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創意社(ichuangyi99)
作者:創意社長
巴黎聖母院被燒了。
一覺醒來,朋友圈、微博頭條,全是有關它的消息。
2019年4月15日,這一天對於法蘭西人民來說,註定會是一個悲傷的不眠夜。
巴黎聖母院意外失火
當地下午18點30分左右,當東半球的我們還在酣睡之時,
法國的標誌性建築——巴黎聖母院,正在熊熊燃燒。
滾滾濃煙遮蔽了塞納河岸的天空,也籠罩了整個巴黎。
事故原因被初步判定為意外,與最近正在實施的翻修工程有關。
當時還在現場的遊客和居民被緊急疏散到了附近的廣場上,有遊客記錄下了塔尖轟然倒塌的那一瞬。
看著烈火中的巴黎聖母院,現場的人無一不陷入了呆滯和驚恐當中。
有人手捂著嘴巴大聲哭泣,有人坐在地上不知所措。
僅僅幾個小時,這座歷史悠久、無數人嚮往的巴黎聖母院,就在大火中全然變了模樣。
對於法蘭西人民來說,巴黎聖母院不僅僅是一座建築,更是他們心中信仰的聖地。
在得知消息後,全體民眾陷入了無盡悲痛之中,很多人面向巴黎聖母院的方向跪了下來。
還有民眾自發走向巴黎聖母院,為她唱起了頌詩,為她祈禱!
盲目愛國,與暴徒無異
這座巴黎人民心中的聖地到底有多古老?
可能單純的數字大家不是很有概念,知乎答主@張佳瑋給大家做了一個時空對比:
1163年開工時,那年辛棄疾剛開始為南宋做官;
1345年竣工,那年朱元璋剛開始做和尚。
而這一次不是巴黎聖母院第一次被破壞,早在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時期,巴黎聖母院就曾遭受過摧殘。
提到巴黎聖母院的修復,就不得不提到一個重要人物: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
1831年他的小說《巴黎聖母院》出版後,引起很大的迴響,許多人都希望修建當時殘舊不堪的聖母院,並且發起募捐計劃。
1844年修復計劃開始實施,終於重現了聖母院久違的光彩。
璀璨的玫瑰花窗,美得讓人挪不開眼。
而這個集建築、雕塑、繪畫於一體的人類文明藝術瑰寶,卻在一場意外中付之一炬。
火燒、藝術瑰寶,這兩個關鍵詞不免讓人想起圓明園。
於是,評論裡出現了這樣的言論:
「活該!燒得好!」
「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看到這些拍手稱快的言論不免讓人感到有些無語。
火燒圓明園是蓄意侵害,而巴黎聖母院失火則是意外事件。
分不清侵略和意外的人,就假借愛國的名義信口雌黃,與暴徒無異!
靠幸災樂禍就能完成一次愛國打卡?
我們之所以要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提醒中華兒女們以史為鑑,砥礪前行。
不是讓你們在這個時候冷嘲熱諷,扯什麼「天道好輪迴」的。
幸災樂禍就能讓祖國更強大?
祖國教你銘記歷史砥礪前行,有的人心裡卻只記住了仇恨卻還要說別人是聖母白蓮花!
更何況,歷史建築是無罪的,有罪的是人。
當初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燒毀後,雨果曾痛惜並髮長文予以斥責當時主導了這場戰爭的上尉巴特勒:
(向下滑動查看)
雨果致巴特勒:
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在放火。似乎得勝之後,便可以動手行竊了。他們對圓明園進行了大規模的劫掠,贓物由兩個勝利者均分。
我們看到,這整個事件還與額爾金的名字有關,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憶起巴特農神廟。從前他們對巴特農神廟怎麼幹,現在對圓明園也怎麼幹,不同的只是幹得更徹底,更漂亮,以至於蕩然無存。
我們把歐洲所有大教堂的財寶加在一起,也許還抵不上東方這座了不起的富麗堂皇的博物館。那兒不僅僅有藝術珍品,還有大堆的金銀製品。豐功偉績!收穫巨大!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篋。他們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歐洲。這就是這兩個強盜的故事。
我們歐洲人是文明人,中國人在我們眼中是野蠻人。這就是文明對野蠻所幹的事情。
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不過,我要抗議,感謝您給了我這樣一個抗議的機會。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於人者的過錯;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
法蘭西吞下了這次勝利的一半贓物,今天,帝國居然還天真地以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圓明園富麗堂皇的破爛拿來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乾乾淨淨的法蘭西會把這份戰利品歸還給被掠奪的中國,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現在,我證實,發生了一次偷竊,有兩名竊賊。
先生,以上就是我對遠徵中國的全部讚譽。
維克多·雨果
1861年11月25日於高城居
那些拿著圓明園做依據,認為法國巴黎聖母院大火活該,所以幸災樂禍的人,與暴徒何異?
任何一處文物的倒塌都是世界的惋惜,會為巴黎聖母院惋惜的人, 當然會為圓明園惋惜。
但對巴黎聖母院失火冷嘲熱諷的人,在當年恰恰就是對圓明園的消失視而不見的人。
那些為巴黎聖母院大火歡呼叫好的,國家不需要你這樣的「愛國」。
你是一個中國人不錯,但在中國人之外,你還是一個人!
本文作者:創意社(ichuangyi99),一個有意思的地方,等一個有趣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