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集團推燃料電池汽車新品牌

2020-12-26 電子發燒友

現代集團推燃料電池汽車新品牌

北岸 發表於 2020-12-25 17:28:55

藉助新推出的HTWO,現代集團正加速開發下一代氫燃料電池系統,該系統圍繞著氫燃料領域,將以更高的能量密度和續航裡程致力於UAM、汽車、船舶等業務的轉型和發展。

現代汽車集團本近日對外公布,將推出氫燃料電池車獨立品牌,以提振燃料電池業務的發展。集團旗下的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於本周四的一份聲明表示,全新的燃料電池品牌為「HTWO」,命名代表氫分子「H2」、以及「Hydrogen」和「Humanity」兩個關鍵詞。

自去年10月接任現代汽車集團一把手之後,履新的鄭義宣已將氫燃料電池、自動駕駛、電氣化、機器人技術和UAM(城市空中交通,飛行汽車)列為面向未來的核心計劃。

藉助新推出的HTWO,現代集團正加速開發下一代氫燃料電池系統,該系統圍繞著氫燃料領域,將以更高的能量密度和續航裡程致力於UAM、汽車、船舶等業務的轉型和發展。現代發言人透露,該集團燃料電池業務的重點將聚焦在韓國、美國、歐洲和中國市場。

上世紀末的1998年至今,現代汽車在二十餘年一直致力於氫燃料電池技術的研發和量產車型探索,世界上第一款量產氫燃料電池車ix35就出自現代汽車之手。2018年,現代汽車又推出了氫燃料電池SUV車型NEXO,以及燃料電池版本的重型卡車和電氣化巴士。

一直以來,本田Clarity和豐田Mirai都是現代Nexo的直接競爭對手,12月9日,豐田正式發布了第二代Mirai燃料電池汽車,經過對燃料電池堆和系統的重新設計開發,新車續航裡程提高了30%。

但值得一提的是,豐田一直未能贏得大眾市場對燃料電池汽車的青睞,儘管有日本政府的支持,但燃料電池汽車仍是一項利基技術,背後還有基礎設施缺乏、轉售價值以及氫氣爆炸等一系列風險。豐田早在2014年末就推出了世界首款量產氫燃料電池汽車Mirai,至今累計銷售了1.1萬輛,與豐田每年全球新車銷售約1000萬輛的體量相比,也只佔到公司總銷量的0.1%而已。

 

「在推向市場之後,我們發現面向轎車開發的第一代氫燃料系統存在很多難題,包括成本在內,未能充分滿足社會和公司內部運營的需求。」豐田首席技術官前田昌坦率地承認,該公司已經在第一代Mirai中得到了不少教訓,但第二代Mirai的誕生亦對外宣告了豐田在燃料電池領域依舊領先。

而為了提高燃料電池的普及和應用,豐田最近幾年在這一板塊下了很大功夫。該公司在2015年免費開放了燃料電池車的相關專利,原計劃這一共享政策到2020年末結束,但他們已經於去年宣布延長截止期限,並決定未來10年無償提供氫燃料相關技術的專利與產品。

在UAM領域,現代集團正加快其飛行汽車的研發,並計劃在十年內推出一整套較為成熟的交通工具。該集團UAM負責人Jaiwon Shin曾在接受採訪時表態稱,該公司正在開發一種可在大都市城區內搭載五六名乘客的車型,以及一種可在城市間飛行的大型車型,預計將在2028年被投入市場。

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的分析師曾預計,伴隨著UAM相關技術的日漸成熟,到2040年,這一領域的全球規模達或將到2.9萬億美元,即使是最悲觀的預估,也是6150億美元。

航空領域的監管機構需要在未來幾年解決很多問題,如優化飛行員執照的準入,以及如何消除或最小化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當然,新的規則和基礎設施建設也需要跟上,以確保地面車輛對飛機的幹涉降低到最低。

當然,空客、波音和Lilium等公司也在搶灘UAW市場,但是根據Jaiwon Shin的信息,現代集團在這一領域的優勢將得益於全球銷售網絡和物流,他們現階段已打造了較為成熟、且可提供服務並幫助建立空中汽車生態系統基礎設施的子公司。

此外,與飛機製造商相比,汽車製造商還有大規模生產的經驗,通常情況下,空客和波音每年交付的飛機都不到1000架,而汽車製造商卻可以通過降低成本和大規模量產賺取高額利潤。據悉,未來全球UAM相關產品的產量可能會達到數十萬量級,汽車製造商在這一領域會有其天生優勢。「我們不想成為第一個進入市場的,」 Jaiwon Shin補充說,但他們想成為第一家擁有正確產品的公司。

