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林清玄!人生幸好有別離

2021-02-08 環球人物

回溯林清玄的創作歷程,30歲應該是個很重要的坎,那一年他遇見了佛法。

30歲前,林清玄已是報社一級主管,文學創作也得遍大獎,但他總感到內心空虛,覺得最好的東西沒有寫出來。這時,他看到了印度的《奧義書》,書裡有一段話:「一個人到了30歲,要用全部時間來覺悟,不覺悟的話,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道路。」他不由嚇出一身冷汗。

31歲時,他毅然辭職成為自由作家,這在當時的報界曾引發了一場熱烈的討論。

人們以為林清玄不過是頭腦發昏、三分鐘熱度,可他卻在博大精深的佛法中體悟出獨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佛系生活。他的佛系,不是墮落,不是消極,不是不思上進,而是一定要有趣。

從此,他轉向佛法,尋求解脫現代人心靈痛苦的真諦,教人們在平庸而無聊的生活中發現閃光的瞬間。

40歲時,林清玄完成了《菩提十書》,暢銷數百萬冊,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書之一。同時,他創作的「現代佛典系列」,帶動佛教文學,掀起學佛熱潮。

在林清玄的作品中,除了作為智者的知性,還充滿著禪者的佛性,他也因此贏得了「精神導師」的美譽。

他與臺灣一名死囚間的故事成為美談。前幾年,名列臺灣「十大殺手」之首的死囚在臨刑前說,他的最後一個心願是見一見林清玄。這個死囚在獄中幾乎讀完了林清玄所有的作品,並把生命裡的最後一次機會給了一個陌生的作家。他對林清玄說:「在我的成長過程裡,如果有人能提前告訴我讀書是這麼好的事情,會讓人這麼感動,我就不會成為一個殺手。」

林清玄一直記著那個死囚讀者的話。多年以後,他在《棒喝與廣長舌》一文中說:「多年來,我同情那些最頑劣、最可憐、最卑下、最被社會不容的人,我時常記得老師說過的,在這個世界上,關懷是最有力量的。」

佛系如此的文學大家,也一樣會犯錯,而且「人設」坍塌起來更快。

「把初戀的溫馨用一個精緻的琉璃盒子盛裝,等到青春過盡垂垂老矣的時候,掀開盒蓋,撲面一股熱流,足以使我們老懷堪慰。」林清玄的美文曾讓很多小女生對他充滿了幻想,然而慕名見到他之後卻會失望到大哭。原因是,他長得實在不好看。

頭頂亮鋥鋥、兩鬢飄長發,連兒子都覺得他長得不好看,吐槽他看起來像「十八羅漢」。

對此,林清玄也幽默自嘲「想長到一米八,不料只長到一米六八,只好自我安慰『一路發』;想長得像陳曉東,但很多人都說我長得像達摩」。

大概是長相槽點太多,林清玄對美貌和顏值的追求更加「瘋狂」,曾立誓要娶奧黛麗·赫本這樣的女人做太太。

沒有娶到赫本,他的第一段婚姻走向了末路。自稱無法進行精神溝通,他與妻子陳彩鸞分道揚鑣。兩年後,林清玄遇到了他心中的「赫本」方淳珍。

正是為了這個年輕貌美的新太太,林清玄與結髮妻子離婚,從此陷入輿論漩渦,甚至遭人燒書聲討。但不論世人如何反對,他依舊稱呼方淳珍為他的赫本,並表示如果此生有幸運的事情,便是遇見她。

△林清玄和妻子方淳珍

談及離婚,林清玄說:「一般人離婚別人不會關注,很多名人則臣服於社會上的壓力,活在痛苦裡。而我忠實於自己的情感,當生命遇到重大選擇時,即使對抗整個社會也在所不惜。人在20歲的時候,成熟只在生理,想找年齡匹配的另一半,以全世界的人口計算,至少有30億人合格;人到了30歲,情感與心理也成熟了,此時婚姻選擇犯錯率就會降低很多;而到了40歲,真正在靈性與價值觀上匹配的另一半,是可遇不可求的。」

