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例話(41):對聯中的同音與繞口

2021-02-08 求知本末探尋源流



這是本公眾號的第1566篇原創文章

本文約2500字,閱讀約需要5分鐘



對聯例話

(41)

對聯中的同音與繞口

朱英貴

(本文刊載於《晚霞》雜誌2020年第7期)

 

 

對聯創作中的同音手法與繞口手法,都是利用文字音同音近的特點來製作巧聯與趣聯,其實「同音」是手段,「繞口」是效果,「同音」必然「繞口」,「繞口」又往往要藉助「同音」,二者是很難嚴格區分的,各種講對聯修辭手法的著述往往對其難分伯仲。拙文將聯語中含有用字聲韻調全同或接近全同者視為「同音對」,用字聲韻調相近但是不全同者視為「繞口對」。

 

一、對聯中的「同音對」

所謂「同音對」,是指上下聯中有幾個讀音完全相同或者只差那麼一點點幾乎完全相同的字,而需要藉助同音字的不同形體來區別意思,此種方法讀出來難以分辨,寫出來便一目了然。對聯中同音這種修辭技巧大致有如下幾種情形:

1、上下聯各含有一種同音字的同音對

(1)閒賢、盜道同音巧對:

閒人免進賢人進,

盜者莫來道者來。

作者有意將兩組同音異義的「閒人」和「賢人」、「盜者」和「道者」放在一起以混淆聽覺,藉以求得幽默詼諧的修辭效果。

(2)李鯉、風蜂同音巧對:

李打鯉,鯉沉底,李沉鯉浮;

風吹蜂,蜂撲地,風息蜂飛 。

此聯故意將「李」和「鯉」、「風」和「蜂」這樣兩組同音異義的字眼放在一起反覆糾纏,藉以求得幽默詼諧的修辭效果。

 

 

2、上下聯各含有兩種同音字的同音對

(1)叔嫂姑姨同音巧對:

嫂掃亂柴呼叔束,

姨移破桶叫姑箍。

這副同音對中的「嫂掃」、「叔束」、「姨移」、「姑箍」皆為同音字或幾乎同音的字,兩組同音字分別相間交錯出現於上下聯中,既刻畫了生活中的兩件煩事,又使得聯語的娛樂性和趣味性油然而生。

(2)童子打桐子同音巧對: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樂;

幼兒摘柚兒,柚兒完,幼兒玩。

上聯得「童、桐」與「落、樂」(方言同音字),下聯的「幼、柚」與「完、玩」都是同音字,這樣的巧對如果不藉助書面的字形識別,僅靠讀音是很難區分其意思的。

此聯又有人對為: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樂;

丫頭啃鴨頭,鴨頭鹹,丫頭嫌。

下聯的「丫頭」與「鴨頭」、「鹹」與「嫌」,讀音完全相同,讀來同樣令人感到風趣盎然,1981年,《中國青年報》曾以「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樂」為題徵下聯,應徵的下聯如「玉頭起芋頭,芋頭枯,玉頭哭」、「和尚遊河上,河上幽,和尚憂」等,與古對亦有異曲同工之妙。

(3)遊西湖提錫壺同音巧對:

相傳宋代蘇東坡遊西湖,歌女不慎將錫酒壺掉入湖中,蘇軾當時靈機一動寫下上聯:

遊西湖,提錫壺,錫壺掉西湖,惜乎錫壺;

這一上聯出句,「西、錫、惜」與「湖、壺、乎」為兩組同音字,要求下聯也用兩組同音字與之相對,一時竟無人能對。據說後來,朱熹在福建時路過南平,買下景泰藍瓶子,寫了下聯,才巧合成對:

過南平,買藍瓶,藍瓶得南平,難逢藍瓶。

此下聯依照宋代古音「南、藍、難」與「平、瓶、逢」當為兩組同音字,還算對得工整。

當代有人在對聯網站(天涯社區·對聯雅座)上對為:    

賞御碑,端玉杯,玉杯撞御碑,欲悲玉杯。

本人在教學對聯時亦有成都大學的學生對為:

彈琵琶,依枇杷,枇杷碰琵琶,噼啪枇杷。

以上兩種今人的應對也都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佳作。

3、上下聯各含有多種同音字的同音對

有一副趣聯是這樣的:

