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隆隆……」在廣東晶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自動化機器正在將攪拌好的柚子蜂蜜果醬裝入玻璃瓶中,待工人包裝好之後,這一批產品將銷往華南地區。
「目前,梅江區已形成從育苗到銷售的全產業鏈條,培育了2家柚類經營龍頭企業,依託海吉星水果物流園,帶動全區柚果產業發展。」梅江區農業農村局種植股股長吳濤輝說。
5月8日,梅州市委、市政府在梅州市梅州柚產業發展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逐步實現全市梅州柚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產量100萬噸、產值100億元以上的三個「100」的目標。
會議結束之後,梅江區《梅州柚產業發展實施方案》迅速出爐。當下,梅江區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金柚產業鏈,全力做大做強金柚產業,助力打響「梅州柚」品牌。
●南方日報記者 梁時禹
通訊員 曾仕謙 鍾偉才 魏鍵華
生態化種植
打造標準化產業基地
在吳濤輝的帶領下,筆者來到了位於城北鎮塔下村的麗園農場,這裡是梅江區柚子的主要種植地。東邊的山頭,已成年的果樹整齊劃一排列著,山頂到山腳都被綠色填滿;西邊的山頭則是新種下的果樹。
眼下正是柚樹掛果的季節,果樹上掛滿了青色的果實,不少樹枝被柚子壓彎了腰。「我們總共種植了300多畝的沙田柚和蜜柚,柚子的年產量約為100萬斤。」麗園農場工作人員劉甦穎說。
據了解,麗園農場成立於1997年,佔地面積約800畝,除了種植柚子之外,還種植有早脆梨、番石榴,此外還養殖生豬,是一家種養結合的綜合型農業企業。
「我們主要採用『養沼果』的模式來種植柚子,既能肥沃土壤,又能實現畜禽糞便汙染等農廢棄物資源的合理利用。」劉甦穎說。
「養沼果」是一種生態循環的種養模式,利用養殖生豬所產生的糞便來生產沼渣和沼液,給果樹施肥。有業內人士表示,種養結合不僅能實現農業規模化生產和糞尿資源化利用,還能有效改善農業生產環境,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
生態種養讓麗園農場在實現降低農田化肥使用量和農業生產成本的同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2013年,『養沼果』的種養模式得到廣東省環保部門的表彰並在全省進行推廣。」劉甦穎說。農場還通過自建有機肥加工廠,實現畜禽糞汙等農廢棄物資源合理利用,得到各級主管部門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2015年,我們註冊的『綠園金柚』獲得了原國家農業部『綠色食品認證』。」
在種植柚子的過程中,黃龍病的防治是比保證柚子產量和質量更為重要的「課題」。黃龍病被稱為「柑橘癌症」,對於種植柚子樹的公司和農戶來說,黃龍病是天敵,是「災星」,具有發展迅速、難以治癒的特點。幼樹一旦染上,便會逐漸失去結果能力,直至枯萎,最終成片死亡。
治病要治本,刨樹要刨根。
為了防止病蟲災害,麗園農場與梅州市農業科學院建立戰略合作,成立「柑橘黃龍病綜合防控示範基地」,依託柑橘黃龍病綜合防控技術,對果園生態隔離進行規劃設計,將病樹進行全面清除,及時補種柑橘無病毒容器苗,從源頭預防黃龍病。
麗園農場建設是梅江區發展梅州金柚產業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梅江區以「養沼果」種養模式為核心,重點打造麗園農場標準化產業基地,以生態化種植為基礎,輻射帶動西陽鎮塘青村、長沙鎮大密村、金山街道金豐村柚果產業的發展。
截至目前,該區已培育麗園農場、梅嶺果品等2家柚類經營龍頭企業,1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26個家庭農場,梅州柚種植面積達1.6萬畝。
「接下來,我們將在長沙鎮大密村新建1200畝柚產業園,種植新柚苗;同時推動現有1.6萬畝柚果面積開展標準化果園建設,力爭年底完成5000畝的改造任務。」吳濤輝說。
多元化研發
推動柚果精深加工
