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公開數據,2017年我國健康體檢人次約5億,覆蓋率約為33%,2018年中國健康體檢人次達到5.75億,佔到全部人口的42%。隨著居民健康意識的提升及政策的推動,體檢覆蓋率將進一步提升。
從市場規模來看,我國體檢市場足夠大。2019年我國健康體檢市場規模約1686億元。隨著國民消費能力的提高和社會健康意識的增強,健康體檢的市場規模將持續提升,預計2024年將達到3284億元。
體檢行業市場空間大,發展迅速,是動脈網持續關注的細分領域。國內體檢行業與國外體檢行業有何異同?現階段體檢行業有何新技術與新模式?體檢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是什麼?動脈網通過調研,形成本篇文章,以期為從業者帶來一些啟示。
現狀:重體檢效率、輕檢後健康管理
體檢方式
非公體檢行業龍頭企業美年大健康2019年年報顯示,2019年公立醫院在體檢中市場份額佔比70.8%,而非公體檢機構市場份額為21.5%。由此可見,目前國內體檢行業形成以公立醫院為主、非公體檢為輔的市場格局。值得一提的是,非公體檢機構從2015年起,體檢人次保持在15%以上的增長,未來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張。
在中國,體檢方式以醫療設備檢查為主,醫生解讀、交流為輔。中國的非公體檢機構逐漸將CT、核磁、彩超等大型影像設備作為常規體檢設備。體檢項目大多由相關指標數據、影像數據的解讀進行疾病篩選和預防,因此,高端的體檢設備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同時,醫生的報告解讀作用也不容忽視,普通客戶看不懂體檢報告,報告解讀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另外,國內涉足檢前諮詢的企業較少,而檢前諮詢是體檢行業的組成部分,是提升民眾對於體檢行業認可度的重要措施。民眾認可度的提升,對於體檢行業提高滲透率有重要的作用。
體檢觀念
國內體檢行業分兩個類型,一是指令性體檢,二是商業體檢。指令性體檢是指被要求的、被規定的體檢,如入學體檢、入職體檢、婚前體檢等。商業體檢是指居民為了身體健康主動進行的體檢。商業體檢包括企業為了提高員工健康福利,從而購買的團檢服務。
美年大健康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美年大健康全年總接待人次為2602萬人(含參股體檢中心),團檢和個檢客戶佔比為78%:22%。由此可見,我國商業體檢領域,團檢(企業)客戶為主,個檢(散客)客戶較少。這也反映出我國居民大部分人很少主動進行體檢,國內的體檢行業還需培育市場,提升民眾的健康意識與體檢意識。
在中國,體檢常常是被動行為,事實上,體檢是預防疾病發生的重要手段,是醫生提前介入治療的前提。醫生的提前介入可防止疾病惡化,治癒早期癌症等重大疾病。
體檢內容
早在2014年,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和《中華健康管理學雜誌》就已編寫並發布了《健康體檢基本項目專家共識》(簡稱《共識》。《共識》對體檢內容作了詳細的建議。
《共識》指出,體檢項目採取「1+X」體系,「1」為基本或必選體檢項目,主要包括身高、體重、腰圍、臀圍、血壓等體格檢查項目,普通內外科查體、五官科檢查、婦科檢查等醫生查體項目,血尿糞常規、血脂血糖、肝腎功能、甲狀腺功能、病原微生物感染、宮頸刮片等實驗室檢查項目,心電圖、胸片、超聲等儀器檢查項目。
「X」為專項或備選體檢項目,主要針對不同年齡、性別及有慢性病風險的人,進行專項篩查。例如對於長期久坐人群,增加頸椎、腰椎檢查項目,對於長期在空氣汙染環境下工作的人群,增加肺功能和胸部低劑量螺旋CT篩查。30歲以上男性檢查激素水平,40歲以上男性增加前列腺超聲和腫瘤標記物PSA等項目。
