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歡迎來到小王訴說那些事,《戰狼2》人物邏輯略顯生硬,愛國主義元素表現手法頗顯膚淺粗暴2017年,網民給「愛國者」取了一個外號——「小粉紅」。2018年,這個外號變成了「戰狼」。而有趣的是,這兩個詞本身最初的意義雖然都能與愛國主義扯上關係,但兩者在之後的網絡語言的應用中,卻不約而同地向著貶義的方向演變而去,甚至可以說到現在都已經被妖魔化了。愛國主義如今似乎是一個尷尬的東西。「愛國者」這個群體,在中國網際網路的輿論環境中,似乎也帶有某種撕裂的屬性。一方面,中國人並非真的不愛國,更何況中國的文化基因也是提倡愛國的;另一方面,將「愛國」掛在嘴上乃至付諸實踐,似乎又很容易招致一些莫名的鄙視。
當一個事物脫離其創造者的掌握進入公眾視線後,對其含義的標籤化和解讀的變異經常會衍生出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產物,這一點在國內網際網路的輿論環境下尤其明顯,比如「小粉紅」一詞的意義的演變。而這種演化和變遷的過程乃至結果往往是人力無法預測和控制的。「戰狼」這個詞的意義變化現在看來也有如此的跡象。2017年《戰狼2》上映後,作為「精神股東」的一員,我去電影院刷了九遍。首先必須承認,《戰狼2》幾乎代表了目前國內電影業界製作動作片和戰爭片的最高水準;作為一部類型片,《戰狼2》很好地完成了它的任務,它對大多數觀眾來說應該都算得上是一部值回票價甚至物超所值的作品。
當然,《戰狼2》在藝術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包括我自己在當時也吐槽過的文戲打磨不夠精細,人物的行動邏輯略顯生硬,以及愛國主義元素的表現手法頗顯膚淺粗暴等,但這都不妨礙《戰狼2》成為一部好看的電影——甚至以國內業界的現狀來說,或許夠得上「優秀」評價。在2017年的這個時候,就我所能接觸到的範圍來說,大多數人對《戰狼2》都是偏向讚譽,即使批評也是理性居多。然而到了今年的這個時候,「戰狼」卻轉變成了「小粉紅」的同義詞,成為了一個針對國內某些男性至上主義、文化保守主義、狹隘民族主義甚至極端民粹主義的宣傳及思潮予以抨擊的貶義詞。
而且這個詞的使用範圍還有逐漸擴大化和汙名化的趨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轉變——雖然我個人對此並不樂見,也不希望看到「戰狼」這個詞被如此使用,因為這至少是對《戰狼2》本身的偏離甚至歪曲。當然,人人都有不喜歡的權利,也沒有哪部電影能夠同時符合所有人的口味,不過,把「戰狼」這個詞套在前述的討論對象們——男性至上主義、文化保守主義、狹隘民族主義、極端民粹主義——身上,在我看來還是有失偏頗的。是的,《戰狼2》很男性化,主張愛國主義,展示了中國的肌肉。但戰狼2是男性至上主義的嗎?不,無論是正方的Rachel醫生還是反方的女狙擊手,都是有血有肉的女性角色。
《戰狼2》是文化保守主義的嗎?不,它對中國和中國人的光明面和黑暗面都有足夠的反映,有光榮和勇敢,也有市儈和卑劣;《戰狼2》是狹隘民族主義和極端民粹主義的嗎?不,冷鋒對中國同胞和非洲人民的態度並沒有什麼區別,即使是白人居多的反派,也有表現他們人性一面的情節。如果說當年製作《戰狼1》的時候,吳京還有些愛國主義簡單泛濫的毛病的話,那麼《戰狼2》時期的他,已經理性了很多,展示出自己的思考了,也許還不夠完善,但確實有所進步。因此,就我的觀察而言,把「戰狼」這個詞貼在男性至上主義、文化保守主義、狹隘民族主義、極端民粹主義上面,恐怕是對「戰狼」的誤讀。
然而現在網絡媒體乃至大眾對「戰狼」一詞的濫用,令我感到十分可惜——我無意過度美化《戰狼2》,因為它確實不夠完美,但這也並不是把「戰狼」當作一個符號化的標籤到處往人身上貼的理由。標籤也許是方便的,但也是簡單粗暴的,其中所包含的先入為主的偏見往往遠超我們的想像。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在他的不朽著作《烏合之眾》中提到,聚集成群的人,他們的感情和思想全都採取同一個方向,他們自覺的個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種集體心理。這樣的心理群體在幾十年前囿於傳播是較難形成的,但現在網際網路技術的出現大大改變了今天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和交往速度,改變了資訊的傳播方式。
現在世界各地的人們通過網際網路可以非常容易地因為某種共同的特質而聚集成群,而不管這些人各自有著什麼樣的性格、職業、生活方式和教育背景,只要他或她變成了一個群體的一員,便會使其獲得一種集體心理,並使得他們的感情、思想、行動變得與他們獨自一人時頗為不同。當集體心理的風暴席捲而來時,個體會不由自主地被捲入其中,不可避免地受到集體無意識的影響,甚至變成迥然不同的另一個人。反映在網絡世界中,往往會形成所謂的「網絡暴民」現象。當所謂的「小粉紅」、「戰狼」們受到狂熱愛國主義情緒的感召而失去理性時,的確很容易引起旁觀者的反感。但反過來,當旁觀者抓起「小粉紅」、「戰狼」的標籤——
往他們所看見的任何一個表達出愛國主義的個體身上貼的時候,究其本質,他們的所作所為與「小粉紅」、「戰狼」們的狂熱並沒有什麼根本性的區別。回到電影本身。正如魯迅先生所言,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對於電影觀眾而言,對電影的觀感是一件很私人的體驗,有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喜歡《戰狼2》,必然有人不喜歡《戰狼2》。也許有人之前不喜歡後來喜歡,有人之前喜歡後來又不喜歡。人是一種如此複雜且多元化的存在,即使是在推崇集體主義的中國,也有、且應當有各種各樣不同意見和思想的土壤。兼收並蓄,求同存異,而不是非此即彼,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我努力地做一個理性主義者,儘管我也常有情緒化的時候,但我儘可能地在朝這個方向前進,因為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論是危險的。如果它甚至不允許第三種可能性的存在,那麼它也就將扼殺第四種、第五種乃至無數種可能性的出現。而我們人人皆知,比起黑白兩色,這世上更多的乃是深淺不一的灰。願主義的歸主義,電影的歸電影。至於戰狼,還是還給吳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