雖然婚姻觀充滿爭議,但他對浪漫的理解倒是直抵人心,「浪漫就是浪費時間,慢慢地走;浪費時間,慢慢生活」。

人生漫長且充滿困苦和爭議,但總有值得為之欣喜的。如今,林清玄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留下的文字一直提醒著我們,用眼睛、用心靈去發現身邊那些「小確幸」。

在林清玄的告別作《人生幸好有別離》中,他記錄了自己對生命、死亡的感觸。在這個作別林先生的日子裡,希望能和你一起重讀,體悟他對生命的淡然和思索:

一切的死亡,都不是在目的地發生,而是在旅程中發生的。

可以死的地方有多少,可以活的地方就有多少呀!

在生命的旅途中,要誠摯地珍惜,要深深地疼愛。

在生命的旅途中,要努力地追尋,也要保持靜觀。

在生命的旅途中,要有所敬畏,也要有所無懼。

相關焦點

  • 林清玄:人生幸好有別離
    別離,也是林清玄文章的常見主題。本書為著名作家林清玄2019散文集。書中篇章,大多與「別離」有關。「生死離別」為人生大事,是每個人難以逃避,又常常充滿困惑的論題。林清玄先生以其獨到的視角,通過禪學思想,在文章中傳達了他對這一論題的看法,意味深遠,引人深思。篇章大多緊扣「幸好」這一立意,傳達了林清玄老師面對別離時「既感傷又豁達」的態度。斯人已逝,但將在文字中永存。
  • 王曼霖:人生幸好有別離
    作者:成都實外西區初2018級11班王曼霖很久之前,老城區深處有條小巷,在夏日的月色下,明晃晃黃醺醺的光蔓延一路,點亮了一個城市古老的溫情。老式的板車,彼伏的吆呵,一路的蔥蒜,噼噼叭叭的煎油聲,勾著所有途經的味蕾,而那個女人的店也在其中。落日的餘暉終究隱蔽於西山的峻茂,月亮卻迷失在千雲蔽日裡,路燈散發出一定微弱的光芒。
  • 林清玄:人生最大的「愛別離」
    作者丨林清玄在恆河邊,釋迦牟尼佛與幾個弟子一起散步的時候,他突然停下腳步問:「你們覺得,是四大海的海水多呢?還是無始生死以來,為愛人離去時,所流的眼淚多呢?」「世尊,當然是無始生死以來,為愛人所流的眼淚多了。」弟子們都這樣回答。佛陀聽了弟子的回答,很滿意地帶領弟子繼續散步。
  • 別了林清玄|人間有味是清歡,林清玄先生走好
    小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b也非常驚訝,小編在高中的時候遇到林清玄老師的文章,當時小編的內心在想,這位作家的散文寫的真美,每次閱讀都會讓人感覺到心靈的平靜與安逸,閱讀林清玄老師的文章是一種享受,當時在模擬題上看到了《松子茶》的文章,覺得普普通通,簡簡單單,但細細閱讀,仔細閱讀,就會覺得非常有魅力。他的話很具有哲理性,
  • 晚安丨「一個流星有它來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處」別了,林清玄!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終年66歲。無論是少年、青年還是已經步入中年,不少人對於林清玄這個名字都並不陌生。他的智慧滲透了每一篇散文,也感染了每一顆燈前捧讀的心。林清玄,1953年出生 ,中國臺灣省高雄人,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林清玄的作品,少見鴻篇大論,故事也是俗世凡心,道理有時候也淺顯。
  • 《陳情令》中,藍湛的一句幸好,除了是幸好羨羨回來了,另有它意
