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戶需求為目標,找到燃料電池汽車市場切入點

2020-12-22 商用汽車總站

2020年10月27日,由工信部指導、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組織修訂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以下簡稱技術路線圖2.0)正式發布。

至2035年,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銷量各佔50%,實現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的大規模推廣應用,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左右,在商用車板塊,未來商用車將實現氫動力轉型。

在最關鍵的技術路線圖方面,2.0路線圖提出,將發展氫燃料電池商用車作為整個氫燃料電池行業突破口,以客車和城市物流車為切入領域,重點在可再生能源制氫和工業副產氫豐富的區域推廣中大型客車、物流車,逐步推廣至載重量大、長距離的中重卡領域。

由此可見,大力推廣燃料電池,在中重卡領域的應用,必將成為未來我國發展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的風口。

其實,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正式發布之前,一些城市群就已經啟動商用車氫動力轉型的示範工作。

比如上海市科委在2019年10月份就發布了2019上海市「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社會發展科技領域項目立項清單,確定對該領域79個項目立項資助,涉及燃料電池相關項目就有6個上榜。

在此之前,業內目光一直投注在氫燃料公交車和物流車的應用方面,很少有人思考誰為高昂的採購和運營費用買單。

所以當汽車總站網看到上海這份清單時,第一眼就留意到上海傑寧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提交的《單堆130KW氫燃料重卡在寶鋼基地可靠性、適應性驗證示範應用》。

中重卡無疑是目前最適合氫燃料汽車應用的車型,但在常規認知中,中重卡是長途貨運司機(車隊)的「私家車」,這些卡車司機不可能花巨大代價為國家的「藍天保衛戰」先行先試。

但如果是寶武這樣有著國企責任的大型央企,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實際上,上海傑寧的130W氫燃料重卡項目醞釀已久。2019年11月,搭載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整車國產化率達到95%以上的傑寧自主研發的95kW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的10輛江鈴重卡在寶武投入運營。

這是全球第一批氫能重卡批量實現商業化運營,也是國內第一批燃料電池重卡在客戶應用端的落地運營,截止目前已經在寶鋼基地運營將滿一年,運營情況良好。

據悉,傑寧與寶武集團的合作由來已久,這批氫能重卡在寶武集團的落地運營,就是在傑寧通過正向研發,串聯起氫氣製造企業、加氫站建設單位、關鍵零部件合作企業、車企、用戶單位、第三方數據採集機構,共同完成的一項創舉。

成立於2013年的傑寧科技,是一家從事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及核心零部件研發及新能源汽車服務的企業,公司聚集了包括功能材料、動力系統、氫燃料電池等眾多領域的一流人才,並依託高校及科研機構,從事新能源材料研發生產、車載氫燃料電池及系統設計製造等相關技術的研發。

而中國寶武擁有10大鋼鐵基地的100萬噸/年氫能資源,2020年啟動5座加氫站建設,以內部重載物流為試點,充分開發氫能應用場景,實現「氫能千車」規模。

據了解,2020年內,傑寧根據上海市科委示範運營項目項目任務書要求,要交付給寶武100輛氫能重卡,2021年還會交付500臺,助力寶武「氫能千車」規模目標的順利實現。

由此可見,在氫能動力轉型方面,上海傑寧未雨綢繆,已先行一步,其發展方向、應用規模,與技術路線圖2.0中的燃料電池商用車發展戰略不謀而合。

傑寧之所以在氫能重卡轉型方面先行一步,得到上海市政府的認可,並能拿到上海市科委的燃料電池汽車運營示範項目,其超前戰略眼光主要與該公司先進的發展理念密不可分。

早在電動客車佔據新能源汽車市場主力的2016年,在氫燃料客車、物流車大規模示範運營被專家提上桌面的2017年,在業內爭論「要不要搞燃料電池?氫燃料商用車到底在哪個領域示範推廣更合適?」的時候,傑寧就預判燃料電池汽車最適合在我國中重卡領域發展;新能源商用車的未來一定在燃料電池。

因為貨運中重卡是賺錢的生產資料,對續航裡程要求較高,而氫燃料電池續航裡程遠遠大於鋰電池;中重卡對時間成本要求較為苛刻,用氫燃料電池作動力的重卡加氫時間,遠比鋰電池充電時間要短,能最大限度的節省時間成本,不耽誤重卡賺錢。

中國目前燃油重卡市場的年銷量為100多萬輛,未來燃料電池重卡市場前景廣闊,傑寧必須搶佔氫能重卡轉型先機。

傑寧就是要按照用戶的需求、市場的需求,正向研發燃料電池產品,同時積極引導客戶需求。

由於燃料電池是新生事物,目前一些應用端用戶對自己的需求認知模糊,傑寧的觀點是:打造氫能商用車技術產業鏈,應首先改造應用端認知理念。

也就是說,讓終端用戶在應用和體驗燃料電池產品時,正確認識到自己的真正需求;讓燃料電池系統研發企業引導用戶通過了解新技術新產品,從而匹配自有資源和應用場景,進而產生出更深層次更多內涵的需求,在此基礎上,技術公司進一步給予用戶最大限度的滿足。