事實上,中國的體檢指南十分先進,對於民眾體檢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例如美年大健康根據《中國肺癌低劑量螺旋CT篩查指南》《中國磁控膠囊胃鏡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在體檢套餐中將低劑量螺旋CT篩查肺癌、磁控膠囊胃鏡篩查胃部疾病作為必查項目。
國內非公體檢機構一般按照人群提供相應套餐,例如老年人、已婚懷孕人群、已婚未孕人群、新入職人群、職場人群、糖尿病人群、心腦血管人群等。如此設置套餐,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及商業可複製性,若增加檢前諮詢,補充個性化體檢項目,將更加完善、科學。
2019年,CBNData聯合阿里健康發布《2019線上體檢消費報告》,其中提到線上體檢類型主要為腫瘤體檢、中老年體檢、男女通用體檢及女性體檢。體檢費用上588-868元中端體檢是主流,千元以上的高端體檢市場迅速擴張,線上體檢產品的件單價在近三年不斷增長,1369元及以上的高端 市場銷售額增幅達到110%。在線上復購率上,近四成消費者在近一年中購買兩次及以上體檢。由此可見,國內部分人群愈加重視健康、重視體檢,認可「早診斷,早治療」。
檢後管理
國內的體檢行業,對於體檢報告的解讀較少,不過有非公體檢機構專門推出專家解讀服務,並以此作為企業的一種競爭力。而檢後的健康管理,受限於民眾意識、商業模式等因素,涉足該領域的企業較少。但是,可以預見的是檢後健康管理將是體檢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
引入人工智慧等技術,布局檢後健康管理
體檢從廣義上可分為檢前諮詢、體檢、檢後管理三個環節。國內部分企業在以上三個環節中探索新模式,試驗新技術,促進國內體檢行業的發展。
在檢前諮詢環節,相關企業主要從體檢入口、導檢、個性化推薦等方面進行創新。
體檢入口
體檢機構的入口一般為本地生活化平臺及電商平臺,例如,美年大健康相關實體店已在支付寶端上線。也有部分企業聚合體檢機構信息,提供流量入口服務。如醫通健康的醫通智慧服務,主要依靠智慧體檢服務與管理系統,整合體檢服務上下遊,提供檢前預約、陪檢、導檢等服務。
智能導檢
袋鼠健康此前推出了袋鼠智慧體檢系統,該系統是基於B/S架構搭建的智慧體檢軟體,在實現傳統體檢業務流程的基礎上,利用移動網際網路和智能硬體的優勢,加入了問卷評估、人臉識別、自助機、智能導檢、院內導航等智能服務,提升體檢流程效率和用戶體驗。
精準體檢方案推薦
成都生命基線科技有限公司旗下JanGene平臺推出了精準體檢方案服務。該公司利用基因數據進行個體遺傳健康風險分析,結合健康評估問卷,研發並推出了創新式企業級員工健康風險控制管理系統,建立了包涵健康科普、個性化體檢、慢病管理等項目在內的健康企業體系,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精準體檢方案及持續的健康風控服務。
在體檢環節,相關體檢機構重點在於引入創新技術,豐富體檢內容,打造智能化體檢,提高體檢效率。
智能化體檢
2019年6月18日,四川省人民醫院與新希望集團共創的曉康之家健康管理中心正式啟用,致力為公眾提供全生命周期個性化優質化健康管理服務。本次智慧醫療項目邀請阿里雲與畢馬威作為智力支持方,實現了體檢全流程智能化。曉康之家健康管理中心打通終端客戶與醫院智能硬體設備,實現了定製化體檢服務,從體檢前的線上預約、體檢指南、院址導航,體檢中的智能導診、路徑規劃、智能互動,到體檢後的健康數據分析、健康風險評估與管理等,曉康之家健康管理中心為消費者提供整套流暢的體檢服務。
創新篩查檢測技術應用於健康體檢
美年大健康在現有肺部篩查、消化道早篩、腦健康預警篩查的基礎上,增加免疫力基因檢測、女性乳腺超聲健康篩查,並在宮頸癌、結直腸癌、胃癌、乳腺癌等方面積極布局癌症早篩技術,提高篩查效率。同時,美年大健康持續引進先進篩查設備,在現有低劑量螺旋CT、膠囊胃鏡、無創冠脈核磁、基因檢測等先進技術和設備基礎上,布局新一代乳腺AI篩查超聲項目。
