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5594萬播放!355萬追番!B站9.9分,豆瓣9.0分!
這是國漫新番《霧山五行》開播整20天取得的戰績。
王思聰、彭昱暢、叫獸易小星、張雲龍、趙小棠等明星變身「自來水」輪番打Call。多次登上熱搜,《霧山五行》真的爆了!
《霧山五行》取材自傳統志怪傳說,講述了妖獸縱橫的上古時期,金木水火土五行家族、人類和妖獸的三方紛爭。無論是陰陽五行、麒麟聖獸,還是暗藏典故的人名地名,中國風元素無處不在。
獨樹一幟的水墨畫風更令人拍案叫絕,寫意工筆兩種風格水乳交融,將虛實相生的國風水墨之美詮釋得淋漓盡致。
粉絲盛讚:「會動的潑墨山水」,「每一幀都是絕美的中國風壁紙」。
動作設計同樣可圈可點。冷兵器械鬥熱血凌厲,超能力對決恣意酣暢,將潑墨寫意注入武俠風骨,獲封「最強戰鬥番」。
細心的粉絲注意到,在片尾的工作人員名單中,林魂一人兼任導演、出品人、故事腳本等11項工作,連主題曲演唱也一手包辦,堪稱「動漫圈的李榮浩」。
殊不知,「全能導演」背後,是林魂四年來拖著不足十人的團隊,一筆一畫,一路「爆肝」的辛酸和不易。
3年潛心打磨,他如何為《霧山五行》注入「林魂」? 在第一篇章全集上線後,我們有幸專訪到了導演林魂,共同解讀這部中國風爆款的創作心路。
(以下為林魂口述,由筆者整理)
01
從「五行」到「八駿」
2016年底,我們在B站上傳了一個短片,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歡。很多朋友覺得只做短片有點可惜,正好當時想到了一些五行的元素,慢慢就把這個世界觀創作出來了。
五行之中,我們選擇以「火行」為主角,因為「火」這個元素是特殊的,它並不是一種「常態」,它需要被創造,不像金、木、水、土等其他幾個都是可以在自然界中常態存在的。
在妖獸的設計過程中,我們參考了《山海經》《搜神記》等志怪典籍及《中國神怪大全》等新編書籍,再與現代日常生活中人類的心理常態相結合,就選擇了「貪嗔痴」(佛教三毒)來為妖獸命名。
首先出現的「嗔獸」被設計成孔雀形象,靈感部分來源於我帶女兒去動物園的經歷。孔雀很神秘,身上的色彩也非常靚麗,為設計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另外兩個妖獸的設計則更加開放,不太會拘泥於某一種動物形象。
貪獸
嗔獸設計圖
第二集中,人類將小麒麟鎖在牢籠之中,用它的鱗片煉製「聚仙丸」的惡行曝光。「貪嗔痴」是妖的執念,也是人的陰暗面。
我們不想做絕對的惡和絕對的善,那樣觀眾的思考性會大大降低。
在設計丹青兄弟和六叔的結局時,我們曾經反覆推敲,在「中二」和「現實」間,最後選擇了後者,也希望引發觀眾對人性的探討。很多事情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樣非黑即白,需要大家更冷靜的思考。
設計角色時,我們也嘗試將傳統文化的魅力以另一種形式展現出來。比如,地膳村八兄弟的名字: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出自《穆天子傳》中的八駿馬,根據每匹馬的特色還會對人物進行個性化設計。
有粉絲看罷會提出疑問:「老四去哪兒了?」這個目前還不能劇透,而「代替」老四出現的澤漆也將成為第二篇章重點打造的角色。
02
讓潑墨山水「活起來」
我之前的作品更偏向日本的風格。這一次,我們想尋求一些突破,正巧看到了張大千的潑墨潑彩山水畫,將畫風工筆和寫意相結合,重彩和水墨融為一體,非常的驚豔。我們就想能不能把這種風格融入到動畫創作上去。
張大千在傳統山水畫的基礎上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我們也在研究繪畫技巧的基礎上,結合了一些現代的美術審美。最後呈現出來的美術風格,它不能說是純水墨,也不是純現代的,是一種融合創造出來的美術效果。
在劇情特別突出或者最需要表現力的時候,我們還借鑑了國風水墨白描的技法,從彩色到黑白,用這種最簡單的色彩,給觀眾帶來更直接的視覺衝擊。
03
「最強動作番」
《霧山五行》的打鬥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會根據雙方不同的身份去設計動作模式。 第一階段,最普通的人類,肯定以最紀實的方式去戰鬥。他的動作、招式相對寫實,也更有武俠的江湖氣。
第二階段,火行和孔雀形態的嗔獸戰鬥時,雙方還沒有達到一臨界狀態,所以是一種半寫實的戰鬥設計。
最後一場戰鬥時,火行和嗔獸都已經升華到非人類的狀態了。
