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我該如何幹預?

2021-01-17 上海自閉症康復老師

被醫院確診為疑似自閉症或自閉症、自閉症傾向,醫生就會建議家長幹預。很多家長這時會很迷茫,第一次聽說自閉症,不知道該如何幹預。現在小編就早期幹預和感統訓練方面提供一些容易操作的居家幹預方案。

首先要認識自閉症並改善身體的生理健康。自閉症又叫孤獨症,是一種廣泛性神經發育障礙疾病,它的病因目前仍未查明。語言與社交障礙、興趣狹隘、行為刻板、感知覺異常是自閉症譜系障礙的核心症狀,聯合國最新的診斷標準為社交障礙和行為刻板。世界各國專家研究發現,自閉症孩子身體存在著很多異常問題,如重金屬汞、鉛超標或代謝異常、缺維生D、B,缺鐵、鋅、鈣,腸道菌群異常,食物不耐受、過敏,大腦皮質層麩質化或缺某種蛋白質,血管發育不良,等等。同時,還伴有脾虛、腎虛、肝堵等問題。不同孩子身體情況不一樣,所以雖然具體導致的原因不明,但首先肯定的是孩子的身體出問題了。所以,很多孩子會有睡眠、排洩、情緒、偏食和行為問題。那麼,作為家長,要給孩子進行上述問題的檢查(營養素、代謝、腸道菌群、食物不耐受、過敏,中醫看看是否有脾虛、腎虛、肝堵,同時要調整飲食(大部分孩子偏食),營養均衡。身體健康是基礎保證,只有生理健康了,幹預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大部分自閉症孩子經過科學幹預都會可以恢復到接近正常狀態。

其次,家長需要自我學習幹預方法,居家密集幹預對孩子的康復非常重要,這裡推薦三本書:《孤獨症兒童早期幹預丹佛模式》、《與你同行(鄒小兵)自閉症兒童家必讀》、《地板時光》。下面簡單講講居家幹預方法。

【如何訓練孩子的眼神】

很多孩子都喜歡氣球,當你吹氣球的時候,孩子會看過來。這時你可以一邊吹一邊做誇張的表情,吹一口氣就停下來指著氣球對寶寶說「氣球」。等氣球吹大了,就給孩子拿著,消氣了,再吹,反覆做。也可以教孩子吹(雖然不會,但他會想償試),這樣也可以練習孩子的氣息,有利促進語言的發展。

和孩子一起吹泡泡。把泡泡放到嘴邊準備吹時,孩子會盯著你看,希望看到很多泡泡,這時你稍停下來,對孩子說:「寶寶,媽媽要吹泡泡啦」,這時孩子的眼睛可能會和你有短暫的對視。要反覆多次,創造更多孩子看你的機會。

把孩子愛吃的餅乾放在你的眼前方,孩子看過來時,快速移開一點,然後睜大眼睛表情誇張的說「寶寶看媽媽了,真棒!」然後再把餅乾放到眼前後再瓣一小片給寶寶吃(不要給孩子整片餅乾),寶寶吃餅乾的時候,你指著餅乾對孩子說「餅乾」(這時是教孩子認識餅乾)。

讓孩子坐著或靠牆站著,然後用大龍球向他拍擊過去,這時孩子的眼神會聚焦在大龍球上。他的眼神會躲避拍過來的球或用手去擋球。這會刺激孩子的視覺神經,每次拍擊20-30下(視孩子的接受度定),每天拍擊20-30次。這對於無欲無求的孩子也是最好用的方法。

躲貓貓是小孩子非常喜歡的小遊戲。可以用頭巾蓋孩子也可以蓋家長頭上,在揭開頭巾的那一刻突然說「貓」。也可以同時蓋你和孩子的頭,這樣頭巾裡就你和孩子,孩子的眼睛只能看你了。

【和孩子做遊戲】

和孩子喜鬧、撓痒痒(胳肢窩),逗孩子樂。撓痒痒時,數一、二、三,數到三的時候就撓,讓孩子注意聽你的聲音,有時故意把「三」聲音拉長些,給孩子感受到變化,調動孩子的神經緊張度和感知覺。逗孩子笑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訓練,很多自閉症的孩子不怎麼笑,或笑不到位的,這也是障礙之一,必須訓練出來。

拋接娃。把孩子拋起然後接住,拋起時數「一、二、三」。當你拋起或接住孩子時,孩子或會看著,這是不錯的對視。同時家長要跟著孩子一起歡笑,和孩子一起感受快樂。

坐飛機遊戲。家長雙手或雙腳把孩子撐起來,然後前後或上下快速移動,感覺像飛機在起飛前行。做這項遊戲時,家長要注意確保安全,最好在床上玩。

甩鞦韆遊戲。家長二分別抓住孩子的雙手和雙腳,然後左右甩動並數著「一、二、三」把孩子放到床上,也可以把孩子放床單裡,家長抓著四個角甩起來,接連做10-20次。甩的時候幅度大一點。孩子在床單上的姿勢有:俯臥、佝臥、側臥(或左右甩)。

