至荒山,紅孩敢不盡犬馬之勞!只是怕小妖們山上窺見,指指戳戳的,反而惹閒話。
  不如晚上再來同浴,可以盡興,豈不更妙!」
  「龍女」直身撒嬌道:「我不,我這就叫你陪我洗!」紅孩兒瞅見「龍女」露出水波的酥胸綿腹,只覺得口於胸悶,不能自已,便解了衣衫,只剩下一個紅兜肚兒,跳到水裡。「龍女」笑盈盈迎上來,伸胳膊把紅孩兒扯到面前,笑道:「還要這遮羞布做甚!」便裝作要與他解帶兒,其實想生擒他。
  卻說韋馱在松林裡看得清楚,眼看辯才要大功告成,妒火中燒,即化作一股清風撲下山澗,拂過紅孩兒耳畔:「聖嬰大王,那龍女是假貨,要設計賺你!」紅孩兒痴痴迷迷,正要隨「龍女」擺弄,忽見水波湧起,又聞耳語,頓時醒悟,一把推開假龍女。辯才知已敗露,也現本相要擒拿紅孩兒。原來五行中水克火,紅孩兒在水中難吐火噴煙,就慌張爬上岸。辯才緊追不捨。
  紅孩兒顧不得念咒施法,只好隨跑隨反手鉤沙,辯才被沙土迷了眼,只好停下來揉巴。紅孩兒趁機逃回洞府。
  辯才兩眼通紅,空手返回松林。韋馱迎上連道:「可惜,可惜!差一點便活捉那廝了!」辯才劈胸揪住韋馱:「還有臉說,要不看你臉上大泡套小泡,便賞你兩個耳刮子!」行者焉能不知緣故,勸道:「算了,算了,別窩裡鬥了!再作良策!」
  說話間山神、土地來獻灌油,並帶些乾鮮果品、素湯米飯。沙僧給韋馱上了藥,幾眾吃了齋飯。天色向晚,月上東山。山神道:「夜晚不便爭鬥,這近處有一山洞,裡頭甚寬敞,不如請大聖與諸神去山洞避避風露,明晨再作打算!」行者與諸天商議了,遂人山洞;土地尋些乾柴,生起一堆火;又將山芋、慄子丟在熱灰裡悟炙。行者嫌人多亂哄,斥退山神、上地。因出師不利,幾個均無話說。悶至半夜,皆昏昏睡去。只行者輾轉反側,難以成眠,忽見龍女飄然而至,揉眼坐起道:「妹子,你是真的還是假的?」龍女嗔道:
  「死猴子,睡迷頭了,什麼真的假的?」行者定睛看了,果是真的,遂請她坐在火旁。龍女拍手道:「好香!」便使樹棒撥灰挑慄子吃,又道:」你們倒自在,烤火吃山果!」
  行者嘆口氣:「雞肚不知鴨肚事,自在什麼!」忽笑道:「莫非菩薩算出韋馱、辯才俱敗了,派你來媾親講和?」龍女道:「果真都敗了?真沒用!
