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無人山溝,像極了陶淵明筆下桃花源!密林深處竟藏著如此秘境

2020-12-19 小漁的行旅日記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陝西。

此文為小漁陝南秦嶺探秘之旅的第八篇內容。前文提要:陝南秦嶺神秘古村,不通車只能步行,住北方四合院還說關中話

如果沒有嚮導領路,我們怎麼也想不到,一條看似沒有路的秦嶺山溝溝,竟然在穿越一公裡的森林之後,突然豁然開朗,仿佛進入了另一重秘境。無人居住的廢棄房屋、隨處可見的神秘木頭、長了蘑菇的木頭長桌……這裡,究竟是什麼地方呢?

在陝南秦嶺探秘的過程中,白廟灣溝是最讓我們意外的一條秦嶺山溝。這條位於留壩縣火燒店鎮墩墩石村的秦嶺山溝,甚至沒有一個正兒八經的入口。如果沒有嚮導帶路,相信一般人很難找到這個地方。

嚮導帶路,我們一路「披荊斬棘」,進入了一個松樹林。密林只有一條狹窄逼仄的砂石路,旁邊是一條小溪流。林木茂密、遮天蔽日,只覺得光線昏暗。除了我們一車4人,再不見其他行人蹤影,更襯得流水聲潺潺不絕,縈繞耳間。

車行一公裡後,砂石路到了盡頭,便無法繼續駕車前行了。於是四人停車,開始了秦嶺徒步之旅。此時,也到了松樹林的盡頭。

即將走出松樹林時,一處近水平地上,有一個長長的木桌和幾十個木頭凳子,整整齊齊地排列著。看起來很像有人專門打造的長桌宴席,不過木頭凳子上都長起了蘑菇,大概已經許久沒有人坐過了。

穿過密林,突然豁然開朗,沒有了遮天蔽日的樹林遮擋,天色也大亮了起來。和剛才的景致相比,已經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我們繼續沿著溝谷深入,頗有種陶淵明誤入桃花源的感覺,一切都如此新奇、神秘。

隨著山勢漸高,我們一路向上。半山腰上遇到了一座「孤零零」的黃泥牆、黛瓦頂的老房子。這是整條白廟灣溝內我們遇見的唯一一座房子,可是走到近處才發現它已經廢棄了。

房子的四周,牆根下、架子上滿滿當當放了很多「神秘」的一段一段等長的木頭。事實上在我們進入白廟灣溝時,沿途小溪中的樹杈上,也時不時看到了同樣的「神秘」木頭。

嚮導告訴我們,這些等長的木頭在當地被稱為「棒棒桶」,是用來養棒棒蜜的。而白廟灣溝實際上是整個留壩縣最大的一個養蜂場。

走到白廟灣溝的最深處,是一處四面環山的山坳。只見棒棒蜜的蜜桶散落在山谷之間,打眼一看至少有上百個之多,倒真成了一道獨特的人文風景。原來,秦嶺的養蜂場是這樣的純天然啊!

我們一路進來,發現這裡並沒有養蜂人值守。嚮導告訴我們,因為秦嶺棒棒蜜每年只有中秋節前後才會取蜜,所以其他時間養蜂人隔一段時間才會來看看,主要是怕秦嶺裡的野獸偷吃蜂蜜。

我們問嚮導:不怕有人來偷蜂蜜嗎?

問完大家便笑了,想想秦嶺山裡人家本就淳樸,且很多人家自己也養了棒棒蜜;外地人怕是也不敢輕易和蜜蜂「作對」,再加上這些幽深靜謐的秦嶺溝谷,一般人還真找不到地方。除了野獸,怕真是無人「光顧」了。

都說「秦嶺無閒草」,藏在這裡的奇珍太多了。棒棒蜜是秦嶺特產,很多秦嶺的縣區都有。以純度高、質量優聞名。和普通蜂蜜最大的區別在於,棒棒蜜不分槐花蜜,菜籽蜜,而是「百花蜜」。每年秦嶺山花爛漫時,有什麼花蜜蜂便採什麼花。有秦嶺這個天然植物寶庫,還愁沒有好蜂蜜嗎?