智能影像解讀
美年大健康生態圈中的重要成員——大象醫生,是一家以「網際網路+醫療」為核心的創新醫療服務公司,主要業務包括遠程醫療、遠程影像及大象名醫。其中,遠程醫療服務以遠程醫療診室為核心,主要開展CT、核磁和膠囊胃鏡為主的影像解讀。除大象醫生外,美年大健康還運用西門子、飛利浦分析系統軟體及微醫等醫療資源,實現精準體檢。
公衛體檢車
公衛體檢作為體檢行業的主力,目前正在大力開拓基層體檢。深耕公衛體檢領域的漸健家醫,通過工作電子化、設備智能化、服務標準化為基層衛生機構賦能。漸健家醫主力產品公衛體檢車以特種車輛作為載體,共搭載了14種體檢相關及公衛宣教設備,靈活用於多種院外體檢場景,包括社區、農村、養老院等。據漸健家醫相關負責人介紹,一輛公衛體檢車年均可服務1.5萬-2萬人次。另外,除了漸健家醫,還有以宇通、東風等為代表的傳統車企的體檢車及微醫的雲巡診車也在助力公衛體檢。
體檢一體機
對於體檢市場下沉,體檢一體機也有重要幫助作用。2020年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第四範式推出知寧慢病管理一體機。用戶可在智能語音指導下進行操作,並在5分鐘內完成包括身高、體重、血壓等在內的20多項常規體檢指標檢測。通過項目拓展,它還可以進一步對骨密度、生化及尿常規等項目進行檢測,大大簡化了體檢流程。體檢結果則交由經過大規模代謝性疾病樣本庫訓練的人工智慧進行慢病預測及幹預分析並給出專業健康管理報告,從而實現慢病預防管理全流程。
檢後管理環節,相關企業利用大數據、網際網路等技術提供個性化健康管理解決方案。
健康管理
優健康依託美年大健康的體檢大數據,提供一站式健康風險管理服務。體檢後,用戶可通過優健康APP在線領取體檢報告並獲得專家免費解讀服務,由專業醫生實時解答用戶的健康疑問。另外,優健康以大數據為樣本,建立評估模型,完善疾病預警機制,提供健康風險預測服務。
未來,優健康將從體檢開始,打造全球精準健康大數據平臺,並以健康數據為基礎,對接各類醫療健康服務,如掛號、陪診、用藥、保險等,打通「體檢—診斷—治療」整個大健康服務鏈。
記健康瞄準的也是體檢後的健康管理市場。記健康以用戶歷年健康數據為依據,為用戶提供有效、精準、定製化的線下健康服務,用戶也可以利用行動裝置及時方便地與醫生溝通互動,在線上實現基於體檢數據的自我健康管理功能。
目前記健康平臺已經可以對1000多種疾病進行標籤提取、劃分風險等級,智能提供健康管理方案,還可以通過生理年齡評估模型、風險預測模型、精準幹預模型進行風險評估預測。同時。記健康根據用戶需要提供個性化加項複查、導流導診等服務。
新冠疫情促進5G技術在體檢行業的運用
新冠疫情給體檢機構的短期營收帶來衝擊,但是隨著居民愈加重視健康,體檢行業將越加火爆,長遠來看,居民健康意識的提升對於體檢行業有一定利好。
2020年3月24日,工信部官網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通知》提出,進一步優化和推廣5G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優秀應用,推廣遠程體檢等服務,促進醫療資源共享。由此可見,5G技術將賦能體檢,遠程體檢業務將進一步發展。
根據各企業的創新可以看出,檢前預約、AI分析影像、檢後健康管理是主要創新環節。預計在不久的將來,體檢行業檢前諮詢、檢前預約、體檢項目及體檢效率、檢後健康管理等環節將實現全流程打通,居民的健康將進一步得到保障。另外,體檢市場下沉將催生一批相關服務企業,如體檢一體機與體檢車研發商、體檢信息化管理平臺。
除此之外,非公體檢機構對於體檢套餐的營銷也轉戰線上。
2020年6月18日,天貓618活動中,美年大健康聯合阿里健康積極參與「618」線上相關活動,並針對收入逐漸穩定、疾病防範意識強烈的中青年人群,推出了「感恩父母」、「關愛家人」等促銷套餐,將過去線下的體檢渠道聚集於線上,促進體檢行業的數位化轉型。據了解,美年大健康將藉助阿里健康的C端流量,以更低成本、更精準定位、更高轉化的方式將營銷渠道向網際網路轉移。線上營銷渠道是傳統營銷模式的重要補充,目前尚不明晰未來哪個營銷模式佔據主導,但可以預見的是,數位化也是體檢行業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美國體檢現狀:醫院業務火爆,第三方中心少
