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孩子花費知多少?

2021-02-13 椰菜耶

昨天椰菜君冒死寫了《自閉症的一個嚴酷但須正視的事實》,除了把原始研究的核心數據給圖形化一下,便於讀者直觀了解之外,菊花那是夾得緊緊的,一個多的屁也不敢放。饒是如此,仍有讀者(不知道是不是家長)質疑椰菜君居心何在,並憤而取關。下面簡短回應一下,作為今天正文的楔子。

某虎質問道,你「不靠寫這個掙錢,天天這麼閒?」椰菜君的回答是:你說的對!椰菜君靠這個掙錢買貓罐頭。有讀者打賞,貓吃什麼我吃什麼;沒有讀者打賞,貓逮住什麼我吃什麼。希望該虎滿意。

另一位圓圓的讀者,雖然椰菜君明確和她說,寫該文的目的並非是要家長「反正活不久別管孩子了」,而是要根據現實「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結果她氣憤地說,「最討厭這種自持清高的裝知識分子的傻逼「,因為椰菜君」提供這些數據的目的「,是想」把那些狗屁研究複製過來嚇唬家長「,」一大早販賣焦慮」。並要椰菜君"有本事就研究怎麼預"。

首先,椰菜君雖然不做叫獸久矣,然鵝博士學位仍在,端的是如假包換的知識分子,根本不用裝的。

其次,椰菜君必須承認自己研究不了「怎麼預」,因為既不是專業科研人士,也不是醫院的大神,更沒錢開機構。這個只能虛心接受,堅決不改。

第三,家長的焦慮何消由椰菜君來販賣。有家長說過,如果你是馬爸爸,那家裡有十個譜系孩子也不怕,再生100個就是了。家長焦慮的根源,雖然不能說全部,大部分也是來自金錢。

這最後一條,就是今天的主題:養譜系孩子花費大,家長應該早做規劃。

養一個譜系孩子要花費多少錢?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病情、不同家長,這個數字變化很大,不僅直接涉及到家長和孩子的福祉,也涉及到國家政策的制定,因此研究頗有一些。在2019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作者詳細收羅了已有資料,共找到近50份相關研究,主要是在西方發達國家如美帝、英帝、土澳、大家拿、瑞典、荷蘭進行的。根據該文,幸好我天朝上國在其中也佔了一個名額。 

這麼多研究沒法匯集在這短短一文中,因此只列出美帝和天朝兩項研究的簡要數據,正巧它們都是2011年的:

1、美帝(該研究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志·兒科》,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是狗屁研究的可能)

年總費用41000元。此外,該研究得到的家庭年收入是近20000元,即患者家庭全部收入僅夠康復費用。

請問這位圓圓的讀者,在這樣大的壓力下經營家庭,家長還需要椰菜君來販賣焦慮嗎?不應該根據現實,全面規劃自己和孩子的當前和將來生活嗎?

參考文獻:

The Economic Costs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 Literature Review. J Autism Dev Disord. 2019 Jul;49(7):2873-2900.

Costs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JAMA Pediatr. 2014 Aug;168(8):721-8.

Investigation of raising burden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physical disability and mental disability in China. Res Dev Disabil. Jan-Feb 2011;32(1):306-11.