和孩子一起玩套圈圈遊戲。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遊戲,孩子可以很容易做到,每次做完都可以給孩子一個鼓勵和擁抱或食物強化。也可以和孩子輪流套圈,你套一個孩子套一個,這是規則。也可遠距離的把圈從這個地方拿到另一個地方套上去。

和孩子一起玩積木等遊戲。根據孩子的能力,和孩子疊高積木或讓孩子學著和你搭一樣的。

【感統遊戲】

感統是感覺統合的簡稱。我們每一個行為都是感覺統合的過程。自閉症孩子都有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感統訓練不能直接改變自閉症,但對自閉症幹預起著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上面多的遊戲都有感統訓練的效果。 下面介紹幾個常用的訓練方法。

【大龍球】俯臥、仰臥,家長抓著雙腳前後推拉或向下壓球後彈起。孩子站在大龍球上跳,或坐著往下壓後彈起,刺激孩子的前庭覺。孩子躺著,用大龍球擠壓,以刺激觸角。每項每次50-100下。

【俯臥抬頭】家長幫助按住孩子的大腿,抬頭時可以拍球,根據孩子的體能適量次數或少次多遍。這個訓練非常重要,可以鍛鍊孩子的中樞神經系統。每次30下或間歇做。

【按摩】自閉症孩子大多數都有觸覺失調的表現,還有的睡眠不好。按摩可以刺激孩子的觸覺。按摩球、按摩刷、毛巾或徒手都可以,總之粗細、快慢、輕重等,讓孩子感受不同的觸覺刺激,不需要考慮空位,從頭到腳全身按摩。

【踢、拍球】

【跳】有很多種運動可以做。如跳房子,從椅子上向下跳、跳障礙(跳杆子)、跳起拍球、袋鼠跳等。孩子自己不能獨立跳躍,家長輔助完成。跳,可以同時鍛鍊前庭覺和本體覺。

【遊泳】遊泳是一項非常好的感統訓練運動,讓孩子感受到前庭、本體、觸覺全方位的刺激。

【蹲起】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訓練,動作很簡單,可以鍛鍊孩子的肌張力。為了讓訓練更有趣,可以讓孩子撿起地上的積木放到桌子上(或藍子裡),每次只能拿一個積木。每次30下。

【平衡木】平衡覺是非常重要感知覺。居家平衡覺訓練非常簡單,可以扶著孩子站在沙發靠背的邊延上走,也可沿小區花壇邊上走,或者把家裡的椅子排成一排讓孩子在上面走,椅子之間空點距離,以增加一點點難度。

【翻跟鬥】這也是比較重要的訓練之一。能充分鍛鍊孩子的前庭、本體和觸覺。前翻滾和側身翻,家長協助訓練,每次每項30-50下,根據孩子的興趣和體能來定。

【旋轉】這是刺激前庭覺最常用的訓練方法。可以讓孩子坐在可以轉動的椅子上轉動,每次左右轉30-50下。

此外,音樂療法、藝術療法也成為自閉症幹預的一項非常好的方法。音樂不僅能鍛鍊孩子的聽覺,對孩子的語言也有很大的幫助。家長可以一邊給孩子唱歌一過握著孩子的打拍子,也可以給孩子自己戴耳機聽。有睡眠或情緒問題的孩子可以聽些舒緩的睡眠曲。雖然孩子不會畫畫,但筆下顏色往往會吸引孩子的好奇心。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居家訓練方法,當然各種訓練還有很多,主要訓練目的是讓孩子會用眼神和肢體和你互動交流,構建社交的基礎能力,提高警醒度。每天的訓練時間不低於6小時。訓練過程中,可根據孩子的興趣或體能調整訓練的次數或時間。

