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見人愛的國寶大熊貓,竟然是喜歡滾馬糞的鐵憨憨!

2020-12-28 騰訊網

提到熊貓,我們會想到一系列美好的詞彙:國寶、滾滾、胖達、吃播等等。

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只靠賣萌就能收穫一眾粉絲,還能作為外交大使旅居國外。

可以說,熊貓一直生活在人類和動物界的頂端,

唯一的遺憾可能就是無法拍一張彩色照片了。

動物園裡的熊貓一直很快樂,但它們生活在野外的親戚可就有點慘了。

沒有好吃好喝,也沒有別墅粉絲,甚至淪落到靠滾馬糞來取暖。

2007年,中科院動物所魏輔文院士和同事們在陝西佛坪自然保護區內,

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野生大熊貓對新鮮的馬糞非常感興趣!

野生大熊貓在途經新鮮馬糞的時候,

不但會仔細嗅聞,還會在馬糞上打滾,

使自己的身體甚至臉上都均勻地塗抹上馬糞。

為了搞清楚這種奇怪的現象,

研究人員在保護區內架設了紅外攝像機,

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的一年內,

共記錄到38次「滾馬糞」行為,每次活動的平均時長為141.3秒。

研究人員對野生大熊貓的這種行為進行了定義,英文縮寫為HMR。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大熊貓更喜歡10天內的新鮮馬糞,

它們幾乎無法抗拒新鮮糞便的誘惑。

接下來,研究團隊對新舊馬糞進行了化學分析,

發現β-石竹烯和氧化石竹烯在新鮮馬糞中的含量更高,

並認為這可能是吸引大熊貓的關鍵。

為了驗證上述結論,研究者用北京動物園內的大熊貓做了另一組實驗。

結果顯示,在8℃的環境中,

圈養大熊貓也對噴灑了β-石竹烯和氧化石竹烯的稻草堆表現出明顯的偏愛。

而大熊貓滾馬糞的行為似乎與季節變化也有關聯。

有94.7%的滾馬糞行為發生在-5℃至15℃的環境中。

因此,研究團隊推測,

滾馬糞行為可能是野生大熊貓們應對寒冷天氣的行為。

在實驗室內針對小鼠的實驗,同樣支持了上述結論。

通過十多年的研究發現,

滾馬糞是野生大熊貓為了抵抗嚴寒而發展來的生存策略。

而分子水平的研究顯示,

這或許真的是一種在其他哺乳動物中也普遍存在的體溫調控策略!

因為寒冬對野生大熊貓是一個挑戰,

它們無法通過冬眠來保溫,

竹子似乎也提供不了足夠的能量來禦寒。

巧合的是,秦嶺野生大熊貓的生存環境與古代商業貿易路線重合,

該區域經常存在運貨馬匹留下的馬糞。

這看上去是個不錯的解釋。

但是格拉斯哥大學自然歷史教授馬爾科姆·甘迺迪並不這樣認為。

他指出,熊貓會在它們的身上塗抹「任何它們覺得不尋常或有趣的東西」,

這些熊貓可能只是被馬糞的強烈氣味所吸引。

更嚴重的是,如果限制了動物對寒冷的敏感性,

使它們不再尋求庇護,這可能是「潛在的自殺行為」。

中國第四次野生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

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達到1864隻。

而圈養大熊貓的數量為471隻。

無論如何,

希望咱們的國寶憨憨們都能吃飽喝好、快樂生活、繼續賣萌就好!

