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譜童書每周推薦 ▲ 孩子免費聽故事神器
點擊標題下 愛讀童書媽媽小莉 關注
600多個經典故事任意聽
這周沒有蝦球醬同學的漫畫了,她丟掉畫筆,噼裡啪啦打起字來。
每次她去臺灣,都會淘好多童書回來,這次人肉拖回來的是20斤。雖然她還沒娃,哦,不對,是還沒藍朋友,但也和我這三娃媽一樣,對童書愛得痴狂。
看她滿臉都是大寫的興奮,對本本童書如數家珍 ,我嘿嘿傻笑說了句:「要麼,這周不畫漫畫了,我向你約稿一篇『童書之旅』吧……」
她立刻像被按了暫停鍵,冰封住的笑容蹦出了一個「呃」,幾秒鐘才接著兩個字「好,吧」。
嗯,讓一個整天畫畫的漫畫師留下筆墨,還是挺不容易的。但等她把稿傳我,我竟然有一種把文字讀出漫畫的既視感。這絕對是一個優秀漫畫師獨有的魅力呀。
不多說啦,一起來看看對童書有著狂熱愛好的蝦球醬同學,介紹的臺灣那些有意思的繪本和書店吧。
我有一個人生願望:開書店。
但現在還沒法實現它。所以,我只能先去逛一下別人的書店。站在店裡,感受一下老闆被書包圍的滿足,假想一下入不敷出時的緊張。
在華文地區,大概沒有哪個城市比臺北更適合逛書店了。數量多,質量高,風格各異。出發前,我在google map搜到了一個「臺灣繪本地圖」的清單,裡面收錄了寶島上111個和繪本相關的地點,包括書店、圖書館、親子繪本館等等,光臺北就有不下20家。
這數量,還不包括一些非童書界別的獨立書店。誇張點說,在臺北街上閉著眼隨便溜達都能找到書店。回憶了下去年在臺北拿著獨立書店地圖逐間打卡之奔波,這次我決定,瞎逛。
📚禮築外文書店
(臺北市大安區金華街249-3號1樓)
在走向永康牛肉麵的路上,同行友人突然指著它的櫥窗說:「欸,你的菜。」
呃,這個平平無奇的綠色招牌,乍一眼看過去像是一間教輔書店。如果不是隔著玻璃看到了店裡的海量繪本,我是不會進去的。後來才知道,這間書店已經開了20年了。
進店之後,裡面居然一個顧客也沒有。老闆在一角很冷靜地看著電腦,音樂小聲到可以忽略不計。我仿佛聽到每一本書都在說:「來翻我呀!來買我呀!」
一定是餓出了幻覺。
▲看到熟人了!
書店共兩層,一樓幾乎全是繪本。信息量之大,要輪流盯著每一本封面仔細看,幾乎不可能。這種時候只能憑造型選書了。
《My mommy's tote》
圖文作者:P H Hanson[美],2013年出版
這本在各種方形書本中脫穎而出的紙板翻翻書,100%是外貌協會的菜!
▲它真的……可以拎在手上。
內文以小女孩的視角,和大家分享媽媽包包裡裝的各種東東。
▲打開媽媽的化妝包。「我的媽媽很漂亮,她蠻喜歡打扮的,像我一樣。」
▲偷看一下媽媽的筆記本。原來她這麼忙!
▲居然有臺電腦!媽媽在一個叫「perfect mom」的網站上學習技能。哈哈哈。
小女孩還分享了媽媽的生活日常。
▲「我媽媽喜歡帶我去散步,還和我一樣,喜歡看星星!」
▲「我和媽媽喜歡一起做一些特別的事情,比如,一起看書。」
吐槽不能少。
▲「媽媽經常說『快把你的豌豆吃掉!』『快刷牙!』『快把你的鼻涕擦乾淨!』她覺得自己和外婆挺像的。」
但還是很愛媽媽啦!
▲「我的媽媽很特別哦,和我一樣,嘻嘻。」
手繪畫風和不甚精密的裝訂方式,使得它更像是一個手工作業成品,親切又可愛,和日常生活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
翻看數次之後,我腦海中居然出現「一書在手,天下我有」的迷之讀後感。大概是因為,媽媽的包包裡裝的就是她的世界吧。
《Prefessional Crocodile》
文:Giovanna Zoboli[意] ,圖:Mariachiara Di Giorgio[意],2017年出版
這本是在新書展示區一眼相中的,水彩鱷魚在一眾色彩濃鬱的封面中寡淡而特別。書裡一句對白也沒有,全靠畫面推進故事。
怕看不懂?不必擔心,因為書名就會讓人帶著問題翻看:哦,一條充滿職業精神的鱷魚。那……它的職業是什麼呢?