關於自閉症問題可以給我留言,我將及時回復。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相關焦點

  • 自閉症的特徵:一篇文章幫你分析孩子缺乏眼神接觸是自閉症嗎?
    星悟說自閉症幹預教程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何診斷孤獨症「缺乏眼神交流」是醫生用來診斷自閉症的一個標準。並不是說孩子缺乏眼神接觸就一定是自閉症,可能是他害羞呢?「缺乏眼神接觸」這個術語是一個用來論證是否是自閉症的一項因素。由於無法從血液和成像測試來做到這一點,醫生必須依靠個體特徵、行為的頻譜來做出診斷。然後將該症狀與美國精神病協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DSM-5)中列出的標準進行比較。根據標準,醫生可以確認或排除是否具有有自閉症傾向。
  • 安我基因推出自閉症基因檢測 助力自閉症診斷及康復療愈行業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從2000年以來,孤獨症患病率就呈明顯上升趨勢,目前估計全球患病率為1%以上,全球每20分鐘就有一個孤獨症孩子誕生。在我國,自閉症患者的數量已經超過了1000萬,近年來更是呈逐年增加的趨勢,每年以近20萬的速度增長。目前的共識就是,孤獨症必須早診斷、早幹預。
  • 孩子被查出自閉症(孤獨症)傾向,我該怎麼辦?
    除了醫生說「幹預」,不知道還能做些什麼?不知道未來會是怎樣的結果。在這裡想告訴大家的是:1、可能很多孩子被誤診;2、很多孩子能正常生活工作,甚至當上科學家,哪怕他依然是自閉症;3、少部分人需要家人照顧一生的。所以,家長不要那麼難過,積極幹預,用心學習,爭取讓孩子獲得更好的人生!
  • 我依然可以幹預好自閉症女兒!
    後來我們帶孩子去廣州市兒童醫院做了評估,結論是:瀰漫性發育障礙,非典型自閉症。當時的醫生撂下狠話,再不幹預,孩子可能一輩子不能自理。天塌了!這是我的第一感覺,回憶那段日子,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樣過來的。我陷入了深深的焦慮,用鑰匙割自己的手臂,整條手臂都是鮮血淋漓,但卻絲毫不覺得痛。
  • 什麼事兒童自閉症幹預
    什麼事兒童自閉症幹預 時間:2020-12-22 17:13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對於自閉症幹預,心理學上是這樣定義的:幹預是指在心理學等相關理論的指導下有計劃、按步驟地對一定對象的心理活動、個性特徵或心理問題進行影響,使之發生朝向預期目標變化的過程。
  • 如何區分:高低功能自閉症、發育遲緩、智力障礙
    但是,請注意,即使高水平的自閉症患者具有良好的智力,對普通兒童來說仍不能達到100分,仍然落後,但與低水平的自閉症患者相比,其程度相對較高。醫生通常稱其為輕度自閉症。在早期(3-4歲)被診斷為功能高的兒童,可以通過系統幹預在後期被轉化為Asperger(6-7歲),甚至只是輕微的發育遲緩(智商和情商都增加)迅速),從而進入幼兒園和普通學校學習生活。
  • 孩子內向、說話晚、不合群,是自閉症嗎?
    所以,我的孩子是自閉症嗎?」 自閉症孩子的很多生理功能是正常的,但是卻好像和這個世界失了聯,他們像天上的星星一樣,看起來近在咫尺,心卻和家人與外界離得很遠很遠。 自閉症的孩子有哪些表現?
  • 我有自閉症,但你給的溫暖我能懂
    我們不知道發病的原因,不了解完整的病理機制,一次又一次修正診斷手冊上的條目並不意味著一層又一層更深的理解。但這都不是不尊重這個群體的理由,不能成為「不尊重他人」 的藉口。 →第一個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 孩子說話晚,不愛學說話是自閉症嗎?
    最近,我常收到讀者的留言,問一些關於自閉症的問題,如:自閉症的孩子有哪些表現?孩子說話晚,不愛學說話就是自閉症嗎?不是自閉症的孩子,也要進行語言開發嗎?下面針對這些問題,做簡要回覆: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目前還沒找出病因。
  • 北大六院賈美香醫生:自閉症兒童的家庭幹預五原則
    但由於國內孤獨症領域的幹預治療尚未十分成熟,孤獨症的康復教育隊伍中並沒有足夠數量的診斷專家、康復專家。孤獨症患病率與幹預資源間的巨大懸殊告訴我們,孤獨症的康復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越來越多的實踐成果表明,孤獨症有效的幹預模式是集早期幹預、密集型幹預、納入家庭參與的幹預於一體的,這說明良好的康復效果是離不開機構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分工協作的。
  • 實高世界日丨世界自閉症日——帝標為「星星的孩子」點一盞燈