體檢覆蓋率
美國沒有以健康體檢為主業的上市公司,但是美國醫療服務發達,體檢服務已成為美國居民的基礎福利。數據顯示,美國的體檢覆蓋率為72%。由於美國醫生高昂的費用,所以體檢費用基本由保險覆蓋。對於醫保覆蓋的體檢項目,美國居民基本每年體檢一次,而對於醫保未覆蓋的體檢項目,居民基本忽略。以此估算,美國每年的健康體檢人次約2.4億。
體檢方式
美國居民的常規體檢主要由家庭醫生負責,多在醫院或診所執行,很少去第三方體檢中心進行體檢。一般而言,只有特殊情況居民才會去第三方體檢中心,如飛行員體檢。
在體檢方式上,美國醫生強調交流,醫療設備檢查為輔助。美國醫生會在客戶體檢之前了解客戶的個人病史、家族病史、服藥史、生活習慣等情況。若有遺傳病、傳染病等風險,醫生會建議客戶做針對性體檢,例如家族病史中親人患有乳腺癌,醫生會建議客戶做乳腺癌篩查。若無遺傳病、傳染病等風險,醫生便推薦客戶按照常規體檢內容進行體檢。常規體檢過程中醫生也會系統性詢問客戶的健康狀況,如生活方式、近期身體狀況,以便選擇更合適的體檢項目。
體檢觀念
在美國,居民的體檢需求與家庭醫生直接對接,家庭醫生會針對客戶的個體健康狀況,按時安排(提醒)客戶做合適的體檢項目。另外,美國醫生一般參考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PSTF)發布的指南,科學合理地安排體檢內容。
由於保險覆蓋了體檢項目,所以美國居民每年會主動進行常規體檢。但是對於保險未覆蓋的高價格體檢項目,居民常常會忽略。
美國體檢依靠家庭醫生建立了居民家庭健康檔案,配合體檢結果形成了完整的、連續的健康跟蹤檔案。因此,美國居民在得到健康建議後,會在家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健康管理。
體檢內容
在體檢內容上,權威的預防醫學指南發布機構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PSTF)每年組織內科、全科、兒科、婦產科等領域的專家,基於循證醫學證據,對疾病的篩查、諮詢和預防用藥提出推薦意見。美國預防醫學工作組推薦的體檢項目包括高血壓、血脂異常、結直腸癌、肥胖、乳腺癌、性傳播疾病、宮頸癌、糖尿病、肺癌、骨質疏鬆、主動脈瘤。
美國預防醫學工作組推薦的體檢項目
美國預防醫學工作組反對的體檢內容如下:青少年及成人進行睪丸癌篩查、用PSA篩查前列腺癌、無症狀菌尿篩查、用超聲篩查頸動脈狹窄、用呼吸功能測定篩查COPD、對85歲以上人群進行結腸鏡檢查、用心電圖篩查冠心病、用病毒檢測篩查生殖器皰疹、胰腺癌篩查、對無家族病史者進行BRCA篩查、21歲以下或65歲以上人群的宮頸癌篩查、用CA-125篩查卵巢癌。
根據公開資料,美國的體檢均價是5500元,流行的體檢內容是保險覆蓋的高血壓、血糖、肥胖、體格檢查、家族病史與個人病史採集等項目。對於保險未覆蓋的高價體檢項目,體檢人次較少。
檢後管理
在檢後管理方面,美國的體檢醫生會根據體檢結果給出健康指導意見,如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制飲食,高血壓患者如何運動。之後,客戶的家庭醫生會根據體檢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與治療方式,並為其確定下次的體檢內容。
美國的體檢新模式較少,考慮與其家庭醫生等制度有關。中國探索的檢前諮詢、陪檢、導檢等服務模式在美國已有家庭醫生從事此類服務。而檢後健康管理在美國發展的更為順利,這也與其支付制度有關。
美國凱撒醫療的體檢生態
大名鼎鼎的凱撒醫療最被人熟知的便是HMO模式,其獨創的整合醫療模式讓保險、醫院、醫生均圍繞用戶的健康開展工作。
現如今,凱撒醫療已擁有會員1220萬。據官網2019年報數據,凱撒醫療現在擁有和運營著39個醫院、50個診所、712個醫療辦事處;僱用員工21.8萬,其中包括2.3萬名醫生。