  不如嫁紅孩兒算了!」韋馱、辯才被驚醒,睡眼惺松,認出是龍女,又愧又惱,悶頭不語。行者朝龍女道:「你來得正好,快回去請菩薩來證婚,把你嫁紅孩兒,俺們也落場喜酒吃!」沙僧亦醒了,道:「吃喜酒,休漏了老沙!」
  龍女道:「放心;一個也漏不了,包管叫你門醉得鑽桌子底!」韋馱、辯才忙爬起來。「姐姐,你死活不能嫁給那小妖怪!」龍女有心氣他兩個,道:
  「誰叫你倆是』銀樣蠟槍頭』!」轉身去洞口,一壁廂叫:「媽媽,快進來呀!孫大聖他們急著要吃女兒的喜酒哩!」沙憎驚喜道:「莫非菩薩來了?」
  龍女笑道:「早就來了,在洞外觀景致呢!」沙僧搶著出門迎接。
  須臾,果然迎來了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後頭跟著護法神惠岸。辯才一見菩薩便告韋馱為私利助妖,韋馱豈肯認帳!兩個唇槍舌劍爭了半天,菩薩息事寧人道:」好了,好了!瞧你倆,脖子青筋暴得蚯蚓似的!也不怕外人笑話!——悟空,遠道而來,用什麼款待貧憎?」行者道:「俺也是行路客,該找土地、山神盡地主之誼;現成的還有些山果。」用樹枝撥撥熱灰,「連慄子都叫龍女揀吃了,只剩下一塊紅山芋,菩薩若不嫌棄——」惠岸笑道:
  「大聖休說了,也不怕師父笑話!她老人家龍肝鳳膽都不稀罕,還食你的山芋!」行音道:「俺也是說笑話,還是給師父、八戒留著吧,沒準餓了兩天了!」觀音聽了,動容道:「阿彌陀沸,你們也不容易!」行者道:「菩薩知俺們難處便好,休拿糖,好歹救出他兩個!」觀音道:「無須多言!不然豈不令那妖魔小覷我南海神聖!天明自有分曉!」便入禪定。大眾也各自閉目養神。
  天才蒙蒙亮,行者機靈,先醒了,鑽出山洞,忽聽火雲洞門轟隆隆開了,八戒慌慌張張奔出,騰雲往東南而去。行者納悶,駕雲追上去叫道:「八戒,哪裡去?怎麼脫的身?」八戒埋怨道:「好哥哩,這兩日你瞎忙乎些甚?弄得那紅孩兒一陣喜一陣憂,俺師徒倆也跟著一時座上客,一時階下囚。昨兒後晌又怎麼惹惱了那妖?吃了兩罈子悶酒,半夜裡惱得要殺師父吃肉。多虧俺老豬拍胸脯說要去南海當說客,好歹領龍女回來,那妖才放過師父..」
  行者賠笑道:「倒也多虧了師弟!眼下菩薩、龍女皆在此,且隨俺來,共商降妖救師之事!」八戒便跟行者回來,入山洞拜見菩薩;瞅見龍女,兩眼放光道:「無怪那廝相中了這位妹子,寧肯舍了唐僧肉,換俺也一樣!」說得龍女眉開眼笑;氣得韋馱、辯才怒目而視。行者把八戒耳朵一擰,「呆子,別添亂了!快把正事告訴菩薩!」
  觀音聽了八戒言語,道:「正好將計就計也!」吩咐韋馱、辯才先回普陀山,囑惠岸同行:「好生看著,休叫兩個半道上打起來!」那二神戀著龍女,不想離開,但師命難違,只好一步一回首地隨惠岸走了。
  三眾走後,觀音便令龍女去山澗採無憂花。沙僧道:「這等小事,何須仙姑動手!」搶著要下澗,觀音贊道:「這沙悟淨,果是個勤快的!——然卻這回非要龍女自己採不可!」龍女或有所悟,應一聲便蹦蹦跳跳去採花。
  觀音乘機褪下腕上玉鐲,吹口仙氣,變成一株香花,行者笑道:「龍女已去採花了,還用菩薩變假的充數?」觀音嗔道:「猴兒休多嘴,不然便念『緊箍咒』!」嚇得行者不敢再言。觀音把假花袖了。一時龍女採來一大把無憂花。觀音接了,將玉鐲所變之花也混在裡頭,扭絞穿挑,編了只花環,與龍女佩戴的相仿。龍女問:「師父編它做甚?」觀音笑道:「給你郎君佩戴!」
  龍女飛紅了臉:「師父這般說,我便真嫁給他了!」觀音道:「他他的,他是誰?」道:「誰,紅孩兒!」觀音撥拉腮臊她道:「沒羞!親還沒相,也不知是高是矮,黑白胖瘦,有無疤拉麻子的,便嫁?」行者、八戒齊道:「要說這紅孩兒長相,沒得說,端的一 表人材,風流調悅;只可惜是個妖怪!」 龍女撫掌道:「媽媽兒,你聽見了麼?」觀音道:「你休套近乎,我可不敢要你這女兒!」
