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男人林清玄

2021-02-22 禪友匯


關於清玄文字

讀林清玄的書,總會有一種難以名狀的觸動,他用一顆菩提之心關注現世人生,悲憫情懷是林清玄的情感內核,悲憫是其散文的精神特質,清真成為他散文重要的美學風格。

林清玄的散文創作深受禪宗思想的影響,開臺灣當代禪理散文之先河,包含了深遠的禪意,獨樹一幟,自成風格,可貴之處在於,他的寫作能以積極的"入世"態度,關注現代人生存中面臨的種種問題,並伴之以人文的關懷和思考

在臺灣作一個暢銷作家並不難,但從事真正的純文學創作而作品暢銷的作家卻極少,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對三十年來圖書出版情況作了一次調查,統計結果,作品最暢銷的男女作家分別是林清玄和琦君。


悟禪緣起一本書

30歲前,林清玄已是報社一級主管,文學創作也得遍大獎,但他總感到空虛感受在困擾著自己,覺得最好的東西沒有寫出來。這時,他看到了印度的《至尊奧義書》,裡面有一段話:「一個人到了30歲要把全部時間用來覺悟,如果不用來不覺悟,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他陷入了沉思。三個月後,31歲的他毅然辭職成為自由作家,這在當時的報界曾引發了一場熱烈的討論。從此,林清玄轉向佛法,尋求解脫現代人心靈痛苦的真諦,並以生花的妙筆寫出來和世人分享。《尋找心靈的故鄉》等書使林清玄幫一些迷惘的年輕人找到了「精神家園」和「希望之光」,《漫步人生的花園》、《走向光明的所在》等書,使林清玄贏得了「精神導師」的美譽。


感動殺手的學佛作家

前幾年,名列臺灣「十大殺手」之首的死囚在臨刑前,說他的最後一個心願是見一見林清玄。這個故事一時成為美談。這個死囚在關的時間裡幾乎讀完了林清玄所有的作品,並把生命裡的最後一次機會給了一個陌生的作家,還對林清玄說:「在我的成長過程裡,如果有人能提前告訴我讀書是這麼好的事情,會讓人這麼感動,我就不會成為一個殺手。」林清玄一直記著那個死囚讀者的話。多年以後,他在《棒喝與廣長舌》一文中說:「多年來我同情那些最頑劣、最可憐、最卑下、最被社會不容的人,我時常記得老師說過的,在這個世界上,關懷是最有力量的。」


我很醜

林清玄的美文感動了很多人,卻讓不少慕名前去見他的女孩子失望得大哭,他長得實在太醜了。林清玄曾如此形容自己:「想生在盛唐,成為唐宋八大家,不幸只成為臺灣八小家;想長到一米八,不料只長到一米六八,只好自我安慰『一路發』;想長得像陳曉東,但很多人都說我長得像達摩或十八羅漢;我兒子說,爸爸,你快成偉人了,因為《世界偉人傳》上的偉人大多是禿頭。」

還有一回,林清玄在家寫書,他的還在讀幼稚班的小兒子在看電視。電視裡正在播大美人林青霞的片子。只聽小兒子嚷嚷說:「爸爸,為什麼林阿姨的名字與你的名字只相差一點點,可你那麼的醜,而林阿姨好靚哦。」林清玄禁不住仰頭大笑。

那場婚變

曾有人評價林清玄說,「如果不是那場婚變,林清玄幾乎就是個完人。」「那場婚變」指的是當年林清玄與結髮妻子離婚,然後娶了一位年輕貌美的新太太。此事當時在臺灣引起軒然大波,臺灣的婦女團體甚至在大街上當眾焚燒林清玄的書,以示抗議。很多人指責林清玄虛偽,甚至有讀者感到自己受了愚弄。很多人想不通,為什麼寫的文字這麼富有感情,卻做出這樣無情的事?

林清玄:一個人無論男女,在他20歲的時候,他的成熟只在生理。在這個年齡段與他匹配的另一半,以全世界的人口計算,至少有30億的人可以合格;人到30歲的時候,情感與心理也成熟了,他這時候的婚姻選擇犯錯率就會降低很多;而到了40歲,真正在靈性與價值觀上匹配的那一半,可遇而不可求。