    好在世間總有星辰開道,所以荊天棘地也不枉此行。經歷的越多,看的越多,藍湛就越發珍惜羨羨。羨羨不在,藍湛獨自在黑暗中走了很久。羨羨在了,藍湛又陪著他見了太多別離。有人想,如果薛洋也遇到了一個「江叔叔」,那麼薛洋的人生會不會走向另外一個方向。可能會,可能也不會。但可惜,並沒有這種如果。薛洋的一生,真實的悲慘,徹底的黑暗。
  • 林清玄:不辯、不語、不嫌的禪意人生
    林清玄一生有過兩段婚姻。1979年娶陳彩鸞為妻,育有一子。文人的婚姻也與普通人一樣,在男歡女愛之後生兒育女,最終也會變成柴米油鹽的瑣碎。而文人的內心還有一種叫執著的東西,於字裡行間決定生死存亡。當年臺灣的報紙行業競爭激烈,林清玄忙於應付,生活與工作應接不暇。他需要一個願意與他同舟共濟的人。
  •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象皆深
    ——林清玄你說人有心,那麼人的心又在哪裡呢?——林清玄茶若相似,味不必如一。但凡茗茶,一泡苦澀,二泡甘香,三泡濃沉,四泡清洌,五泡清淡,此後,再好的茶也索然無味。誠似人生五種,年少青澀,青春芳醇,中年沉重,壯年回香,老年無味。——林清玄《情深,萬象皆深》
  • 【愛別離】親愛的,我不想說再見
    無論是搬家時告別兒時的夥伴,還是考上大學後第一次離家,亦或是,大學畢業,和睡在上鋪的兄弟抱頭痛哭,我知道,我總是不想說再見。可是,我還是要面對,面對愛情中最後的「再見」,面對最終和父母親人的「再見」,沒有一個我可以避免,即便,在那時,我會涕淚橫流。很長時間,陷在情緒裡,想不通,為什麼,非要說再見?!
  • 「來是偶然,走是必然」林清玄這句話有何含義?
    01作者簡介林清玄,生於中國臺灣省高雄市旗山縣,畢業於中國臺灣世新大學林清玄的文章由淺入深,徐徐漸進,用普通的文字將深刻的含義表達出來。正如他曾說過文章要「向內探索,向外追尋」。林清玄散文的語言清新雋永,語言形式靈活多變,在藝術傳達過程中具有非常濃厚的意境特點。所以我們不能光看這句話的表面,要從深層含義上去理解這兩句話。
  • 所有的別離都不能好好的說再見——離人——林志炫
    所有的別離都不能好好的說再見03:59來自聽歌聊心事一個人一旦閒下來的時候,有那麼一點點的空隙,因為某一個契機,一個畫面,一段旋律,甚至一個相似的背影,你的腦海裡就會自然地想念過往。在我們的人生經歷中,肯定會經歷各種各樣的相聚和離別,你是不是至今仍有難以忘懷的瞬間!在我們相對青澀的時光裡,在那些或快樂或幸福或悲傷的記憶裡,總是有那麼一些人一直留存在那裡。年少的我們簡單而天真,曾經相視一笑的默契,靜默也舒心的愜意,讓你覺得彼此是永遠也不會走散人。可是世事難料啊,現實總是殘酷又有著難以解釋的緣分。
  • 從《林清玄散文精選》中得到的人生感悟
    林清玄的文字雋永清新,講述的人生哲理深入人心,淺顯易懂,正如他所說「我的寫作,不只是告訴人們關於這人間的美麗,還是在喚起一些沉睡著的美麗的心」。林清玄的文章,是讓讀者,在這堅硬的世界裡,修得一顆柔軟心,一時物質貧窮不要緊,而長久精神貧瘠卻最為可悲。
  • 林清玄筆下最美的50段文字,溫暖你的心
    ——林清玄 《情深,萬象皆深》21對順境逆境都要心存感恩,讓自己用一顆柔軟的心包容世界。柔軟的心最有力量。——林清玄22人生裡退後一步並不全是壞的,如果在前進時採取後退的姿勢,以謙讓恭謹的方式向前,就更完美了。「前進」與「後退」不是絕對的,假如在欲望的追求中,性靈沒有提升,則前進正是後退;反之,若在失敗中挫折裡,心性有所覺醒,則後退正是前進。
  • 當代散文名家林清玄 ‖——人間有味是清歡