  龍女見觀音不笑,偷吐了一下舌頭,不作聲了。忽聽觀音吩咐:「悟能、悟空,你兩個去告知紅孩兒,說我親自送龍女來給他成親!」這兩個果去砰砰打門,觀音帶龍女升在空中。旋見洞門開了,走出紅孩兒,與孫大聖、豬八戒相互言語兒。龍女雲端上看得清,小聲道:「師父,那紅孩兒果是一表人材哩!」觀音不樂道:「我正要設計賺他,你誇他怎的!」龍女道:「師父下手輕些..」觀音道:「說此話,莫非真的有意了?」龍女嘟嚕:「總比那倆膿包強!」觀音責道:「你這孩子,見一個愛了個,見兩個愛一雙,我真生氣了!」龍女忙道:「媽媽莫生氣,我只求你手下千萬留點情兒!」
  觀音滿面慈笑,將花環交與龍女道:「你下去把花環贈紅孩兒,若他有福佩戴上,我就成全你們!」龍女喜上心頭,捧著花環踏彩雲降於洞前。紅孩兒昨日才被騙過,心有餘悸,道:「你這龍女,真那假耶?」龍女道:「昨日之龍女佩花環沒有?」紅孩兒恍然大悟,上前施禮:「姐姐駕臨荒山,有失迎迓,萬乞恕罪!」又朝雲端上觀音遙拜。觀音微笑,作慈悲狀。龍女問:
  「你我素不相識。為何思慕於我?卻也費解!」紅孩兒道:「廟中初逢,一見鍾情也!」龍女逗道:「今看真人,與那假相如何?」紅孩兒道:「勝一萬倍!」道:「油嘴!——還吃唐僧否?」紅孩兒道:「今得秀色可餐,還吃甚和尚!」「還做妖精麼?」「若能親近仙子,寧願皈依釋門,烙守戒律!」
  龍女歡喜,「師父有個花環,讓我送你,若能戴得上,咱們即可——」臉兒便緋若朝霞。紅孩兒見狀登時明曉、從龍女手裡搶過無憂花環,套在脖子上。
  龍女笑道:「果然能戴上,卻真好看兒!」
  兩個正眉目傳情,情意綿綿;不曾想那觀音見紅孩兒入鍛,暗喜,遂念動咒語,乃是她自「定心真言」演化出的「淨性真言」,又稱「玉箍咒」。
  只見紅孩兒頸上花環葩落葉墜,轉眼間只餘下一條碧澄澄的玉圈子,將紅孩兒脖子勒得細若手腕!紅孩兒指龍女,欲責:「原來你也誆我!」卻已說不出話兒,兩眼翻白,一頭栽倒在地。行者揮棒要打,半空卻又停住。沙僧喜道:「大師兄這是讓小弟叨光立功也!」舞杖砉地打去,卻叫龍女拋起自個花環,擋住了。龍女叫道:「捲簾大將住手,且聽菩薩發落!」那沙和尚無奈,只好收了杖。
  觀音降下祥雲,龍女跪倒求情:「師父,他已願皈依佛門,就饒過他吧!」
  觀音嘆道:」只道你楊花水性,今日也見執著!——就饒他性命,你卻不能嫁他!」龍女問緣故,觀音道:「我若允你嫁他,那韋馱、辯才必心生嗔怨,記恨貧僧,海島將無寧日矣!」見龍女怏怏,道:「我收紅孩兒做個善財童子,侍我左脅,與你能時常相見,也解思慕之苦!」轉念道:「只恐你們年輕妄為,玷汙洞府,卻叫貧僧犯難!」沙僧一廂嚷道:「這有何難!不勞菩薩動手,交與弟子,片時便把這廝變成太監!」
  沙僧才說罷,便聽八戒嚷:「這主意忒損,菩薩休聽他的!」行者也道:
  「八戒說的是!」龍女杏目圓睜,「沙悟淨,你——!」轉身跪下,「師父慈悲,萬乞饒過紅孩兒!」觀音道:「為師何曾想過要害他!我兒起來!」
  念動咒語,收了玉釧;見紅孩兒已甦醒,道:「我欲收你做善財童子,座前侍候。但恐你塵心未混,迷戀龍女,做出傷風敗俗之事,貧僧讓你與龍女結為姐弟,發誓敬而遠之。倘暗中有染,便是亂倫,依律嚴懲!」喝一聲:「還不跪下結拜!」龍女、紅孩兒無奈,只好跪倒在觀音面前,拜為姐弟;又遵菩薩口諭,——盟誓。觀音方呈慈祥笑意,給紅孩兒摩頂授戒,自帶兩個回南海去了。
  沙僧自去洞中打殺小妖,解救帥父;行者彎腰撿一朵殘零的無憂花,遙望觀音雲影,嘆道:「不戴明箍,便佩暗箍,也是可悲!」

相關焦點

  • 觀音身邊兩個小孩,一個善財一個龍女,這個龍女究竟是何方神聖?
