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我不害怕受委屈,害怕的是沒有尊重」

2021-01-08 凌晨媽媽育兒

文|全文共2213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最近高考完的表妹到家裡來玩,期間聊起來她的一位同學。她說:「姐,你知道高考結束後,我踏出考場看到校門口的那些爸爸媽媽,心裡想到的是什麼嗎?」

我考慮了一下說:「一般學生會感謝這些父母吧,這麼多年你們在付出,爸爸媽媽也很不容易,一直陪著你們」。

表妹繼續說:「是很感謝爸媽。但那一刻我想到的是初中的一位同學。她從小被爸媽保護得特別好,我們班級組織去郊遊,她的父母不放心不讓她一起去。有的同學過生日,爸媽覺得場面會比較雜亂,認為沒有必要去。但凡她的表情有一點不開心,爸爸媽媽就會不停地追問是不是在外面受了什麼委屈,甚至每周都會打電話給班主任老師,了解她的情況。」

「這樣做確實會讓孩子感到沒有自己的空間。」

「是得,有一次她和同桌放學一起走,結果被她媽媽發現,然後指著那個同學罵了半天,說是會帶壞她的女兒。自從那天之後,我就沒有再見過這位同學。聽說她給父母留下一句話『我不害怕受委屈,害怕的是沒有尊重』,所以高考出來的那一刻,我突然就想到了她,如果沒有當時父母太滿的關愛,今天踏出考場與父母擁抱的還有她」。

過度的保護是一種傷害

聽著表妹講述同學的故事,心中有著說不出的感受。之前國外有一對化學家夫婦,為了讓孩子喝到乾淨的水,從出生開始便每天讓孩子喝蒸餾水。結果等到8歲的時候,一場感冒讓孩子早夭。作為父母,我們總是想保護孩子,不讓他受到傷害,卻忽略了有時候過度的保護也是一種傷害。

1、 過於安全的生活環境

鄰居王太太一家對孩子的保護在小區都是出了名的,出來玩一定是兩個人帶著孩子。時刻都盯著,只要感覺這個地方有危險或者小朋友們在一起跑得太快,他們就會把孩子摟在懷裡,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會讓孩子受傷。如此保護,有一天孩子卻被熱水燙傷。其實很多家長也會像王太太家這樣,對孩子過度保護,這樣並不能降低孩子受傷的風險,反而會增加孩子受傷的機率。因為對孩子的環境過度保護,卻沒有告訴孩子要學會自己保護自己。這樣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意識,會讓自己陷入危險中。

2、過於安全的交友環境

之前聽到身邊朋友講過一件事情,一位媽媽在孩子很少的時候,就開始幫助女兒挑選朋友。她教育孩子跟品學兼優的同學一起玩,這樣的交友環境會是安全的,不用擔心孩子會跟著其他人學壞,也不用擔心孩子是否會遭受到安全性的問題。因為一直以來都是媽媽在插手這些事情,所以女孩沒有能力辨別對方是否真心與她交朋友的能力。上大學後,女孩離家遠,脫離了媽媽的掌控,開始了與往常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據說在大一那年,與校外的一個無業人員在一起交往後,便很長一段時間不知所蹤。

我想作為父母我們都要認清一個事實,我們無法幫助孩子選擇朋友。也許在孩子學齡前我們可以幫助孩子選擇一個大概的交友範圍,但在進入小學以後,孩子交什麼朋友,是我們無法決定的。朋友分很多種,好的壞的,真誠的利益的,這些我們無法真正教孩子認清楚,都是在他們成長過程中,一邊經歷一邊學會選擇、捨棄。就像黃磊老師曾經在《嚮往的生活》中說過的一句話:「這個人從開始相信全都是真的,慢慢開始覺得全都是假的,然後再開始發現有真有假,最後無所謂真假。」

比起保護孩子更需要尊重

1、尊重孩子的選擇

看著孩子們一天天的長大,我們經常會感慨:作為父母,我們無法陪伴孩子一生。所以比起幫助孩子做選擇,我們更應該教會孩子如何選擇,並且尊重他們的選擇。就好比做飯一樣,別人來做固然簡單方便,但更多的是自己學會如何做飯。這樣即使在任何環境中,都能夠有照顧自己的能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就是這樣一個道理。

