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聚焦"堪稱奧斯卡同題教科書

2021-02-06 影視界


電影《聚焦》日前在第88屆奧斯卡上「爆冷」拿下最佳影片獎,這部講述報紙記者勇於追尋真相的電影也讓人驚呼今年奧斯卡過起了「記者節」。為何它能戰勝《荒野獵人》《大空頭》等片?好萊塢有不少新聞題材影片,塑造的記者卻是形形色色,並不都如《聚焦》一樣能獲得業界認可,也有影片不乏一些狗血橋段,新聞電影如何拍好?京華時報記者採訪了多位影評人,看看他們怎麼說。


《聚焦》的「最佳」氣質

群戲強勁主題具有社會意義


第8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聚焦》以《波士頓環球報》的「聚焦」報導小組收集證據,調查報告波士頓地區一系列神父性侵兒童案件的過程為故事主線,由託馬斯·麥卡錫執導,麥可·基頓、馬克·魯法洛、瑞秋·麥克亞當斯、斯坦利·圖齊等主演。


影評人云飛揚接受京華時報採訪時表示,《聚焦》的「爆冷」其實在意料之中,「《荒野獵人》導演、攝影、男主得獎概率大一些,但影片本身比不上《聚焦》和《大空頭》。《聚焦》主題對於教會的欺世性事件進行了揭示,很有社會意義。」在他看來,《聚焦》得獎優勢還在於影片善於控制節奏和情緒,完全不煽情,消除了戲劇化衝突,「它就是讓觀眾身臨其境看新聞人怎樣工作,而不是改成商業片、有很多巧合。而且它沒有隻盯著個案,而立刻去引爆,撬動了更多案件。《聚焦》作為群戲,主演都演得很好,無論是新來的主編,還是資歷淺的記者,他們都在生活中模仿原型,演技也得到原型人物的肯定。」


在影評人暗夜騎士看來,近幾年很少有《聚焦》這樣宏大的新聞題材影片,奧斯卡評委把最佳影片獎頒給《聚焦》很有勇氣,「因為天主教是美國主體信仰,對他們非常重要,影片揭露的東西會對信仰產生動搖,所以頒獎季前哨戰很多風向標獎項都給了《荒野獵人》或者《大空頭》,但最終《聚焦》在不利形勢下逆轉。」


娛評人、媒體人柏小蓮則認為,《聚焦》的勝出不全因為它的題材,「它首先是一部符合電影審美的優秀作品,編劇嚴謹務實,而且沒有像其他很多行業題材那樣,賦予傳媒業的神力,就是一群比較堅韌的普通人,聽從職業和良心的召喚聚在一起,認真而持久地完成了一件事。」在柏小蓮看來,《聚焦》的迷人之處在於那些記者在走街串巷四處打聽詢問的那些移動鏡頭,「這種枯燥繁複而沒有什麼進展的展示,才是我熟悉的媒體生活。」


同題材中它更具重要性


除了《聚焦》,2015年還有另外一部表現新聞工作者經歷的影片上映,這部同樣力圖揭示被隱藏起來的隱秘故事的《真相》,卻沒有《聚焦》這樣好的口碑。


凱特·布蘭切特飾演的瑪麗·梅普斯是新聞節目《60分鐘》製作人,她和節目主持人以喬治·W·布希的上司JerryKillian中校1973年所作的備忘錄為依據,指稱布希在德州空軍基地服役時得到了優待,而此時美國總統選舉已經迫在眉睫,最終事實證明梅普斯所得到的材料卻是偽造的,瑪麗·梅普斯被開除。


暗夜騎士認為《聚焦》最成功之處在於片子不是跌宕起伏,基調很冷靜,更有真實性,而《真相》整個推理過程太複雜了,美術、立意、拍攝手法都略遜一籌,「包括他們找小布希服役時的漏洞,這個過程太複雜。《聚焦》在影評網站是高分,但《真相》只是及格以上。雙方關注內容不一樣,《聚焦》關注更為重要的東西,很多人因此受到傷害,關注的東西未來還會發生;而《真相》關注的是已經過去的事情。奧斯卡最佳影片不一定給藝術水準最高的,而會給最『重要』的電影,能夠給整個社會帶來一些改變和影響的東西,這也是電影的社會教化功能。」


