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小柚果成致富「開心果」

2020-12-27 澎湃新聞

變「廢」為「寶」!小柚果成致富「開心果」

2020-09-22 14: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潺潺流淌的溪水在陽光照射下波光粼粼

岸邊的果林內柚果成蔭,佳果飄香

眼前美麗的一溪兩岸景色

是通往大埔縣大麻鎮敬裡村的鄉道

優美的景色已成為當地的一張靚麗名片

伴隨著機器轟鳴聲與村民的歡笑聲,在敬裡村小柚果加工車間,農戶們正忙著對小柚果進行分揀、切片、烘乾。今年50歲的老王已經在車間工作了兩年時間,除了種養收入,以前老王主要靠去縣裡打零工補貼家用,來回折騰收入還不高。「如今在家門口就有工作,工資還比打零工高,生活越過越好了」。

要想脫貧,沒有產業可不行。作為"八山一水一田"的大埔縣,受限於自然條件,發展產業成本相對較高,引進新產業更怕遇到水土不服。而大埔是是全國「蜜柚之鄉」,當地居民家家都種有柚子樹,蜜柚(成熟大果)產業發展成熟,按照種植技術需要,每年蜜柚種植戶需要對蜜柚樹採取疏果,以確保大果吸收足夠養分,這些疏果後的小果大多是直接丟棄在柚子樹下。如何讓貧困戶脫貧致富,海珠區南石頭街的駐村幹部把目標瞄準在這些被棄的小柚果上。

變「廢」為「寶」

通過查閱資料、上網學習、請教農業專家,駐村幹部發現,廢棄的小柚果其實也是重要的工業原材料,可以加工為柚苷、柚皮素等產品,被廣泛地應用於醫藥、食品等領域。

經過實際調研和統計,僅敬裡村每年疏果期廢棄的小柚果就有數十萬斤。生產原材料有了保障,駐村幹部又找到了廣梅產業園,於是變「廢」為「寶」的點子與亟需導入深加工產業的金柚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一拍即合,並籤定長期購銷合同,這樣一來不僅銷路有了保障,企業還捐贈了價值13萬元的烘乾生產設備,農戶不出村就可以就地開展小柚加工。

就這樣,敬裡村的小柚果加工項目順利上馬。為了讓貧困戶能夠最大程度受益,項目還實現「生產原料本村收購-合作社運營-貧困戶參與生產-定向銷售-獲利分紅-貧困戶和村民收益增收」的「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閉環產業模式項目。

致富帶頭人

為了做大做強小柚果加工項目,敬裡村還將小柚果加工與培育致富帶頭人相結合,由專人負責小柚果生產運營情況,定期組織企業到村開展生產技術指導和培訓,定下生產運營五大原則,通過利用日照「烘-曬」結合,在2020年生產成本佔比率整體比去年下降了11%的基礎上,產品品質也得到了迅速提升。

老王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以前小柚果都是直接丟棄毫無使用價值,汙染環境不說甚至還需花成本去治理,現在小柚果可以拿去回收賣錢,在車間工作可以領工資,此外等年底還可以分紅提成,光這一個項目每年就可以增收數千元。

據了解,經過兩任住村幹部的努力,2018年至今,敬裡村已累計收購小柚果71噸,不僅帶動了貧困戶脫貧增收,還大大緩解了環境壓力,疏果期,村裡再也沒有了柚果的腐爛發黴味和蚊蠅成群的景象,變「廢」為「寶」的做法既招來了致富的「金山銀山」又保住了村居環境的「綠水青山」。

通過產業幫扶,小小柚果搖身一變成為貧困村脫貧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村集體年收入由幫扶前的不足萬元提升到2019年的11萬元,村民也在小柚果中窺見脫貧致富路。