飢雞盜稻童筒打,

暑鼠涼梁客咳驚。

這副對聯寫的是生活中的趣事,傳說清代四川文人李調元一次正與農家大嫂談天說地,一群雞跑來啄食曬場上的稻子,兩個揮舞竹筒的小孩把雞趕走了。大嫂見狀,便出上聯請李調元答對。李正在感到難以應對之時,忽然發現屋梁上一隻納涼的老鼠被他的咳嗽驚跑了,於是便對出了下聯。這副對聯上下聯各含有「飢雞、盜稻、童筒」和「暑鼠、涼梁、客咳」三組字義各異的同音字,而且對仗工穩,是一副絕妙的諧趣聯。

後來又有人添加事例,將此聯擴充為含有更多種同音字的同音對:

暑鼠涼梁,請畫師筆壁描貓驚暑鼠;

飢雞盜稻,呼童子沿簷拾石打飢雞。

這樣一來,對聯的上下聯就各含有四組字義各異的同音字了,它們分別是「暑鼠、涼梁、筆壁、描貓」和「飢雞、盜稻、沿簷、拾石」。

 

 


 

二、對聯中的「繞口對」

所謂「繞口對」,把一些音近的字放在同一聯內交錯反覆,造成難以順讀的特殊效果,讀起來就像讀「繞口令」似的。對聯中同音這種修辭技巧大致有如下幾種情形:

1、用不同聲調的字連續排列造成繞口的效果,例如:

煙沿豔簷煙燕眼,(古)

霧捂烏屋霧物無。(今)

據說這是一副難讀的古今對:清末,有人作了上聯,說的是門前生火,煙沿著豔麗的屋簷進入燕窩,煙了燕子的眼睛,每個字的讀音差別都只在於它的聲調各自不同,據傳當時無人能對。下聯為今人所對,是說大霧捂住了烏黑的房屋被霧遮擋的景物幾近於無,對得也真是夠絕了,也是每個字的聲調各自不同,讀起來也實在是繞口。

2、用同聲同韻的字交錯排列造成繞口的效果,例如:

天心閣,閣落鴿,鴿飛閣未飛

水陸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這副對聯中的「閣」與「鴿」、「洲」與「舟」都是用同聲同韻的字交錯排列造成繞口的效果,使之產生迴環往復的誦讀妙趣。

 

 

3、用同韻字交錯排列造成繞口的效果,例如: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這是成都望江樓的一副古今絕對:此為上聯,相傳是清代一江南名士遊覽望江樓薛濤故居時所題,聯內「樓」(1óu)與「流」( liú)同韻,讀起來有繞口的效果,當時無人能對下聯。後來又傳說清代旌陽彭大俠對為: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薛濤井、薛濤冢,薛濤井畔薛濤冢,濤井至今,濤冢至今。

又傳上個世紀30年代有現代人什邡縣李吉玉先生,發現什邡縣城外珠市壩有井一口,旁有清嘉慶年間所立石碑一塊,上書「古印月井」四字,於是由景生情,得了這樣一個下聯: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又據傳今人(佚名)有以雲南玉溪映月潭成一下聯: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映月潭,映月圓,映月潭中映月圓,月潭萬年,月圓萬年。                   

綜合評定上面幾種對句,愚以為彭大俠以薛濤井對望江樓,其景致極其恰切,然而以名詞「冢」對動詞「流」,以「至今」對「千古」則欠工穩;什邡縣的李吉玉以「萬年」對「千古」極其工穩,然而用印月井對望江樓,其景致略嫌侷促了一些,且以名詞「影」對動詞「流」亦欠工穩;無名氏以映月潭相對,其意境頗為協調,且用形容詞「圓」來應對動詞「流」也是中規中矩,儘管映月潭遠在雲南,相較之下也算略勝一籌了。

 

相關連結:

