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期父母頭大,不妨多看幾遍這部動畫電影,藏著育兒精髓

2020-12-23 晨光微曉

昨天孩子在刷《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很好奇問他都刷第幾遍了?他不耐煩的回答「好看,不能多刷幾遍嗎?

作為飽受孩子白眼歧視的老母親,這句話成功地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坐下來跟他一起看。自己終於在告別動畫片20年後認真地看完了號稱為「史上最醜哪吒」,果然真心覺得好看。

無論是哪吒蠢萌蠢萌的原型、還是滑稽的太乙真人、焦慮的李靖夫婦,真實的刻畫出了人性的複雜,最暴躁的孩子也有善良的一面,最完美的神仙也有貪杯的缺點,最愛孩子的父母也不得不撒謊來掩飾真相。

對比之前版本的哪吒,這部裡面的李靖夫婦是最有人情味,而不是為了所謂的「大義」不由分說的毀掉了親情的冷血。

那麼身為父母從這「史上最醜萌小哪吒」上能得到哪些感悟呢?

排在第一位的應當而且必須是相信自己的孩子

我們看到的是一出生就給父母找麻煩的「小魔頭」,千鈞一髮的時刻是母親衝出來用自己的性命護住太乙真人的拂塵,「不要傷害我的孩子」一個母親的哀求讓太乙真人不忍下手毀滅代表魔丸轉世的小嬰兒。

父親跪求陳塘關百姓,承諾會嚴加管束,給孩子一個活下來的機會。

這是哪吒降生時的場景,他還在吃奶的階段就已經成為了陳塘關百姓心目中的惡魔,如果不是父母的保護,根本就沒有生存下來的機會。

當所有人都認為他是惡魔的時候,群體性的失去理智也是一種惡毒,哪吒本身也是受害者,被魔丸附身後不由自主的暴虐,而他的幸運在於父母並沒有放棄他。

第二 ,善惡的轉換是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所以要正確引導孩子。

哪吒長大後並不知道他自己是魔頭,孩子具有的天性讓他非常的活潑,但是每當他出現,就發覺來自陌生人的滿滿的惡意,不僅沒有人跟他玩,而且無端的經常的受到攻擊,出去就被扔石頭、扔臭雞蛋、扔垃圾,所有的這一切惡毒讓他心中的惡意被激發出來,不由自主的開始暴虐。

但他心目中僅存的善良讓他在追逐水怪的過程中救下了那個沒有傷害過他的小妹妹。

而作為靈珠附體的敖丙,所有的天地精華美好的一面都賦予了他,而他也是有不可觸碰的「妖族」的底線。

當陳塘關百姓發現他是妖族後,他身上的自我保護的一面被激發出來,惡的力量讓他選擇了讓所有知情人陪葬。

而面對不知情的哪吒的「你是我唯一的朋友」那句話,他的善良讓他很猶豫與是否與哪吒為敵,從而向師傅請求至少放過哪吒的父母。

這部動畫片刻畫的人物都是非常立體的,暴虐的魔丸也有善良的一面、美好的靈珠也有黑暗的一刻,身為父母重要的是引導孩子轉向美好,才能最終拯救自己。

第三 、唯有愛是改變一切的力量。

從一開始父母就在想辦法為他去除魔丸帶來的負面影響。

父親去求原始天尊而不遇,寧可自己用「移花接木」的方法把災難引導自己身上也不要哪吒受到傷害,哪吒在知曉了這一切後清醒了過來,從而一心向善,改變了墮入魔道的命運,而敖丙出於對哪吒的同情,在天雷轟頂的時刻用自己的萬龍甲為哪吒抵擋滅頂的災難,他的善良也拯救了他自己。

正如劇中哪吒所說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從一個暴虐搗蛋、任性胡作非為的熊孩子到盡己所能拯救生命的蓋世英雄,他選擇了以自己的性命去挽救陳塘關所有對他惡意滿滿的百姓的命運,因為他看到了父母對他無私的付出。

而敖丙的善良被整個家族所利用,成為家族鬥爭的犧牲品的他在最後的關頭選擇了善良,也是被哪吒對父母、對百姓的大愛所感動。他們的選擇都是在挽救他人的同時挽救了自己,這樣是這部片子最令人回味的一點。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存在似乎沒有過印痕,但是你的存在對於你的孩子來說就是一切,為人父母是一次重新的修行,伴隨著孩子的成長,讓你的存在更有價值,這也是史上最醜哪吒的價值所在。

