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我遇到一朵朵花兒,它們向我微笑; 我會揀到一粒粒珍珠,我把它們珍藏; 我會看到一顆顆星星,閃著光芒。台州作協主席金嶽清說,要找到有意味的句子,並說這樣的句子可遇不可求。可我怎麼覺得《林清玄文集》中,這樣的句子很多呢。
用細膩的心感知外物。
林清玄有一次在市場上買了一桶百合花,賣家告訴他,他買了半山的百合。他就非常歡喜,回家寫了篇文章《買了半山的百合》。這是作家都特有的敏銳與詩意的情懷吧。
他在文集中寫道:
「我摘取了一株盛開的野薑花,並仔細地品味著那孤傲的濃摯的香氣,我知道,縱使全世界的人都不能欣賞這株野薑花,它也一樣會在山林中自在放懷地盛開,揚自己的香,不懷一絲遺憾。」
「全身長滿棘刺,被認為粗賤的含羞草,對外界的觸動有著敏銳細膩的感受,並開出柔軟而美麗的花朵,其實是像極了鄉下農人的心。「
林清玄用他發現美的眼晴,用他細膩的心感知世界,並用他生花妙筆寫成文。他的文章很短,有些短得不像文章,只是一個片斷。但每個片斷裡,都有他的發現,他的思想,他的感受。"見人之所未見,發人之從未發。"在極其平常的生活中,發現詩意。讓人讀出新奇與感動,體會到溫潤與細膩。
有意味的語言。
我摘錄句子如下:
"快樂活在當下,盡心即是完美。"
"最美的眼睛,是流過淚的眼晴;最優越的心靈,是被憂歡洗禮過的心靈。"
「書原來也是有情的。"
"眼晴最值錢。」
「一生一會。"
"保在田園的心情。「
「真正有愛心的人一定會疼惜孩子。"
「生命美好的秘藏,只要保有祝福的心,隨處都能看見。"
這些句子言有盡而意無窮,讓人回味,讓人反省,讓人深思,讓人浮想連篇。就像酵母一樣,放上一點點,就會釀出整壇整壇的酒。
這些語言都會成為我們文章的核,受他啟發受他觸發,我們會寫出很多文章來。我試著寫了幾篇,感覺不錯。文思的泉源似乎被挖通了,文思泉湧了。
林清玄先生
禪意與專注。
文中有禪意的句子很多:
「對於這世間許多精美事物,只要過了我們的眼,穿過我們的心,我們就算擁有了。就好像滿山春天的繁花或秋日的楓紅,我們看了,收藏在心裡,就己經是我們的了。"
"如果我們虔誠深信,佛只在眉心。「
「惟有堂堂正正、顧盼自在的開花,才能有真正美麗的生命。"
"溫一壺月光下酒。"
「庭院裡的落葉是永遠掃不乾淨的,但初落的樹葉卻是秋天的錦繡,反而增添了庭院之美。"
禪就是拈花一笑,「禪就是處在一種精緻、微妙、會心的狀態。"禪與詩也是高度契合。林清玄用禪心詩意描繪他所看到的世界,當然輕盈、靈動而溫暖了。
林清玄是佛教徒,他用慈悲的心懷看著世界外物,他連蟑螂都捨不得撲殺。他心中有歡喜心,他眼中的世界無有不美。他很專注,他體會著每一粒飯的味道,他品嘗每一杯茶的滋味,甚至洗澡都會開悟。他快樂地享受當下,他對自己所擁有的很珍惜,很感恩。"日日是好日,步步生蓮花。"他所宣揚的佛教並不是遠離塵世的超脫,也不是獨自修煉的孤寂。他在塵世的喧鬧中找到寧靜,浮躁中找到從容,冷淡中找到溫情。他說天堂好到極端,地獄壞到極端,人間處在不好不壞中,此處正是佛心所在。
這就是有詩意有佛心有溫情的林清玄。
有詩為證:「日日禪定鏡,時時般若花。處處清涼水,夜夜琉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