相關焦點

  • PNAS:我國科學家終於搞清楚了為什麼大熊貓沉迷馬糞不能自拔
    你印象中的大熊貓是不是非常乾淨可愛,萌萌噠。但實際上野外的大熊貓總是髒兮兮的,不僅如此,野外觀察發現,大熊貓非常喜歡馬糞,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在馬糞中打滾,直到全身塗滿馬糞方才收手。這種奇怪的癖好著實讓人難以理解。
  • 大熊貓為何喜歡洗馬糞浴?中國科學家找到了原因:保暖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文 施向輝/攝)每天「恰」竹、白白嫩嫩、乾乾淨淨……你印象中的國寶大熊貓是不是這個樣子?但實際上,野外的大熊貓總是髒兮兮的。它們喜歡在馬糞裡打滾,還喜歡用熊掌把馬糞儘可能地塗抹在自己的身體表面。
  • 大熊貓秒變「滾糞君」!科學家觀察10餘年,結論讓人肅然起敬
    從左圖的「萬人迷」秒變右圖的「滾糞君」,都是因為天氣冷惹的禍最近這兩天我們眼中呆萌可愛、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形象一落千丈:從人見人愛的01呆萌大熊貓為何成為了滾糞君大熊貓之所以愛滾馬糞,實際上是有苦難言。大熊貓滾馬糞行為被攝像機「抓包」於是,大熊貓學會了用馬糞裹在身上禦寒。
  • 大熊貓主動往身上抹馬糞,這行為引起科學院關注
    我們都知道,大熊貓雖然作為「國寶」,很多都被人類精心飼養,但是在我國一些地方,仍然有野生大熊貓的存在,比方說我國秦嶺地區,就有著野生大熊貓的身影。 早在10多年前,研究者就發現,野生大熊貓在發現馬糞後,會非常開心地去馬糞中打滾,讓自己從頭到腳都被厚厚的馬糞覆蓋,看起來非常埋汰又讓人不可思議。
  • 為什麼大熊貓喜歡在馬糞裡打滾?
    你知道大熊貓喜歡在馬糞裡打滾嗎?那你知道為什麼它們喜歡在馬糞裡打滾嗎?糞便到底有什麼魔力...連大熊貓這樣的小可愛都不放過。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去了解一下大熊貓的奇怪喜好。為什麼大熊貓喜歡在馬糞裡打滾?
  • 為何大熊貓總在馬糞堆裡打滾?中國研究團隊給出了解釋
    【文/觀察者網 周弋博】相信許多人都同意,大熊貓是最可愛的動物之一,但喜歡在馬糞堆裡「洗澡」的野生滾滾,你還愛嗎?十年前,中國科學院的一支團隊與北京動物園合作,對「野生大熊貓在馬糞堆打滾」象展開研究。現如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布了這個團隊的研究結果——原來滾滾這是在塗糞禦寒……滾馬糞結束後的大熊貓科研人員們之所以要研究「野生大熊貓滾馬糞」,還得從多年前的一次偶然發現說起。
  • 別的動物看到糞便就走,熊貓看到馬糞還要打滾,這是為何?
    那麼我們在野外的國寶大熊貓們,沒有了人類的照料,它們如何禦寒?熊貓是沒有冬眠機制的,這意味著即使外面冰天雪地,它們也需要外出尋找食物,否則就可能會被餓死或凍死。從外形上看,大熊貓可以通過濃密的毛髮進行禦寒,但這還不夠,否則它們也不會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行為,例如「滾馬糞」。這裡的滾馬糞並不是形象的比喻,而是它們真真實實地喜歡在馬糞中打滾,這又是為何呢?
  • 貴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竟然做出這種行為!真是匪夷所思
    還有大部分動物是無需冬眠的,即使天氣寒冷它們也必須外出尋找食物,野生大熊貓就是其中一種。那麼在寒冷的天氣中,有什麼可以保證它們不會被寒冷侵襲嗎?熊貓除了有一身濃密的毛髮之外,還會做出一種匪夷所思的行為。前段時間中國科學院魏輔文的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一篇關於野生秦嶺大熊貓的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他們通過觀察發現野生的秦嶺大熊貓喜歡靠近馬糞,甚至在馬糞中打滾。
  • 呆萌可愛的國寶大熊貓,為何獅子老虎見了它都要繞道走
    呆萌可愛的國寶大熊貓,為何獅子老虎見了它都要繞道走熊貓,全世界最呆萌可愛的動物之一,毛茸茸的身子,兩個天生的大黑眼圈,怎麼看都覺得非常可愛。某短視頻平臺上經常會出現大熊貓和飼養員互動的視頻,大熊貓憨憨的,抱著飼養員的腿不松,不給盆盆奶就不讓你走,那模樣像極了小時候調皮的我們。然後就被飼養員一把揪起來抱走了,大熊貓看起來很弱的樣子。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就連獅子見了熊貓都要繞道走。不了解熊貓的人可能會把熊貓和貓科動物聯繫在一起,誰讓它叫熊貓呢?但是熊貓並非是貓科動物,它屬於熊科,而且還是食肉目。
  • 沒想到吧~我們的國寶大熊貓竟然有兩種!