2、尊重孩子的隱私

孩子從來到世上開始,在一定意義上他們就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需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會寫日記來記錄少年心事。我們不能因為是孩子的父母,就讓自己凌駕於孩子之上,打著「愛」的名義來侵犯孩子的隱私,這樣的做法既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孩子。所以父母尊重孩子,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與尊嚴,將孩子視為與自己平等的個體。

3、傾聽孩子的心聲

作為父母,我們習慣性地對孩子輸出,無論是愛還是語言。朋友小李說自己沒有讀過太多書,所以她除了忙碌生活上的一些瑣事,剩下的時間全部用來督促孩子學習。初二的女孩是心思較重的時候,但孩子從來不與媽媽說一些自己的心事或者生活、學校中遇到的事情。孩子說:「即便我說了,媽媽也不會聽,還會認為我是不好好學習的一種推辭」。

好的親子關係是,孩子可以和父母無話不談,也可以彼此有屬於自己的空間。我們作為孩子最親近、最信任的人,應該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也能夠幫助孩子解決成長中的一些困惑。

凌晨媽媽來叨叨:

身為父母,我們愛孩子是一種本能,尊重孩子則是一種教養。愛不用學習,尊重卻要學習。愛滿則溢,月滿則虧。太過度的保護,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人、很多事,我們不可能時時刻刻保護在孩子身邊,他們不是我們的私有物,而是需要被尊重的個體。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培養孩子閱讀啟蒙,這3個誤區,家長別踩坑