對聯例話(39):對聯中的同旁與集句

對聯例話(40):對聯中的虛字與聯綿 



可長按上圖右側二維碼添加關注



相關焦點

  • 對聯例話(42):對聯中的婉曲與制謎
    >這是本公眾號的第1569篇原創文章本文約3380字,閱讀約需要7分鐘對聯例話(42)對聯中的婉曲與制謎朱英貴(本文刊載於《晚霞》雜誌2020年第9期)  對聯創作中的婉曲與制謎這兩種手法,都是出於故意隱諱真意的動機來製作巧聯與趣聯。
  • 對聯例話(48):對聯中的飛白聯與無情對
    這是本公眾號的第1587篇原創文章本文約5200字,閱讀約需要10分鐘對聯例話(48)對聯中的飛白聯與無情對朱英貴(本文一、二兩節刊載於《晚霞》雜誌2020年第21期)  對聯中的飛白聯與無情對都是故意出錯的對聯,二者的不同在於:「飛白」有意錯在字面,而「無情」特意錯在內容;飛白聯是將錯就錯而
  • 有一種有趣的文字叫對聯,從對聯趣事中探尋對聯創作方法
    文/夢天天#硬核知識分享大賽#引言對聯作為中國漢族傳統文化的瑰寶,傳承至今,已是老幼皆知。春節要貼春聯,紅事要貼慶聯,白事要貼輓聯……生活中可謂處處皆對聯。因其是集趣味性和實用性為一體的文字,深受廣大文學愛好者的喜愛,近幾年隨著自媒體的崛起,網絡上更是呈現出一片「對聯熱」。那麼,關於對聯有哪些知識體系?
  • 對聯的貼法:怎樣貼對聯 !
    東漢應劭的《風俗通》 中引《黃帝書》說:上古的時候,有神萘鬱壘倆兄弟,他們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樹,樹蔭如蓋。每天早上,他們便在這樹下檢閱百鬼。如果有惡鬼為害人間,便將其綁了餵老虎。後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萘、鬱壘的畫像,掛在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南朝·梁·宗憬《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萘,右鬱壟,俗謂門神。"
  • 10種趣味對聯:讀點有趣的對聯,做個有趣之人
    03諧音聯:遇農夫,唐伯虎一時無對諧音,是利用漢語同音或近音的條件,用同音或近音字來代替本字的一種修辭手法,可以造成一種詼諧、委婉的效果,以含蓄委婉的方式傳情達意。自古以來,諧音就廣泛運用在文學藝術之中,從詩歌到小說甚至到剪紙等民俗文化,都有著諧音的身影。而對聯中的諧音聯,也非常值得一看。
  • 這些趣味對聯,每一種都妙不可言
    對聯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對聯也有許多不同的形式,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品讀妙趣橫生的對聯。
  • 旅遊中常見的文學形式(對聯介紹之二)
    對聯的分類按對聯的聯意分:1.正對。上下聯意思相類。例:杭州嶽墳沙孟海撰聯千秋怨獄「莫須有」,百戰忠魂「歸去來」。按對聯的格律分1. 嚴對(又稱工對)。上下聯完全符合格律。寬對:上下聯不完全符合格律(可有重複字出現)例:漢陽伯牙琴臺聯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一客荷樵,一客撫琴。聯中「志在」、「一客」兩詞都重複出現。按對聯技法分1.
  • 對對聯不能不「對」
    標題中第一個「對」是動詞,第二個「對」是名詞,第三個「對」是形容詞,即「正確」的意思。對對聯要做到「正確」就必須遵守關於對聯的「規則」。所謂規則就是指在特定的範圍內規定出來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如軍隊有軍規,工廠有廠規,學校有校規,即便玩遊戲也有個遊戲規則,否則遊戲怎能玩下去?對對聯要遵守的規則就是中國楹聯學會頒布的《聯律通則》。
  • 對聯創作的九大禁忌
    【例三】一年春作首;萬事公為先。下句現在是三平尾。三仄尾,三平尾都是對聯的大忌,屬於硬傷。儘管律詩中沒有三仄尾的禁忌,所以聯律也要求儘量避免上聯末三仄尾,這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在創作對聯時,也要儘量避免。如:「依法修行可入道」就是三仄尾,若將「可」改為「能」這樣就避免了三仄尾,治療了上聯的硬傷。
  • 這些趣味對聯,刷爆你的朋友圈!
    對聯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對聯也有許多不同的形式,今天就讓詩詞君帶領大家來品讀這些妙趣橫生的對聯。
  • 隨園詩話中,袁枚提到的這兩幅對聯,到底誰的好?