    不管是佛教還是民間,龍女的傳說都是不一樣的,但都有美好的共同之處。西遊記這本書想必所有人都看過了吧,知名度也是非常高的,如果看過這本書應該都知道在觀音的身邊有兩個侍奉她的童子,一個是善財童子還有一個就是龍女。
  • 西遊記中觀音身邊的龍女是何來歷,背景不簡單,實力可以秒殺悟空
    觀音在西遊記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說,沒有她,就不會有一個完整的佛經團隊,因為這個團隊的建立,完全都是觀音的牽線,先是指點唐僧,然後又一個接一個地將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送到唐僧的身邊。除了她強大的法力和在佛教世界的崇高地位,觀音身邊的人也個個都是神通廣大,法力無邊。
  • 觀音菩薩真的怕孫悟空拐走龍女,不是開玩笑,你看龍女的爹是誰
    觀音菩薩身邊有一位龍女,大家通常稱她為「善財龍女」,許多人以為,這位小龍女是四海龍王的家眷,而且極有可能是近水樓臺的南海龍王之女,送到菩薩身邊來侍奉的。在《西遊記》裡這種例子很多,比如涇河龍王的兒子就有為佛祖服務的,還有託塔天王的兩個兒子,一個侍奉如來,一個侍奉觀音,不過,這位善財龍女並非來自四海,而是出身于天龍八部。
  • 《西遊記》的作者究竟是誰?這部著作究竟在說什麼?四百年密碼今朝破解!
    其作者是誰?其諸多版本是如何衍變的?邯山區趙勇的這本書為您一一解讀!《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主旨為何?其作者是誰?其諸多版本是如何衍變的?由此產生爭鳴四百年經久不息。邯山區物價局趙勇同志歷時八年,利用業餘時間一舉破解了《西遊記》諸多未解之謎,顛覆了前人諸多論斷,尤其是發現了《西遊記》作者,乃是明末東林領袖高攀龍。日前,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隆重推出了趙勇(筆名:華陽過客)同志的力作——《西遊記:大明王朝國祚密碼》。該書用翔實的史料、縝密的推理,徹底解開了《西遊記》四百年紛爭。
  • 降龍扮成黃金烏龜迎娶龍女,說起「扣泥七娃」,扮成土鱉國壕王子
    導語:《大話降龍》漫畫中,主角降龍一直是個女人緣特別好的傢伙,我都不記得他究竟無意中在田螺島救起來過多少美人了,總之,除了他喜歡的伏虎,其他的女孩子對他多多少少有些好感。龍女真的從降龍被子裡爬出來原來是龍女的父親想要龍女嫁給一個九頭龍王子,這個王子妥妥的有錢啊,直接送給龍王一艘純金打造的航船,還有各種寶藏,這一大波聘禮,讓龍王心動了。
  • 《西遊記》唐僧母親,餘秋雨為她拋棄髮妻,妻子:來世還嫁給他
    喜歡看黃梅戲的朋友,應該對嚴鳳英、馬蘭、吳瓊、吳亞玲等名角不陌生;而看過老版《西遊記》的人更是多不勝數。今天要說的就是在《西遊記》中出演過唐僧母親的馬蘭,那一年馬蘭才20歲。其實,馬蘭18歲的時候就已經登臺演出,聲名鵲起了,塑造出張玉良《風塵女畫家》,李碧翠《無事生非》,紅杏《遙指杏花村》,賈寶玉《紅樓夢》,祝英臺《梁山伯與祝英臺》以及雲花公主《龍女》,嚴鳳英《嚴鳳英》,崔鶯鶯《西廂記》等等藝術形象,個個栩栩如生,光彩照人。
  • 《西遊記》作者究竟是誰?
