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公眾號的第1587篇原創文章
本文約5200字,閱讀約需要10分鐘
對聯例話
(48)
對聯中的飛白聯與無情對
朱英貴
(本文一、二兩節刊載於
《晚霞》雜誌2020年第21期)
對聯中的飛白聯與無情對都是故意出錯的對聯,二者的不同在於:「飛白」有意錯在字面,而「無情」特意錯在內容;飛白聯是將錯就錯而「飛」成「白字」(別字),無情對則是對仗力求工穩而意思卻毫不相干。
一、對聯中的「飛白聯」
「飛白」本是一種書法技巧,即在書法創作中筆畫裡夾雜著絲絲點點的白痕,好似枯筆所寫,而能給人以飛動之感。在對聯創作中,「飛白」也被借用做一種修辭手段時有運用。對聯創作中的「飛白」,就是明知聯語中某一字詞有錯,卻將錯就錯,而故意仿效和運用,藉以達到戲謔、滑稽、增趣的目的。此「飛白」的「白」已經不是書法創作的留白之意,而是作「白字」、「別字」的意思解。陳望道在《修辭學發凡》中將其解釋為:「明知其錯故意仿效的,名叫飛白。」下面略舉幾例,以見一斑。
(1)劉師亮針砭時弊聯:
民國萬稅,
天下太貧。
民國時期,成都才子劉師亮針對當時苛捐雜稅多如牛毛的現狀,將「民國萬歲」和「天下太平」兩句口號用飛白手法寫成上面一聯,這是藉助諧音手段的飛白,因為在四川話中,「歲」與「稅」的聲母都讀平舌音、「平」與「貧」的韻母都讀前鼻韻尾,這樣藉助同音字飛白,便深刻地揭露了稅收沉重的民生狀況。
(2)科考錯題趣聯:
妹妹我思之,
哥哥你錯矣。
據說古代有一次科舉考試,題目是《昧昧我思之》,此題出自《尚書》的最後一篇《周書·秦誓》,此「昧」就是「幽昧」的昧,「昧昧」當為不明白之意,意謂如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就要用心思考。不料考場上有位考生粗心大意,竟然把題目錯寫為:《妹妹我思之》,而且還在答題的時候搜腸刮肚,幾近把天上地下所有妹妹吃的、穿的、戴的都用詞形容上了,一篇洋洋大觀的應試之作《妹妹我思之》就這樣出爐了……主考官閱卷時不禁啞然失笑,實在是有些無語,提筆批了一句:「哥哥你錯矣」,剛好和這份試卷的標題湊成了一副飛白聯。
(3)母狗公羊趣對:
《曲禮》一篇無母狗,
《春秋》三傳有公羊。
據傳清代初年蘇州有一個叫韓慕廬的秀才,曾在一蒙館任教。該館主人雖識字不多,卻經常不懂裝懂,親自給學生上課,以致把書中的許多字句都教錯了。有一天,韓慕廬外出,主人就教學生讀《禮記》的《曲禮》篇,卻把其中「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的「毋」字讀成了「母」字。剛好屋外來了一個秀才,聽到學生的讀書聲十分好笑,覺得這個老師實在不高明,就高聲喝道:「《曲禮》一篇無母狗。」而此時韓慕廬剛好回館,知道秀才是在嘲笑自己,立刻對出了下聯:「《春秋》三傳有公羊。」《春秋》一書有《左傳》、《穀梁傳》和《公羊傳》,合稱「三傳」。下聯以「公羊」對「母狗」的確是既妙趣橫生又妙語驚人,韓慕廬用對聯表示自己是有真才實學的,學生的錯誤並不是自己教的。
(4)草菅人命馬革裹屍飛白聯:
山管人丁水管財,草管人命;
皮裡袍子布裡褲,馬革裡屍。