柏小蓮也表示,《真相》在劇本上也比較弱,「這類題材拍得好不好得看製作團隊是不是很熟悉媒體生活,有沒有媒體體驗,能不能體察人性」。


新聞電影﹃群像﹄

主角並非都是「好記者」


雖然新聞題材影片比較「小眾」,但好萊塢不乏眾多此類影片,塑造的記者形象也是形形色色。一類記者形象是正面形象,秉持新聞理想和專業主義,鍥而不捨為調查事實真相百折不撓,比如《總統班底》中因為揭露「水門事件」一戰成名的伍德沃德與伯恩斯坦,《哈裡遜之花》中穿梭前南斯拉夫內戰的槍林彈雨中的戰地攝影記者格裡普們;《毒家新聞》中獨立調查當地大毒梟,最終被殺害的愛爾蘭女記者維羅妮卡,《晚安,好運》中美國廣播電視發展史上的開創者之一莫洛等。


還有一類影片塑造的卻是比較反面形象的記者,或缺乏職業素養比如《真相》,或不擇手段,棄道德底線於不顧的,比如《死亡直播》中的記者羅迪,在眼睛裡暗藏攝影機,騙取女主角信任後,偷拍並直播其死亡倒計時,還有《薩爾瓦多》中的波爾,想以獨家新聞掙大錢的希望,結果竹籃打水一場空等等。


著名影評人周黎明在影評集《你的,大大的壞》中表示,「好萊塢對於新聞業並沒有歧視,相反,它骨子裡很敬重記者」。幾乎所有的影片裡,違反職業道德(更別說犯法)的記者都得到了相應的懲罰,而那些表面上令人反感、實際上堅持原則的記者,自然是善有善報,如拯救了無辜者、獲得了普立茲獎等。


真實比戲劇衝突更重要


影評人暗夜騎士表示,好萊塢新聞題材影片有一類是比較商業化的揭露題材影片,「這種中間設置了很多不真實的、誇大的橋段,降低了故事的真實性。但《聚焦》這一類的,就是沒有太多起伏的,劇情也談不上多『精彩』,但更受歡迎的肯定是《聚焦》這類的寫實的電影。像《真相》就落腳到主演凱特·布蘭切特去了,誇大了個人的作用有多麼了不起,《聚焦》沒有誇大某個人物,就是呈現事件本身」。


雲飛揚表示,新聞題材拍電影比拍電視更難以呈現,「美劇像《新聞編輯室》就比較受歡迎,但電影印象中《電視台風雲》在上世紀70年代拿過很多獎獲得過關注。因為普通人對新聞沒太多興趣。」


自身也是媒體人的柏小蓮稱對於媒體相關題材的影視劇作品都會看一看,比較喜歡《電視台風雲》《如何眾叛親離》和美劇《流言》,「《電視台風雲》很有諷刺意味,美國上世紀70年代電視行業的瘋狂無序與蓬勃並在,裡面神經質的女記者、製片人角色非常令人激動。《流言》是講娛樂行業內部的,八卦雜誌和狗仔隊超乎尋常的敬業瘋狂,有點值得尊敬」。


反思國產新聞影片

記者形象過於單一沒有時代性


相對國外眾多的新聞影片,國內銀幕螢屏上的記者形象還過於單一,2006年的影片《阿司匹林》中梅婷飾演一位黑白顛倒的娛樂記者,評價尚可,但影片《搜索》塑造的記者形象卻引來一片吐槽。柏小蓮表示:「主要是國內影視劇作品中記者形象太不豐富了。國內時尚類的題材相對安全,但展示得很淺薄,比如穿名牌服飾,但辦公場所也虛假得要死。《搜索》就更可怕,簡直是電視新聞記者的負面教科書。總之他們並沒有勇氣正視這個行業裡的深層問題,而那部《流言》就很血淋淋。《聚焦》裡記者的日常工作展示,國內同題材影視劇裡也沒什麼耐心去刻畫,仿佛記者編輯都該是戀愛高手,糾纏感情,然後順便工作一下。」


暗夜騎士也表示,國內這種題材很少,影視作品中的記者形象往往和現實脫節,而像《搜索》這樣的影片講的事件也很過時了,不是什麼轟動的新聞事件,「《搜索》最大的一個問題是不具備時代性」。


