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我基因推出自閉症基因檢測 助力自閉症診斷及康復療愈行業發展

2020-12-23 donews

現如今,孤獨症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據不完全統計,從2000年以來,孤獨症患病率就呈明顯上升趨勢,目前估計全球患病率為1%以上,全球每20分鐘就有一個孤獨症孩子誕生。在我國,自閉症患者的數量已經超過了1000萬,近年來更是呈逐年增加的趨勢,每年以近20萬的速度增長。

目前的共識就是,孤獨症必須早診斷、早幹預。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進步,基因檢測尤其是高通量檢測技術(包括基因晶片和高通量測序)成為了目前臨床針對自閉症患者的主要遺傳學檢測手段。

作為中國領先的以健康大數據為基礎的家庭健康服務平臺,安我基因在2020年7月推出自閉症基因檢測產品和服務。依託中國科學院以及國家幾家頂級醫院技術團隊多年來在自閉症方面的研究成果,安我基因基於目前國內最大的自閉症家系研究資料庫可檢出多種突變形式:單基因突變、大片段缺失以及CNV。

據安我基因首席醫學官辛忠濤博士介紹,「我們擁有業內領先水平的檢測方式,採用的新一代ExAMP簇生成方式的PatternedFlowCell測序平臺,質量更穩定且測序時長更短,靈敏度極高,可覆蓋99%的目標區域。」辛忠濤博士還表示,「同時我們還擁有獨家先進的技術算法模型(AAWES),相較普通方法,分析群體信息和家系信息的流程會更準確,能夠更好校準背景突變率,更好地分析成因複雜的自閉症。」

通過安我自閉症基因檢測,可以尋找與疾病相關的突變位點,從基因水平上提供自閉症的直接證據,並進行風險評估,為臨床診斷和早期幹預與治療提供科學依據。此外,與普通的行為治療相比,基因檢測能為患者家庭帶來更多可行動的方向,包括終止一個漫長的診斷過程、幫助降低併發症風險、辨別特定藥品的使用風險、提升康復訓練效率、合理計劃二胎生育以及對其他家庭成員進行健康指導等。目前,基因檢測的價格已經變得更加容易承擔,與自閉症本身所需的長期治療與幹預費用相比更是不值一提。因此,在國外,基因檢測也被權威機構推薦給了每一個受自閉症影響的患者。

此外,通過積累自閉症兒童大數據,安我將規劃更多的自閉症相關科研項目,及時獲取最新科研成果,助力自閉症診斷及康復療愈行業的發展。

綜合來看,遺傳技術的進步正在漸漸弄清自閉症的分子病因,並有望帶來更好的療法。而安我基因將攜手更多的遺傳學專家和醫學專家,研究基因診斷如何在確定適當的療法上發揮作用,從而尋找更好的治療方案,幫助「星星的孩子」遠離孤獨,幫助自閉症家庭少走一些彎路。

