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沒有身份的女人曹氏,她的後代,二百多年後靠抓鬮做了皇帝?

2020-12-25 尋根拜祖

一個默默無聞的女人,誰能想到她的子孫中,居然出了個皇帝!

曹氏是劉邦迎娶呂雉前的情婦,史書稱之為「外婦」。所謂「外婦」,就是沒有進入劉家的門,連「妾」的身份都沒有,單獨生活,可是她又與劉邦存在事實婚姻,還給劉邦生了一個兒子劉肥。

由於史書對曹氏的記載過於簡單,她的出身及生平,只能通過關聯事件推測。

第一個問題:曹氏的出身劉邦與曹氏,既然有了事實婚姻,為何不娶曹氏?我們從社會環境來分析。

秦末漢初,不像明清那麼禁錮,男女之間接觸的機會很多,婚姻的開放程度比較高。最典型的就是婦女改嫁很平常,比如漢文帝、漢武帝的母親都是二婚。不過,那時候也不像今天這麼開放,「外婦」的情況非常罕見。

很顯然,情人關係已經突破了社會的容許範圍,這條信息告訴我們,曹氏的身份很特殊,否則她不會接受給劉邦當情人,這種尷尬的身份。

很多人認為劉邦就是個平民,乃至貧民。其實這是誤解,劉邦是士族地主階級,有產有業,只不過他個人生活有點背經離道而已。

假如劉邦只是個平民,活成老光棍的他,沒有理由不娶已經給他生了兒子的女人。只有一種可能,劉邦是有身份的人,婚姻要門當戶對,曹氏不符合要求,可以當小妾,但要在劉邦娶妻之後。

曹氏的身份不大可能是士族家庭的女兒,因為這種家庭出身,不會允許她給人當情人,哪怕是喪偶,再嫁也得由父母說了算。

所以,曹氏的出身有兩種可能,一是平民之家的孤女,二是平民之家的寡婦。

古代男人是天,女人在家由父親庇護,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從曹氏與劉邦的關係看,她已經是一個沒有親人庇護的女子,所以她可以接受給人當情夫,以這種方式換取男人的庇護。

很多文學作品中,把曹氏描繪成寡婦,這是有道理的,且可以判斷,曹氏除了跟劉邦育有一子外,應該沒有第二個子女了。

第二個問題:曹氏的生平因為尷尬的身份,曹氏一直不能進劉家門,呂雉成為嫡妻後呢?曹氏是不是獲得了名正言順的「妾」的身份,回到劉家生活了呢?

不知道,史書沒交代。按常理來說,劉邦應該將曹氏娶進門,畢竟兒子都生了,血緣關係跑不掉。

遺憾的是,不光曹氏的生平缺失,連劉肥幼年時的生活狀況都一無所知。有人說,劉肥從小跟呂雉生活在一起,這僅是推論,不是信史。

劉邦迎娶呂雉大約在公元前221年左右,起兵在公元前209年,這十年間魯元公主和劉盈相繼出生。劉邦忙於公幹,四處遊蕩,後來又因為解押刑徒失敗,逃亡芒碭山。

劉邦逃往期間,呂雉經常悄悄潛入山中,尋找劉邦。後來呂雉受牽連被捕入獄,幸虧蕭何、曹參等人相助,才平安出獄。

劉家發生這麼大事,依然不見曹氏的記載,很不合邏輯。按理來說,曹氏比呂雉更有生活經驗,也更經得起磨難,這麼危險的環境下,出頭的應該是她,而不是呂雉。

這就說明,要麼曹氏始終就沒有進過劉家門,始終是個「外婦」,甚至很有可能,那時候她已經不在人世了。

曹氏在史書上有兩個稱呼,一個叫「夫人」,一個叫「姬」(司馬真《史記索隱》),從稱呼上看,好像曹氏得到了應有的名分。

這個推斷難成立,曹氏的身份未必是生前獲得,而是死後追認,這種情況是存在的。因為她畢竟給劉邦生了長子,按照母以子貴的規矩,總不能讓堂堂大漢帝國的王爺,母親連個身份都沒有吧?

