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懸崖》,感想頗多,主要是感嘆革命成果來之不易,要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對於劇情,感覺還是比較合理,故事條理清淅,情節環環緊扣,人物說話辦事基本符合人性,不是無腦神劇,對反面人物的刻畫也很詳實。劇中爭議最多的就是女主角顧秋妍,這個小女人,沒有她,就沒有最後周乙的犧牲。
但客觀地講,周乙最後的暴露,不是顧秋妍導致的,但顧秋妍的自私任性,和周乙之間的感情,將周乙牢牢綁住,重情重義的周乙割捨不掉這份6年的夫妻情,離不開養育6年的女兒,最終甘願為革命和親人犧牲,走上了不歸路。
下面要分析三個事:一是周乙暴露的直接原因,二是周乙犧牲的罪魁禍首,三是顧秋妍的性格。
周乙是被魯明發現,舉報給高斌的,暴露出了兩個點:一是救原配時太倉促,老魏扮演的假憲兵露了馬腳,被保安局的工作人員發現異常,開會時此人恰巧又挨著魯明,告訴了魯明,這是最大的爆點。二是魯明暗中調查周乙,發現他辦了兩本假的出入境通行證,又提取了大筆錢,間接證明了周乙越境逃跑的企圖。
這兩點原因都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周乙是個重情義的漢子,必須盡最大努力救媳婦孫悅劍。時間太緊了,能想到依靠國軍特務幫忙已實屬不易,一時之間很難做到滴水不漏,只能找老魏假冒憲兵,被細心人發現是難免的。常言講,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周乙辦了多少大事,擔了多少風險,後期的任務又太急難險重,為了保護愛人不得不鋌而走險,特務科都是獵狗,被他們嗅到也是在所難免。
以上是周乙暴露的直接原因,此時顧秋妍不在哈爾濱,確實沒有顧秋妍什麼事。
周乙被警察廳識破是出走之後的事了,周乙已預料到最近自己會被人懷疑,索性讓國民黨特務陳將責任一骨腦兒推給自己,算是一個了結,然後帶著老婆孩兒逃出邊境,可以說萬軍中取人首級而全身而退,非常完美了。但這時一個計劃外的事件毀了周乙,就是顧秋妍將莎莎丟失,消息傳來,周乙心如刀絞,憑他的性情,必須要回去營救女兒和顧秋妍。顧秋妍用自己的任性,讓責任心極強的周乙負出了生命的代價。
造成孩子被特務擄走,有組織安排顧秋妍繼續工作的原因,更主要是顧秋妍不聽周乙和老魏勸告,堅決不把孩子送走。
所以說,除了組織考慮不周和周乙太重情義外,顧秋妍對周乙的死是負有直接責任的,這個自以為是、神經大條的女人,固執地留下了莎莎,讓敵人抓到周乙的軟肋,用孩子和顧秋妍輕鬆地釣回了周乙。
一是任性。這是貫穿全劇始終的,從一開始就是唯我獨尊,任性妄為,周乙的話她總是予以反駁,或者不執行。比如和原配在一起發電報,收不到回信就堅持發第二遍。再如偷偷讓平汝弟弟帶信給山中,導致無辜學生的犧牲。還有在野外不聽周乙勸告,堅決要發完電報再逃走也險些釀成大禍。但可貴的是她不知悔改,將任性演繹到底。這種執拗也有好的作用,如給蘇聯發去了重要情報,堅決留在周乙身邊也屬一番好意,但總的來說是麻煩更多一些。可以說宋佳演得很好,讓人有急又氣,但這角色真是不討喜。
二是感性。顧秋妍不送走孩子,理由是捨不得孩子,也是不願割捨掉孩子這個和周乙間的唯一聯繫,更是對周乙「拋棄」她,重回原來家庭的妒忌。顧秋妍是個拎不清的小女人,是典型我感性大於理性的。6年來已和周乙產生感情,捨不得拆散這個臨時家庭,但這個感性過了頭,用它來決定事情就違備了常理,孩子這一致命死穴最終拖累了自己,更害死了心心相念的周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