聲明:本站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網站對此聲明具有最終解釋權。

相關焦點

  • 安我基因:突圍消費基因檢測市場
    而這些公司的發展,後續也獲得風險投資的助力。 最近幾年,消費基因檢測產品的價格仍在不斷下降,吸引更多用戶的購買。《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2019)》顯示,2019年,中國消費基因累計用戶規模將達到220.7萬。其中,一線及新一線城市滲透率約為1.1%。
  • 中美星星橋攜手專家大咖,共同探索中國自閉症康復新道路
    自閉症的致病原因非常複雜,尚無法找到特殊的生物學標誌作為導致自閉症的原因,而其臨床診斷也沒有特異的檢測方法,須依據臨床觀察、行為量表等才能確診。同時,自閉症患者的個體間表現差異非常巨大,並經常同時伴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癲癇、抽動障礙、睡眠障礙、免疫缺陷、胃腸道功能紊亂等多種合併症。
  • 行業|來自星星的孩子!自閉症患兒何時能走出困境?
    儘管用AR、VR、機器人治療自閉症的技術已經穩步發展,但聯合國在其在線報告中說:「輔助技術的使用仍然存在主要障礙,包括高成本,缺乏可用性,缺乏對其潛力的認識以及缺乏對其使用的培訓。在一些發展中國家,需要輔助設備的殘疾人中有50%以上無法獲取這些設備。」
  • 名家 尹建莉:「自閉症」大爆發背後的真相
    換句話說,任何兒童,尤其是早期遭遇錯誤對待的兒童,都有可能符合量表中的大部分症狀。用這樣的事實,重新解讀上面的幾條宣傳訴求,更會發現一串悖論:既然不知道是什麼基因出了問題,如何斷定一定是基因出了問題?病因和病理都不清楚,如何診斷?沒有準確的診斷,哪兒來的篩查?又哪兒來的發病率?
  • 《小豬佩奇》的弟弟喬治是自閉症?你對自閉症的偏見究竟有多深?
    我不到兩歲弟弟超級喜歡看小豬佩奇,簡直成癮,後來被診斷出自閉。我覺得這是有毒的動畫片。」凡此種種,而一度至今也有很多不明所以的人對自閉症有很大的誤解,認為不愛說話、不愛跟人交往、不愛看人就是自閉症,並且自閉症都不理人、不說話、不看人。
  • 為什麼提到自閉症,我們想到的只是自閉症兒童?
    在兒子被診斷為自閉症的當時以及其後好多年,他都發誓絕不接受他的自閉症,抱著康復的幻想不肯撒手。自被確認有自閉症起,如今快四十年過去了,泰瑞克也並未開口和他說話。羅伯特·納瑟夫身為父親,與泰瑞克一起經歷生命中的童年、青春和成年生活,同時以一位父親兼心理學家的雙重身份寫下《為愛重生》一書,他的自責、困惑、痛苦、接納和坦然,與學理討論和建議皆在其中了。
  • 關愛自閉症兒童!公益微電影《大海小雨》攜援助計劃上映
    影片講述了數學老師楊大海和白領妻子麗麗的孩子小雨降生,不幸被確診為自閉症患者,從此,他們的生活陷入困境,一度絕望的妻子想要放棄。最後,在大海的堅持與耐心下,小雨逐漸好轉的故事。影片上映後,演藝界掀起了關注自閉症兒童的公益熱潮。Angelababy、鄭愷、郭麒麟、華少、沈濤、伊一等明星都發表了公益助力,呼籲大家共同關注守護「星星的孩子」。
  • 【轉載】關於【自閉症】的100個問題~
    自閉症很罕見嗎? « 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3 »[7] 的數據顯示,自閉症的流行率已由 2009 年的 1/88 ,上升至現在的 54/1 。報告稱,中國自閉症發病率達 0.7% ,目前已約有超 1000 萬自閉症譜系障礙人群,其中 12 歲以下的兒童約有 200 多萬。 9. 自閉症症狀會遺傳嗎?
  • 馬術冠軍助力自閉症兒童 馬術療愈體驗與馬互動
    2019年6月5日,「不一樣的體育拓展營」在京郊奧倫達部落馬會·原鄉馬術俱樂部開展,中國運動員教育基金會聯合越江山體育共同為自閉症兒童發起了一次獨特的馬術體驗腦癱、發育遲緩、自閉症、阿斯伯格……16個不同程度的心智障礙兒童被越江山體育創始人張楚喬邀請到了自己家。奧倫達部落馬會·原鄉馬術俱樂部,這個平時以盛裝舞步及場地障礙青少年培訓為主的社區俱樂部,停業一天承接了本次公益活動。為了給孩子們提供更好的體驗,所有員工提前兩周整體接觸自閉症兒童馬術療愈初級認知培訓,並且在31匹荷蘭溫血馬中嚴格甄選出了3匹適合本次體驗活動的馬匹。
  • 中美星星橋「TLS 語言·學習·社交」 —— 自閉症新康復體系發布
    讓行業相關人士眼前一亮的是論壇召開期間還將發布全新自閉症康復體系:「TLS 語言·學習·社交」 —— 自閉症新康復體系。  區別傳統康復體系,持續引入前沿理念  中國的自閉症領域發展時間較短,各種理論、模式均被行業內機構使用,這也造成了中國自閉症康復體系較為混亂、陳舊的現狀,而「TLS 語言·學習·社交」 —— 自閉症新康復體系的面世,將試圖打破這一僵局。
  • 國際團隊建立新型自閉症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新聞—科學網