    ◎林清玄就是有這樣的魔力,他的文字乾淨清澈,玲瓏剔透,明亮如同水晶。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對一朵玫瑰而言,生死雖是必然,在生與死的歷程中,卻有許多美麗的奇蹟。——林清玄◎沒有華麗的詞語,簡單平實的生活故事,蘊含著細膩的情感,幾句平淡的話語,足以讓人一次次的反覆回味,這就是林清玄的散文集。第一次讀林清玄的散文時就被他的清新淡雅的文筆,深厚的道理,以及對人生、世界的感悟深深的吸引了。
  • 人生唯有別離多——李叔同《送別》賞析
    境與心同,而今,在經歷了人生的悲歡離合,看盡了世間的緣聚緣散後,心中鬱積的情感,在唱《送別》時噴湧而出,終於淚雨滂沱。我一遍遍地聽著這首歌,看著樸樹掩面而泣,幾度哽咽的傷心模樣,腦海中不禁回味著歲月,回憶著曾經的過往。此時的窗外,已是秋雨綿綿,和這首歌,這首詞,和諧出一種悽美的境界。
  • 「火雲邪神」林清玄辭世:人間有味是清歡
    林清玄曾在2013年一場書友會上稱,自己有18篇文章進入了大陸的語文課本。現場有小學生提問,「我們剛剛學完您的《桃花心木》,有道題問文章中『人生的不確定』指的是什麼,全班沒有一個同學答對,所以想問問您。」
  • 應科版《雲煙成雨》|我多想再見你,哪怕匆匆一眼就別離!
    「我多想再見你,哪怕匆匆一眼就別離」| 應科小菠菜工作室 |離2019屆畢業典禮還有4天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那年夏天你寄給我的一份錄取通知書讓我遇見了你度過人生最美好的四年「應科」我多想再見你哪怕匆匆一眼就別離(戳音頻 醉在應科院之中)↑↑↑歌聲繞梁 嫋嫋不絕響心系應科 流連已忘返纏綿耳際 日日盼相見洶湧心事 夜夜赧道別應科版《雲煙成雨》▲▲▲歌詞:潘哲韜 於正國作曲:房東的貓(本歌曲僅用於校園文化傳播
  • 性情男人林清玄
    ,總會有一種難以名狀的觸動,他用一顆菩提之心關注現世人生,悲憫情懷是林清玄的情感內核,悲憫是其散文的精神特質,清真成為他散文重要的美學風格。這時,他看到了印度的《至尊奧義書》,裡面有一段話:「一個人到了30歲要把全部時間用來覺悟,如果不用來不覺悟,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他陷入了沉思。三個月後,31歲的他毅然辭職成為自由作家,這在當時的報界曾引發了一場熱烈的討論。從此,林清玄轉向佛法,尋求解脫現代人心靈痛苦的真諦,並以生花的妙筆寫出來和世人分享。
  • 《雲煙成雨》,我多想再見你 ,哪怕匆匆一眼就別離……
    我多想再見你我多想再見你 / 哪怕匆匆一眼就別離 / 路燈下昏黃的剪影 / 越走越漫長的林徑 / 我多想再見你 / 至少玩笑話還能說起 / 街巷初次落葉的秋分 / 漸行漸遠去的我們。枕裡埋著夢中人,夢裡藏著無法擁有的人。多少人分開時口中祝你幸福 ,心裡卻藏著我依然喜歡你。
  • 人生就是一場場相遇,一場場別離
    人生就是一場場相遇,一場場別離。每一次遇見,都帶著歡喜。每一場別離,都懷揣傷悲。遇見的人裡,能留下來的很少,離開的人中再次回頭的不多。我和你一步之遙,既無法上前一步陪伴你左右,也無法退後一步,重新找回朋友的支點。只能靜靜的看著,默默地祝福著。時間匆匆,留給彼此的都是歲月的痕跡。過去的就過去吧,珍惜眼前,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