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企業銷售推廣來說,關鍵訴求就是找到潛在顧客,然後發展成為購買關係。這是沒有錯的,首先找到潛在顧客才有說服教育的機會。尋找潛在顧客,也就是企業的銷售引流工工作,廣告推廣或者組建銷售團隊,都是為了去找到真正有需求的潛在用戶。
引流推廣中有很多比較有特色的渠道,也有很多不同的營銷方法,每個企業都會建設專業的推廣團隊來挖掘對銷售有價值的線索。
不過引流之後怎麼做,才能進一步提升企業的推廣成交效果?
這對於很多中小企業來說,就顯得有點茫然。當大家能想到的引流推廣方式都已經全力以赴的時候,為什麼要提醒大家,把成交說服教育同樣當作重點工作抓起來?丁立表示這是因為企業才能在流量成本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具備更加有利的競爭優勢。
作為中小企業專業服務機構口碑動力企業背書營銷的聯合創始人,丁立老師談及這個問題,顯然有很多想要表達的觀點。核心有兩點:一是引流成本確實越來越高,二是很多中小企業不重視客戶感受,以為把產品信息推送出去就是有效的推廣措施了。
真正有需求的用戶,都希望更加了解產品。
怎麼理解這句話?丁立說,對企業發展有價值的流量,是對產品真正有需求的那部分用戶,但是企業方和用戶之間顯然是處於信息不對稱位置的。企業做推廣的時候,不大可能通過一個廣告把企業全部優勢展現出來,尤其對用戶信任有幫助的品牌信息。
當真正有需求的用戶初步接觸到企業產品,起初的興趣是比較強烈的,但是由於信息的不對稱,用戶在購買決策之前都會有購買風險的考慮。這是消費心理,不一定和產品價格有多少關係,用戶希望買到自己需要又認為物有所值的產品,而不是在購買之後被身邊的人認為是購買失誤。
所以真正有需求的用戶,都希望在購買產品前,能夠通過更多渠道來了解企業和產品,同樣用戶也會對企業的競品去尋求了解的機會。企業背書營銷服務機構口碑動力丁立老師指出,意向用戶在這種情況下,多數會使用搜尋引擎去進一步獲取企業相關信息,如果搜索結果中的口碑確實或者不佳,亦或者競品的搜索口碑結果好很多,則企業很大可能會提前失去對潛在用戶的說服機會。
很多中小企業在做推廣的時候認為,解決流量導入工作,建立產品價格優勢就算完成任務。其實不然,銷售行為是有產出結果才算完整,在流量成本越來越高的當下,如何提升流量的轉化?如何讓真正有需求的用戶變成諮詢直至成交客戶?其它需要考慮整個鏈條上的多個環節。
丁立老師表示,尤其是中小企業自身的推廣實力不會很強,這就更加需要在流量轉化方面下功夫,只有把真正有需求的用戶留下來,才是企業需要的結果。
自1995年7月始,至今二十餘載,丁立老師一直從事傳媒工作。歷經新華社廣東分社、《南方周末》、《南方日報》、《21世紀經濟報導》、《城市畫報》等新聞媒體,從採編到廣告人,從業務經理到總經理,深諳新聞媒體運作流程和經營方式。2019年度加入口碑動力背書營銷機構,並成為最初的聯合創始團隊核心成員。
丁立說:「品牌故事及搜索口碑推廣運用的好,會對企業的經營產生良好的推動作用,作為傳媒老炮,為不同企業找到最合適的助力工具,是比較簡單的事,希望通過口碑動力專業化平臺服務,能夠讓更多中小企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