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輪明月
這是一個很舊的故事。
一位禪師在山中的茅屋理修行,有一晚,他在夜色中散步,在皎潔的月光下,他突然有開悟的般若。
他喜悅地往回走,進了家門,看到一個小偷來光顧,因為沒有什麼財物,小偷在離開的時候正好遇到了回來的禪師。
原來,禪師怕驚動他,一直默默地在門口等待,他知道小偷找不到什麼值錢的東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拿在手裡。
小偷看到禪師,正在驚愕,禪師說:你大老遠而來看我,不能讓你空手而歸呀,夜涼了,你帶著這件衣服走吧!
說著,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頭溜走了。禪師看著小偷的背影,消失在山林中,不禁感嘆道:但願我能送他一輪明月啊!
或許,在我們俗人眼裡,看到了禪師的慈悲,夜晚山林黑暗,有明月照亮,路會好走一點。
可是,禪師口中的「但願我能送一輪明月給他」,不只是指的明月,更是指人內心的清淨。
第二天,禪師在陽光的撫照下,醒來,打開門,看到門口疊得整齊的外衣,正是他送給小偷的那件。禪師非常高興,喃喃道:我真的送了他一輪明月啊。
02用物質來衡量的感情
明月可以送嗎?無形的事物,好像很難送出去。
影視劇裡,經常會演到的狗血劇情:一個滿身貴氣的女人,拿著張支票給一個畏畏縮縮的女孩子,給你五百萬,離開我兒子。女孩子忽然不知道哪兒來的勇氣,把支票撕得粉碎,然後,告訴女人:我們的感情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不過,為了他更好,我可以離開他。
大街上,一個乞丐正趴在冰涼的柏油路邊上,我們走過去,給他的盒子裡,放上一張紙票,雖然我們的內心,很希望他能夠感受到世間的更多溫暖,可是卻不能多表達什麼。
女朋友生日,為了表達愛,訂了一百朵玫瑰送給她,女孩子會根據男生送的禮物的貴重與否,來衡量自己在男生心目中的地位。可是我們不可能說,我多想送你一百朵愛情啊。
視頻上,一個父親在冬日裡夜晚下班後,帶著開心的笑容,將捂在懷裡的熱乎熟食拿出來給孩子,孩子一臉驚喜。
……
感情有時候,真的是需要物質才能表達。
當然,有時候,這種推算不能劃等號。
因為,我們需要的是送出物質後,對方能夠讀懂裡面的含義。
倘若對方能夠像禪師遇到的小偷那樣讀懂的那一輪明月,那就是心靈的傳遞成功。
如果沒讀懂,那就產生了誤差,於是乎,在友誼、正義、幸福、平安等等方面,這種落差讓親人有可能反目成仇,友誼崩裂,恩愛夫妻分離,有情人變成彼此的最恨的人。
可見,送物質的東西是容易的,但能夠送出一輪明月,是最難的。
03那一輪明月,是彼此的映照
那一輪明月或許就是人格的映照。
如果小偷沒有將外衣還回,而是賣掉,或者扔掉,那麼故事就會改寫。
明月能夠照亮的是黑暗,但更想照耀的是內心。
唯有充實自己的人格,使自己具備真實無偽、熱切無私的性格,才能將明月照進內心。
大冬天,一位阿姨看到一個小姑娘穿著羽絨服,配絲襪短裙,上前提醒,等老了後悔也晚了,一定注意保暖。
小姑娘根本不屑,覺得老人是在多管閒事。
這輪明月沒有送出去,反而惹來埋怨。
人心浮躁,當一個人真情流露時,對方沒有收到,很可能是我們中最經常遇到的生活常態。
很多人從一出生開始,都會有一種天生優越感,覺得自己一定是帶著使命來到這個人世間,也有些人,經歷了一些挫折和磨難,覺得人心險惡,或者受生長的環境的影響,敏感多疑。
這些人,每每當他人表達愛的時候,往往帶著有色的眼光來看待他人,甚至覺得他人對自己有所圖謀。
所以,我們需要的是擁有柔軟心和慈悲心、需要帶著善良來培養自己明朗的心性。
如此方能,真正的送出那一輪明月,甚至送出很多明月,也才能接收到他人送出的明月,才能真正的將兩顆明月之人心心相映,才能接受或表達愛。
所以,禪師說:「但願我能送一輪明月給他」!這是真正的人格馨香,他使小偷感到慚愧,這一輪明月,很溫馨,很清明。
04《如意菩提》
在林清玄先生所著作的《如意菩提》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輪明月掛在字裡行間。
他用文字來向我們送出了一份柔軟心,慈悲心,感恩心,讓我們感到生命在沙漠斷壁,汙泥穢地等,也能聞到靜谷幽蘭,清淨如蓮的香氣。
正如我們的內心,或許我們當下正經歷著憂患,正滿心浮躁,正充滿疑慮,但如果能夠在紛繁複雜中也能感受到「一輪明月」,就能從內心深處,將憂患之美移植,讓日子平安而充滿歡喜。
佛說,人生實苦。
受苦時流的淚滋潤了我們的悲心、灌溉了我們的智慧、堅固了我們的志願、拉拔了我們的力行。從最低最低的角度看,是消除了我們的業障、增長了我們的智慧!——林清玄
所以,生命肯定有風雨,但,風雨來時又如何?
我們總會,在黑暗中看到那一輪皎潔的明月。
用文字養心,用詩書養魂!感謝您的關注!——坦然的狐狸
林清玄:花落有禪意,因緣皆是空
林清玄:留一些缺憾,才更美
林清玄:來是偶然,走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