經典新聞題材電影TOP10



驚爆內幕

◎年代:1999年

◎主演:艾爾·帕西諾、羅素·克洛

◎故事:改編自美國史上司法和解金額最高的菸草公司訴訟案真實故事。該案涉及的金額高達2460億美元,而喬佛瑞·維根是這起訴訟案的重要證人,只有他知道內幕和真相。維根受訪的錄像帶被新聞調查節目《60分鐘》


的記者和製作人勞埃爾·伯格曼(艾爾·帕西諾飾)得到,然而就在節目播出前受到幕後黑手的幹擾。電視公司決定取消《60分鐘》這個節目,維根被反控,發現自己成為這場戰鬥的犧牲品,於是決定暫時不對公眾提供證詞。而伯格曼決心要與黑勢力鬥下去,他在關鍵線人維根的協助下,曝光了大菸草公司的內幕。



公民凱恩

◎年代:1941年

◎主演:瑟夫·科頓、多蘿西·康明戈爾、奧遜·威爾斯

◎故事:該片曾獲1941年奧斯卡獎七項提名,並最終獲得最佳原創劇本獎。它是一部傳記體影片,也是當時年僅25歲的電影大師奧遜·威爾斯自編、自導、自演的成名代表作。講述了美國報業大亨凱恩(奧遜·威爾斯飾演)留下「玫瑰花蕾」的「遺言」死去後,一位青年記者受媒體委託調查這四個字的含義,走訪了凱恩生前的同事好友,從報社董事長伯恩斯坦的口中,了解到凱恩的發跡歷程以及如何製造輿論使美國捲入1897年的戰爭中的往事,還包括凱恩與美國總統的侄女愛米麗的婚姻、與第二任妻子(歌手)蘇珊的複雜關係及在總統競選中的失敗往事等。



總統班底

◎年代:1976年

◎主演:羅伯特·雷德福、達斯汀·霍夫曼

◎故事:「水門事件」是美國政治史上極重要的一宗醜聞,尼克森總統因此下臺。本片是一部根據故事中的兩位主人公所親自撰寫的紀實書翻拍成的電影。幾名竊賊潛入水門大廈遭到逮捕,這原是一件毫不起眼的小刑案,卻引起美國總統的關切。影片中《華盛頓郵報》的記者鮑勃·伍德沃德和卡爾·伯恩斯坦聯手調查,歷經艱辛終於揭發震驚全球的尼克森總統水門案醜聞。影片也被贊是「提升新聞業的一座豐碑,將美國記者抬高到神秘的地位」。



電視台風雲

◎年代:1976年

◎主演:費·唐納薇、威廉·霍爾登等◎故事:霍華德·比爾曾是美國聯合廣播公司《無線新聞》節目王牌主播,但隨著妻子離世,他的事業和精神狀態走向低谷,公司決定在兩周後解僱他。霍華德在電視直播裡宣布說自己要在一周後的節目裡自殺,失態舉動引來一片譁然。深感前途無望的霍華德卻再次大放厥詞,言辭激烈地表達了對當時美國國民精神狀態的不滿。意外的是,霍華德「喪心病狂」的直播,意外造成收視率的直線上升。該片是一部情節極為緊湊、表演精彩絕倫的虛構作品,裡面的電視業者為了收視率把「殺人」搬上了螢屏,最終通過角色之口喊出了「電視不講真話,電視是遊樂場」的自我反思。



獨家新聞

◎年代:2006年

◎主演:斯嘉麗·詹森、伊恩·麥柯肖恩、蘿瑪拉·嘉瑞

◎故事:伍迪·艾倫執導的這部影片用一個離奇的故事,講述了新聞人「用生命在追求獨家新聞」的理念。片中,斯嘉麗·詹森飾演新聞專業的一名學生,在她實習過程中,遇到了一位資深記者的鬼魂。這位記者為了追求獨家新聞而遭遇殺身之禍,為了爆炸性的新聞不被埋葬,他死後「重回」人間,想藉助斯嘉麗·詹森之力,將新聞挖掘出來。年輕的準記者斯嘉麗·詹森面對獨家新聞的誘惑,決定獨入虎穴,與壞人鬥智鬥勇,涉險挖掘真相。最終斯嘉麗·詹森歷盡艱險,得到了她的獨家新聞,將真相公之於眾。