凱撒醫療核心運營架構可分為三條主線:凱撒基金健康險公司及其地方運營機構、凱撒基金醫院、凱撒(永久)醫生集團。凱撒醫療的核心業務是保險,最終目的是用戶的健康,其盈利模式在於對會員的健康管理和醫療費用的控制,提供服務後的結餘資金在集團內部進行再分配,即凱撒醫療的醫療支出越低,利潤越高,凱撒醫院及醫生集團獲利越多。
因此,為了保障會員的健康,提高公司利潤,凱撒醫療提供的服務覆蓋疾病預防、疾病診療、病後康復等全流程。其中,疾病預防中降低疾病發生和疾病診療中降低就醫成本是凱撒醫療關注的重點。
20世紀50年代,凱撒醫療便預測體檢和及時治療可以從實質上減少重大疾病帶來的不良影響。例如,按時體檢可提前發現患者的疾病隱患,若治療及時,重大疾病對患者生命的危害將大幅降低,醫療支出也將隨之大幅減少。
因此,凱撒醫療的體檢業務從1951年就已起步。1951年,凱撒醫療提供的體檢內容包括身高、體重、血壓、胸部X射線檢查、心電圖檢查等15個項目。而如今,凱撒醫療的體檢內容已涉及到宮頸癌篩查、糖尿病篩查、大腸癌篩查、腦卒中篩查、癌症篩查、心臟病篩查等眾多項目。
檢前諮詢
為更好的開展體檢業務,凱撒醫療搭建了電子病歷系統。當凱撒醫療的會員生成電子病歷後,電子病歷將聚合會員的基本情況、個人病史、家族病史、用藥史等重要信息。醫生則根據這些信息及交流所得信息為會員量身定製體檢項目。
凱撒醫療的第一目的是幫助會員減少疾病的發生。因此,會員的護理團隊會根據會員的電子病歷、健康記錄預約體檢,篩查重大疾病。凱撒醫療的第二目的是降低會員的就醫成本。因此,醫生根據電子病歷優化調整體檢方案,並且會員的個人指導及凱撒醫療的醫生團隊會根據體檢結果對會員進行健康管理,以達到減緩病情或治癒疾病的效果。
檢中交流
為了更好地確保會員的健康,凱撒醫療的工作人員可以跨部門、跨地區交流。例如,會員在體檢時發現心率過快,體檢工作人員會諮詢心臟病專家,並在會員需要的時候給予專科護理。在體檢過程中,醫生注重與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身體情況、生活方式,以決定是否增加其他體檢項目。
檢後管理
凱撒醫療會根據會員的體檢情況進行風險評估。例如,凱撒醫療通過大數據技術、生活方式分析等手段開發出風險評估系統,在會員體檢後,醫生將利用該系統評估會員患重大疾病的可能性,並根據可能性高低做出不同的指導,以預防疾病的發生。提前發現疾病、提前治療疾病,這將大幅降低疾病的危害性。
同時,醫生團隊會根據會員的體檢情況給出評估結果及飲食、運動等方面的健康指導意見。而檢前諮詢與體檢服務結束後,護理團隊或個人指導會追蹤服務會員,進行健康管理。在健康管理方面,醫生或護理團隊會追蹤會員的運動情況,了解會員的生活方式,給出合理的指導意見。
在體檢業務的幫助下,凱撒醫療的會員將大幅減少患病的可能,降低就診的成本,凱撒醫療的醫療支出也得以縮減,從而提高企業利潤。
實際效果
事實勝於雄辯,在體檢業務與健康管理的幫助下,凱撒醫療十年來營收維持著穩定增長,營收年複合增率約7%,平均利潤率約為3.1%。
2018年,凱撒醫療的健康計劃在預防和篩查方面,在全美國排名前5%,其中乳腺癌篩查率達到84%,宮頸癌篩查率87%,大腸癌篩查率79%,均高於美國平均篩查率。
凱撒醫療癌症篩查率與美國平均篩查率
由於凱撒醫療提前檢出會員的疾病並及時進行治療,其對於慢性病的管理卓有成效。對於心臟病患者,凱撒醫療的會員2000年-2015年死亡人數下降48.3%,而美國平均下降23.6%。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凱撒醫療通過預防的方法,將心臟病發作減少了72%。對於中風患者,凱撒醫療的會員2000年-2015年死亡人數下降55.8%,而美國平均下降26%。2018年,凱撒醫療診斷出患有高血壓的會員中有86%可以控制高血壓,而全美國的平均控制率為52%。
凱撒醫療檢後健康管理效果對比
中美體檢行業對比給國內創業者的啟示
