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電影,講的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富二代肖翔,因為一個陰差陽錯的事件而失憶了,與小澡堂主人周東海互換身份,被周東海一家人的熱情打動,周東海也逐漸對肖翔產生真情實感的兄弟情,本來經營不善即將倒閉的澡堂,在肖翔的改造下,起死回生。同時,肖翔也要作為代表參與國際搓澡大賽放入,繼續挽救澡堂。但就在大賽舉辦前夕,肖翔恢復了記憶,出於對周東海欺騙他的痛恨,肖翔一氣之下離開了澡堂。但回到了公司,看透了人情冷暖,在最後時刻又回到了搓澡大賽,在受傷的情況下得到了第二名。
本來去看這部電影的時候,興致衝衝,認為《沐浴之王》中會有一定的傳統沐浴技術的普及,就像彭昱暢曾經拍過的另一部電影:《閃光少女》一樣,弘揚一些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但實際上,《沐浴之王》這部電影只是批了一個「沐浴」的外衣,套入的是老套爛俗的故事。把這個「沐浴」的外衣換成任何一個事件:音樂、火鍋、釣魚等等,都可以套進這個同樣的故事。
而在《沐浴之王》中,除了套路式的劇情,還有演員的的呈現方式。周東海的扮演者,是一個老戲骨,但在這部片子裡所呈現的狀態是一個搞笑且毫無邏輯的表演。
《沐浴之王》其實是一個還說得過去的商業片,但只叫座不叫好,贏了市場輸了口碑。如果趕在賀歲檔上映,應該會更加符合節日輕鬆喜慶的觀影氛圍 也更加符合當時觀眾們追求放鬆的心態。但在此時推出,會給人一種要宣揚傳統文化,普及搓澡知識內容,以及新鮮有趣的劇情的期待。再加上彭昱暢、喬杉這種戲骨類演員的加入,的確大大提高了閾值,吊起了觀眾的胃口。而當觀眾們興致勃勃買票坐在院線裡去看電影時,就會感到大大的失望。
尤其是在當下,大多數觀眾已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評判意識,不會被簡單粗暴的無腦劇情簡單糊弄過去,每一位帶腦子來觀看的觀眾,在播出後都會發現,《沐浴之王》的爛俗和不真誠。因此更會對這部影片產生失望的情緒。
正如前一段時間的《演員請就位2》,在一片質疑聲中收官了,總體感覺就像是當今這個時代的縮影,充滿浮躁和情緒化。其實原本這個節目的設計應該是很有意義的,我們可以通過一個真人秀的方式,去看到那些成名已久的大導演各自的工作方式溝通方式,同時馬上能在小片子中看到結果,這是平時觀眾看不到的東西。例如陳凱歌導演,怎樣理解表演,怎樣跟演員溝通?《演員請就位2》本來應該是我們唯一能看到、學習這些知識的渠道,而且陳凱歌導演導戲的尺寸火候以及他對人物對情感的這種理解,真的是一般導演望塵莫及的一個高度,但是很可惜這些都被無聊的口水戰給淹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