海珠區南石頭街駐村幹部許志成告訴記者,扶貧就是要勤於思考,善於發掘身邊各項資源,因地制宜,著眼長效,千方百計探索致富路徑,撐起貧困戶的「錢袋子」。

原標題:《變「廢」為「寶」!小柚果成致富「開心果」》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綠色家庭」:變廢為「寶」樂趣多
    「綠色家庭」:變廢為「寶」樂趣多廢舊紙箱經過吳瓊蓮的大女兒貝貝改造,變成了玩具公主的小庭院。出門購物自備一個環保袋,一盆自來水可以多次循環使用,廢紙箱DIY製成家用簡易凳、小玩具……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堅持著這種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或許很多人覺得難以做到,但海口市民吳瓊蓮一家四口常年保持這種生活方式。她和丈夫李明浩在家庭中帶頭開展環保行動,並用自己的行為習慣去教育、感染孩子,經常提醒家庭成員在各方面營造環保綠色氛圍,在生活實踐中建立綠色家庭。
  • 四川廣安做強柚產業:小小柚子樹 鋪就致富路
    群策村家家戶戶種龍安柚,但過去「單打獨鬥」不成氣候,柚子並未成為群眾的致富產業。近年來,廣安市做大做強龍安柚產業,群策村的柚子產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建標準,好技術種出好果子  廣安區革新村村民唐華記得,以前用扁擔挑著柚子走1公裡多山路,一個卻只能賣幾毛錢。他和村裡多數青壯年一樣選擇了外出打工。
  • 龍勝瓢裡村:村民家門口創業 桑葚果成「金果果」
    廖庭忠是瓢裡村黨支部書記,多年來他一直為村裡的發展出謀劃策。2017年10月,桂三高速公路正式通車,瓢裡出口就設在小寨。廖庭忠見小寨地處高速路旁,距離瓢裡鎮政府僅一兩公裡路程,潯江潺潺環繞翠綠山間,傳統鐵索橋橫穿潯江之上,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對於發展鄉村旅遊具有很大的優勢,心裡有了主意:「要利用這良好的交通優勢和生態環境做些什麼,帶領大家一起發展。」
  • 濟南:80後小夥變「廢」柴為寶 夢想打造「樹枝產業園」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7日訊 走進院子,就能看到一堆堆的廢樹枝,再往裡走,走進倉庫,就變成了另一番天地。院子裡的廢樹枝,經過精心的雕作,變成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動物,龍、蛇、兔子、公雞……這些作品的作者,正是32歲的劉飛飛。
  • 「柚子哥」 杯 《我心中的廣豐馬家柚》16[陳赫]與廣豐馬家柚書·柚中極品的素描圖冊(組詩)
    再薄一些的果皮,足夠叩響大地的黎明 四打開頰齒生津的頁碼,其味潤口是最明亮的初升「嘗一口就上癮,吃一次想十年」源自於食客的發聲詞,無一不節選自真誠富含番茄紅素,功可健脾明目、止咳提神交出一個柚子的全部,只為守住一份初衷
  • 鄭白莉:宅家的小柚柚
    小柚柚和姥姥姥爺,爸爸媽媽一起與全國人民一樣開始了長達二十多天的宅家生活。宅家的日子是難熬的,爸爸媽媽給小柚柚安排了許多活動,學習,娛樂,還有自創的體育項目。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武漢總有好的消息傳來,堅持宅下去就是對國家的貢獻,寒冬就要過去,春天一定會來到,我們一定會打贏這場戰爭。
  • 促小柚果成大產業 打響「梅州柚」品牌
    今年以來,梅江區以「養沼果」種養模式為核心,重點打造麗園農場標準化產業基地,以生態化種植為基礎,輻射帶動西陽鎮塘青村、長沙鎮大密村、金山街道金豐村柚果產業的發展。截至目前,該區已培育麗園農場、梅嶺果品等2家柚類經營龍頭企業,1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26個家庭農場,梅州柚種植面積達1.6萬畝。
  • 「柚子哥」 杯 《我心中的廣豐馬家柚》26[劉孝行]廣豐馬家柚贊
    馮真亮是廣豐一位既有文化知識又有經濟頭腦的新生代農民,近幾年來,他抓住廣豐發展全區農業主導產業馬家柚的大好契機,任勞任怨地為馬家柚代言,為農民奔走,積極充當馬家柚等廣豐優質農產品的「搬運工」,將銷售具有廣豐特色的農戶品搞得紅紅火火,買馬家柚找「柚子哥」名副其實地成為系列「吃貨」的信口禪。
  • 清峰麓馬家柚,柚中「愛馬仕」