走進廣東晶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幅忙而有序的景象呈現在眼前:大廳內,自動化設備正在將殺菌後的蜂蜜與柚子果肉攪拌在一起;機器的一旁,身著白色工服的工人正在包裝蜂蜜柚子茶;在成品間裡,工廠質檢員正在對產品進行質量衛生檢驗。
「我們公司目前生產的產品有鮮柚茶、蜂蜜茶、蜂蜜柚子茶等,其中主推產品鮮柚茶已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發明專利。」公司負責人黃立平介紹,目前公司共有5款柚子加工產品。
據了解,該公司從2004年開始從事柚子產品深加工,由於產品具有濃鬱的區域特色,如今已在全國積累穩定的客戶群體,鮮柚茶也因此從梅江區走向全國。
「鮮柚茶在2017年被評為『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今天生產的這一批鮮柚茶將送往海南和廣西。」說話間,黃立平泡好了一杯鮮柚茶遞給筆者。經過開水衝泡的鮮柚茶香氣濃鬱,味道甘甜,甜味之後一股柚子獨有的酸澀留在舌尖,讓人喜愛。
經過深加工,一隻小小柚子帶來了更大的價值。「去年,我們生產了約100噸的產品,年產值達800萬元。」黃立平說。
經過深加工,柚子的附加值增加,也有效地激發了產地農戶的種植熱情。「以『公司+農戶+基地』的形式,我們在西陽鎮塘青村發展了50多畝的柚子種植基地,如今已有約100戶村民加入柚子的種植中。」
「接下來,我們將在白宮社區建立新柚子加工生產廠,增加柚子深加工的生產線,擴大柚子產品的產量,並進一步豐富柚子加工產品。」黃立平說,工廠的建設工作已進入尾聲,目前正在引進全自動化生產線。「我們將以果糖產品為研究方向,對柚子深加工的業態進行完善。」
做好農產品精深加工,是做大做強柚子產業的又一關鍵。這樣既能豐富柚子產業的業態,也有利於挖掘潛在的消費者群體,是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和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路徑,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發展方向。
在保證柚果產量的前提下,梅江區不斷探索柚子精深加工的方向,使柚子產業鏈發展多樣化。
「目前,區內深加工企業數量並不多,接下來我們將向市農業農村局爭取中央補助資金,推動梅江區柚子採摘後的商品化處理、營銷與電商平臺等工程建設,推動蔬果的精深加工。」吳濤輝說。
同時,梅江區還將依託梅州市農業科學院、華南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定期開展課題攻關,切實解決柚產業在種植、加工、貯藏等環節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不斷提高柚果的附加值與種植成效。
建物流平臺
打造大灣區「果籃子」
下午3時,烈日當空,天氣炎熱。在城北鎮海吉星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水果交易區內,果農與經銷商們同樣飽含熱情。交易區旁,大型貨車佔據了整個停車場;交易區內,果農的叫賣聲、市民和商人的問價聲、工人忙碌卸貨聲交織在一起。
如今正是西瓜成熟的季節,交易區內擺滿了各種品種的西瓜。再過幾個月,金柚將代替西瓜,成為市場的主角,來自江西、福建以及梅州市各縣(市、區)的交易商將聚集在這裡,將柚子銷往各地。
奇好果行的老闆張奇告訴筆者,自從入駐海吉星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之後,自家水果的銷量明顯增長。「我賣了10多年柚子,進駐之前最多賣出四五十萬斤,如今高峰時可以賣出100萬斤,整整翻了一番。」
通過海吉星物流平臺,張奇還建立起了自己專屬的「銷售庫」。「這位銷售商是去年認識的,今年他又向我預訂了10萬斤柚子;這位銷售商是江西的,等到柚子成熟的時候,她會來跟我面談……」張奇邊滑動著手機邊說。
搭建物流平臺,暢通銷售渠道,是梅江區推動柚子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
相較於其他縣(市、區),梅江區種植柚果的面積並不突出,於是另闢蹊徑,著力做好銷售、物流等服務工作,打造「倉儲—銷售—物流」一體化經銷平臺,此舉成為該區柚子產業發展的新亮點。