據傳,民國初年四川陸軍第三鎮鎮將孔兆鸞是個胸無點墨卻喜歡賣弄的人,結果鬧出的笑話不勝枚舉。他曾經把「草菅人命」讀為「草管人命」,將「馬革裹屍」讀作「馬革裡屍」(簡化字「裡」原本寫作「裡」,有點像包裹的「裹」)。於是就有人寫了這副飛白聯來諷刺他。此聯上、下聯分別將「菅」、「裹」飛白為「管」、「裡」,這無疑是對孔兆鸞的絕妙諷刺。可是當作者「恭請」他指正時,他還連說:好聯,好聯。
(5)何秋輦諧趣飛白聯:
輦輩同車,夫夫竟作非非想;
管菅同官,個個都存屮屮心。
據傳清末文士何秋輦有一世侄出洋留學,給他來信,稱他為「秋輩老伯」,將「輦」錯寫成了「輩」,又將「草菅人命」錯寫成了「草管人命」。何秋輦便以這事為題材作了此聯:上聯指出「輦」字上部兩個「夫」與「輩」字一個「非」的區別,下聯糾正竹字頭(個個)與草字頭(屮屮)的不同。
二、對聯中的「無情對」
何謂「無情對」?《清稗類鈔·流水聯》中有云:「對聯僅對字面,而命意絕不相同者。」這就是所謂的「無情對」,這種對聯,只求上下聯的平仄與對仗相合,而不管內容上有無聯繫。該書在「無情對」條下又云:
張文襄早歲登第,名滿都門,詩酒宴會無虛日。一日,在陶然亭會飲,張創為無情對,對語甚夥,工力悉敵。如「樹已半枯休縱斧」,張對以「果然一點不相干」,李蓴客侍御慈銘對以「蕭何三策定安劉」。又如「欲解牢愁惟縱酒」,張對以「興觀群怨不如詩」。此聯尤工,因「解」與「觀」皆為卦名,「愁」與「怨」皆從心部,最妙者則「牢」字之下半為「牛」,而「群」字之下半為「羊」,更覺想入非非。最後,張以「陶然亭」三字命作無情對,李芍農侍郎文田曰:「若要無情,非閣下姓名莫屬矣。」眾大笑,蓋「張之洞」也。
以上引文至少透露出這樣幾個信息:一是無情對為張文襄(張之洞)所創,二是用「張之洞」來對「陶然亭」等若干對句就都是典型的無情對,三是無情對的特點就是在意思上「果然一點不相干」。至於無情對是否為張之洞所創暫且不論,至少那次陶然亭會飲促成了無情對廣為流傳。下面就來例析幾副典型的無情對。
(1)張之洞,陶然亭。
此聯上下聯各僅有三個字:「張」與「陶」都是姓,「之」與「然」都是文言虛詞,「亭」與「洞」都是建築物,逐字相對可謂工整,然而整體來看,張之洞是人,陶然亭是物,意思上二者卻毫無聯繫,此之謂「無情」。
(2)樹已半枯休縱斧,果然一點不相干。
此聯名詞「樹」對「果」,虛詞「已」對「然」,數量「半枯」對「一點」,否定詞「休」對「不」,動作「縱斧」對行為「相干」(相互動幹戈),可謂對仗工穩。上聯為一古詩句,是說要愛護樹木不要亂伐殘樹,然而下聯在意思上實在是與之「果然一點不相干」。
(3)欲解牢愁惟縱酒,興觀群怨不如詩。
此聯上下聯意思毫不相關,然而對仗卻很工整:「興」(興趣)對「欲」(欲望)、「怨」對「愁」,都是心理活動;「觀」對「解」,都是卦名;「群」(「群」的異體字)對「牢」,一個是羊群,一個是牛圈;「不」與「惟」都是副詞;「如」與「縱」都是動詞;特別是用「詩」來對「酒」,那就更是天作之合了。
(4)三星白蘭地,五月黃梅天。
此聯「五」對「三」,數字相對;「月」對「星」,天文相對;「黃」對「白」,顏色相對;「梅」對「蘭」,花卉相對;「天」對「地」,天文相對。可謂字字工穩,然而意思聯繫上卻相距十萬八千裡。
(5)庭前花始放,閣下李先生。
此聯相傳為明代李東陽與客人的對句,客人來李家拜訪,李指著庭前的花木出句,意思是說,您看庭前的花開得多好,好似在歡迎您。客人隨即應對,意思是說,久仰久仰,您就是鼎鼎大名的李先生吧。「閣下」,既為一種尊稱,又指樓閣之下;「李」,既指李姓,又指李樹;「先生」,既指一種尊稱,又指首先長出。下聯三用借對,與上聯對得既工且巧,然而卻暗含「無情」之意。
