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某八卦雜誌報導了這樣一條資訊:資深藝人上沼惠美子經常請工作人員去高級餐廳用餐。但是,該雜誌並不是要稱讚其大方體貼的作風,而是爆料工作人員認為這種行為像是在「騷擾」。
自此,上沼美惠子也決定,再也不會請工作人員吃飯了。可能你會覺得:工作人員為什麼會感到被「騷擾」呢?請客吃飯、自己不掏錢,何樂而不為呢?
然而該新聞被報導後,引起了不少年輕人的共鳴。他們都和上沼美惠子的工作人員們持相同想法,並不想被領導請客。
年輕網友們紛紛吐槽:「為什麼要浪費我的晚餐時間」、「才不想讓公司的人奪走我寶貴的時間」、「去這種酒會,不如找合得來的朋友聚更開心」。
由於這種趨勢有蔓延傾向,節目組專門製作了專題報導,記者也隨即上街採訪了一些路人。首先受訪的3位都是會社內中高級上司,他們都表示:願意請部下吃飯、團建。
第一位50代上司給出了這樣的理由:「正常上班時間是朝九晚五,很多事情沒有機會說。」
「年輕人或許也有想問而在公司不方便問的事,而在酒會上就很容易開口、盡情聊天了。」
第二位也是50代的上司,他表示:「有些事情一定要喝了酒才能說,在正常的工作時間很難說出口」。
第三位受訪的70代上司表示:「我自己本身是很希望通過酒會,來聆聽年輕人的心聲,了解他們的想法,否則很難帶領這個年輕化的團隊」。
看來,許多公司中層都願意請年輕下屬吃飯聊天。隔天記者開始採訪年輕一代的社員,聽聽他們對此的意見。
第一位受訪者是20代的年輕職員,他明確表示:「拜託,我真的不想浪費私生活時間。」
「每次與上司喝酒,都要聽那種以前怎樣怎樣的話題。」
「就像那種壞掉的收音機,一直跳幀重播一樣」。
第二位受訪者也是20代的年輕職員,他也表示:「就算上司說要請客,點餐時依然會很顧慮,造成餐會上無論如何都沒法盡情開吃的情況。」
再來看看女社員的說法:「和上司聊天不可能投機的」。
「雖說是被請客,但整個過程都要配合上司的話題。」
「我不明白,明明不是和客戶吃飯,卻還要燒腦,想盡辦法回復上司呢?真的感覺很麻煩」。
日本年輕人不僅僅對於這種上司請客的酒會「嗤之以鼻」,甚至年末的忘年會也越來越不願意去。
「公司的酒會都很麻煩,尤其是參加完聚會後還有第二場,真的放過我吧」!
這位小哥表示:「既然都要付錢,那為何不去找能夠同樂的人去喝酒」。
「與其去參加忘年會費心費力,我寧願選擇悠閒一點」。
通過採訪,可以看出雙方的觀點天差地遠:中老年上班族認為他們在忘年會能夠跟年輕人溝通,年輕人卻覺得只是浪費時間!
但是,公司內部社員溝通確實是有必要的。某些日企順勢推行了忘年會改革,希望藉此增加年輕人參加忘年會的意願,或是讓大家在忘年會上可以玩得開心一點。
比如日本PR公司,就非常同意「忘年會是傾聽大家意見的好場合」這一觀點。那麼既然如此,就沒有必要拘泥於去居酒屋喝酒,而是要打造一個「讓大家都能輕鬆聊天」的環境。
具體怎麼做,他們想出了很多妙招。比如不佔用到員工的下班時間,將下班後晚上的忘年會移到了上班時間的中午。
還採用了就近原則,將會場從之前的居酒屋移到辦公室,省去通勤時間,也帶動了員工參與的積極性。
另外,還有很多年輕人害怕或者不會喝酒,因此遠離忘年會。所以公司還決定「以茶代酒」,讓許多不能喝酒的員工壓力頓消,放心大膽地參加。
在日本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參加公司酒會的今天,有企業作出改革確實值得肯定。酒會和忘年會存在的意義本就在於溝通,如果能讓年輕人放下包袱、針對痛點進行革新,相信他們也一定會放下對酒會/忘年會的「成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