「每年10月份是柚子成熟上市的季節,我們結合這一節點,舉行『柚山柚海』活動,時間為一個月,為果農和經銷商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海吉星市場經營部經理葛志源介紹。
活動期間,海吉星會為果農免費提供交易用地,用於儲存柚子。「交易用地共16個攤位,能儲存30—40噸柚果,攤位所使用的水電、地磅均不需要支付費用。」葛志源說。
為了幫助果農進一步打開銷路,在柚子成熟的季節,海吉星還組織相關人員到周邊城市宣傳梅州柚。「我們會到贛州、惠州、龍巖等地批發市場,與批發商進行推介和溝通,同時還通過各種新媒體渠道宣傳梅州柚。」葛志源說。
除此之外,海吉星還與物流公司合作,讓果農和經銷商能以更優惠的物流價格實現柚果冷鏈運輸,保證柚果的品質。「去年,我們與順豐、速爾等物流公司合作,果農和經銷商的反響都非常不錯。」葛志源表示。
依託「市場+商戶+物流企業」的三方合作模式,去年該批發市場流通銷售的金柚年銷售量超1100萬斤,惠及梅州柚商達100多家。「今年,我們將繼續拓寬物流渠道,為果農和經銷商提供多種物流選擇,進一步完善經銷平臺,助力梅江區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果籃子』。」
暢通的銷售渠道給予梅江區發展柚子產業充分的信心。接下來,梅江區將利用好融媒體、物流資源,借力網絡直播帶貨等新業態營銷模式,依託海吉星水果物流園,擴寬柚產品的市場。同時,加大標準化體系建設,做精做優柚產業,通過一手抓生產、一手抓市場,拓展銷區和產區兩大市場,實現農產品品牌提升和產銷有效對接。
■相關
「梅州柚」發展定下三個「100」目標
日前,梅州市梅州柚產業發展工作暨網紅直播動員會召開。會議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打造柚子產業帶的部署要求,進一步推進梅州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
會議指出,梅州柚產業發展在品種擴種、品質提升、產業鏈條延伸、規模擴大、市場拓展上有空間。為推進梅州柚優勢產區規劃建設工作,市委、市政府明確了工作機制、擴種目標、創建範圍、實施主體、資金方向,逐步實現全市梅州柚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產量100萬噸、產值100億元以上的三個「100」的目標。
據了解,梅州是全國第二、全省最大的柚果產區,是「中國金柚之鄉」和「中國蜜柚之鄉」。去年,梅州全市柚果種植面積60萬畝,總產85萬噸,產值64億元(農林牧漁總產值360億元,佔比超過六分之一)。柚果產業已成為梅州農業支柱產業和帶動千家萬戶增收致富的「搖錢樹」「幸福果」。目前,梅州柚有1家國家級、2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獲得了2億元補助。
今年,省委、省政府重點推進優勢農產品生產向優勢產區集中,建設以柚子、荔枝、菠蘿等優勢產區現代農業產業園。
當前,梅州市已將梅州柚優勢產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列入重點工作,按照「大品牌、大科技、大企業、大產業、大融合」建設思路和高質量建設優勢產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的要求,高位高標推進建設工作,全力抓好項目的落地落實。
當前,梅州已成立梅州柚優勢產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領導小組,編制三年建設規劃,建立工作推進機制,由市長任組長親自負責。
建立好工作機制同時,梅州還確定了梅州柚的發展目標。按照計劃,今明兩年梅州柚擴種面積要達到12萬畝以上的目標,並在優勢區範圍內打造4個連片1000畝以上梅州柚標準化示範果園,力爭全市梅州柚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產量100萬噸、產值100億元以上的規模。
目前,梅州柚優勢產區產業園的創建範圍主要包括:梅江區(2鎮)、梅縣區(15鎮)、大埔縣(7鎮)、興寧市(1鎮)、五華縣(8鎮)在內的33個鎮,總面積達5000平方公裡,輻射帶動範圍覆蓋全市。
梅州柚優勢產區產業園的實施主體共有12家,其中牽頭實施主體為廣東十記果業有限公司,參與實施主體包括廣東李金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