在山坳間散落著的棒棒桶中有一塊簡介牌,介紹了「中華養蜂始祖」是炎帝的母親姜嫄,距今已有數千年歷史。我很喜歡其中的一句話:「這種沿用千年的古法,是養蜂人在千百年間嚴格遵守與蜜蜂相處的生存智慧,因為每一滴蜂蜜都是蜜蜂與生命換來的結晶」。

其實,把「蜂蜜」換成「自然」也同樣如此。在我們秦嶺探秘的過程中,不斷為秦嶺的廣博而讚嘆。這座中華民族的父親山,藏著太多奇珍,與它的相處智慧,是人類的永恆話題。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遊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

相關焦點

  • 021 陶淵明《桃花源記》賞析
    桃花源,是一個陶淵明想像出來的理想國度。那這個地方,怎麼就能成為理想國度呢?咱就從頭開始讀一讀吧!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故事開頭,陶淵明得寫清楚發現桃花源的年月日啊,古代可沒有咱的現代公曆,一九几几年,二零几几年的,古代記錄日期,都用皇帝的年號。晉太元就是東晉孝武帝在位時期,某一年的年號。也就是說,在孝武帝太元年間,有個武陵地方的人,他是個漁夫。
  • 畫師筆下的密林父子,精靈王美如畫,和萊戈拉斯最有愛了
    畫師筆下的密林父子,瑟蘭迪爾和萊戈萊斯的日常超級有愛。精靈果然都是美如畫,站在一起實在太養眼了。小精靈王子真的妙極可愛,以前的密林條漫簡直太甜了,現在的產糧也少了。萊戈萊斯真的很好看,尤其是在射箭的時候,完美。
  • 秦嶺新暉—西安畫家筆下的大秦嶺美術作品網絡展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首站便深入秦嶺並強調: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秦嶺深處》 陝西省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 王保安《玄山秘境•藉雪》西安中國畫院創評部主任 羅春波
  • 陶淵明筆下桃花源在哪裡?莫衷一是,桃園美景其實就在每個人心中
    一千五百多年前,東晉詩人陶淵明寫下一篇千古名文《桃花源記》。文中說道,武陵這個地方一個漁夫,沿著一條小溪航行,忽然看到山中有一個缺口,就丟下船從這缺口裡走進去,發現了另外一個世界——桃花源。桃花源面對滔滔的沅江,背倚巍巍的山峰,行人走過桃花源牌坊,沿著桃花溪水前行,有一大片桃林,「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與陶淵明文章中描寫無甚差別。桃林深處有一座橋,過橋不遠,就能看見秦人的古洞,進洞行走數十步,眼前就「豁然開朗」,看到「土地平曠」的千丘田,「屋舍儼然」的豁然軒。千丘池旁有「延至館」,舊說這乃是桃花源中人宴請漁人的地方。
  • 八福溝,西秦嶺深處的水韻秘境
    八福溝,西秦嶺深處的水韻秘境八福溝裕河小鎮八福溝自然景區森林茂密,水源豐富,氣候溫潤,怪石林立,植被豐富,瀑布群落, 是獨具特色的山、水、林、園旅遊勝地,也是隴南市武都區網紅打卡景區之一。
  • 在合肥280米的「雲端」入夢,進入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即將迎來一周年慶的合肥君悅酒店由大名鼎鼎的LTW創始人林豐年親自操刀酒店室內設計靈感來自於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從走進合肥君悅酒店的那刻起你會發現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就藏在這裡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不同於一般酒店入口
  • 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深藏的眾多秘密!
    二、古怪的陵墓如此巨大的陵墓,墓主人只能是帝王級別的人,古代帝王從登基開始,就修建陵墓,修好之後留上一個墓道或者天井,皇帝死後方便下葬。漁人發現的「山有小口」極有可能是墓道或者天井。答案其實就在原文中,陶淵明在描寫桃花源裡人的時候,有一句話很重要:「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什麼意思,就是他們穿的衣服和外面的人一模一樣!秦朝距離東晉將近六百年!怎麼可能衣服打扮一樣呢?就像我們現在和六百多年前的明朝穿一樣的服飾嗎?根本不會!所以,桃花源的人根本就是東晉那個時期的人,他們對漁人說是秦朝避亂的後裔,是在撒謊,為什麼撒謊?
  • 桃紅深處,藏著半部古代文學史
    春色十分,桃花獨佔八分。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裡,或許沒有哪一種花能夠像桃花一樣,被賦予如此豐富的內涵:在先民眼中,她是渺遠的上古神話。《山海經》有云:「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裡,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
  • 3天2晚秦嶺秘境穿越之旅——大秦嶺裡的色彩斑斕