我們想營造一種人類肉眼跟不上的視覺感受,在設計上會加快它的頻率,增強畫面的速度感,表現力。希望觀眾們能體驗到這三場戰鬥不同的級別和表現手法。
我個人最喜歡第一階段冷兵器械鬥部分。大家也普遍反映,相比於後面天花亂墜的視覺衝擊,這些東西才是真正屬於中國的文化瑰寶。
我從小是看功夫片和武打片長大的,陳嘉上導演的《精武英雄》和徐克導演的《刀》都是我欣賞的作品。因為喜歡也進行了很多研究,最終都融入到動作設計中來。
五叔山子善用長槍
根據人物的性格和體型,每個人的冷兵器和戰鬥方式也各具特色,比如六叔渠黃是近身迅敏型,五叔山子是中遠程技巧型,七叔驊騮腿腳不便,屬於遠程火器型。
七哥的弓弩
04
身在曹營心在漢
我大學學的是動畫專業,但畢業之後,其實做過很多行業,除了動畫,在包裝、遊戲等幾個行業都曾摸爬滾打。這些經歷可以說是那一代動畫畢業生的「縮影」。
我剛畢業的那段時間,國內動畫行業的狀態是比較「灰暗」的,對動畫的扶持很少,大家也沒有好的平臺展現自己的動畫製作能力。很多人為了吃得飽、吃得好,就會投奔其他更高薪的行業。
林魂2014年作品《歲城璃心-鬼蜮咒原篇》
我一直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雖說身體在幹其他的活,但內心一直都在動畫上面。上下班之後的業餘時間,我都在盡全力去創作動畫作品。
當時的想法就是不想放棄吧,因為這真的是自己最熱愛的行業。如果只是為了吃飽飯,把自己的夢想拋棄了,那將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
2016年,我終於決定回到自己的家鄉創立了六道無魚工作室。2017年,《霧山五行》正式啟動。
那時的感覺就是實在「憋不住了」!長期做自己沒有那麼熱愛的行業,創作狀態早晚會被磨沒了。
05
帶著不到10人的團隊一路走來
《霧山五行》這三年來,我們遇到的最大困難還是團隊的磨合和協調。
從最早的三個人一點一點擴張,我們的團隊,到現在為止,主力的製作人員都在六個人左右,從來都沒有突破過十個人這個關卡。
我是學3D動畫出身的,但我更喜歡2D和手繪的感覺,所以就把創作重心放在了這個上面,但目前國內手繪人才的流失是非常嚴重的。動畫行業非常辛苦,薪資待遇也沒有其他行業那麼高,很多繪畫高手都選擇轉行。
再加上我們的美術風格也非常獨特,需要時間耐心地培養人才。很多時候,我們好不容易把製作手法教會,他們又因為種種原因離開團隊。我們又需要再去培養新人,這樣反反覆覆,都會影響創作狀態和進程。
幸運的是,《霧山五行》上線之後,這種特殊的風格受到了很多粉絲的支持和喜愛,看到彈幕裡滿屏的「辛苦了」,我們真的非常感動。
之前的那麼多年,我們可以說是在一個「隱秘的角落」兩耳不聞窗外事地去創作,心裡是非常忐忑的,也做好了困難的準備,但最後觀眾給我們的反饋遠遠超出了預期,也讓我們一刻不敢放鬆地,更全力地去製作我們後續的作品。
2019年末,我們就已經開始製作第二篇章的內容,按計劃共有三個篇章,具體的集數目前還沒有確定,但沒有人會比我們更想讓作品早日與觀眾見面。
作為動畫行業的一名普通從業者,我希望未來無論是創作環境還是盈利收入都能水漲船高,才會吸引更多人才投入到行業中來。
至於業內常談的「國漫什麼時候能真正崛起」的問題,我覺得這不是我們需要特別強調和關注的。只要有更多人才湧入進來,中國動畫自然而然會達到那個高度。
7月27日,《霧山五行》上線第二天,林魂在微博發布長文,訴說著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從決定做動畫這個想法開始就做足了困難的準備,只是沒想到踏出這一步竟然花了近十年,有點長也有點不長。一介凡胎肉身,精力不會無限有,這麼多年下來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麼執著,也從來沒想過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執著,只是想做點讓自己開心的事情罷了。之前所有的經歷歷歷在目,遇到的人,遇到的事,永遠也不會遺忘,所有的一切都當做修心修行。
《霧山五行》才剛剛爬出第一步,雙手離地直立行走不會太遙遠。我不知道自己的狀態能持續多久,但還會像以前一樣堅持去做純粹的動畫。」
在每集的片尾,林魂都加上了一句:「請珍惜每一位堅持並堅守的動畫人。」
粉絲也用滿屏的「辛苦了」作為回應。
面對粉絲對自己熬夜爆肝傷頭髮的關心,林魂在採訪結尾笑著說:「如果能更快做出來,我不要頭髮也無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