相關焦點

  • 走近來自「星星的孩子」,幫自閉症孩子們點亮人生路途不是夢
    在我國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中,在0-6歲精神殘疾(含多重)兒童中有36.9%由自閉症所導致,約為4.1萬人;前幾年也有資料顯示,我國有200萬以上自閉症兒童,平均每100個孩子中就有一個自閉症患者。這個數據雖然讓我震驚,但當我真正走近接觸他們,當與他們進行面對面進行簡單交流的時候,更讓我震驚。很難想像這些自閉症兒童的家庭將會存在多少這樣或那樣令人揪心的故事啊。
  • 孩子說話晚 或是自閉症
    近年來自閉症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孩子不說話或者說話晚,是得了自閉症嗎?如何儘早發現自閉症的信號?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康復科副主任技師吳滿紅來支招。孩子不理人到處跑竟是患上了自閉症3歲2個月的豆豆是一個「很酷」的小男孩,平時基本「不需要」和小朋友一起玩。
  • 凌晨3點半,她在兒童自閉症的文章裡紅了眼:為什麼偏偏是我的孩子?
    得了自閉症的孩子,無論是在行為上還是語言方面,看起來都與正常孩子不一樣,甚至在有的人看來會略微有些古怪。 哪個母親不疼愛孩子?這突如其來的變化把她嚇壞了,她嘗試在網上尋求答案,但查到的結果都指向同一處——兒童自閉症。 她有些驚慌,又查了很多與兒童自閉症有關的資料,一時間,悲傷像洪水猛獸般向她湧來。最終,她向醫院伸出援手,孩子被確診為兒童自閉症。
  • 被自閉症困住的孩子:我只是與眾不同,並不是低人一等
    但在1988年之後,越來越多人的了解了自閉症是什麼,並且對自閉症患者可能的表現持有友好的態度。偷偷送走自己的孩子,而這些孩子本身也就成了永遠不會再被提及的秘密《雨人》裡,查理的父親把患有自閉症的哥哥送到精神病院生活,而這件事情,以及哥哥的存在都成了家庭的秘密。直到父親去世,查理都不知道自己還有個哥哥。
  • 自閉症的特徵:一篇文章幫你分析孩子缺乏眼神接觸是自閉症嗎?
    孩子缺乏眼神交流、缺乏眼神接觸是自閉症嗎?如果你了解過自閉症的症狀,可能知道這個名詞「缺乏眼神接觸」,這是一個簡單的症狀描述,實際包含的內容非常多。存在障礙的孩子可以進行有限的交流,但不包括眼神交流。不是說孩子不喜歡眼神交流,只是她無法理解眼神交流。如果她僅僅只是眼神交流出現障礙,那她不一定是自閉症患者,但是缺乏眼神接觸和其他形式的交流,可能符合自閉症症狀的條件。
  • 10部自閉症電影,帶你走進自閉症孩子的世界
    自閉症患者到底是怎樣的?為了讓更多的人真正了解自閉症,了解自閉症患者,推薦自閉症題材的十部電影,幫助我們走進自閉症孩子的內心。        劇情簡介:哥哥雷蒙長期住在一所療養院裡,他自幼患嚴重的自閉症,行為異常,被視為白痴。弟弟查理為了300萬遺產想要重新更改遺囑,拐走了雷蒙。
  • 自閉症兒童—星星的孩子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郭豔平有這樣一群特殊的兒童,他們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孤獨地閃著微弱的光芒,在西方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目光澄亮,卻對人視而不見;聽覺靈敏,卻對父母的呼喚充耳不聞;發聲正常,卻不與他人交流;他們或被認為智障,卻常在部分領域能力超常……他們是自閉症兒童。自閉症往往在3歲以前起病,主要表現為在語言、社會互動、溝通交流以及興趣行為等多方面的缺陷,在4到5歲時症狀最為明顯,男女發病比例約為5:1。大約3/4的患兒合併有精神發育遲滯,半數左右的患兒在青春期可能合併癲癇發作。
  • 孩子內向、說話晚、不合群,是自閉症嗎?
    所以,我的孩子是自閉症嗎?」 自閉症孩子的很多生理功能是正常的,但是卻好像和這個世界失了聯,他們像天上的星星一樣,看起來近在咫尺,心卻和家人與外界離得很遠很遠。 自閉症的孩子有哪些表現?
  • 自閉症孩子眼中不老的妮妮姐
    如今,已從事自閉症兒童康復工作14年了。 寒來暑往,徐光妮直接治療的個案家庭達上百個,成為自閉症孩子們眼中不老的「妮妮姐姐」。 年輕姑娘勇戰世界難題 頭一次聽說自閉症這個詞,徐光妮準確地記得是2003年某天報紙上看到的。
  • 自閉症孩子都是沒有感情的白眼狼?
    「自閉症孩子都是沒有感情的白眼狼……」仍然有不少家長對自閉症孩子存在這樣的偏見。他們覺得對孩子的呵護,嘔心瀝血的養育以及不顧沉重的精神壓力和經濟上的負擔,得不到孩子的理會。對家長的喜、怒、衰、樂也很少有反應,表現得極端冷漠。他們這種情感交流的障礙,使家長們心寒。