毒家新聞

◎年代:2003年

◎主演:凱特·布蘭切特、塞倫·希德等◎故事:維羅妮卡(凱特·布蘭切特飾)是《星期日獨立報》的王牌記者,在母親伯妮的支持下,追蹤著一起特大毒品犯罪案件。維羅妮卡對於案件的報導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也為她和兒子吉姆帶來威脅和危險。面對罪犯的威脅,維羅妮卡沒有屈服,無處不在的警告堅定了她調查到底的決心。她的線人開始提供虛假情報,儘管線人一再試圖分散她的注意力,暴力威脅和家庭恐懼也與日俱增,但維羅妮卡沒有放棄。最終她為此獻出生命。



倒扣的王牌

◎年代:1951年

◎主演:柯克·道格拉斯、簡·斯特林

◎故事:柯克·道格拉斯飾演的身無分文的記者丘克流落一座新墨西哥州的小城,丘克意外遭遇一名小鎮店主裡奧被困山洞,他意識到這件事情背後的新聞價值,他迅速聯繫州長、工程隊與醫生。隨著丘克的一篇篇報導,觀看施救過程的民眾陸續趕來,丘克安排採用費時的營救方式來維持事件的新聞熱度。幾天內人群不斷湧入,營救現場儼然成為遊樂場。丘克與紐約的老上司討價還價之時,洞中的裡奧卻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該片展示了美國媒體圈子的複雜和爾虞我詐的社會形態,進行了肆意的嘲諷,影片最終獲得了1952年奧斯卡最佳編劇獎等大獎。



真相至上

◎年代:2008年

◎主演:凱特·貝金賽爾、馬特·狄龍、大衛·休默等

◎故事:凱特·貝金賽爾飾演的瑞秋是《太陽報》的一個知名專欄記者。一日她在該報上揭露了美國政府在無確切依據的情況對委內瑞拉展開了一次軍事報復行動,同時曝光了相關人員的中情局特工身份,引起了軒然大波。政府立即派出特別檢察官帕頓(馬特·狄龍飾)找出洩露國家機密給瑞秋的線人,瑞秋始終不願透露線人的姓名。被羈押的一年中特工艾麗卡被刺殺、丈夫有了外遇、自己在拘留所中遭到非人的待遇.唯一不變的是瑞秋始終未透露出線人的任何消息,而這位讓瑞秋以生命去保護的線人竟是特工艾麗卡的六歲的幼女。



晚安,好運

◎年代:2005年

◎主演:喬治·克魯尼、大衛·斯特雷澤恩、派翠西婭·克拉克森

◎故事:影片由喬治·克魯尼自導自演,曾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喬治·克魯尼與戈蘭特·哈斯洛夫憑此片還獲得第62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劇本獎。影片講述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著名記者兼播音員愛德華·R·莫洛的傳奇經歷,他曾同聲名狼藉的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進行對抗和鬥爭,並最終將這個臭名昭著的政客從他的政治舞臺上拉了下來。



沒有惡意

◎年代:1981年

◎主演:保羅·紐曼、莎莉·菲爾德等

◎故事:保羅·紐曼飾演的麥可·科林·加拉赫是一個死了很久的黑手黨黨魁的兒子,在他試圖解決一起黑社會頭目的謀殺糾紛時,檢察官誤把他當作調查的目標,希望他能對保護工作提出線索。莎莉·菲爾德飾演的梅根·卡特是一個記者,聯邦調查局故意透露消息讓卡特透過報紙報導逼使加拉赫與警方合作,結果造成他的工廠倒閉,女友也因抵不住壓力而自殺,逼使他向新聞界報復,藉此機會將其一網打盡。加拉赫知道沒有任何條件與檢察官交換,只得暗中採取手段。本片劇作嚴謹,針對新聞自由和新聞道德問題提出反思,曾獲得第54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在內的三項提名。