    所以現在在學術界還是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西遊記》小說的作者是吳承恩;一種認為《西遊記》小說的作者不是吳承恩。認為《西遊記》小說的作者是吳承恩的除了上面講到的資料以外,有的人還提出了《西遊記》小說的類證來證明,包括裡面用的淮安的方言,包括裡頭《西遊記》小說的某些內容和吳承恩詩文的某些內容是相近的。甚至《西遊記》小說某些思想和吳承恩的某些思想相近,但是這都不是一種嚴謹的考證的態度。
  • 觀音為啥擔心孫悟空拐走龍女?原來猴子有老婆,還是搶來的?
    孫悟空搬不動,菩薩便叫出自己身旁的龍女,讓龍女拿著玉淨瓶,同孫悟空前去降妖。但菩薩卻又有了擔憂: 待要著善財龍女與你同去,你卻又不是好心,專一隻會騙人。你見我這龍女貌美,淨瓶又是個寶物,你假若騙了去,卻那有工夫又來尋你?你須是留些什麼東西作當。
  • 中國神話中的龍女,是妖還是仙?
    說到龍女,想必大家也不陌生,通常來說,龍女一般指中國神話中,龍王的女兒。也是我們中國神話中比較特殊的一種存在,也經常作為愛情故事中的女主角出現。 不過從很多古代神話和故事中,對龍女的描述設定來看,似乎並非如此,龍女作為妖的屬性,似乎更多一點,總結來說,龍女應該屬於介於妖和仙之間的一種存在。 而且作為妖的屬性還更多一些,比如唐朝的《博異志》中記載,書生許漢陽湖中泛舟,誤入一片秘境,一群美女請他喝酒吟詩,好不快活。一位美女還請許漢陽題了字。
  • 大話降龍:龍女一直在等她的真命天子,擇偶的標準竟是這個?
    東海龍女因為違抗龍王的指婚,被老龍王一怒之下關進了東海大牢。同時被關押的還有龍女的好朋友降龍。老龍王指望著降龍在牢裡能夠把龍女點醒,好讓她接受和九頭龍王子的政治婚姻。東海大牢裡,小龍女不停地威脅老龍王趕緊把她放出去,不然她就要大鬧龍宮。降龍在牢裡倒是很安靜,他靜靜地坐著看小龍女撒潑。
  • 這不是西遊14-15:孫悟空的愛情,以及究竟是誰在大鬧天宮?
    一、我們看西遊記,總感覺石猴孫悟空的七情六慾缺一環,缺哪環呢?就缺愛情這一環,因為全本西遊記中都沒有明確記載過孫悟空有家室或者有情和欲。但是西遊記原著中又有好幾處模稜兩可、一帶而過、欲蓋彌彰的或人說、或書說、或動作等表露出,孫悟空的感情好像沒有那麼簡單哦。那麼作為花果山的美猴王孫悟空,到底有沒有愛情呢?
  • 龍女:我要嫁英雄
    原來不是夢東海龍王收了九頭龍的聘禮,想要龍女嫁給九頭龍,而龍女卻不想,就來到天宮避難逃婚,降龍說不過龍女,便將龍女帶到玉帝處,想讓玉帝勸勸她。龍王要龍女嫁給九頭龍結果玉帝勸說也不管用,只能說道你留在天宮他也不好向東海龍王交代,就連太白和二郎神裝壞人嚇唬龍女也一點作用沒有,畢竟人家是真龍,變出真身來,太白和二郎神也一點辦法,可能哪吒來嚇唬倒是有點效果,畢竟人家是專業的
  • 龍女雙手捧著的珠子是何寶物?從未見觀音菩薩用過,卻是如意法寶
    善財童子的來歷大家並不陌生,《西遊記》原著中曾有大幅劇情出現,他就是在號山火雲洞修煉300年之久,習得三昧真火的牛魔王和鐵扇公主之子,聖嬰大王,又名「紅孩兒」。另一位小龍女的來歷,吳承恩老師在西遊神話中並沒有具體談到。但在網絡中,有不少西遊記愛好者,曾對她的來歷作過分析。
  • 《搜神傳》:柳毅的cp到底該是與石敢言呢,還是龍女三娘?