——————————

我是晨光微曉,學英語、愛繪本、專注育兒心理、育兒經驗分享的倆娃媽,歡迎關注交流。

本文為晨光微曉原創,獨家發布百家號,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一部必須多看幾遍才能理解的動畫<未來的未來>6.6評分真的打低了
    如果一部影片看個3遍,你對影片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一部影片看個七八遍。那麼你對這部影片一定很了解,要是你看個10遍以上,對不起,你肯定很喜歡或者很愛這部影片。大家好,我是嘞咯一,一位路過的很努力的影片解讀員。
  • 叛逆期是「福」還是「禍」?父母處理的好,就是孩子成長的契機!
    有個網友更是直言不存在所謂的叛逆期,因為叛逆與年齡無關,只和人有關。他甚至列舉了自己朋友50多歲的爸爸跟青少年一樣,因對某類活動上癮而四處騙錢、偷錢的例子。難道50多歲的人叛逆期還沒過嗎?再如青少年因為早戀被父母阻止而選擇私奔,但是成人也同樣出現了婚後還和他人非法同居的事情。
  • 每個父母都必須忍受孩子的三個叛逆期,最後一個叛逆期決定一生
    文章類型|育兒心經文章字數|654字,閱讀時間約2分鐘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家長會發現,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會特別叛逆,不服從管教,經常會遷怒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三個叛逆期,每個叛逆期都會讓家長頭疼。很多家長只知道16歲左右的孩子有叛逆期,對於其他時期的叛逆期是不了解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孩子的叛逆期都在哪個年齡段。
  •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面對孩子叛逆期,父母要這麼做!
    還有一次是在14歲左右,是「青春叛逆期」。而我們常說的「兒童叛逆期」,就是指7-9歲的孩子,他們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訴求迅速發展,這時候,他們表現得不再是家長眼中的乖孩子,而是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他們好奇、膽子大、愛跟家長唱反調,這些表現,都說明孩子到了兒童叛逆期。
  • 孩子叛逆期,家長做對這幾點,一治一個準!
    這些話你是不是經常說:「你看隔壁家的小孩子多聽話,從來不調皮,你再看看你。」「你再不吃飯,我就不要你了。」這樣的話,會給孩子傳達這樣一個信息:在父母眼裡,我不如別人;我不去做這件事,父母就會遺棄我,父母就不愛我了。長此以往,這些期望孩子好的語言,反而會成為破壞孩子安全感的毒藥。
  • 爸爸》:好的育兒方式,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
    2016年,一部印度電影在世界各地引起強烈反響,它的名字叫做《摔跤吧!爸爸》。作為血統純正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依然是圍繞家庭關係進行展開講述。憑藉優秀的內容以及強烈的教育色彩,這部電影從眾多作品當中脫穎而出,票房輕鬆突破五億,豆瓣評分高達9.0.
  • 兩歲的孩子「狗都嫌」?父母學會這3招,比吼叫孩子更管用
    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都遇到過這樣的煩惱,其實,寶寶會這樣,是因為他們進入了第一個叛逆期。 一天,賈靜雯給女兒準備了好吃的輔食,但是咘咘卻看都不看就表示自己不要吃。賈靜雯勸了好久,咘咘都不為所動,這讓賈靜雯覺得很是失落。最後費了好大的勁兒,咘咘才勉強嘗了一口,叛逆期的小寶寶真是讓寶媽為難。
  • 孩子的叛逆期為什麼會這麼長?
    對於叛逆期這個詞語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不會陌生,從孩子出生的那天起我們便時刻準備著迎接孩子叛逆期的到來,與其說是準備迎接不如說是牴觸,我們對於孩子叛逆期的牴觸往往超過了自以為是的想像。叛逆一詞並非是從古流傳至今,而是最近幾年才興起的對於孩子成才時期種種表現而作出的分析性詞語,以前的我們那裡知道叛逆為何物?從父母嘴裡我們只聽過:淘氣、調皮、不聽話、費力等等這些大白話,如此專業性的詞語是不可能出現的,甚至可以說聞所未聞。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叛逆的心理確實是存在的。
  • 適合孩子春節期間看的動畫電影清單,拿走不謝
    後來又找機會刷了兩遍,越來越深刻的感受到,所有的承諾都抵不過此時此刻的陪伴。相信我,這部電影會讓你和你的孩子更加珍惜此刻的生活。因為涉及到亡靈元素,建議4歲以上的孩子觀看,當然,這也是一部很好的解釋死亡的動畫電影。
  • 孩子成長的3個叛逆期,讓孩子把話說完,是父母最好的修養