    在市場收購農戶種植的馬家柚和優質稻穀,雙方預先籤訂合同,自由買賣,價格隨行就市,帶動農戶致富增收。2020年帶動貧困戶300多戶,共984人,戶均增收3000餘元。解決農村500個農民的就業,帶動1千以上的農民創業致富,推動農產業產業化的快速發展,企業不斷發展壯大,逐漸實現了企業發展、農民增收的目標。
  • 雲說 | 中秋佳節,文旦「寶柚」
    臺灣麻豆文旦柚就是指臺南麻豆出產的文旦柚嗎?不是。其實「麻豆文旦」是一個品種名,臺灣市面上90%以上的文旦柚都是「麻豆文旦」。據資料,該品種於清朝康熙40年(公元1701年)由福建漳州引入臺灣種植,早期並非種植於麻豆鎮,而是在嘉義、宜蘭等地區。
  • 小柚和我
    我心裡生出一層怨氣,奶奶總沒原則地答應小柚各種合理不合理的要求,但有些氣發作不得,只好憋回去準備轉身往外走。「媽媽!你還沒看完呢。」小柚無比期待著仰頭看我,小眼神熱烈又期待。此時也算人生諸多無奈中的一種吧?孩子的世界有時真難理解。
  • [新聞稿]雲說 | 中秋佳節,文旦「寶柚」
    臺灣麻豆文旦柚就是指臺南麻豆出產的文旦柚嗎?不是。其實「麻豆文旦」是一個品種名,臺灣市面上90%以上的文旦柚都是「麻豆文旦」。據資料,該品種於清朝康熙40年(公元1701年)由福建漳州引入臺灣種植,早期並非種植於麻豆鎮,而是在嘉義、宜蘭等地區。
  • 一個柚果3000元,一棵柚樹3萬塊!梅州柚在魔都顯「魔力」
    12月22日,在魔都上海舉行的廣東梅州柚上海專場推介會上,隨著主持人拍賣錘落定,上海以人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董濤競拍成功,得到一棵百年金柚樹,百年金柚公益拍賣圓滿結束。繼獲得「致富果」「扶貧果」的暱稱後,梅州柚又有了新美譽——「公益果」。
  • 【應季好果】中秋佳節,文旦「寶柚」(附:為何說新鮮的文旦柚並不好吃 需要「辭水」?)
    唯獨文旦柚,基本沒有更多的品種細分。普通柚子果型偏大、偏圓,自然肉粒也比較大,果色偏黃,果皮較厚。文旦柚果型是上小下大,有點像葫蘆,果色綠中泛黃,果皮較薄,呈淺綠色由於臺灣文旦柚的產季恰逢中秋佳節,加上「柚」與「佑」諧音,有庇佑吉祥的意涵,臺灣人常將其作為一年一度中秋佳節的送禮水果。
  • 消費扶貧「柚」發力,帶去「柑甜」生活 | 廣東推動柑柚產銷對接...
    成晉榮表示,仁化正積極以消費扶貧為抓手,拓展扶貧產品銷售與消費渠道,實現貧困戶穩定脫貧。值得一提的是,因其種植規模、品牌優勢、聯農帶農的效益,2019年,仁化縣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仁化貢柑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貢柑產業帶動了貧困戶700多戶2000多人種植,面積達4000多畝,貢柑成為了仁化縣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搖錢樹」「金果果」。
  • 中煤長江地質集團:變「廢」為寶 助力「美麗地球」建設
    再生利用技術:「老礦區」變「新公園」礦山環境是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由於以往重開採輕治理的粗放開採方式,礦山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出現了地面塌陷、土地損毀、植被和地形地貌景觀破壞等一系問題。因此,重現往日良好生態環境,礦山環境修復整治迫在眉睫。
  • 「柚」惑難擋的元祖臺灣柚,真的越老越好吃嗎?
    一年一度的白露是柚子採摘的時節,剛採下來的柚子皮是綠色的,需要放置釋水幾天,等到柚子變黃髮皺,就到了賞味期,也差不多是中秋佳節的小長假開啟的時候。在合家團圓的日子裡,一起分享象徵著「安康保佑」的柚子,享受大自然的饋贈,想必會讓中秋佳節錦上添花。然而,有一些小夥伴不知道怎麼選品質更好的柚子,生怕買回家的是酸澀難當的次品。推薦選擇元祖臺灣柚,品嘗屬於老柚樹的香甜。
  • 牛奶駝奶都是致富寶
    原標題:牛奶駝奶都是致富寶   「路途遠、耗時長,但咱沙窩子裡的
  • 開心果的營養價值 開心果的吃法
    開心果,本身就有著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名字,開心果!
  • 梅州柚·大埔蜜柚 進入灣區市場
    好山好水出好柚,常來大埔更長壽。9月12日,世界長壽鄉·廣東梅州柚·大埔蜜柚廣州推介會暨海珠區對口幫扶消費扶貧月活動啟動儀式在廣州市海珠區舉行。這是今年廣東梅州柚「12221」市場營銷行動啟動後,梅州柚密集布局灣區市場的又一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