林清玄:有兩位和尚趕路過河,看到河邊有一位女子想過河又不敢下水,大和尚就抱起女子趟過河,然後將女子放下。兩位和尚又趕了十幾裡路,小和尚實在忍不住,就問師兄:「我們是出家人戒女色,可是你剛才為什麼要抱女子過河呢?」大和尚聽後淡淡地說:「過完河我已經將女子放下了,難道你還沒有放下嗎?」過了這麼多年的事情,大家還沒有放下嗎?很多像我這樣年紀的人,有所成就,在情感方面都無法如實地看到自己的內在世界。我是一個比較入世的人,我真實地面對自己的情感轉變。當時看到別人激烈的反對我很錯愕,你管別人的情感世界幹什麼?我對這個事情的看法很灑脫,別人怎麼說無所謂,在痛苦的婚姻裡人猶如行屍走肉,那還不如走出來。我現在堅持認為,如果一生有一件事可以用幸運這個詞,那就是遇到了現在的太太。

林清玄:她叫方淳珍,是我演講時的聽眾,認識時她還是學生。一天,我演講完趴在桌上閉目小憩,一個輕柔的聲音在耳邊叫我,我抬起頭一看,一個年輕的女孩子文文靜靜地站在我面前。她一身純白的打扮,白衣、白褲、白球鞋,她邀請我到她們學校去演講,我邀請她和我兒子一起去放風箏,從此開始相識。後來我們漸漸成了無話不談的筆友,討論人生觀,分享彼此的快樂,分擔彼此的痛苦。從此後,我出了新書,會在第一時間寄給她。日積月累,兩個人在彼此心中的分量越來越重了,我們驚訝地發現,雖然年齡相差十幾歲,但在思想上竟然如此的投契,漸漸地,我們在彼此心中的地位竟是無人可以取代了,情感的火焰一觸即發,就是這樣的。其實這個事情之後,我專門出了一本書《生命中的龍旋風》,將整件事情前後交待了一遍。


關於他的謠言便滿天飛。林清玄一直保持沉默,他希望用沉默來打動大眾,得到大家的理解和祝福。

事實上,林清玄前妻陳彩鸞卻和方淳珍私交很好。平時她們會相約喝茶、聊天,方淳珍還會為林和陳彩鸞已經長大的兒子買電影票,約女朋友。當事的三人,早已相逢一笑不談過去,林清玄對方淳珍說:「在脆弱中堅強才是真正的強健和堅忍,時間才是評價一個作家作品好壞的最公正的法官。」

作品導讀:《生命的化妝》

我認識一位化妝師。她是真正懂得化妝,而又以化妝聞名的。

對於這生活在與我完全不同領域的人,我增添了幾分好奇,因為在我的印象裡,化妝再有學問,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實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應追求的。

因此,我忍不住問她:「你研究化妝這麼多年,到底什麼樣的人才算會化妝?化妝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麼?」

對於這樣的問題,這位年華已逐漸老去的化妝師露出一個深深的微笑。她說:「化妝的最高境界可以用兩個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妝術,是經過非常考究的化妝,讓人家看起來好像沒有化過妝一樣,並且這化出來的妝與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現那個人的個性與氣質。次級的化妝是把人突顯出來,讓她醒目,引起眾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妝是一站出來別人就發現她化了很濃的妝,而這層妝是為了掩蓋自己的缺點或年齡的。最壞的一種化妝,是化過妝以後扭曲了自己的個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協調,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濃眉,大臉蛋的人竟化了白臉,闊嘴的人竟化了紅唇……」

沒想到,化妝的最高境界竟是無妝,竟是自然,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化妝師看我聽得出神,繼續說:「這不就像你們寫文章一樣?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詞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個性。好一點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人的視線,但別人知道你是在寫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讀的時候不覺得是在讀文章,而是在讀一個生命。」

多麼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妝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嘆地說。

「不對的,」化妝師說,「化妝只是最末的一個枝節,它能改變的事實很少。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體質,讓一個人改變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運動與營養,這樣她的皮膚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妝有效得多。再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氣質,多讀書、多欣賞藝術、多思考、對生活樂觀、對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關懷別人、自愛而有尊嚴,這樣的人就是不化妝也差不到哪裡去,臉上的化妝只是化妝最後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簡單的話來說明,三流的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的化妝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

化妝師接著作做了這樣的結論:「你們寫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妝師嗎?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妝,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妝。這樣,你懂化妝了嗎?」我為了這位女性化妝師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深為我最初對化妝師的觀點感到慚愧。

告別了化妝師,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這樣深刻的體悟:在這個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獨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內在意義,那麼,改變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從內在裡改革。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這個道理。