「孩子挺聰明,就是不愛學習」,3歲寶寶的表現,愁壞媽媽

強勢媽媽養不出自信的娃,從《隱秘的角落》看如何教育孩子

相關焦點

  • [媽媽,我還是會害怕 ]
    「害怕」這事當然沒有這麼簡單走完,那晚我只陪伴大女兒經歷了害怕的感受,那份專注且安穩的陪伴,讓女兒與我有短暫而美好的生命交流,然而生活的體驗還是得靠自己走過,她知道媽媽可以理解她的害怕,陪伴她走過害怕的情緒風暴。
  • 孩子害怕的背後,總有一個虎視眈眈的爸爸或者過於軟弱的媽媽
    別讓孩子輸在「害怕」上開始跳繩是源於豆豆他們要進行身體素質測試。老師發了體育作業,跳繩是他的短板。剛上小學的時候學過一段時間,勉強合格;這幾年沒怎麼跳繩,偶爾體育課的反饋表上,我看老師寫的是「姿勢不合格」,他也就有了畏懼心理,跟我說:我跳繩不行。
  • 15歲離家出走,被媽媽打罵害怕父親,舒淇:我沒有童年也曾抑鬱
    片中舒淇曾提到,她18歲的時候媽媽36歲。也就是說,舒淇的媽媽在她18歲的時候就生下了舒淇。18歲的年紀,放在現在正是讀大學的年紀。18歲,自己還是個孩子,又怎麼能帶得好孩子呢?在採訪中,舒淇媽媽自己也承認在舒淇小時候打舒淇的事實。
  • 「大寶,晚上害怕咋不找媽媽」,女兒的回答,讓母親忍不住落淚
    一不留神,就很可能引起問題的全面爆發,對不少備戰二孩的家庭來說,如何安撫好大孩的情緒,是更加棘手緊迫的問題。秀雪是兩個女孩兒的媽媽。在生二女兒之前,她對大女兒疼愛有加,大女兒也非常可愛,怎麼看怎麼滿意。剛懷上老二那陣子,她總是很擔心,萬一以後家裡人偏心小的,對大女兒不這麼寵了可怎麼辦?大女兒得多委屈啊!每每想到這裡,秀雪都忍不住嘆氣。
  • 王斯然產後和公婆同住,第一天就委屈哭,GAI最害怕的事情發生
    王斯然懷孕期間,基本上都是自己的爸媽照顧的,爸爸會做飯,媽媽會收拾家務,王斯然懷孕期間基本上不用操心,只需要照顧好腹中胎兒就可以。但是才相處第一天,王斯然就委屈哭了,獨自躲在房間。GAI回房間之後,王斯然摟著老公的脖子,委屈感立馬加重,哭得說不出話來。看得出來,王斯然和公婆相處很不愉快,也很不適應。這是王斯然第一次和公婆同住,GAI很緊張,擔心老婆和父母處不好。所以他主動找爸媽聊天,讓爸爸媽媽理解自己的內心。
  • 《害怕也沒關係》:孩子害怕別再說孩子膽小,允許害怕才會變強大
    是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害怕呢? 不是的哦,所有人都會害怕,包括爸爸媽媽。害怕就是不勇敢。背著這樣思想包袱的男孩在害怕的時候,假裝不怕反而會更害怕。 害怕不要隱瞞,要去表達,告訴爸爸媽媽,會得到一個大大的擁抱,一起分擔你的害怕。
  • 「媽媽,我害怕!」當孩子表現出膽怯,做父母的應該怎麼做?
    一位媽媽初次帶女兒去水上樂園玩耍,水下很多小孩子在嬉戲打鬧,女兒看的出了神。媽媽看出女兒很想下去一起玩耍,於是對自己的女兒說:「下水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吧!」聽到媽媽說的話,女兒對媽媽說:「還是不玩了吧媽媽,我害怕!」
  • 死亡你害怕嗎?我不害怕,因為天堂裡,有人在等我
    每次趕集的時候,外婆都要帶我去,給我買小糖吃。還有那種兩毛錢一袋的話梅,我從來沒有吃過那麼美味的東西。每年我爸爸媽媽會來外婆家過年,媽媽和爸爸看到很激動,給我買新衣服和好吃的,媽媽會抱著我問:「想媽媽了嗎?想爸爸了嗎?」
  • 受了委屈不願意告訴愛人的星座女
    受盡委屈這三大星座也不會告訴愛人,是覺得沒有必要,愛情上這三大星座比較顧及對方的想法,婚後的生活,也是比較尊重對方的意願,自己受點委屈也不願意告訴對方,讓對方擔心,跟著星座洞君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星座吧金牛座金牛座就是典型的那種什麼都不害怕型的,有什麼事兒自己都去扛,
  • 爸,給我倆講鬼故事唄!那你倆誰也不準害怕,害怕誰也不準上炕!
    最喜歡爸爸的鬼故事。一聽,就害怕的不得了,不聽,我哥倆還饞。那天,也是停電。哥哥的蠟燭已準備好,我去求爸爸講故事。爸爸正借著院子的夜光,忙乎鼓動他新買的自行車。我們就纏著媽媽,讓媽媽發號施令。爸爸沒招了,躲不過。要挾我們:你倆不準害怕呀,害怕誰也不準上炕!行!誰上炕,誰是小狗!我和哥哥拉起了勾。我和哥哥聽得入神,但並不害怕。
  • 「爸爸出軌了,但我更痛恨媽媽!」
    我媽終於撞見小三堂而皇之躺在主臥的床上,房內又是一出扭打哭喊的大戲,但我坐在客廳心裡只有深深的厭惡。小野得知爸爸出軌,是三年前。小野記得,那天媽媽哭了很久,嚷著絕不可能離婚,接著爸爸摔門而出。後來,爸爸回家越來越晚,給媽媽的家用也越來越少,而所有對丈夫的不滿,媽媽盡數發洩在了小野身上:只要爸爸不回家,媽媽就站在她身後一遍遍數落丈夫的不堪和自己的不容易,罵她是討債鬼。稍有不順心,哪怕是吃飯喝水這樣的小事,媽媽立刻暴跳如雷。