▲每天早上7點,鬧鈴一響,鱷魚先生就能成功起床。
▲梳洗之後,鱷魚先生換上了黃底紅波點襯衫、條紋背帶褲,領帶該搭哪條呢?比了好一會兒才決定。出門前還搭上了紅色格子圍巾、深灰大衣、褐色小禮帽。它如此注重形象,大概是個時尚界人士吧。
▲鱷魚先生出門了!但它似乎運氣不太好。走路被水濺,搭地鐵被人擠。就算這樣,它還是氣定神閒地讀著報紙。(不禁想起了每天在廣州地鐵三號線被擠成肉餅還不忘刷手機的自己……慚愧。)
▲從地鐵出來,鱷魚先生買了花、新鮮出爐的烤雞,還和雜貨鋪的老闆熱情地打了個招呼!但它到底要去哪兒上班啊?它是個廚子嗎?
▲鱷魚先生往心愛的女孩的窗臺上扔了一束花,然後走進了動物園。一連串的準備工作之後,它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哈哈哈哈,鱷魚先生居然是幹這個的!(保密)(不是動物管理員喔)
盯著繪本的最後一頁,我原地傻笑了十秒鐘。上一隻令我印象深刻的鱷魚,已經要追溯到N年前五味太郎的《鱷魚怕怕,牙醫怕怕》了吧。
這次的鱷魚一點都不慫,不光小朋友可以看,甚至……每一個不想上班的大人都應該看看。新一年誰還要做精緻的豬豬女孩呀,要做閃耀著專業精神的鱷魚女孩才是!(握拳)
📚浮光書店
(臺北市大同區赤峰街47號16樓)
浮光書店身處一個全是汽車零部件老店的街區。在濃濃機油味中尋找一間書店,混搭又魔幻。而且它開在二樓,實在太隱蔽了。
▲帶燈的招牌掛在一樓門口。
店裡書不算多。社會學、心理學、文學、電影、建築等都有涉獵。繪本也有,題材大多是各國童話、民間故事類的。有德語繪本若干,老闆還把中文故事梗概列印出來貼在扉頁。貼心一百分。
在一堆外文繪本中,突然看到三本印著中文的。其中一本叫《大便》,還用的燙金字體。
谷川俊太郎!
是那個我愛的、寫下過「從大階梯往上你前往宇宙/於是朝著前方無限的詢問出發/從大階梯往下你前往生活日常/於是返回那深邃的不可解的迷」的高冷老頭谷川俊太郎嗎 ???
是。
我顫抖的手指悄悄靠近它的書脊,拿起,倒吸一口氣,翻開。喔,這是由日本畫家塚本靖根據谷川的詩所創作的繪本。
在三分鐘的閱讀過程中,蟑螂的、大象的、像石頭的、像稻草的、各種顏色的大便陳列於眼前。
▲……馬桶讀物首選。
疏離呢?氣質呢?每翻一頁,谷川俊太郎的「嚴肅文學作家」人設就崩塌一點點,可他好像又離我更近了一些些。鑑於這樣獨特的內心體驗,我決定買下這繪本。
但還是不服氣,臨時決定在書店裡找找看有沒有他的正經文集。終於在兩個我那麼高的書架頂層找到了谷川俊太郎五個小字,近視眼也忍不住為自己的好眼力鼓鼓掌。
於是我在同一時間同一書店買到了兩本谷川俊太郎。
一本是他的隨筆集《一個人生活》,裡面寫著「沒死、沒有被殺,也沒生什麼大病,光是這樣能每天重複過日子,就是一場充滿戲劇性的奇蹟了。」
一本是根據他的詩所創作的繪本《大便》,裡面寫著「長得再漂亮/大便也是臭的/……大便啊/今天也要帶著活力出來見面哦!」
人生真是奇妙啊。
關於老闆的一些小片段
1.
結帳時,我問老闆:「所以,為什麼會選這本《大便》來賣,和平常的古川很不一樣欸!」
老闆猛點頭:「對啊對啊!但這個繪本是林真美老師選的喔。林真美老師你造嗎?」
我搖頭:「不造欸……」
老闆繼續:「臺灣很多日系繪本或文集都是她翻譯的。然後包kua那邊的繪本,也是一些很權威的繪本研究者推薦的。過幾天他們會來這裡有一個分享會哦!你要不要來?」
我失落:「啊?可是我過兩天就不在臺北了……」
老闆:「哦……」
她大概接受到了我的巨型失落光波,一直努力保持著微笑。
2.
老闆可能很喜歡《愛麗絲夢遊仙境》。因為店裡有一個角落,展示了這本小說的7個版本!但可惜,結帳時忘了向她求證這一個小猜想。
幾天後我發現,老闆輸了。
誠品敦南店居然有24個版本的《愛麗絲夢遊仙境》!