基於這種理念,傑寧不僅在燃料電池系統技術方面積極研發,而且還及時搶抓市場,使得研發的技術及時落地到應用端。可以說是「技術市場兩手抓」。

傑寧緊貼應用端,及時檢驗研發的產品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情況,在燃料電池產品技術研發的同時,並進行評估分析,這樣在下一階段的產品技術研發中科員進一步優化,就會使得燃料電池系統技術更上一個新臺階;也只有通過這樣循環往復,才能不斷改造燃料電池商用車產業的技術鏈條,不斷推動我國燃料電池重卡技術和市場的雙向發展。

據介紹,現階段上海傑寧自主研發的120kW燃料電池系統是國內首款重卡用120kW燃料電池發動機,採用複合雙極板電堆,高度集成一體化設計,零部件原材料國產化率達到98%。上海傑寧的目標是在兩年後研發出200KW的燃料電池發動機,屆時傑寧在燃料電池重卡領域將更具備更強大的普適性。

傑寧120kW燃料電池系統

相信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過與寶武這樣的大型企業的合作,傑寧在燃料電池重卡領域會得到更多應用端客戶的青睞,通過市場反饋,不斷促進燃料電池研發技術的步,不斷改造燃料電池商用車產業的技術鏈條,為實現《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規劃的燃料電池商用車願景作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焦點

