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手指速度的秘訣在於「慢練」。
為什麼說是慢練呢?這看起來是個悖論,但其實是個簡單的物理學原理,如果你想手指速度快,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減少所需的運動量和幅度。」也就是物理學中的:行動距離越短,就能越快到達目的地。
換句話說,如果你想彈琴速度變快,也就是說「你要說服每根手指用最簡單的路徑從一個鍵移到下一個鍵」。這就意味著:
1. 你需要用最平滑的弧線傳遞拇指;
2. 儘量消除手腕的任何突然搖晃;
3. 並且確保手臂在鍵盤上方的平滑滑動。
這三個步驟乍看起來,可能會很複雜。但是當你慢下來的時候,你才更能仔細觀察出每個指節的精確運動,並及時自我糾正。舉個例子,在我們平時的練琴中,你可以嘗試像看慢鏡頭中的馬腿步伐動作。我們可以看到小馬每條腿的精確配合。看到它們以優雅和協調的步伐交替,來推動自己快速前進。
除此之外,慢練也非常科學。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Daniel Kahneman,他撰寫了一本書,叫《Thinking, Fast and Slow》。在書中,他從認知的角度上解釋了人的兩種思維模式:一種是快速直觀的潛意識思維;另一種是慢速邏輯的,有意識的學習思維。
我喜歡將鋼琴練習看作「有意識學習的慢速思維過程」。這個過程中,你可能需要仔細的發現問題,理解問題,並持續的解決問題。但是,這是個枯燥的過程,往往會慢到令人沮喪,所以很多學琴的人會耐不住寂寞的跳過這條路線。為了提高速度,轉而採用一種漫無目的機械化練琴方式,花費了大量時間,無休止的不科學練習,到最後事倍功半。
對於鋼琴學習者來說,如果你通過慢速思維這個階段,你會發現很多好處。
因為你的動作通過了你無數次的慢練審查,變得越來越完美協調!那麼,快速演奏對你來說將會毫不費力。這也就是為什麼你會看到很多世界級別的演奏家並沒有做任何過度誇張的動作,便有閃電般的彈奏速度。因為他們花費了很多心思在慢練中,一點點的改善自己的動作。
並且,隨著你花費更多的時間仔細慢練,這種慢練的習慣可以從「有意識的過程演變為潛意識思維的過程」:也就是在不知不覺中,慢速思維自動轉化成為快速思維。並且體現在你的彈奏動作上。
舉個例子,就像你學車的時候,在練習變速換擋:起初這個過程非常緩慢。因為手腳協調不佳,汽車會停止前進甚至熄火。但通過反覆練習,我們總能實現流暢地完成整套動作。技術完美,獲得誇讚越多,獎勵越多,我們的動力就燃越猛.最終體驗到高速行駛飛一般的感覺。
所以,在你練琴時,別忘了這句古老的諺語:「Festina lente」 也就是——欲速則不達。下面,通過小視頻,JY教授為大家親身示範一下:「如何提高演奏速度」
(以下是視頻中的英語翻譯)
大家好,我是宋如音,今天我為大家講解提高手指速度的三個步驟:選擇正確指法、給音符分組、慢練與慢提速
以《野蜂飛舞》為例,首當其衝的問題是指法。演奏者需要充分利用手指機能,從而達到音階的最高速度。《野蜂飛舞》中,我們需要拋棄傳統的半音階指法(1-3-1-3-1-3)。 取而代之,能讓手指自然連動起來的指法(4-3-2-1-4-3-2-1)會有效的加快速度。
第二步是給音符分組,4-3-2-1在這裡是渾然天成的組合,也可以融合起來一整個樂句算一組,可以彈的更快。
第三步是必須將慢練做為起始點。在慢練的過程中,你需要觀察自己的手。要減化所有可能會浪費時間的動作,比如不必要的手指遠伸等動作。總而言之,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加快手指速度。
在慢練打好基礎後,方可以逐漸加速。在這個過程中,要控制速度並做到循序漸進,並且要注意動作質量不會因為提高速度而改變。在這一套系統性的聯繫完成後,你可以毫無保留的全速快彈啦!
哦,對了,JY教授開通了知乎帳號哦,會不定期的更新一些鋼琴演奏的乾貨和她的教學經驗,歡迎小夥伴們關注!
關於ToneTalk
《ToneTalk》是 Tonerow 官方出品的原創訪談類自媒體。節目聚焦於活躍在古典音樂界,卻又不被大眾了解的音樂家,每期邀請一位現任頂尖音樂學院的教授,展現其親身音樂經歷和行業真相。節目旨為廣大音樂愛好者連接美國頂級音樂學院教授及優秀音樂演奏家答疑解惑。原創自媒體包括《對話大師》和《琴訪》節目。兩檔節目均在美國錄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