(6)細羽家禽磚後死,粗毛野獸石先生。
據傳清代蒲松齡的同鄉,有個姓石的鄉紳對蒲松齡的才華不以為然。一日,鄉紳見一隻小雞死在磚牆後面,便出此上聯,讓蒲松齡對下聯,蒲裝作初學應對,喃喃道來:「細對粗,羽對毛,家禽對野獸,磚對石,後對先,死對生,先生以為如何?」蒲松齡對句意謂:你石先生不過就是個粗毛野獸罷了。那石先生氣得七竅生煙,又不好發作,只得自認倒黴。
(7)公門桃李爭榮日,法國荷蘭比利時。
上聯「公」是對人的尊稱,借「桃李爭榮」稱頌某人門下引進的後輩和栽培的學生;而下聯為三個國名。荷蘭,又作「荷」、「蘭」兩種花名與「桃李」相對;比利時,又以「比利(之)時」的意思跟「爭榮(之)日」相對。全聯幽默詼諧,真乃智慧的火花綻放。類似的例子還有:
(8)珍妃蘋果臉,瑞士葡萄牙。
「瑞士」對「珍妃」,「葡萄」對「蘋果」,「牙」對「臉」,不可謂不工;然而下聯卻是由兩個國名組成,不可謂不智,上下聯貌似「風馬牛不相及」,然而其風趣幽默之感,道是無情卻有情。
無情對是文學智慧在聯語中的結晶,所謂「無情」,就是上下聯的意思毫無聯繫,卻又字字工對無可指責。而且上下聯意思的背離度越大越好,聯語作者這種跳躍性的非常態思維和文字駕馭能力不能不讓人折服。下文再展示百餘例古今無情對,以饗讀者。
三、無情對集錦(150例)
1、二字無情對(44例)
(1)閉嘴,開心。
(2)保本,存根。
(3)吃緊,拉稀。
(4)赤子,烏賊。
(5)丑角,美元。
(6)出納,開關。
(7)唇印,牙籤。
(8)錯解,對聯。
(9)打假,逼真。
(10)丹麥,青稞。
(11)動武,挪威。
(12)放肆,收拾。
(13)風扁,月圓。
(14)腐乳,糟糕。
(15)光棍,火柴。
(16)鬼怪,精神。
(17)寒舍,熱門。
(18)漢子,唐寅。
(19)喝彩,吃光。
(20)黑店,白宮。
(21)回信,漢書。
(22)解體,分心。
(23)孔府,洞房。
(24)馬路,人道。
(25)納米,放糧。
(26)撬鎖,摳門。
(27)求和,出差。
(28)曲線,方針。
(29)色難,容易。
(30)深刻,浮雕。
(31)樹根,花絮。
(32)天下,人中。
(33)通道,斷言。
(34)拖把,推拿。
(35)武漢,文姬。
(36)線索,麵條。
(37)項目,身心。
(38)兇器,良機。
(39)雅虎,文人。
(40)菸鬼,酒精。
(41)眼袋,麵包。
(42)掌嘴,背心。
(43)周末,日本。
(44)主演,客觀。
2、三字無情對(30例)
(1)白居易,蜀道難。
(2)百日咳,半月談 。
(3)長短句,直勾拳。
(4)陳水扁,新湯圓。
(5)單行道,全聚德。
(6)當頭炮,絆腳石。
(7)獨角獸,比目魚。
(8)高低槓,日月潭。
(9)狗尾草,牛皮蘚。
(10)逛超市,走過場。
(11)花露水,龍捲風。
(12)虎骨酒,雞蛋湯。
(13)講大話,看小說。
(14)舊書店,老本行。
(15)開心果,閉門羹。
(16)雷音寺,電話亭。
(17)流水線,滾雪球。
(18)馬蹄韻,羊角風。
(19)名利場,金銀花。
(20)牛得草,馬拉松。
(21)喬國老,石家莊。
(22)青蓮社,白菜幫。
(23)神經病,鬼見愁。
(24)神戶港,鬼門關。
(25)唐三彩,清一色。
(26)仙人掌,凡士林。
(27)笑面虎,磕頭蟲。
(28)搖錢樹,打金枝。
(29)張之洞,陶然亭。
(30)裝孫子,容祖兒。