    網友們這才知道,我們中國的大熊貓竟然有兩種,原來不止四川有大熊貓,陝西也有,而且長得還不大一樣,一個更像熊,一個則更像貓。提起大熊貓,大多數人第一反應總會想到我們四川,熊貓就等同於四川一張獨有的特色名片。因為全球圈養大熊貓548隻,其中87%在四川;野生大熊貓數量1864隻,四川也佔了總數的74%(數據來源:第四次全國大熊貓調查)。
  • 《大熊貓,國寶的百年傳奇》:提升國家形象,向世界傳播愛與和平
    《大熊貓,國寶的百年傳奇》:提升國家形象,向世界傳播愛與和平該書被五洲傳播出版社選為《中國人文標識》系列叢書之一,而且與京劇、長城等標識列為第一輯出場,足以顯示大熊貓的分量。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同時它也是世界各國人民非常喜愛的動物明星。《大熊貓:國寶的百年傳奇》為大熊貓文化乃至中國文化打開了一扇窗,透過這扇窗,國外友人們能更加了解中國文化,讀懂中國故事。
  • 為什麼偏偏是大熊貓,成為了中國國寶?
    今天我們來解決一個問題:為什麼大熊貓會成為中國國寶?人生一切難題,知識給你答案。熊貓是中國國寶,今天看來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仔細想想,這件事還挺奇怪。如果你去研究動物形象和國家象徵之間的關係,就會發現:許多國家在選擇本國的象徵性動物時,通常都會選強悍、威猛的動物。比如,英國國徽上的圖案有獅子,美國國徽上有白頭鷹。像大熊貓這樣看起來弱小、溫順的動物,又是怎樣成為中國國寶的呢?2.
  • 野生熊貓在新鮮馬糞裡詭異打滾,被拍到38次,新研究發現另有原因
    很多人都看過電影《功夫熊貓》,圓滾滾的熊貓在動畫片裡身姿輕盈,武功高強,縱能飛簷走壁,橫能摸爬滾打,一幅英姿颯爽捨我其誰的蓋世英雄形象。但在真實的生活環境中,熊貓卻有一項令人不忍卒看的橫練功夫,可能卻是你不知道的,這就是科學家們稱之為馬糞打滾(HMR,Horse manure rolling)的行為藝術。
  • 難怪國寶大熊貓喜歡吃它,像纖纖玉指,清脆爽口,燉上一鍋不夠吃
    國寶大熊貓憨態可掬,乖萌可愛,每次帶著孩子去熊貓館,好像感覺它隨時隨地都吃、吃、吃,啃食竹筍的樣子甚是可愛,上網特意去查了一下,原來大熊貓還真是個吃貨,一隻大熊貓每天取食的時間長達14小時,每天要吃下12-38公斤的食物,接近其體重的40%,這麼能吃、這麼胖還可以這麼可愛!
  • 堂堂國寶熊貓,為何沉迷滾屎?丨一周科技
    這可能是大熊貓最令人迷惑的行為——滾馬糞。滾馬糞通常分4步:細嗅馬糞、臉埋馬糞、糞堆打滾、馬糞塗身。僅一年時間,紅外攝像機記錄到的秦嶺大熊貓滾馬糞事件就有38起,參與的熊貓雌雄都有,持續時間短則6秒,長則可達8分多鐘。
  • 大熊貓都戴上鈦金牙套了?羅振宇解析為什麼大熊貓成了國寶
    近日,送往臺北的大熊貓「團團」左上犬齒牙冠斷裂流血,醫療團隊為其裝上了鈦金屬材質的專屬牙套,這可是全球大熊貓裝置牙套的首例。鈦金屬牙套是比較貴的材料,有網友稱:下輩子我一定要投胎做一隻大熊貓!熊貓是中國國寶,今天看來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仔細想想,這件事還挺奇怪。
  • 宇宙人也喜歡大熊貓?國寶曾風靡日本,奧特曼導演也趕潮流
    身份不明黑衣人,目的不純被堵門。熊貓長成什麼樣子大家應該都知道,圓嘟嘟的身體憨態可掬,尤其是兩個黑眼圈,好像是沒睡醒一樣,作為中國的國寶,可謂是萌出了新高度。所以,就連宇宙人都忍不住誘惑,想要將其誘拐走。
  • 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國寶」大熊貓,可愛呆萌為國爭光
    大熊貓是我們的國寶,也是公認的最受外國友人歡迎的動物,政治上的外交熊貓,頗有點昭君出塞的大任感,同為靠臉吃飯,同為兩國交好的大使,同為身處異國他鄉,大熊貓的貢獻也很大,呆萌形象可以治癒人們的不開心,而且他們在外交、物種研究方面也功不可沒。
  • 國寶大熊貓「團團」和「圓圓」還記得嗎?
    為什麼會送「團團」和「圓圓」臺灣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一部分,但是由於政治上的長期隔絕,導致在2008年以前,臺灣都還沒有國寶大熊貓,臺灣的人民特別是臺灣的青少年兒童做夢都想在臺灣看到大熊貓。這樣的願望,前後經歷了20多年,期間,有不少人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
  • 大熊貓怎麼成為國寶的?為什麼比它更珍稀的動物,卻非國寶待遇?
    那呆萌的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這點估計連小朋友都知道了!當然按大熊貓的繁衍德行,想達到像豬一樣的規模,很明顯也是不現實的,但萬一以後技術成熟了,複製粘貼下就一隻大熊貓,它還會成為珍稀動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