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工業大麻成為美國聯邦合法作物的兩年來,全國的消費者都熱情地接受了CBD(中譯為麻繁愫)產品。但是CBD產品要被大多數美國家庭所接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Nielsen Global Connect的數據顯示,在美國成年人中,有超過三分之一(34%)的人表示,他們可能會在未來12個月內消費CBD類產品。
在未來一年內,女性消費者使用這些產品的可能性比男性消費者高13%,其中36%的女性消費者和32%的男性消費者表示,他們計劃購買和使用CBD(中譯為麻繁愫)產品。女性消費者也更傾向於購買CBD寵物產品。
在各個細分市場中,較年輕的消費者通常比較年長的群體更頻繁地使用CBD(中譯為麻繁愫)產品。35歲以下的消費者構成CBD購買者的最大比例,他們在未來12個月內購買CBD產品的可能性比大多數美國成年人高出10%。
35-44歲的消費者表示,他們在未來一年內消費CBD(中譯為麻繁愫)產品的可能性比美國成年人平均水平高出8%,而65歲或以上的消費者是最不可能的,有19%的人考慮在未來一年內消費CBD產品。
然而,製造商表示,他們發現老年人對這類產品的興趣越來越大,他們在尋找整體替代品來幫助控制疼痛、焦慮和睡眠。此外,由於冠狀病毒大流行,人們對健康類產品的興趣顯示,自COVID-19導致大範圍停產以來的幾個月裡,CBD產品出現了有機增長。
聯邦監管機構對CBD(中譯為麻繁愫)在產品中如何使用的明確態度,最終將有助於這一類別的發展,釋放那些一直在觀望投資這一領域的主要消費品品牌和主流零售商。
傳統上,CBD(中譯為麻繁愫)消費者大多是富裕的白人,因此,產品主要面向這一群體進行營銷。然而,CBD產品的消費者正變得像美國人口一樣多樣化,製造商應該明智地適應這一變化。
根據尼爾森的調查,在未來12個月內,西班牙裔消費者消費CBD(中譯為麻繁愫)產品的可能性比其他任何群體都高12%,而混血或「混血」消費者購買和使用CBD產品的可能性比其他任何群體都高7%。另一方面,黑人成年消費者在未來一年內購買和使用CBD產品的可能性比美國成年消費者的總和低7%。
亞洲成年人是最不可能消費CBD的群體,參與CBD(中譯為麻繁愫)消費的比例比總體低18%。根據Nielsen,亞裔美國成年人傾向於社會文化的差異,包括認為任何CBD產品與「有害藥物」密切相關,負面影響,他們可以對個人和社區衛生,如缺乏成就,上癮,犯罪、監禁和負面的健康結果。
對大麻衍生的CBD產品的興趣因消費者居住的地區而異。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統計,居住在美國南部(35%)和西部(34%)地區的消費者在未來一年內最有可能消費CBD(中譯為麻繁愫)產品。
生活在美國西南中南部(36.5%)、東南中南部(36.3%)和山區(35.8%)地區的成年人比整體成年人更有可能消費CBD(中譯為麻繁愫)類產品。與此同時,在未來幾個月裡,居住在中西部地區的成年人消費CBD產品的可能性最低,比美國成年人消費總量低12%。中西部人對CBD產品的消費興趣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