來源:京華時報文:高宇飛

相關焦點

  • 奧斯卡最佳影片《聚焦》:堪稱新聞題材教科書
    《聚焦》《真相》《公民凱恩》電影《聚焦》日前在第88屆奧斯卡上「爆冷」拿下最佳影片獎,這部講述報紙記者勇於追尋真相的電影也讓人驚呼今年奧斯卡過起了「記者節」。為何它能戰勝《荒野獵人》《大空頭》等片?好萊塢有不少新聞題材影片,塑造的記者卻是形形色色,並不都如《聚焦》一樣能獲得業界認可,也有影片不乏一些狗血橋段,新聞電影如何拍好?
  • 譚志剛的"淡"與"雅"
    誰知,一問才知道,他竟是與我同在1979年將《第二次考試》改寫成《陳伊玲的故事》後,就回到了家鄉。三年後的1982年,參軍入伍。當了五年兵,復員回歸祁東。隨後被分工進入商業局下屬的一個鄉鎮食品站。結果,還沒有上班就下崗失業。"我當農民沒有土地,當工人又沒有崗位。所以,到了我這裡什麼都簡單了,留給我的路就只有藝術了。"譚志剛說話,總是如此淡然。"
  • 馮小剛大罵他是"騙子"!性侵好萊塢13女星30年!酒店鴛鴦浴細節曝光...
    他策劃的知名電影包括《莎翁情史》、《國王的演講》、《低俗小說》《被解救的姜戈》等多部奧斯卡獲獎影片。據不完全統計,在他參與過製作和發行的電影裡,已經拿過累計300多項奧斯卡提名,最終捧回了70多座小金人,他同時還是米拉麥克斯電影公司聯合創始人。因為超強的公關手段他被稱為"奧斯卡操盤手",在好萊塢電影業是響噹噹的人物。
  • "命根子"與"勞什子"
    "命根子"與"勞什子"      一 從賈寶玉性格的典型意義看曹雪芹人性之壯麗 說不盡的《紅樓夢》。
  • 什麼是"惡",聽他講
    "這傢伙還沒死,我們要花多少納稅錢養他""屎尿人渣代言人""一家人有病就該看醫生"免死「精」(精神病)
  • Emoji表情符號添72新丁:"打臉"、"流口水","孕婦"...你一定要試試
    你的手機裡很快就可以用上"與時俱進"的72新添Emoji表情符號。其中的"大神級"的表情符有:"在地板上打滾且大笑"及"一個在自拍的手"!蘋果和微軟反對"步槍"emoji制定新的表情符過程中一個值得玩味細節是,作為奧運會運動項目之一的"步槍射擊"emoji最後被踢出了列表。 "病毒式傳播"大神Buzzfeed News的透露的內幕是,只是蘋果公司和微軟反對的結果。這個消息在社交網絡上引起了討論。
  • 惹翻臺妹的香港"性格"小店
    這其中就包括,本地特產:"性格"小店。    現存最有名的當屬澳洲牛奶公司,一間名不符實,以服務態度粗暴,卻每天大排長龍的茶餐廳。影視作品中,最經典的當屬,周星馳和張學友合拍的《咖哩辣椒》中,對客人毫不妥協的捲毛茶餐廳老闆。   臺妹慕名而去高雄的香港甜品店,老闆先是堅稱"太極"為"黑白",更在甜品中敬奉中指圖案,令臺妹憤而網絡撻伐。
  • 劉曉慶與潘虹:誰才是"一姐"?答案是:兩人不分伯仲!
    在這些耀眼的明星中,有兩位堪稱是「雙子星」!這就是劉曉慶和潘虹。劉曉慶首次獲得"百花獎"是在1980年。她憑藉電影《瞧這一家子》獲得「百花獎」最佳女配角殊榮。她在這部影片中扮演了女營業員張嵐,演得很出彩!當時獲得「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殊榮的是陳衝。1987~1989年,劉曉慶連續三屆獲得「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殊榮。三連冠!使她獲獎的電影分別是《芙蓉鎮》、《原野》、《春桃》。
  • 練功,為何要懂得"服食"
    ,到最後,身體可能還不如普通人好,那就是沒有掌握好這個"服食"。人,生活在天之下,地之上,《內經》中講,人生於"氣交"之中。人"吸"進來的是天之陽氣,"吃"進來的是地之陰氣。注意一下,這裡的天地陰陽已經是後天的陰陽了,不然到後面講先天陰陽的時候容易理解出偏。這個後天陰陽,就是水火。中醫常說,古人以水火立極,就是這個後天陰陽。先天陰陽是乾坤,這個學過易經的朋友都知道。
  • 被誤讀的"大表哥"丹·史蒂文斯