  • 「媽媽,我害怕,我不行」,孩子的膽小自卑,其實都是父母造成的
    你家寶寶有沒有過怯弱的表現,讓他做什麼事情,總是躲躲閃閃,不敢承認,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媽媽,我害怕,我不行」。但其實很少有家長知道,孩子這種膽小自卑的心理,都是由家長造成的。特別是喜歡吼孩子的家長。
  • 我一直都很害怕蜘蛛
    有一次,爸爸開車帶著媽媽、欣欣,還有我去歡歡和樂其家。到那兒的時候,歡歡和樂其還在睡覺,可是因為我和欣欣玩呀,歡歡和樂其一醒,我們就一起玩上勁啦。到了第二天,我們說好了要去方特玩。到那的時候,歡歡說,最有趣的就是海盜船那個。我特別想玩,想看看海盜船是什麼樣子。那個海盜船啊,是很大,好像就和真正的海盜的船一樣大,上面還有一個骷髏的圖案。
  • 寶寶害怕打雷怎麼辦
    寶寶害怕打雷怎麼辦2020-11-27 18:27:16出處:PCbaby作者:佚名有的寶寶一聽到打雷聲,就害怕得不行,嚇得哇哇大哭。那麼,寶寶害怕打雷怎麼辦?@視覺中國  寶寶怕打雷,主要是因為自身缺乏安全感。因此,在打雷閃電的時候,爸爸媽媽要儘可能的陪在寶寶身邊,陪他說說話,逗逗他,讓他分散注意力。如果是在寶寶睡覺時打雷,爸爸媽媽可以輕輕的拍拍寶寶,讓寶寶感覺到有家人的陪伴,而不會被雷聲驚醒。
  • 知道害怕,才能真正勇往直前
    因此每當半夜想上廁所,我都會忍著不去,因為害怕會看到鬼。後來,我才發現原來每個人的內在,我們曾經一度都有一個害怕的自己。當我們長大成人,那個自己就不見了。是不是不見了,他就不存在了嗎?回答是:「當然存在。」那個「小孩子」一樣在我們的內心,只是我們忘記或忽略了他的存在。 因此,我就開始覺察我自己:原來我自己內在有一個自己是這麼膽小、害怕和需要被陪伴。
  • 張雨綺愛情啟示:女人最該有的底氣是「我又不害怕失去你」
    她之所以那麼受大家的喜愛,大概是因為她做了很多女人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我們羨慕她的灑脫和敢愛敢恨,愛一個人的時候用力愛,不愛的時候快刀斬亂麻,不給對方留任何挽留的餘地,也不讓自己糾結。 過去我愛你是真的,現在不愛了也是真的。 今日一別,我們從此蕭郎是路人。
  • 女朋友爸爸回來了!怎麼辦,我真的好害怕
    好厲害的樣子4.二哈小時候的智商也沒有什麼長進啊5.美女,快跑,快跑啊!你特麼的還笑個P啊!.6.姑娘說什麼,那位懂唇語的大神來解釋一下7.我終於看到狗狗喝水的慢動作了8.小姐姐坐這種鍛鍊的時候要認真一點腳踩牢一點啊!雖然是個女生但這一下也很疼吧!不過旁邊那大哥你笑這麼開心什麼意思嘛?9.小姐姐,遇到什麼事了,怎麼開心?
  • 小胖的故事,不要害怕孩子吃虧,社會會越來越好
    文|映月六六小胖的故事昨天兒子同學媽媽打電話給我,向我傾訴讓他操心上一年級的胖兒子。她兒子打了他同學,放學時同學的奶奶找到了她,回家後,她對小胖說,不能打同學,打同學是不對的。小胖解釋說,放學了,他同學的書包放在地上,他不小心踩到了書包,他已經向那同學說對不起了,可是這位同學還打他,還罵他「死胖子」。小胖的座右銘就是:小時候長得胖,長大後長得帥!同學罵他「死胖子」,小胖很受侮辱,於是他就在同學背後錘了一拳。媽媽告訴他,遇到這種情況也不能動手,應該告訴老師,他回媽媽說,這些事,老師從來不管。
  • 兒子親近爸爸 媽媽怒扇兒子十幾個巴掌:十年婚姻 我受了很多委屈
    自己苦口婆心三年不抵前夫一句話,這種落差感讓謝冰心裡五味雜陳。然而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兒子今年考研失敗後,第一個埋怨的人是她。小馬的同學考研成功被美國的一所學校錄取,而小馬卻考研失敗了,回到家後小馬開始埋怨母親,覺得母親給了他太多壓力和壓迫感。而同學不受父母的壓迫,輕鬆上陣就考上了。
  • 「我不害怕死亡,我害怕別人看我的眼光。」
    「我不害怕死亡,我害怕別人看我的歧視的眼光。」這是一位愛滋病患者的獨白。太多的人說到愛滋病患者時,都直接把患者本人視作等同於愛滋病毒的魔鬼本身,而已經忘記,患者其實也是受害者而已。村民B:「他看見一樣東西就摸一下,如果他受傷出血了都有傳染性,所以如果不隔離的話,對子孫後代的傳染性就很嚴重。」村長表示,「有媒體報導村上200多人在拋棄他,這不是事實。村上沒有一個人歧視他。大家琢磨,都想找到一個慈善機構,讓這個孩子有地方學習和居住。我們聽到有人能帶他去更好的地方,覺得是好事,然後籤字蓋章,就是那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