原文標題:新聞|現代集團推燃料電池汽車新品牌,技術系統將延伸至空中交通等領域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汽車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現代在韓國召回5萬餘輛電動和燃料電池汽車
    來源:新浪財經韓國交通部周二表示,現代汽車計劃召回總計50864輛在韓國銷售的Kona電動汽車和Nexo燃料電池汽車。Kona是歐洲最暢銷的電動汽車車型之一,在韓國以外的銷量佔其全球總銷量的四分之三以上。此次召回影響到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間生產的約4萬輛Kona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以及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間生產的10138輛Nexo燃料電池汽車。
  • 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梳理
    2020年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為1199輛和1177輛。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主要包含上遊(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及關鍵部件)和下遊(整車生產)兩大部分。與傳統汽車產業鏈相比,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主要新增了燃料電池系統和車載供氫系統,其中燃料電池系統是核心結構。主要部件構成如圖1 所示。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內,已經集聚了數量較多的國內生產企業。
  • 汽車研發:燃料電池的應用與開發!
    是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動力源的首選。D.氫燃料的供給設施目前氫燃料的供給設施匱乏,不能滿足推廣以氫為燃料的電動汽車的需要。儘管與同類其它燃料電池電動轎車相較,以氫為燃料的電動轎車的成本較低、效率較高,但是以氫為燃料的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目前面臨許多的問題,人們在以氫為燃料的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過程中,也進行了以甲醇、汽油等為燃料的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
  • 電動汽車與氫燃料電池車對比
    2、續航能力:氫燃料電池車> 鋰電池電動車從續航能力看,特斯拉Model 3是605公裡,Model S是719公裡,Model Y是594公裡,比亞迪漢是605公裡,韓國現代燃料電池汽車NEXO單次充電裡程長達
  • 我國五大汽車廠商與豐田合作研發新型燃料電池
    我國五大汽車廠商與豐田合作研發新型燃料電池 豐田將與我國的大型汽車廠商等5家企業設立推進燃料電池開發的合資企業,設想將新燃料電池搭載到豐田將開發的燃料電池車(FCV)上。
  • 以用戶需求為目標,找到燃料電池汽車市場切入點
    2020年10月27日,由工信部指導、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組織修訂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以下簡稱技術路線圖2.0)正式發布。至2035年,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銷量各佔50%,實現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的大規模推廣應用,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左右,在商用車板塊,未來商用車將實現氫動力轉型。
  • 燃料電池能否複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線?
    燃料電池汽車的續航裡程普遍在500公裡以上,和目前中高端純電動汽車續航相當,而從能源補給時間角度,燃料電池汽車加氫僅需不到3分鐘,遠低於插電混動或純電動汽車。 2020年9月,財政部等五部委發布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有望推動國內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燃料電池汽車支持政策,將對符合條件的城市群開展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攻關和示範應用給予獎勵。
  • 汽車行業電動化「高潮迭起」,氫燃料電池是否還有後話?
    此舉充分彰顯了通用汽車電動化發展的決心,這樣的舉措不禁讓人想到在汽車行業電氣化發展的初期,純電動技術、混合動力技術、燃料電池技術三大陣營互不相讓齊頭並進的景象,轉眼到了今天,純電動做的如火如荼,混合動力緊隨其後,而氫燃料電池幾乎已經銷聲匿跡。難道電動化真的已經成為了電氣化的代名詞?難道氫燃料電池真的已經被時代拋棄,再也沒有後話?難道馬斯克對於氫燃料電池技術的痛批是對的?
  • 豐田/本田氫燃料電池汽車內幕揭秘
    兩家日本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將在氫動力上下重注。豐田將在明年推出售價5.75萬美元的Mirai燃料電池汽車(FCV),而氫動力先驅本田也將在2016年推出一款氫動力汽車。等等,環保汽車不都是電動汽車(EV)嗎?  燃料電池汽車也可以算作電動汽車,但你可以在五分鐘內給電池灌滿燃料,而不是等上幾個小時來充滿電。電動汽車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更換整組電池。
  • 每天車聞:東風集團將募資210億元加碼新能源汽車