  • 現代集團推燃料電池汽車新品牌
    現代汽車集團本近日對外公布,將推出氫燃料電池車獨立品牌,以提振燃料電池業務的發展。集團旗下的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於本周四的一份聲明表示,全新的燃料電池品牌為「HTWO」,命名代表氫分子「H2」、以及「Hydrogen」和「Humanity」兩個關鍵詞。
  • 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梳理
    2020年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為1199輛和1177輛。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主要包含上遊(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及關鍵部件)和下遊(整車生產)兩大部分。與傳統汽車產業鏈相比,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主要新增了燃料電池系統和車載供氫系統,其中燃料電池系統是核心結構。主要部件構成如圖1 所示。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內,已經集聚了數量較多的國內生產企業。
  • 汽車研發:燃料電池的應用與開發!
    以氫為燃料的燃料電池電動車具有許多優點,但是氫的供給設施、隨車儲存、安全性等問題是以氫為燃料的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推廣應用的障礙。D.氫燃料的供給設施目前氫燃料的供給設施匱乏,不能滿足推廣以氫為燃料的電動汽車的需要。儘管與同類其它燃料電池電動轎車相較,以氫為燃料的電動轎車的成本較低、效率較高,但是以氫為燃料的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目前面臨許多的問題,人們在以氫為燃料的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過程中,也進行了以甲醇、汽油等為燃料的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
  • 五部門:對燃料電池汽車購置補貼政策調整為示範應用支持
    中新網9月21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近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針對產業發展現狀,五部門將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政策,調整為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支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城市群開展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攻關和示範應用給予獎勵
  • 【氫燃料電池車】汽車達人秀(34)氫燃料電池車的重生
    氫氣車的原理 氫氣在我們生活中出現的不夠多,但大家一定也不會陌生,小時候的氣球就需要加注氫氣來飛的更遠。而這個物質是目前地球上發現的密度最小的氣體,與空氣相比,密度只有空氣的1/14。
  • 尼古拉汽車:氫燃料電池為王,撼動特斯拉?
    特斯拉汽車正是用交流電機驅動,也因此馬斯克將公司命名為「特斯拉汽車」,用以致敬尼古拉·特斯拉創造的大功率交流電機,並且登陸美國資本市場。而今,尼古拉·特斯拉這個名字的另一半——美國尼古拉汽車公司(Nikola Motor Company)也將於納斯達克登陸資本市場了。
  • 氫燃料電池「狼也來了」
    日本的氫燃料電池也有245MW的出貨量,而中國整個2019年氫燃料電池出貨量為128MW,僅為韓國的三分之一,日本的二分之一。從出貨量上來看,日韓雖然都是彈丸小國,但卻是名副其實的氫燃料電池「大國」。氫燃料「餓狼傳說」現如今,這兩個「大國」正在加快搶佔中國氫燃料電池市場,企圖再度上演當年在動力電池領域掀起的「餓狼傳說」。
  • 電動汽車與氫燃料電池車對比
    新能源:BEV vs FCEV新能源汽車有兩個比較熱門方向,一是電動汽車(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簡稱 BEV),二是氫燃料電池車(Fuel-Cell Electric Vehicle,簡稱FCEV)。目前市場上的新能源汽車大部分是電動汽車(BEV),比如特斯拉,蔚來等,通過鋰電池提供電力驅動汽車。
  • 燃料電池汽車有望突破難點 4年內健全產業鏈
    隨著行業的發展和實踐,目前新能源汽車形成了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多種技術路線,其在資本、技術、市場、產品等方面均不相同,其市場規模前景如何?又有怎樣的發展難點和阻礙呢?進入示範生產和應用階段補貼政策轉型針對產業發展現狀,五部門將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政策,調整為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支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城市群開展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攻關和示範應用給予獎勵。通知稱,構建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條,促進鏈條各環節技術研發和產業化。
  • 燃料電池周報│6款燃料電池車入免稅目錄!富瑞特裝籤萬輛大單!
    另外,探索與企業或機構聯辦欄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滿足公司和市場、用戶需求。我們期待著您的關注、參與和支持!根據協議,三方同意在燃料電池物流汽車的示範推廣應用方面開展戰略合作, 目標在3年內完成13500輛燃料電池商用汽車的示範推廣應用,其中2017年完成500輛。PlugPower INC為國際氫燃料電池界知名企業,擁有燃料電池的集成設計、加氫技術和設備以及在北美成功運營的經驗。(來源:中國電池雜誌-中國電池網)
  • 2020年中國燃料電池汽車行業存在問題及發展前景分析
    20世紀90年代,包括奔馳、福特在內的國際知名車企紛紛推出燃料電池概念車型。進入21世紀後,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發展逐漸成熟。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研發及推廣應用。數據顯示,2015-2019年間,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的銷量分別為10輛、629輛、1275輛、1527輛、2737輛,2019年的銷量是2015年的272.7倍。
  • 汽車行業電動化「高潮迭起」,氫燃料電池是否還有後話?
    此舉充分彰顯了通用汽車電動化發展的決心,這樣的舉措不禁讓人想到在汽車行業電氣化發展的初期,純電動技術、混合動力技術、燃料電池技術三大陣營互不相讓齊頭並進的景象,轉眼到了今天,純電動做的如火如荼,混合動力緊隨其後,而氫燃料電池幾乎已經銷聲匿跡。難道電動化真的已經成為了電氣化的代名詞?難道氫燃料電池真的已經被時代拋棄,再也沒有後話?難道馬斯克對於氫燃料電池技術的痛批是對的?
  • 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產業發展前景
    在全球氫能源加速發展的背景下,燃料電池汽車成為各國機構和企業研發的重點內容之一。2019年,美國能源部發布了燃料電池8級卡車發展目標,提出到2030年燃料電池系統壽命達到25000h、峰值效率超過68%。日本和韓國多家汽車公司應用金屬雙極板電堆技術,推出了適用於乘用車的燃料電池動力系統解決方案。
  • 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中國車企和豐田就差一萬輛車?
    可以預料,拜登上臺將有利於整個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以豐田為代表的日本產業界正式啟動脫碳化進程。豐田提出到2025年50%銷售的新車是電動汽車,還將向其他公司提供利用氫發電的燃料電池汽車:「現在不是競爭的時候,必須朝著碳中和的目標共同努力。」過去的9個月,全球宣布總額超過1500億美元的綠氫項目。
  • 豐田/本田氫燃料電池汽車內幕揭秘
    兩家日本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將在氫動力上下重注。豐田將在明年推出售價5.75萬美元的Mirai燃料電池汽車(FCV),而氫動力先驅本田也將在2016年推出一款氫動力汽車。等等,環保汽車不都是電動汽車(EV)嗎?  燃料電池汽車也可以算作電動汽車,但你可以在五分鐘內給電池灌滿燃料,而不是等上幾個小時來充滿電。電動汽車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更換整組電池。
  • 汽車製造商表示即使延長稅收抵免期,燃料電池租賃價格也不會改變
    儘管美國國會通過了最新的經濟刺激法案,但對符合條件的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的8000美元聯邦稅收抵免已延長至2022年1月。該法案有待卸任總統籤署。 這項稅收抵免被稱為燃料電池汽車稅收抵免,原定於本月底到期。它可以追溯到小布希政府時期,並被多次延長。
  • 氫燃料電池概念火熱的背後 新能源汽車不只有鋰電池一個選項
    來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作者:王漢星談及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系統,人們往往會第一時間想到鋰電池,而事實上在傳統內燃機與鋰電池爭奪汽車動力市場的同時,燃料電池的競爭力也不容忽視。本周以濰柴動力為代表的氫燃料概念上市公司走強,將市場的目光再次引向「氫鋰路線之爭」,氫燃料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另一選項,其發展現狀、瓶頸、以及未來究竟如何?
  • 燃料電池能否複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線?
    2、政策對燃料電池汽車持續加強戰略支持 我國自2002年起即確立了以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為「三縱」,以多能源動力總成控制系統、驅動電機和動力電池為「三橫」的電動汽車「三縱三橫」研發布局。
  • 氫燃料電池第一股億華通_騰訊網
    然而,因產業階段上處於商業化初期,燃料電池汽車目前存在成本高、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等阻礙其推廣應用的掣肘,但未來隨著燃料電池技術進步與產業化的不斷推進,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成本將快速下降,氫基礎設施的加快完善也將帶動用氫成本下降,燃料電池汽車的應用前景良好。
  • 燃料電池行業深度報告:黎明將至
    9 月 21 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和能源局等聯合下發《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 示範應用的通知(財建〔2020〕394 號)》,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政策調整為 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支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城市群開展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核心 技術產業化攻關和示範應用給予獎勵,形成布局合理、各有側重、協同推進的燃料電 池汽車發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