體檢行業上遊為檢測儀器研發商,目前檢測新技術不斷湧現,影像FFR、心磁檢測設備、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篩查診斷模型等逐步應用到體檢行業中,豐富了檢測方式。
體檢行業下遊為消費者,國內非公體檢機構的客戶主要是企業,主動體檢的散客較少。商業體檢向C端發展勢在必行,因此,商業體檢行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在國內,商業體檢行業巨頭均布局廣泛,從體檢新技術到檢後健康管理,從孵化創新企業到輔助產品研發,已打造出覆蓋體檢、診療、保險、金融等業務的體檢大生態,在國際也處於領先位置。
國內體檢行業模式領先
縱觀中美體檢行業,體檢環節可分為檢前諮詢、體檢、檢後健康管理。
檢前諮詢環節中,美國有家庭醫生量身定製,中國卻還有很大的需求。因此,陪檢服務、導檢系統、體檢諮詢等服務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另外,國內體檢覆蓋率低於德國、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因此,體檢科普服務也有一定的發展機會。
體檢環節中,國內商業體檢的優勢在於服務,而對於體檢套餐,還需要繼續設置出符合更多用戶的體檢項目。目前,大數據技術、人工智慧技術被廣泛應用,體檢行業也應當藉助科技的力量為用戶設置個性化體檢項目。另外,可穿戴技術正在興起,居家監測如火如荼,體檢行業可藉此拓寬服務邊界,將服務延伸至家庭檢測。
檢後健康管理環節中,根據體檢數據進行健康管理,可確保用戶的精準性。美國凱撒醫療通過檢後健康管理大幅縮減醫療開支,為國內提供了成功樣板。
目前,隨著我國亞健康人群的不斷增多,以及老齡化趨勢的日益加深,人們對日常健康管理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儘管現階段僅有少部分企業布局檢後健康管理服務,但是可以預見的是,檢後健康管理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具有重要的機遇。美年大健康董事長俞熔曾公開表示:「目前健康體檢市場規模已達兩三千億,而檢後的健康管理市場未來將會達到一萬億的市場規模。」
對於檢後健康管理,目前需要解決的便是:如何設置商業模式以確保醫生有動力為患者進行健康管理。事實上,國內居民的健康意識已迅速提升,居民對藥品、醫療器械、保健品、健身房等健康消費在逐步增加。因此,「販賣」健康的機會也已到來。
值得一提的還有體檢數據的應用,非公體檢機構掌握大量體檢數據,對於科研、輔助藥品及醫療器械研發有重要作用。同時,體檢數據可反應居民的健康情況,大量體檢數據可輔助保險新產品的開發。另外,體檢機構擁有的大量數據可促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發展,對於體檢套餐個性化設置、檢後健康管理有重要作用。
根據中美體檢情況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國內商業體檢行業將向縱深發展。
國內體檢服務環節
對此,我們對體檢行業從業者及有志於體檢行業的創業者提出以下建議:
(1)注重檢前諮詢服務,科學設置體檢套餐,維護行業口碑,做大「蛋糕」,共享紅利。
(2)重視體檢報告解讀,優質服務是非公體檢機構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3)布局檢後健康管理,「體檢+健康管理」市場規模超萬億,現階段布局將搶佔先手優勢。
(4)人工智慧解讀醫學影像發展空間大,發展人工智慧技術對於體檢行業有重大助益。
(5)拓寬體檢服務邊界,延伸至家庭檢測,將大幅提高體檢行業市場規模。
(6)進行體檢科普,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及居民健康意識的提升,C端市場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