    等待是值得的,反差之下"大表哥"的顏值直登宇宙巔峰!話說,"大表哥"的暱稱是怎麼來的呢?當然是源於粉絲心目中的經典《唐頓莊園》。不過,粉絲們也許並沒有留意到,"大表哥"其實應是"大堂哥",絕非大表哥。在《唐頓莊園》中,作為伯爵的繼承人,馬修是伯爵的遠親,同樣姓"克勞利",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隔了三代的旁親,即他的爺爺的爺爺和伯爵的爺爺的爸爸是親兄弟。所以,馬修和伯爵家的大小姐瑪麗是堂親關係,絕非姻親關係。
  • 兩個老外從中國帶回一個"神秘物品"!外國網友直呼:"這是黑魔法、巫術"!
    確定點擊上方標題下「加拿大家園」可快捷關注家園君微信號:canadau  歡迎勾搭!
  • "我們的父輩"觀感
    電影"我們的父輩"是我看的第一部由德國人描述二戰的影片。"和平"是多麼的幸福和美好。我們生長在"和平"年代,生活在"和平"的國家,我們是幸運的,我們更要珍惜當下,尤衷地感謝我們的祖國!
  • "牛五花"出道記
  • 從"酸甜女孩"到"破浪姐姐"你們了解張含韻嗎?是顏值還是歌聲
    從"酸甜女孩"到"破浪姐姐"你們有多了解張含韻,是顏值還是歌聲?張含韻:1989生於四川,在2004年,以15歲之齡參加《超級女聲》,獲得全國總決賽第三名。從此一舉成名。通過《初戀未滿》讓人們想到原來我們所認識"酸甜女孩"張含韻也演戲同年,張含韻更第一次主演首部古裝電視劇《蘭陵王妃》,該劇整個故事環環扣人,帶有美劇節奏,情感又不失韓劇的糾結虐心
  • 日本"小電影"界最勤奮的男演員:跟拍男優"清水健"開工的一天!
    他就是日本"小電影"之王,35歲的Ken Shimuzu(清水健)。他更為人知的名字是Shimiken,也是"小電影"界最勤奮的男演員。Shimiken有著大批瘋狂的粉絲,他對待自己的工作十分認真,也因此從工作中獲得了巨大的受益。他每周的收入高達3.2萬美元,他有五輛車,並經常光顧東京最好的飯店。
  • "溫飽思Y欲"的正確打開方式!
    並不是俺不想,而是實在沒有看到特別符合日本"特色"的作品。是不是想問啥是"日本特色"?吶~別裝的這麼純潔,鄙視你們啊!在亞洲影響力最大的莫過於他們的"成人愛情動作片"。當然了,俺說的是以前,畢竟人家也是會進步的嘛!
  • 楊冪"不雅視頻"風波,真相在這裡!
    王思聰在新浪微博寫道:"作為一個看了9遍才刪的權威人士,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這不是大冪冪。"看到王思聰化身敬業的"技術帝",有網友調侃道:"看了九次才知道,看來不是真愛。"儘管此前王健林在採訪中宣稱,自己知道兒子王思聰"嗶——"狗的行為藝術,並"希望他穩重一點";但瘋傳網絡的楊冪醉酒不雅視頻事件一出,這位富二代還是自稱"權威人士",出現在網絡熱點的舞臺上。帥哥美女如雲的娛樂圈,本該千姿百態各成風景,但因為"撞臉",明星也會煩惱,楊冪這次深受撞臉不雅視頻困擾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 偽科學下所創造的"機器人大爺"!
    前來排隊光顧的人都是為買"機器之血"慕名而來。而菜攤背後站的竟是一個"機器人"。 於是突發奇想利用自家菜攤,把雞血改名"機器之血"在攤中販賣。還別說,這位大爺的營銷手段還真是不錯。那幾天裡他的"機器之血"常常都是賣斷貨。
  • 男扮女裝的中國"女間諜"時佩璞
    布希科愛佩璞愛得如痴如狂.沒有人知道他們是怎麼做愛的,到年底布希科要離開中國時,佩璞告訴布希科他懷孕了.布希科激動地對佩璞說:"等我,我會回來的!".4年後,布希科回到北京,立刻去了佩璞的家,見到佩璞他第一句話就問:"我們的孩子呢?
  • 均安,你為什麼這麼"窮"?
    但是一直以來,均安鎮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一直在順德四街六鎮之中處於落後墊底的位置,被順德人稱為"窮"均安。"        在均安鵬泰百貨招商中心裡,每天都在邀約著來自廣東各地的品牌商家和代理商來訪,但是這些商家中的絕大部分都表達了相似的意見,那就是一一均安太"窮"了,他們的店不能開到這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