    有人問:隨園詩話中,袁枚提到的於耐圃相公和鄂西林相公的的兩幅對聯,到底是誰寫得更好一些呢?鄂西林相公,亦有菜圃對聯云:「此味易知,但須綠野秋來種;對他有愧,只恐蒼生面色多。」兩人都用真西山語;而胸襟氣象,卻迥不侔。這兩幅對聯在清朝人梁章鉅(1775-1849)的《楹聯叢話全編》中也能見到:於文襄公敏中嘗治蔬圃,自題圃門聯云:「今日正宜知此味;當年曾自咬其根。」
  • 對聯理論與創作中的若干「誤區」
    剛才我們花費了很多的語言進行鋪墊,下面,我們就利用這把尺子,選取對聯理論和創作中的若干問題,去一一進行分析和衡量。由此,我們可以大致得出這樣一個判斷,在對聯字句對偶的這把尺子上,我們應該把6-10這個區間稱為「正區」,低於6時,對稱感已經不及格了,也就喪失掉對聯文體的基本特徵了。上面只是以單字為例來談寬和工,若是到了詞和句子的層面,問題還會更加複雜一些。首先,詞的主要部分達到了工對之後,次要的部分或者說修飾的部分,則可以大大放寬,這樣也不影響整體的對稱感,比如「精金」對「鑄鐵」。
  • 說對聯:對聯的基本規則
    對聯是我國的文學瑰寶,它可以考量一個人的學識、才思和臨場應變能力。古時候的上級常常以出上聯要求對下聯的方式來測試一個人是否有才,是否可堪大用。大到皇帝欽點前三甲,小到百姓招女婿,都喜歡通過對對聯來決定。一個人的對聯對得好,對自己的前途是極其有益的。
  • 旅遊中常見的文學形式(對聯介紹之一)
    對聯是旅遊中常見的文學形式,在一些建築物前常可看到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的好的對聯。廖廖數語,便能將山林湖石、亭臺軒榭的意境給勾勒點染出來;或者將人生哲理揭示的入木三分。對聯有哪些特徵和分類呢?下面就給大家粗淺地談淡它的特徵:約定性:對聯必須是兩句,故稱一幅對聯。其中右邊的一句叫上聯,左邊的一句叫下聯,也可分別叫做上句或下句,出邊或對邊。對聯必須豎著寫、讀、貼。對稱性:對稱是藝術美的規律之外一。
  • 寫對聯與貼對聯有何講究?
    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一般用字數相等、結構相同、平仄相對的一對語句表達相反或相關的意思。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 孺子牛」、「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相傳,對聯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瑰寶。對聯,語言凝練,句式整齊,音韻和諧,富有節奏感和音樂美,使兩方面的意思互相補充和映襯,能加強語言的感人效果。
  • 石雕牌坊對聯大全欣賞
    1、石牌坊對聯:梅福西隱,層巒疊嶂號梅嶺;紫氣東來,薄霧輕嵐籠紫陽。2、石牌坊對聯:蘭德流香,關公故裡財神路;峨嵋衍貴,孟氏芳鄰宰相村。3、石牌坊對聯:能文能武能古今,數十人千變萬化;可家可國可天下,兩三步四海九洲。4、對聯:錦夏民功傳萬古;新村祖績頌千年。5、石牌坊對聯:順境當春宜共樂;龍門此日慶同登。
  • 略談對聯 「自對」方法的運用
    對聯對仗的種類比較多,自對是其中之一。自對是相對於互對而言的。互對即上下聯之間的相互對仗,自對則是指上下聯分別在相同位置各自形成的對仗。例:鶯啼燕囀春時曲;蛙鼓蟬鳴夏令歌。上聯中「鶯啼」與「燕囀」自對;下聯相同位置上「蛙鼓」與「蟬鳴」自對,「鶯啼燕囀」又與「蛙鼓蟬鳴」互對。
  • 對聯「六要」:不按規則規矩,憑感覺對對聯,算是耍流氓嗎?
    說明雖然喜歡對對聯,但是,一些基本的對聯知識和要領並沒有掌握,只是跟著感覺走。那麼,對聯到底應該怎麼對?對對聯有哪些基本的要求和技巧要領呢?2、內容要相關對聯對聯,就是要字對意聯。上下聯之間,在內容上要相互關聯,意境上要相合。習慣上,人們把依據上下聯內容的不同關係,把對聯分為正對、反對、串對(流水對)3種方式。
  • 對聯基本要求(2)詞性要相當:杜甫詩中摘取的對聯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草堂【賞析】此聯是從杜甫的《絕句》這首詩中摘取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這首詩是杜甫初回草堂時寫的,描寫了草堂周圍明媚秀麗的春天景色。
  • 對聯的平仄
    後來,沈約、劉勰聲律說的出現和傳播則是對聯日益走向成熟的催化刑。  劉勰對音律說得比較清楚生動,他主張飛沉交錯運用,即把平仄調配得像井上的轆轤的繩子一下一下,迴環往復,像龍鱗有逆有順,緊密排比,相反相成。清代錢大昕在其《潛研堂文集》中說沈約等人是「欲令一句之中平側(仄)相間耳」。沈約說: 「十字之內,顛倒相配」。這些論述.為後來的對聯理論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