3、四字無情對(40例)
(1)白虹貫日,金雞納霜。
(2)包公審案,納妾過門。
(3)長虹彩電,碧野清風。
(4)抽水馬桶,汆湯魚丸。
(5)東坡看戲,南海觀音。
(6)斷章取義,過節探親。
(7)放心食用,進口服裝。
(8)富士膠捲,貧僧糊塗。
(9)光說不練,電話無繩。
(10)哈佛學歷,問道求經。
(11)火燒赤壁,氣運丹田。
(12)今日上櫃,明月高臺。
(13)來生相聚,轉產合同。
(14)馬來西亞,鶴落東山。
(15)馬來西亞,人去南非。
(16)排煙通道,走火入魔。
(17)情牽中國,愛走後門。
(18)齊齊哈爾,楚楚動人。
(19)人思上進,物慾橫流。
(20)千手觀音,群口相聲。
(21)少兒頻道,老生常談。
(22)斯文掃地,乃武歸天。
(23)誰憐黛玉,我愛黃金。
(24)書面報到,信手拈來。
(25)蘇門答臘,賈府探春。
(26)太傅馬甲,宮保雞丁。
(27)同觀日落,異想天開。
(28)無須掃地,一手遮天。
(29)武松打虎,文心雕龍。
(30)新型馬桶,老態龍鍾。
(31)鴉片菸鬼,燕窩糖精。
(32)咽喉要道,項羽不言。
(33)羊腸小道,駝背老僧。
(34)一心齊唱,四面楚歌。
(35)有心求對,無意買單。
(36)圓桌會議,方案分析。
(37)真怕非典,假裝正經。
(38)爭風吃醋,打氣加油。
(39)資治通鑑,物理透鏡。
(40)足球出線,手錶停針。
4、五字無情對(9例)
(1)初月蟬驚雁,老年馬拉松。
(2)皓月一盤耳,紅星二鍋頭。
(3)六盤山頂陡,一碗水端平。
(4)三星白蘭地,五月黃梅天。
(5)天上雲追月,中央電視臺。
(6)庭前花始放,閣下李先生。
(7)五品天青褂,六味地黃丸。
(8)月末老灌水,日本新加坡。
(9)珍妃蘋果臉,瑞士葡萄牙。
5、六字無情對(2例)
(1)光打雷不下雨,電吹風可除潮。
(2)替如夫人洗腳,賜同進士出身。
6、七字無情對(25例)
(1)白日放歌須縱酒,黑燈跳舞好揩油。
(2)避暑最宜深竹院,傷寒莫妙小柴胡。
(3)嘗鯉雖多無尺素,養豬至少有分紅。
(4)此地無銀三百兩,那天有諾重千斤。
(5)春眠未覺花心動,夏禮能言杞足徵。
(6)達情送意憑伊妹,傳宗接代靠偉哥。
(7)風梳玉柳千絲髮,水煮白菜兩毛錢。
(8)公門桃李爭榮日,法國荷蘭比利時。
(9)混帳東西王八蛋,讀書上下何千年。
(10)九鼎關山千秋史,一壺開水兩毛錢。
(11)雷公腳下難藏月,電子眼前易曝光。
(12)樹已半枯休縱斧,果然一點不相干。
(13)怕熱最宜穿短褲,論功還欲請長纓。
(14)黔河烏江皆黑水,素園雪山齊白石。
(15)清風入殿三擊鼓,明日出門九點鐘。
(16)書中自有顏如玉,閣下原來趙本山。
(17)太極兩儀生四象,春宵一刻值千金。
(18)推車老頭五保戶,宰相家人七品官。
(19)五風十雨梅黃節,二水三山李白詩。
(20)細羽家禽磚後死,粗毛野獸石先生。
(21)一陰一陽謂之道,此時此地難為情。
(22)因春倦鳥獨啼處,寧夏回族自治區。
(23)有酒不妨邀明月,無錢哪得食雲吞。
(24)欲解牢愁惟縱酒,興觀群怨不如詩。
(25)園中陣陣催風雨,席上常常撒酒瘋。
相關連結:
對聯例話(46):對聯中的摹狀、擬聲與繪色
對聯例話(47):對聯中的缺隱、續填與借改
可長按上圖右側二維碼添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