    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們不聾,卻對聲響充耳不聞他們不盲,卻對周圍人與物視而不見他們不啞,卻不知該如何開口說話猶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世界,獨自閃爍他們,是自閉症兒童2007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2008年起,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日」,以提高人們對自閉症和相關研究與診斷以及自閉症患者的關注。有人說,他們是天才,因為愛因斯坦、凡高、牛頓等很多出類拔萃的天才生前都有怪異的行為,用現代的醫學方法去判斷,他們很可能患有自閉症。也有人說,他們是異類,只生活在自己的空間裡,像個外星人,天外來客,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 超讚,媽媽在家為4歲自閉症女兒特別布置後,居家幹預效果翻倍
    說起居家幹預,真應了那句話:道理我都懂,然而並沒有什麼用。今年年初的一場疫情,孩子沒辦法去機構,家長居家幹預的任務尤其重,對上面那句話的體驗估計更加深刻。我在家剛剛給恩寶做幹預的時候就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本以為幹預最難的是一項項教學內容,但其實那時候我一跟孩子上桌面,就要上演抓娃大戰!做得最多的不是把娃從各個角落抓回來,就是不停地防止她再次逃跑!後來回憶,其實這樣居家幹預的效率低。
  • 讓幹預走進家庭,中美星星橋「2020國際自閉症康復實操訓練營」即將...
    中美星星橋及時洞察到家長們的痛點,急家長所急,將於2020年12月5日-6日舉辦「2020國際自閉症康復實操訓練營」,解決家長們目前的幹預困境!三大目標,覆蓋全年齡、能力階段自閉症兒童中美星星橋根據多年來對中國自閉症家庭的調研,以孩子能力、年齡階段為標準,為本次訓練營設計了三大目標。
  • 自閉症家庭幹預:你還在總給孩子講道理嗎?講一個好故事更有用!
    「社交故事」是自閉症幹預的常見方法之一,即通過語言文字和圖畫來描述某個特定的社交情景,用小故事的形式,從自閉症兒童的角度出發,帶出一些有社交意義的提示。我們常常說,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嘮叨太多道理,講好一個故事比反覆講一個道理或許更有用哦~下面我們就用一個具體的案例來講講如何編寫一個社交故事吧!
  • 自閉症丨當生命成為謎題,唯有愛才是謎底
    可我還是想要認識她,多少次我想走過去,想要伸出手和她打聲招呼,可是朋友們卻阻止了我。只因為一句話:她和我們不同,她是笨蛋,她有自閉症.....,再後來,她只待了一個學期就被學校「請」走了。我也失去了走進她的世界的機會。那時的我對自閉症的了解甚淺,自然將她與笨蛋劃為一體,然而,如今回想,原來當年讓我止步的不是她是所謂的笨蛋,而是缺乏走進她的世界的勇氣......
  • 為什麼孩子會患上自閉症?怎樣判斷孩子是否自閉?醫生都講清楚了
    雖然對自閉症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目前大家對於自閉症的了解其實是相對不足的。有的家長一開始可能以為孩子只是單純的性格內向而沒有提前幹預,有的家長也搞不懂自己的孩子怎麼好端端地就得了自閉症。
  • 【轉載】關於【自閉症】的100個問題~
    點擊閱讀«第一個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4. 自閉症有什麼核心症狀?社交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5. 自閉症有什麼常見的臨床表現?公共場所遇到自閉症人士怎麼辦?如果已經確定自己遇到了自閉症譜系障礙人士,很可能的一個原因是他們展現了一些「不尋常」的行為甚至是問題行為。家長可能已經在努力去幹預了,我們就不要投去異樣的目光了,而是給予一些尊重和理解,一起做到不圍觀不指責。36. 如果我想幫助自閉症兒童,我能做什麼?
  • 如何面對自閉症兒童?演員陳錦鴻當紅退圈,僅為自己的自閉症兒子
    來自「星星的孩子」自閉症兒童,並不少見,目前中國自閉症患病率與世界其他國家相似,約為1%,患病率也是逐年提高。自閉症患者目前已超過1000萬,一般集中在0~14歲的孩子。陳錦鴻一家如何對待自閉症兒童很多人認為「自閉症」無藥可救的想法是十分錯誤的,從陳錦鴻教導兒子的經歷中我們可以發現,
  • 孩子說話晚 或是自閉症
    近年來自閉症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孩子不說話或者說話晚,是得了自閉症嗎?如何儘早發現自閉症的信號?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康復科副主任技師吳滿紅來支招。孩子不理人到處跑竟是患上了自閉症3歲2個月的豆豆是一個「很酷」的小男孩,平時基本「不需要」和小朋友一起玩。
  • 自閉症不代表性格內向,活潑的孩子可能也是!
    和大部分朋友一樣,我原以為,自閉症的孩子都是不愛講話,性格內向的。直到我活潑的女兒被診斷為自閉症……是的,你沒看錯,活潑的孩子也有可能是自閉症。就是這樣一個「活潑」的小姑娘,3歲時卻被診斷為「輕度自閉症」。「怎麼可能,我的孩子明明這麼活潑!」這是我的第一反應。然而,我對自閉症的了解太少了,自閉症的診斷跟性格並沒有關係,這些被忽視的細節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