    在去尋找柳毅的途中,他們遇到了另外一個同樣命苦,卻在後來於柳毅生命中佔據非一般地位的女子——龍女三娘。龍女三娘——一個同樣為了愛不顧一切的女子。龍女三娘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遇到了避難的柳毅,柳毅心善,助她傳信龍王,並脫離苦海之後,三公主的一顆心就落在了就柳毅身上。只是柳毅心中只有石敢言。龍女三娘比起其他「小三」,似乎善解人意的多,哪怕她喜歡上了柳毅,卻仍舊能保留一顆赤子之心,幫助敢言護住她的心脈,以成全她嫁給柳毅,以安母親大哥的心願。
  • 菩薩說龍女美貌,擔心被悟空騙去,悟空是好色之徒嗎?
    很多人據此認為,孫悟空肯定是個好色之徒,所以菩薩才擔心他把美貌的龍女騙去。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其實觀音這話的重點是猴子喜歡騙人寶貝,她主要擔心猴子騙走他的淨瓶。起初,觀音菩薩是沒打算親自出手的,可能覺得滅火是個小事。但是,若讓孫悟空拿著淨瓶走,悟空拿不動;他的善財龍女倒是能拿動淨瓶,可若是讓龍女帶著淨瓶,又怕孫悟空騙走。
  • 走心國貨推薦|試色+東海龍女眼妝教程
    HEDONE 1986西遊記盤,我前前後後也畫過不少國貨眼影盤了,這盤真的是我目前覺得非常走心的一個眼影盤,從配色到主題都是。【P2】證件照:包裝挺有分量,畫風也很西遊記金沙流光的感覺。【P3】手臂試色:粉質細膩,羊絨手感,顯色很棒,配色上也確實用心,很符合86版西遊記的風格,我看到這盤的時候,第一眼就覺得 啊對西遊記的眼影盤確實應該是這個風格,如果色號名字也可以用中文和西遊記關聯就更好。
  • 【大家】《西遊記》裡那些嫁給大山的女人(上)
    相比而言,《西遊記》裡每一個想跟大和尚滾床單的女妖精,動機就要單純一些——她們並不是希望和尚能幫著「處理生意問題」,而是想奪取他的元陽,這「元陽」可不是要留在內褲上做證據用的,而是能讓妖精們跨過辛苦練級的階段,一步成仙。當然,《西遊記》裡,也有一些男妖拼了命想找女人當老婆。剛看西遊時整不明白:女妖中不乏玉面公主那樣的白富美,何必捨近求遠還冒著生命危險?
  • 娶個龍女過大年
    舟欲行 中國民間傳說中最具「喜感」的,莫過於「沒過門兒的媳婦替書生直男考中狀元」,或「傻小子在大樹底下遇見神仙」,再不就是「娶個龍女過大年」——所謂「龍王女兒不愁嫁」,天下以為公理。 娶龍王的女兒(一般是三公主),盡人皆知的是「柳毅傳書」和「張羽煮海」。「柳毅傳書」出自唐代李朝威的傳奇小說《柳毅》,後人多有增刪。
  • 非人哉:龍女品味如何?從她的暗戀對象上可以得知,善財表示很慌
    導讀:要說在《非人哉》裡,能夠經常保持面無表情狀態的神仙除了哪吒外就是龍女了。當然,龍女還沒有哪吒那麼誇張,大多數時候她的表情只是非常平靜,很少有什麼事情能夠讓她激動。但是,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故事裡的龍女卻和平時完全不一樣——那是一個有了暗戀對象的、春心萌動的龍女。
  • 《西遊記》千裡搶馬蘭,為何全程無臺詞,命中注定金花嫁才子
    》時間很早,馬蘭剛剛成為五朵金花後不久,《西遊記》劇組還在籌備期,楊潔作為央視戲曲轉播導演錄製《女駙馬》時就和她約定了,將來在《西遊記》中出演角色。之後馬蘭主演的電影《龍女》上映,她在片中的扮相再次驚煞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