    微風不燥,陽光正好在這個秋天讓我們來到秦嶺南麓--漢中留壩樓房溝精品民宿開啟一場秘境穿越之旅觀賞秦嶺最美秋色聆聽千年銀杏故事徜徉在斑駁的光影中,陶醉在滿目金黃裡,赴一場與秦嶺最美秋色約會。雖然如今造紙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古法造紙依然在民間廣為流傳著,正因如此,我們才有幸見證這一珍貴手工技藝。泡料、煮料、洗料、打料、撈紙、晾紙,來自古法造紙世家的陳師傅將悉心講授手工造紙的起源,指導您親自動手完成手工造紙的全過程。
  • 紀錄片《文學的故鄉》 走進秦嶺深處
    該片首集走進秦嶺深處的棣花鎮,跟隨賈平凹尋訪他出生的祖屋、《秦腔》裡的清風街以及《高興》裡的原型——劉高興,為觀眾還原文學作品中的實景,走進文學的故鄉。 紀錄片《文學的故鄉》深度聚焦中國當代文學和作家,以紀實影像為載體尋找文學的發生與萌芽,跨越秦嶺和黃河,跟蹤拍攝賈平凹、莫言、阿來、遲子建、畢飛宇、劉震雲6位作家回到故鄉、回到文學現場的歷程,講述文學背後的故事。
  • 秘境追蹤
    漫長的登山道就只有我一人,剛爬上天馬嶺登山道就猶如進入了高大的灌木樹林中,早上的福州森林寧靜,在山道中間停下腳步,豎起耳朵聆聽大自然的聲音,你會發現其實你並不孤單身邊有許多生靈在陪伴你,樹葉被微風吹得沙沙作響,鳴蟲在草叢裡時斷時續的小聲鳴叫,鳥兒在樹尖不斷的跳上跳下,鳴叫時而遠,時而近,仿佛在和我捉迷藏,總是不見芳容。
  • 陶淵明的桃花源情結
    陶淵明的那篇文字很短,不到四百字,用現代漢語來敘述,也不過千八百字。在他的筆下,桃花源是什麼樣子呢?    先是一片桃花林,「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接著是一個居住地,「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然後是一些在其中生活的人,「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另外一個世界的人)。
  • 「有一人生必有一人」 中國竟藏著如此神秘的古村
    湖北最最神奇的, 竟不是它們 而是鍾祥深山中的一座小小山村 | 水沒坪第一「奇」:神奇的人口「守恆定律」 水沒坪,坐落於湖北大洪山深處,是一個古樸的小山村。但在這個看似普通的村莊裡,卻有一件奇事。
  • 陶淵明,歸去來兮
    受先人的鼓舞,少年陶淵明的心裡藏著兩個理想,一個是像曾祖父陶侃那樣濟世蒼生,另一個則是像外公孟嘉那樣灑脫不羈,率性本真。第一個是入世的理想,第二個是出世的理想。29歲那年,胸懷濟世之志的陶淵明第一次走出書齋,出任江州祭酒。然而事與願違,陶淵明的頂頭上司江州刺史王凝之是一個喜歡煉丹畫符、整天求神拜鬼的五鬥米道教徒。
  • 淺談桃花的價值及寓意
    桃花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文學創作的常用素材,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寫道「入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為人們塑造了一個令人神往、千古不朽的理想之境,不知激勵和影響了多少代志士仁人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們,所以,古人常用桃花命名居所,如「桃花塢」、「桃花圃」、「桃花庵」等。
  • 大興安嶺密林深處,藏著中國唯一的使鹿部落,遠而神秘的馴鹿之鄉
    這一頂頂白色的帳篷,像極了森林裡精靈的家。實際上這些由樺樹張製成的尖頂型簡易房屋是鄂溫克族獵民居住的"撮羅子"。後來了解到除了這種冬不防寒、夏不避雨的"撮羅子",鄂溫克族獵民還有的居住在「穿地為穴」的地窨子。還未見到馴鹿,便已經感覺到它的存在。森林中燃燒著白煙,這是用樺樹皮、木柴、鹿糞和一種叫拉日不卡的草混合點燃,為馴鹿驅趕蚊蟲的。
  • 《盜墓筆記秦嶺神樹》動畫預告公布,歡迎來到秦嶺深處尋寶探秘!
    最近國漫在不斷的「搞事情」,各種小說IP不斷的動畫化,《盜墓筆記秦嶺神樹》也迎來了動畫化,一場冒險即將開啟! 8月8日,《盜墓筆記秦嶺神樹》動畫首支PV公布,深入秦嶺尋寶探秘,新奇為止的神秘事物等你發現!
  • 溫哥華徒步之Skywalk——天空秘境
    這是一條新的trail——Skywalk,一條從一個雲端邁向另一個雲端的天空步道,沿途是少人踏足隱秘的森林、湖泊、冰川和高山,那就叫「天空秘境」吧。我們都有點小小的私心,願這個還不為多人所知的秘境,能儘可能長久保持靜謐,願它的一蟲一獸,一木一石,能清心自然地生長。 Skywalk Trail在Whistler西側,從山頂可以俯瞰整個小鎮。
  • 陶淵明的一生,你的十年.
    提起陶淵明,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那篇《桃花源記》。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魏晉風流裡,以陶淵明為首的文人,似乎很講究風骨二字,你說我驕傲,我就是驕傲,你說我浪蕩,我便不羈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