    因為當我們陪伴孩子渡過這些叛逆期的時候,父母必須去學習,在這種激烈的成長期,父母跟著孩子成長的步子,變得成熟。若父母能夠讀懂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心理需要,學會尊重孩子,親子衝突就不再是必然的結果了。「叛逆期」是心理學家們的一個說法,代指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快速發展,對獨立、自主、自由有了迫切需求。
  • 張萌2歲女兒「叛逆期」,孩子第一個叛逆期,這樣做比打罵管用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父母以為孩子只有到了青春期才會出現叛逆期,但是孩子一生當中都會經歷很多個叛逆期,其中最早的是孩子在2歲。
  • 兩歲寶寶處於「叛逆期」,脾氣大不聽話,這幾招比喊破喉嚨還管事
    撫養孩子長大的艱辛與職責,只有父母自身能體會到,尤其是孩子處於叛逆期的時候。寶寶兩歲的時候,家長就會發現帶孩子這件事情就變的忙碌起來。孩子在這個年齡總是要拒絕別的幫忙,凡事都要按照自己的規矩來,這時候不禁讓許多寶媽都感到煩惱。
  • 孩子青春期的「14歲現象」,是叛逆期也是塑造期,父母要陪娃度過
    當孩子青春叛逆期的時候,父母都會十分的頭疼,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是最難管教的,也正因如此,所以父母也很擔心孩子這個時候會養成不好的行為習慣。所以孩子的青春期,對於父母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沈女士卻不以為然,但慢慢的沈女士發現孩子的性格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本來還乖巧懂事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而且每天回到家也不願意和家裡人溝通,總是一個人躲在房間裡玩手機,當沈女士指責他的時候,兒子就開始頂撞她。
  • 孩子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父母應該怎麼管?
    事實上兩歲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思想不成熟,甚至沒有自我意識,他們總是不理解父母的意思,所以他們在和父母的交流過程中十分困難。因為他們表達不出自己的想法,父母們就只能靠猜,但是如果父母沒有猜對他們的心思,那麼他們就會大發脾氣。而2歲的孩子一旦不講理起來,父母們是很難控制的。
  • 王詩齡掛斷李湘電話引熱議,孩子到了叛逆期,父母溝通方式很重要
    事實上,進入叛逆期不是奇怪現象,父母如何正確地與孩子進行溝通才是關鍵。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王詩齡出現這樣的行為並不是被寵溺,而是孩子自我意識成長的過程,也就是所謂的叛逆期,這是孩子成長必要的階段,是每個家長需要面對的。
  • 2020寒假最適合父母和孩子一起看的8部動畫電影,尤其是第一部
    優媽今天為大家整理了一份優秀的動畫影單。 每一部都是良心作品,孩子看後能有所收穫,大人看後也不會覺得悶,還能巧妙幫助父母理解孩子的語言,走進孩子的世界。 絕對是一部值得給孩子看的經典動畫。
  • 張萌談2歲女兒叛逆期,面對孩子第一個叛逆期,這樣做比打罵管用
    張萌在參加某一檔綜藝節目的時候就透露到自己2歲的女兒迎來了叛逆期。張萌表示自己的女兒才兩歲,就變得很叛逆了,每天都在看手機,越不讓她幹什麼,她就越喜歡幹什麼。女兒也經常說出一些"雷言",比如在幼兒園女兒會哭鬧著要見媽媽,在老師詢問原因的時候,她會說:"我太想媽媽了,她離世了"。
  • 值得孩子看百遍!10部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既然不能避免,那就因勢利導,給孩子看點優良的動畫吧。動畫短片相對於動畫片更具有藝術性,且表現手法豐富,以豐富的內涵啟發人。這類動畫往往可以滿足孩子對世界異想天開的想像。雖然有些內涵頗深,色彩明暗對比不鮮明,如果寶貝太小不感興趣的話,或者是收藏起來留著以後看。
  • 抽時間陪孩子看這5部優質的動畫電影,孩子和父母一起成長
    疫情期間,孩子不去學校,在家上網課之餘,要和孩子一起適當放鬆,勞逸結合,今天豬媽媽就來推薦5部優質的動畫電影,陪孩子一起看,孩子受益,父母也受啟發,共同成長。這是一部關於成長的電影,奮鬥途中,會有妖魔鬼怪,也有可愛溫暖的無臉男和小白。懂得節制自己的欲望、不斷成長,做個內心善良有溫度的人。這部電影同樣對於我們父母也有很好的教育意義。2、《天空之城》《天空之城》是宮崎駿的一大代表作,不論是劇情,音樂,配圖。節奏都非常好。看了好幾遍。值得看。青澀的友情,愛情,抉擇。很純情。
  • 孩子一生要經歷三次叛逆期,第一次是兩歲,這樣做比吼一百句管用
    一說到叛逆期,很多人認為叛逆期就是孩子11、12歲的時候,那是叛逆期。但其實,有孩子的媽媽都知道,孩子不只有一個叛逆期,從2歲就開始經歷第一個叛逆期了。孩子的一生要經歷三次叛逆期,叛逆期的孩子應該怎樣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