禪友匯:chanyouhui66

分享朋友圈,法布施功德無量!
歡迎持續關注禪友匯官方微信平臺,【長按下圖】》【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醜男人林清玄—— 一生一會
    之所以稱他醜男人,是因為他的長相真的很醜——謝頂,兩鬢長發披離,散眉,像個居士 但是恰恰是這個醜男人,讓很多讀者為之著迷,譬如我。你或許對他的故事不熟悉,但一定讀過他的文字,比如「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林清玄文如其人,空靈智慧有禪意。
  • 別了林清玄|人間有味是清歡,林清玄先生走好
    林清玄,中國臺灣高雄人,是當地著名的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他是獲得各類著名文學獎最多的一位,也是最高產的一位,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小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b也非常驚訝,小編在高中的時候遇到林清玄老師的文章,當時小編的內心在想,這位作家的散文寫的真美,每次閱讀都會讓人感覺到心靈的平靜與安逸,閱讀林清玄老師的文章是一種享受,當時在模擬題上看到了《松子茶》的文章,覺得普普通通,簡簡單單,但細細閱讀,仔細閱讀,就會覺得非常有魅力。他的話很具有哲理性,
  • 「火雲邪神」林清玄辭世:人間有味是清歡
    」這是林清玄生前最後一條微博,發布於昨天(22日)上午。博文中提到了「死亡」,似乎是作者自身的預示,「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彌留之際這句恣意、浪漫的話語對廣大讀者而言,是最大的精神慰藉。「火雲邪神」視頻 | 林清玄《開講啦》林清玄1953年生於臺灣高雄旗山,自幼家貧。
  • 林清玄的「曠世醜顏」與「絕世美文」
    後來雜誌上的一幅照片,我看到了林清玄的樣子。當時我好像記得是撇了撇嘴。——我是男士。在文學界,醜顏與美文如此鬼使神差地在一個人身上聚合,很難找到第二位。林清玄1953年生於中國臺灣高雄,17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出版第一本書《蓮花開落》,30歲前已獲遍臺灣各類文學大獎,連續十年被評為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
  • 再見了,林清玄!人生幸好有別離
    回溯林清玄的創作歷程,30歲應該是個很重要的坎,那一年他遇見了佛法。30歲前,林清玄已是報社一級主管,文學創作也得遍大獎,但他總感到內心空虛,覺得最好的東西沒有寫出來。這時,他看到了印度的《奧義書》,書裡有一段話:「一個人到了30歲,要用全部時間來覺悟,不覺悟的話,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道路。」他不由嚇出一身冷汗。
  • 林清玄:自心清淨,能斷煩惱
    文:林清玄 導讀 在不安的世界裡,只有放下執念,拋開焦慮和煩惱 這是一種豁然明朗的性情,更是自心清淨的處世之態。 一、人生滋味不易知 1/15 我們所經歷過的美好事物,其實都被卷存典藏著,一旦打開了,就從記憶中遙不可知的角落飄回來。
  •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象皆深
    ——林清玄愛的開始是一個眼色,愛的最後是無盡的蒼穹。——林清玄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林清玄——林清玄《玄想》身如流水,日夜不停流去,使人在閃滅中老去。心如流水,沒有片刻靜止,使人在散亂中活著。——林清玄「今天比昨天慈悲,今天比昨天智慧,今天比昨天快樂。這就是成功。」——林清玄
  • 林清玄去世,終年65歲
    林清玄去世,終年65歲,曾自許「臺灣的良心」。
  • 我懂得了一種感恩的心情,叫林清玄
    作者及其書林清玄是中國臺灣作家裡最高產和獲各類文學獎最多的散文作家,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1953年,林清玄出生於臺灣高雄,在十八個兄弟姐妹中排行十二,家中生活清貧。雖然從小,林清玄的物質生活並不富裕,但是清貧的生活並沒有阻礙林清玄對生活的希望和追求,他自小就立志要成為一名作家。17歲,林清玄發表了他的第一篇文章後,從此筆耕不輟。他的文章充滿了敏銳的觀察、深刻的哲理,他的文章似乎有一股魔力,可以將讀者從現實的紛擾中解救出來。難怪有讀者這樣評價他:「我讀了很多林老師的作品,在林老師的茶香裡悟道太多。
  • 林清玄丨溫一壺月光下酒
    『讀書、喝茶、沙龍、小住,繁華靜處遇知音』昨天是1月23日,臺灣散文家林清玄因病逝世。
