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暈輪效應」,就是太陽的光輝在雲霧的作用下擴大,形成光環作用。常表現在一個人在看待其他人或事物時,對人和事物的第一印象決定了他的總體看法,而看不準對方的真實品質,形成以點概面或以偏概全的效應。
那麼在求職面試時,面試官會發生暈輪效應嗎?
當然會。在面試過程中,因面試官的個人經驗和水平參差不齊,對求職者的表現無法做到絕對客觀的評判,很大概率上會發生暈輪效應,從而影響對求職者的最終評價。
面試過程中,面試官的暈輪效應有以下幾種具體表現:
1、面試官自己按照自己的喜好來評價求職者
例如面試官自己的學歷較高,那麼他對學歷高的求職者一定是青睞有加,會因為某位求職者是名校畢業原因而忽視了求職者其他的缺點;而學歷較低的求職者,就算面試表現再優秀,也很可能會被他打上「不夠優秀」的標籤。
再例如另一位面試官是做市場或者銷售出身的,那麼他對能言善辯者就常有幾分好感,而忽略了企業所招聘崗位的要求中並沒有對口才或表達能力這塊的要求。
2、以點概面,用求職者某項突出的優點或缺點來做出整體評價
面試官在面試時,如果發現求職者有某項突出的優點,就容易忽略掉求職者其他方面的缺點,從而影響對求職者的整體評價。
比如在招聘前臺文員時,形象氣質佳是其中一點要求,另外還要求必須有2年以上相關經驗,會操作辦公自動化軟體,假設今天來了三位應聘者,其中一位形象氣質特別好但沒有相關的工作經驗,另外兩位應聘者雖然有相關的工作經驗但卻相貌平平,面試官就很容易錄用第一位應聘者,而忽略掉她其實是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
再例如一個應聘者經驗豐富但有點口吃的毛病,那麼在面試時這個缺點可能會被無限放大,最終被面試官淘汰,選擇經驗不如他豐富的應聘者。
3、先入為主,用第一印象來評判接下來的表現
所謂先入為主,就是面試官在面試剛一開始就對應聘先入為主開始面試者有了一個比較固定的印象。這種印象很難在短時間內改這種比較時間變。
例如,面試官對應聘者的第一印象是誠實和友善的,那麼當發現應聘者的第一個謊言時,會認為這是無心之過,是可以原諒的;而如果面試官對應聘者的第一印象是油滑和偽善的,那麼當他發現應聘者的第一個謊言時,會認為是習慣使然或是有意為之,是不可原諒的。
所以在面試過程中,你給面試官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這種第一印象,可以是外貌,也可以是衣著或氣質,比如外表有親和力的應聘者就會給人一種容易接觸的感覺,而穿著正式的應聘者就會被認為非常踏實。
如果面試官在面試過程中發生了暈輪效應,對你做出了超出原本水平的評價,那麼恭喜你,通過這場面試的概率將增加很多倍。
相反,如果面試官因為暈輪效應對你做出了不夠公正的評價,你可以視情況對面試官進行提醒或糾偏,當然最終能否被錄用,還是要看面試的整體表現,相信有水平的面試官,是不會讓暈輪效應影響面試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