📚誠品書店(敦南店)
(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45號)
誠品在臺北有很多門店,比較好逛的大概就是敦南店(全臺首間誠品、24小時營業)、信義店(8層!最大的誠品!)以及松煙店(位於松煙文創園區,可以順帶看許多展覽)。
夜貓子如我,當然要去通宵營業的敦南店打個深夜卡。這次恰巧碰上了指定圖書三本75折的活動,喜聞樂見!最後我還真的買了三本,一本都不在指定範圍內。
《書之子》
圖文作者:Oliver Jeffers[澳]、Sam Winston[英],譯:張杏如,2017年出版
▲原版叫《A Child of Books》,繁體中文版譯作《書之子》。
這本書詩意地講述了人和故事的關係。情節大致就是一個女孩帶著男孩在書海冒險。扉頁印著一句話:這個宇宙是由故事組成的,不是原子。
一下就擊中了我!
從畫面細節上來說,這大概是近年來看到的漢化得最形神兼備的繪本。書中世界的元件都是字符:
▲字組成了海浪。(左原版,右中文版)
▲字組成了山峰。
▲字組成了雲朵。(左原版,右中文版)
▲字組成了星空。(左原版,右中文版)
而這些文字,恰好來自於我們聽了無數遍的《綠野仙蹤》《逃家小兔》《彼得潘》《好餓的毛毛蟲》《下雪天》《田鼠阿佛》《猜猜我有多愛你》等等等等。
▲「這就是我們創造的故事世界!」
插畫家Oliver Jeffers的經典作品還有繪本《小蠟筆大罷工》、動畫《Lost and Found》等。Sam Winston則是字形藝術家。這本強強聯合的產物,實乃童書及設計愛好者居家旅行之必備良品!
《Hug Machine》
圖文作者:Scott Campbell[美],2014年出版
雖然它是4年前年出版的書,雖然現在才1月,但我依然想把這本《Hug Machine》(繁體中文版譯作《我是抱抱機》)評為2018年度最可愛繪本!
▲我最擅長的就是抱抱!沒有人可以拒絕我的抱抱!
▲除了人,我還擁抱大熊、小烏龜、軟軟的綿羊、硬硬的石頭、刺蝟、鯨魚……擁抱一切我看到的東西!
▲發自靈魂的吶喊:「我抱!」
▲抱抱機也會有能量耗盡的一天。
▲噢,只要麻麻抱一抱,抱抱機立馬滿血復活!
書的封底有一段作者Scott Campbell的介紹。原來,這是第一本完全由他自己包辦圖文的繪本;原來,當他還是小baby的時候,就開始擁抱書本、枕頭等等奇奇怪怪的東西了。Emmm……書裡的蠢萌小男孩大概就是作者本人吧。
書裡還有一份俏皮的擁抱清單,簡直可以複印出來貼在床頭每日自省!
此行印象最深刻的書店大致就是這三間,這五本也只是二十斤童書裡的一部分。旅程後三天陰雨綿綿,實在沒心思到處去。種草很久的花慄鼠繪本館、花婆婆繪本館、漢聲巷等等只能留到下次。這次錯過,就當作是為了再遇見吧。
臺北的書店氛圍都很好。店裡會有柔和的燈光、舒適的桌椅、輕快的音樂,再搭配文創商品的販售,甚至提供美味的咖啡甜點。如果結帳時老闆發現你買的書和他品味相同,還能收穫一些暖心互動。
▲另一間我很喜歡的#田園城市生活風格書店,常年為本地繪本作者提供小型場地舉辦畫展。(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72巷6號)
或許有人會說:「為了要賺錢,書店就得這麼搞啊!」可如果要把賣書當一門生意,那放網上可以賣,拉一個三輪車可以賣,地上鋪一塊布也可以賣呀。
所以我依然感動於這裡的人們花心思為書所營造的愜意空間。他們似乎並沒有在擔心,書這種「笨重」的載體終有一天會被取代,他們依然相信紙間有溫度。
在臺北的最後一天,我在一間小小的獨立漫畫書店參加了一位香港漫畫家的新作分享會。他的新漫畫記錄了一些自己喜愛的、未得的、甚至想像出來的書本。
於是我向他提問:「你覺得書會消失嗎?」
他遲疑片刻:「嗯……不會。」
我追問:「為什麼呢?」
他突然堅定:「沒為什麼啊,就是不會。」
▶作者:蝦球醬,畫漫畫的。
-End-
親愛噠,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就是緣分,我是三個女兒的媽媽小莉。
我畢業於播音專業,和三個娃一起讀了2000多本繪本,在這裡,我每天都會更新一個故事音頻,分享我的育兒故事,這個小小的公號也因為媽媽們的傳播,吸引了百萬媽媽關注。
做媽媽的路上,讓我們彼此依偎,共同成長。
小莉這幾年為大家精挑細選的書單
在公眾號回復「書單」可以看哦!
0-3歲 | 那些我和孩子看了100遍的書
3-6歲 | 78本經典繪本缺了一本都不行
6-10歲 |休想從孩子手上奪下來的50本書
科普書單 | 1000個小時陪讀才磨出的泣血推薦
數學書單 | 看過不愁孩子將來學不好數學
童詩書單 | 詩一樣年華的孩子不能錯過
家長書單 | 隨時用這20本家教書武裝自己
想看更多育兒乾貨,就戳「閱讀原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