  • 林清玄筆下最美的50段文字,溫暖你的心
    ——林清玄 《心美,一切皆美》09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林清玄10身如流水,日夜不停流去,使人在閃滅中老去。心如流水,沒有片刻靜止,使人在散亂中活著。——林清玄13「今天比昨天慈悲,今天比昨天智慧,今天比昨天快樂。這就是成功。」 ——林清玄14生命的歷程就像是寫在水上的字,順流而下,想回頭尋找的時候總是失去了痕跡。——林清玄 《境明,千裡皆明》15生命裡偶然的歡喜、悟、心靈的光,就像鴿子麻雀突然來到我們的窗前,當它們飛走的時候,我只要保有那種歡喜就好了。
  • 當代散文名家林清玄 ‖——人間有味是清歡
    ◎林清玄就是有這樣的魔力,他的文字乾淨清澈,玲瓏剔透,明亮如同水晶。我想,鄉愁其實就是林清玄最後提到的:沒有形狀,卻充滿了整條街。這篇文章屬於林清玄先生早期的散文集子,時光中的不停的流逝,香港回歸了,澳門回歸了,但是故鄉在臺灣人的心中並沒有失去記憶的面容。而故人,縱使相逢應不識,真是塵滿面鬢如霜……再現的也不過是滄桑的歲月和流年……
  • 林清玄:不辯、不語、不嫌的禪意人生
    寫下這16字智慧箴言的林清玄,於2019年1月23日駕鶴西歸,享年65歲。他的一生作品無數,從地板可以堆到天花板那麼高,而我最喜歡的是他的菩提十書。菩提系列是林清玄四十歲以後的作品,我認為也是對他一生最好的總結:智慧、覺悟、菩提。不爭辯的人,擁有的是一種海納百川的胸懷。
  • 林清玄留給世人的最後一條微博,看哭了……
    這是林清玄生前的最後一條微博。2019年1月23日,著名作家林清玄先生,因心臟病去世,享年65歲。 1953年,林清玄出生在中國臺灣南部鄉村的一個窮困家庭,這個家有18個兄弟姐妹,小時候的他,從來沒有吃飽過。 「我的人生幾乎是從最底層出發的。我生長在一個幾乎沒有文化和文明的地方,而且家庭十分貧困。」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生活環境下,林清玄把寫作當成自己唯一的愛好,把作家當做自己畢生的追求。
  • 林清玄走了,他的這些作品你還記得嗎?
    他的作品,世人稱如同遠方走來的一位女子,初讀時,不能讓人有驚豔之感;再讀,就如一道山泉,緩緩地向人們心中滲透,清新、醇厚、浪漫……1月23日,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過世,終年65歲。這些作品還記得嗎?最多熱賣5億臺幣生於1953年的林清玄筆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俠安、晴軒、遠亭等。
  • 遇到一朵朵花---《林清玄文集》讀後感
    可我怎麼覺得《林清玄文集》中,這樣的句子很多呢。用細膩的心感知外物。林清玄有一次在市場上買了一桶百合花,賣家告訴他,他買了半山的百合。他就非常歡喜,回家寫了篇文章《買了半山的百合》。這是作家都特有的敏銳與詩意的情懷吧。
  • 林清玄:送一輪明月給他
    04《如意菩提》在林清玄先生所著作的《如意菩提》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輪明月掛在字裡行間。——林清玄所以,生命肯定有風雨,但,風雨來時又如何?我們總會,在黑暗中看到那一輪皎潔的明月。用文字養心,用詩書養魂!感謝您的關注!
  • 悅讀 林清玄:吃飯皇帝大
    JZHPRESS,悅讀九州本文選摘自《不辯,是一種智慧》林清玄 著,九州出版社出版內容簡介:身為華語知名的散文大家,林清玄作品的最大特色是既能把禪理寫進生活,又能從生活中品出禪機。其文風清雅溫馨,宛如春雨滋潤萬物,在樸實的語言中蘊含的或深或淺的哲理啟迪著眾生,感悟著世人。
  • 文學大師林清玄,失業、婚變後隱身山林,是什麼讓他從容過一生?
    林清玄,從十七歲就開始發表自己的作品,在三十歲的時候就已經拿下了臺灣的所有文學獎項。  林清玄已經出版的作品有一百三十多部,被稱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年少成名的他,經歷過失業、婚變,即便是一系列的變故,也沒有讓他喪失自我,相反的,林清玄仍舊淡定從容地度過了一生。到底是什麼讓他淡定從容了48年?
  • 林清玄《人間有味是清歡》:生活要慢慢地過
    這兩天無事,已經將借的一本林清玄的《人間有味是清歡》讀完了。之所以會借林清玄的書,是因為有人說我的文風跟林清玄的有點像。說實話,我之前根本就沒有讀過林清玄的書,很想知道林清玄的文字是怎麼樣的。如果叫我買書,我是捨不得花錢去買散文讀的。骨子裡對小說有一種偏愛之情,買書必得是小說才行。故而,雖聽說了林清玄好多年,總是沒有讀過他的書。直到近日辦了讀者證,才有機會認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