  • 世界自閉症關注日:一起來關注「來自星星的孩子」
    有這樣一群孩子,我們稱他們為「星星的孩子」,醫學上他們被稱為自閉症兒童。他們在溝通交流方面似乎有著一套不被常人所理解的來自遙遠星球的思維模式,好像孤獨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今天是「世界自閉症關注日」,讓我們一起來關注「來自星星的孩子」。August 8 2018 - New York City.
  • 世界自閉症日:他們都是來自星星的孩子
    肯納教授強調這個疾病在大腦或器官上並沒有任何的障礙,他假設自閉症的成因應該是父母和孩子缺乏互動造成的,這樣的推論引發了「冰箱母親」理論的出現,將自閉症的成因全都歸於父母的淡漠態度。直到1977年,有學者才開始把自閉症成因的研究導向遺傳學有關的思考。自閉症的成因眾說紛紜,但無論哪一種說法,自閉症始終還是被歸類在精神病的科別之下。
  • 英語「花費」知多少?看看spend、cost、pay、take的用法與區別
    許多同學在做題時遇到「花費」問題時,往往很容易出錯,不知道花費的是什麼,主語是什麼等等。今天老師就來給同學們講解一下英語中四個「花費」的用法與區別。一、spend 表示 「花費」,主語為「人」,賓語(即花費的什麼)為「時間/金錢」。
  • 《我的影子在奔跑》:自閉症孩子的中國夢
    方剛亮導演的《我的影子在奔跑》以夢幻的藝術方法處理自閉症孩子的成長史,電影中母子之間的溝通方式令觀眾大開眼界、動情不已,以比較俗套的比附,就是講述一個自閉症孩子的中國夢實現的公益電影。《我的影子在奔跑》和《海洋天堂》呼喚的就是用心為繩,將孩子們拉回一些,拉近一點,至少還有專業人士可以幫助他們,其實大眾在有心關懷他們之後,也能成為合格的義工來做些事情。對於自閉症的凝視,有助於整個社會的穩定和健康。母愛這一主題,無論文學作品或影視劇集中早已無數次被進行各種創作並予以呈現,這並非是個新鮮的選題,尤其對於病患兒童家庭故事的敘述,內裡總會夾雜著各種酸楚和催淚橋段。
  • 實高世界日丨世界自閉症日——帝標為「星星的孩子」點一盞燈
    世界上,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被詩意地稱為「星星的孩子」「星星的孩子」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
  • 【科普知識】自閉症你了解多少
    我國自閉症患兒約有60至180萬,並有上升趨勢。其中男女患病率大概是4:1,也就是說男性患病率較女性高。提問:有人把孤獨症的孩子比喻成來自遙遠星球的天使,他們不喜歡跟同伴玩,不喜歡交流,但是他們有特殊的一些才能,是嗎?張主任:是的,有人把孤獨症比喻為來自星星的孩子,這些孩子一般起病於出生後36個月以內;部分病例在2~3歲以內基本正常。
  • 害怕「長大」的自閉症:「星星的孩子」未來應該怎麼辦?
    自閉症孩子還有未來嗎?將來能夠做什麼? 孩子需要終身照料嗎?我們老了他該怎麼辦? 養育一個自閉症孩子,生活註定很艱難? 想要照顧孩子的同時擁有自己的生活,可能嗎?
  • 太活潑的孩子一定不是自閉症?
    但即便如此,媽媽對於昊昊的行為仍不加以深究,更不會將孩子往自閉症的方向考慮,因為媽媽認為,小孩子的情緒那麼「變化無常」,這都是小孩子的「特有的天性」。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性格活潑的孩子就一定不是自閉症嗎?首先我們來了解以下自閉症的具體表現。 自閉症屬於先天性疾病,是一種社交技能、認知和交流等多方面的發育障礙。
  • 孩子說話晚,不愛學說話是自閉症嗎?
    最近,我常收到讀者的留言,問一些關於自閉症的問題,如:自閉症的孩子有哪些表現?孩子說話晚,不愛學說話就是自閉症嗎?不是自閉症的孩子,也要進行語言開發嗎?下面針對這些問題,做簡要回覆: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目前還沒找出病因。
  • 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我該如何幹預?
    被醫院確診為疑似自閉症或自閉症、自閉症傾向,醫生就會建議家長幹預。很多家長這時會很迷茫,第一次聽說自閉症,不知道該如何幹預。現在小編就早期幹預和感統訓練方面提供一些容易操作的居家幹預方案。首先要認識自閉症並改善身體的生理健康。自閉症又叫孤獨症,是一種廣泛性神經發育障礙疾病,它的病因目前仍未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