    這一模型的建立為自閉症機理的解析以及臨床幹預方法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是近年來國際神經科學界在腦疾病動物模型研究方向取得的關鍵性突破之一。該成果以長文形式發表於《自然》(Nature)雜誌(詳情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深圳先進院為該論文的第一單位。
  • 2017都市陽光·金宇慈善愛心基金會自閉症康復救助項目開始申請啦!
    自閉症兒童關愛救助項目資助申請說明銀川愛心園孤獨症兒童康復訓練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是寧夏金宇愛心慈善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進行自閉症兒童關愛救助項目定點委託實施機構現接受貧困自閉症兒童家庭的申請,相關申請事宜如下: 一、申請條件(須全部符合以下條件)1、14周歲(含)以下的自閉症兒童,即在2003年3月1日後期出生;2、家庭人均收入低於當地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的貧困家庭、單親家庭或異地工薪家庭;3、目前未接受來自政府、團體或個人所提供的康復或者醫療等大額資助(資助額佔所需康復
  • 仇子龍:讓猴子遇上自閉症
    早在2003年博士畢業之前,做分子生物學研究的仇子龍和自閉症並沒有任何交集。走進這種疾病,得益於此後6年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神經生物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以及一場生物學革命——基因技術的迅速發展。  仇子龍說,2006年前後的美國剛剛開始從遺傳學層面認識自閉症,但也依然沒有很好的線索。
  • 害怕「長大」的自閉症:「星星的孩子」未來應該怎麼辦?
    當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時,這些問題就像咒語樣困擾著很多家長,自閉症 帶給孩子的不僅僅是生存和發展問題,更重要的是給背後的家庭帶來無法解脫的磨難! 自閉症的康復是第一難題,然而自閉症的後續看護、教育,成年後的就業、生存才是更大的難題,在無盡的黑暗中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希望的守護,是否有勇氣面對,是否有耐心等候,都是巨大的考驗。
  • 思圻國際融合教育:讓自閉症孩子的康復訓練更加科學_綜合_江西網絡...
    自閉症治療是要糾正幾個誤區的:第一患兒需要長期進行康復訓練,有一些家長存在誤區,認為自閉症只是短暫性疾病,在沒有進行治療的情況下,可以很快就能康復。
  • 憨福兒職業康復為自閉症者家庭燃點希望之光
    近日,中國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發布了2020年世界自閉症日的中國宣傳主題:「格外關心 格外關注」——推動建立孤獨症家庭救助機制。這一主題是基於今年疫情爆發以來產生的社會短板,以及今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契機,在機制上建立孤獨症家庭救助體系,為自閉症人士及其家庭的發展提供保障。
  • 孩子說話晚,不愛學說話是自閉症嗎?
    自閉症不能完全治癒,但通過康復訓練,可以達到生活自理的狀態,並且有很多自閉症患者,在某一方面展示出傑出的優秀表現,這樣的個案也有許多。自閉症多發於男性,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約有3/4的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後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
  • 海豚能治自閉症?華師大教授推薦音樂療法
    近日,蘇州海洋館推出「海豚醫生」項目,讓海豚「出診」為自閉症患者「治病」。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上海博愛醫院心理諮詢中心主任徐光興表示,海豚的音頻的確會對自閉症患者起到一定療效。但人們平時跟海豚親密接觸的機會並不多,他推薦一款最接近海豚音的樂器--陶笛。海豚作為一種具有高等思維能力的動物,能和孩子進行心靈溝通。
  • 99種自閉症雙星家庭的苦
    @豪凱媽家庭的心酸不知道如何才能用文字表達,只知道每個月負債纍纍,每一天自己帶著2個娃康復,回家後還要輔導2個姐姐。但是診斷那一刻,一切破滅,面對這個結果,哭,真的除了哭不知道怎麼辦,昏天暗地的生活啊。@茂原茂林媽我們家是雙胞胎,三歲的時候帶他們去杭州幹預。
  • 自閉症和神經多樣性:一場精神病學的觀念革命
    目前正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工智慧與智能製造研究院作visiting student,研究課題為自閉症兒童康復機器人。學術交流或企業合作歡迎郵件聯繫:huixinzhong@outlook.com ,期待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