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以往軍事題材電影對集體主義的宣傳,《戰狼2》另闢蹊徑,宣傳了個人英雄主義。影片立足於個人話語,營造了多種衝突、幽默的氛圍。《戰狼2》此戰,一戰涅槃。
電影風格:
這是一部極具吳京個人特色的作品。沿襲了戰狼和我是特種兵那股子狼勁。戰狼2的敘事風格遵從好萊塢電影製作模式,戲劇衝突性極強,善惡也極其分明,立場也非常堅定。本片是根據真實的葉門撤僑事件,在尊重事實的前提下加入創作改編。其中華僑的性命人身安全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冷鋒誓死也要捍衛同胞的生命,這是主角的第一重使命和目標。冷鋒潛在的第二重心理目標是抓到槍殺龍小雲的兇手。脖子上掛的那顆殺死龍小雲的子彈就是一個使命圖騰。在非洲戰亂反叛的武裝軍隊肆意槍殺非洲的無辜百姓,作為中國大使館和海軍部隊守衛人員,極盡全力進行營救。叛軍和中國軍人的衝突搏殺就是最強烈的戲劇衝突,體現好萊塢的個人英雄和愛國主義有機結合。
戲劇性情節衝突:
電影《戰狼2》講述了脫下軍裝的冷鋒,為了尋找龍小雲的消息來到了非洲,不料被捲入了當地的一場叛亂之中,本能安全撤離卻又始終記得作為一名軍人的職責所在,主動開展了一場激烈的救援故事。其間穿插了大量細節與衝突,在不斷發展的情節裡影片逐漸走向高潮,向著更加激烈的方向走去。
影片第一個小高潮開場事件為主人公吳京解決海盜襲船事件,開端的警報和船員慌張倒下,製造了緊張的情緒,對比後來吳京單人解決海盜,彰顯了他突出的個人能力。隨之影片中的戲劇性情節衝突加劇,整部電影如同一幅畫卷逐漸鋪展開來,所有的情節、脈絡、線索逐漸鋪展,吳京帶領難民穿越火線、與叛軍搏鬥。主線和副線,大場面和小場面,整個調度有板有眼。劇情的走動無不牽動著觀眾的心,他們替難民匆忙的逃難而緊張,又因戰爭的殘酷而難過。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戰狼是迄今為止拍攝的最像好萊塢戰爭片的國產片,不僅僅是在主人公的角色設定上,最多的還是在電影戲劇情節的設定上更加偏向好萊塢電影,沒有沿襲國產電影單調的集體主義主旋律,反而大大方方將個人英雄主義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這樣的電影,可以帶給人無與倫比的觀影快感。
類型化的人物形象構建:
縱觀國內外軍旅類型片對人物形象的塑造,過去的國內軍旅題材影片中多為「高大全」的完美英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刻畫較為單一,趨向「臉譜化」,對現代軍事裝備和作戰技能等軍隊形象的展示也有限。美國的軍事類型影片向來都圍繞著裝備精良、戰士英勇這個核心,推崇其「個人英雄主義」,在世界各國的銀幕上塑造了忠誠勇敢、秉持正義、戰無不勝的完美軍人形象,打造了一部部經典的好萊塢軍事類型大片。而長期以來,中國未來軍隊形象在銀幕上基本屬於缺失的狀態。《戰狼2》在人物形象構建上擁有好萊塢超級英雄氣質的特種兵冷鋒,其極強的單兵作戰能力、能打善戰的英雄形象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戰狼》第一部裡,吳京就不想讓主人公冷鋒陷入主旋律題材的窠臼,而是將這一人物的性格設定為「叛逆」的反英雄套路。到了第二部,這樣的性格塑造更是得到升級。在劇情人物塑造主要展示了冷鋒的個人英雄魅力,而並不囿於「個人英雄主義」:從劇情安排上看,海軍艦長時刻心系冷鋒生命安危,在得到命令的第一時間眼含熱烈喊出「發射」,進行武力支援;冷鋒駕車駛過交戰區的時候,以臂為杆,紅旗招展中的「We are Chinese」體現出熱切與驕傲;片尾護照鏡頭緩緩推進中,「無論你在海外遇到了怎樣的危險,請你記住,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的直接抒情,都在為他的「超級英雄」形象營造著國家的背景,使得「冷鋒式」英雄讓人物更立體。
在配角人物設置上,張翰扮演的富二代剛開始只是一個花拳繡腿,在戰場上經歷磨難變成熟,不再是娃娃兵。吳剛扮演的老何戰場經驗豐富,是冷鋒強力助攻。盧靖珊扮演的女醫生性感熱辣,正義熱情、善良。反面人物叛軍頭頭老爹智商、指揮能力、作戰能力爆表,是冷鋒的頭號死敵。正反派人物性格非常鮮明,具有記憶強點。
精彩的人物對白:
在《戰狼》中通過多個方面對主人公形象進行塑造,尤其是角色對白上的設置上,既有語言詼諧引人發笑的部分,亦有深沉莊嚴充滿愛國情懷的部分。一句「你媽沒告訴你別欺負熊孩子嗎?」承包了電影的笑點為主旋律添光增彩。
冷鋒這個角色被塑造得足夠真實,觀眾能看見他為國而戰的勇氣,也能看見他不拋棄難民群眾的情義;能看見他臨危受命挺身而出的男子氣概,也能看見他的一些孩子氣。在電影中「一朝是戰狼,終身是戰狼」信念,尤其是在華僑和難民需要他們時挺身而出,一句「我去」擲地有聲,將電影的愛國主義精神展露出來,跳出了傳統動作片只注重武打動作,不注重對主旋律、人性閃光點發掘的旋渦。就如同是文學評論家評論簡·奧斯汀的小說時所說的一樣: 誠然,暴力、性、愛情能夠很快奪人眼球,但通過生動的語言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則更加傳神,深入人心。這用在電影中也同樣適用,雖然激烈的武打場面、華麗的背景道具、俊男靚女的演員陣容可以很快地吸引人的眼球,但是恰如其分的人物對白與擲地有聲的臺詞則更能使角色鮮明、飽滿。
創新的視聽體驗:
《戰狼2》擁有接近好萊塢的拍攝手法和拍攝水準。吳京通過「一打到底」 展示了中國動作電影的新形象。從電影開頭冷鋒為了已犧牲的戰友家遭遇強拆仗義出手痛打鄉痞,到水下一人勇鬥四海盜的視覺奇觀;從單臂掛車的激烈槍戰到坦克車手的對峙漂移;從鏖戰歐洲僱傭兵輕重武器火力全開到徒手搏擊拳拳到肉,《戰狼2》給軍事題材的類型電影創作一個清晰定位。帥氣的裝備、最先進的全景聲加上 3D 製作的逼真效果,使營救行動的殊死對決更激烈、緊張地呈現而出,使得冷熱兵器和中外特種兵激烈交鋒的熱血瞬間得到全方位的展現,為觀眾帶來一種 「衝破銀幕、撲面而來」的高級視聽體驗,令人不禁心跳加速、熱血沸騰。
激烈的武打動作:
在《戰狼2》中所出現的搏鬥場面乾脆利落,吳京充分發揮了作為武術冠軍、動作明星的優勢,在電影中大秀近身肉搏,展示主人公冷鋒作為一名軍人過硬的軍事素養。尤其是在影片最後與弗蘭克·格裡羅飾演的「老爹」近身肉搏的場面,極具視覺衝擊力,沒有傳統軍事動作片偏愛炫技的特色,只有赤手空拳的搏鬥,觀眾在每一次出拳、每一次收腿中都屏住呼吸。這樣充滿了荷爾蒙氣息的搏鬥完完全全展示出了主人公冷鋒英勇無畏的一面,草根英雄的形象被塑造出來,鐵血軍人的特色被展露無遺。
主流意識形態的弘揚: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應該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 電影《戰狼2》宣揚了社會主流價值觀,在主旋律和商業性之間達到了一種很好的平衡。影片把「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情結,悄然轉換成世界範圍內的「保護國人,捨我其誰」的氣魄和擔當。這個故事核意義的轉換,不是變化而是拓展;不是口號宣告,而是順勢而為。影片借用非洲當地發生叛亂後,中國政府第一時間撤僑的情節來做了一次與《戰狼1》具有互文意義的講述,那就是不僅中國軍隊、中國公民深切愛著自己的祖國,而且祖國也有能力、負責任地愛著每一個中國人。同時,它對好萊塢風格的巧妙借鑑和運用也使其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好萊塢大片,做到了國際化和本土化的有機結合。
此外,中國軍人鐵血陽剛的形象和中華民族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也在此影片中得到了樹立和傳播,使人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得到激發。再者,影片中中國軍人所展示的有擔當、責任感、使命感的硬漢形象受到了觀眾的追捧,打破了長久以來影視作品在審美上以「小鮮肉」 「花美男」為主流,喚醒了銀幕上久違的男性荷爾蒙氣息。不得不說,《戰狼》不僅實現了超高票房經濟效益,也實現了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社會效益,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關注電影新視界,為你搜羅更多電影視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