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4日,由世界華人管理大師、騰訊公司高級管理顧問、青騰大學教務長楊國安教授發起,騰訊青騰大學出品的青騰《一問》第二期《「小」體檢如何布局「大」健康》正式上線。在這期節目中,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俞熔與楊國安教授圍繞大健康產業的趨勢和美年的轉型展開了討論。
21世紀的前二十年,中國人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健康產業也在這變化中蓬勃發展,對於今天的世界和20年前的變化,美年大健康董事長俞熔表示,「20年前我開始創業,當時我覺得做企業更多的是要靠判斷、果斷和抓住機會的能力。20年後的今天,做企業要靠組織、體系、專業技能和技術,包括數位化變革。」
此外,俞熔還覺得最大的變化就是世界變化得太快。特別是今年的疫情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改變市場的格局和大家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美年大健康要「馬不停蹄」地奔跑,才能跟得上時代。
健康產業屬於前端產業。近20年來,相對於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剛剛成長起來,同時伴隨著民眾觀念的巨大變遷,既是趨勢,也是壓力。
趨勢是因為消費者對預防的需求越來越多,而壓力是預防的有效性和科學性的供給不足。
2012年以來,我國體檢人次規模逐年增加,至2017年時已經突破5億人次。但同時我國的體檢覆蓋率僅為35.8%,2016年只有32.7%,相比同期發達國家:德國(96.9%),美國(74.2%),日本(73.4%),我國體檢覆蓋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此外,客戶需求旺盛且多元,但是健康產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還停留在相對初期的水平,疾病治療我們已經談論了約50年,但是預防和早期發現方面,全世界都還在探索之中。比如,重大疾病的早期篩查。技術方面,肺癌能不能早期發現,乳腺癌能不能通過基因篩查、早期診斷等等。2003年非典前後,商業化、專業化的體檢初露苗頭,之後逐漸成為常規模式,很多企業開始為職工購買體檢服務。近20年來出現越來越多的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多的對體檢後的健康管理的需求。然而,目前體檢機構提供的服務還比較傳統。比如,體檢中心提供一個流程化的服務,然後將報告呈現給客戶。但俞熔覺得這些遠遠不夠,客戶需要更多的服務。
為了給客戶提供更多的服務,美年大健康必須轉型升級,對此,俞熔董事長提到了利用數位化科技來改造目前的美年大健康。而數位化帶來的提升和轉型對於美年大健康有兩個方面的重點:一是產品層面,如何利用數位化的技術來提高體檢的準確性、效率以及服務質量,客戶體驗,這是美年大健康要永恆追求的事情;二是管理層面,美年現在全國近703家機構、近6萬名員工,這麼龐大的組織,如何提高效率,風險控制水平,保持組織高效的運轉也很重要。以上兩個部分是數位化進程中美年最主要關注的部分。
回顧美年大健康一路走來的歷程,美年10年前創立,5年前上市,它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是通過參股 、控股來將很多不同的、相關行業的公司進行打包,其中有些是高端的體檢,有些是中端的體檢。但體檢醫療服務的特點是,它是低頻的、入門的醫療服務,因為大多企業員工每年可能只做一次的體檢,這也是中國體檢行業的特點。但體檢目前來講是醫療行業的絕對頭部板塊,大概佔比35%,約是第二(10%)的3.5倍。
醫療行業本身擁有大量的數據,所以理論上來講, 醫療行業是最容易進行數位化採集、轉型,以及做智能化決策的一個行業。美年大健康緊跟產業趨勢,加速數位化轉型,秉持著「守護每個中國人的生命質量」的初心和使命,努力為更多人提供更優質的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