    汽車事件一:東風集團將募資210億元加碼新能源汽車 [車友頭條-車友號-懂車之道]  近日,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東風集團即將登陸創業板,形成「A+H」兩地上市的格局。招股書顯示,東風集團選用第一套上市標準,擬發行不超過9.57億股(假設不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預計募集總額210億元。
  • 酷派集團跨界燃料電池,擬收購精威企業75%股份
    電車匯消息:9月13日晚間,酷派集團發布公告稱於2020年9月11日,與賣方蔡南麟訂立買賣協議。擬以代價1.03億港元購買目標公司精威企業有限公司股份,相當於精威企業已發行股份總數的75%。精威企業間接擁有項目公司深圳國氫新能源科技的95.3846%股權。
  • 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中國車企和豐田就差一萬輛車?
    9月16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決定將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政策,調整為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支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城市群開展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攻關和示範應用給予獎勵,以形成布局合理、各有側重、協同推進的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新模式。
  • 【氫燃料電池車】汽車達人秀(34)氫燃料電池車的重生
    氫氣車的原理 氫氣在我們生活中出現的不夠多,但大家一定也不會陌生,小時候的氣球就需要加注氫氣來飛的更遠。而這個物質是目前地球上發現的密度最小的氣體,與空氣相比,密度只有空氣的1/14。
  • 氫燃料電池「狼也來了」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韓國汽車巨頭現代將在中國建設首個海外氫燃料電池工廠。據報導,現代2021年將在中國廣州建設氫燃料電池工廠,並且其投資計劃已獲得批准。同時,近期現代還推出了一個燃料電池系統專用品牌HTWO,並計劃於2030年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市場售出70萬個氫燃料電池組。
  • 尼古拉汽車:氫燃料電池為王,撼動特斯拉?
    市場評論稱,尼古拉汽車或許會成為首家上市的氫燃料電池車企,並且可能會撼動特斯拉「電動車領軍者」的地位。氫派尼古拉尼古拉·特斯拉一定沒想到自己可以憑名字「上市」兩次。扉旅汽車查閱資料發現,尼古拉汽車公司成立於2014年,創始人特雷弗·米爾頓。與特斯拉一樣,公司名字也是源於想要紀念尼古拉·特斯拉。但與特斯拉不同的是,尼古拉主打氫燃料電池動力,特斯拉主打鋰離子電池動力。尼古拉的核心產品主要為重型卡車,特斯拉目前主推電動轎車。
  • ...氫能燃料電池技術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發展。-FX168財經網
    加速發展綠氫製取、儲運和應用等氫能產業鏈技術裝備,促進氫能燃料電池技術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發展。加速發展綠氫製取、儲運和應用等氫能產業鏈技術裝備,促進氫能燃料電池技術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發展。
  • 氫燃料電池概念火熱的背後 新能源汽車不只有鋰電池一個選項
    來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作者:王漢星談及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系統,人們往往會第一時間想到鋰電池,而事實上在傳統內燃機與鋰電池爭奪汽車動力市場的同時,燃料電池的競爭力也不容忽視。本周以濰柴動力為代表的氫燃料概念上市公司走強,將市場的目光再次引向「氫鋰路線之爭」,氫燃料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另一選項,其發展現狀、瓶頸、以及未來究竟如何?
  • 燃料電池電動汽車術語大全(含中英文對照)
    >進「車身車門社群」,請加微15221054164,備註車身本標準規定了與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相關的術語及其定義。本標準適用於使用氣態氫的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整車及部件。 GB/T 19596和GB/T 20042.1中確立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準。將外部供應的燃料和氧化劑中的化學能通過電化學反應直接轉化為電能、熱能和其他反應產物的發電裝置。
  • 燃料電池行業深度報告:黎明將至
    質子交換膜國產企業有在持續研發,國內東嶽集團可量產 DF260 系列膜,但是目前 主要依賴進口。目前市場上主要生產全氟磺酸膜的企業主要來自於美國、日本、加拿 大以及中國,其中戈爾的 Select 複合膜廣泛應用於燃料電池,豐田 Mirai、本田 Clarity 和現代 ix35 均採用戈爾 Select 系列膜。
  • 新能源汽車開足馬力跑起來,燃料電池電堆技術奧利給
    今年4月,財政部等四部委發布的《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提出,調整補貼方式,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明確「以獎代補」建立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隨後,《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推廣通知》徵求意見稿發布,明確「以獎代補」獎勵細則,其中還強化了加氫站建設補貼。對於燃料電池電堆而言,可靠性高、壽命長、成本低是確保電堆更具競爭力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