劉邦被封為漢王后,曾經派人去老家接他們,可是被項羽阻隔,後來就發生了呂雉和呂太公被俘的事件。假如那時候曹氏還活著,劉邦不大可能不顧曹氏,假如曹氏也一同被俘,史書不可能不提到她。即便她逃過了項羽的抓捕,此後幾十年也不可能一點痕跡沒留下。

所以,最大的可能性是,劉邦迎娶呂雉不久,曹氏就去世了,劉肥被接到劉家生活。

第三個問題:曹氏的後人曹氏像一棵小草,悄悄來悄悄去,她甚至沒來得及看到,自己的情人劉邦,攪得天動地搖的那一刻,更沒料到自己會成為皇帝的女人。

當然,她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在自己數不清的子孫中,竟然還出了個皇帝!

公元前202年,劉邦登基稱帝,第二年長子劉肥被冊封為齊王,擁有七十多座城池,是名非其實的「肥」王。

劉肥去世後,他的長子劉襄繼承王位,次子朱虛侯劉章深得呂雉喜愛,娶了呂祿的女兒為妻,成了呂雉的侄孫女婿。

呂雉去世後,劉襄劉章兄弟露出兇相,與陳平周勃勾結,發動了誅滅呂氏的政變,劉章還親手斬殺了妻子。假如一切如願,劉襄登基,曹氏合不攏嘴了,她肯定會得到很尊崇的追封。可惜周勃陳平背信棄義,拋棄了劉襄,選擇了劉恆(漢文帝)。劉章雖然獲封城陽王,但封地是從哥哥身上割下來的。

時光如電,轉眼二百年過去,西漢已滅亡,王莽的新朝也僅僅維持了十五年,又進入天下大亂。劉章的第八代子孫,已經混成了地地道道的平民,其中有一位叫劉盆子,被幸運之神撞了一下腰。

某一天,赤眉軍路過此地,將劉盆子兄弟三人擄走。劉盆子年幼,被迫在軍中充當放牛娃。誰也沒料到,赤眉軍在「高人」指點下,決定立一位劉姓皇帝。於是在軍中篩選,並以抓鬮形式,決定立劉盆子為皇帝。

劉盆子死活不幹,在刀劍的威逼下,哭哭啼啼被強行摁在龍椅上。新的漢帝國成立了,為了區別,史稱劉盆子的漢政權為「建世政權」。

後來赤眉軍攻破長安,劉盆子還真的在老祖宗的皇宮大殿裡,生活了兩三年時間。當然,建世政權最終敗在了劉秀的東漢政權手中,劉盆子這個傀儡皇帝,得到了劉秀的善待,壽終正寢。

歷史真實風雲變幻吶!

相關焦點

  • 曹氏為劉邦生下了長子,這個曹氏是何許人,為何一直沒有聽說過
    曹氏要比呂雉早一段時間,她連劉家的門都還沒有進,所以沒有什麼身份,一直都是自己一個人生活,但是跟劉邦卻有著婚姻關係,劉邦的長子就是曹氏所生,一個背後的女人就這樣生了位皇帝。但外婦還是很罕見的情況,曹氏有著不一般的身份,要不然她怎麼會願意當劉邦的情人呢。劉邦並不屬於貧民階級,他算是一個地主級別的,只是他這個人的生活方式嚴重脫離了。要是貧民的話怎麼可能不娶為他生子的人呢,所以劉邦其實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在古代有身份的人是要講究門當戶對的,所以曹氏就被淘汰了。
  • 高祖劉邦的第一個女人曹氏:一個幾乎被歷史遺忘的女人的結局
    這就是曹氏的身份,和呂后、戚夫人等劉邦的妃子比起來,曹夫人在地位上是最低的,然而按照一般的情況,曹氏卻是最有可能成為皇后的人,然而歷史沒有如果,他甚至在史書上都沒有過多的文字記載。大意就是項羽和劉邦協定平分天下,歸還了劉邦的父母和妻子。我們猜測,這裡面的妻子就包含有曹氏。無法尋求的身份由於關於曹氏的記載太少,我們只能推測一下。根據《漢書》記載:「呂后生孝惠帝,曹夫人生齊悼惠王肥。」
  • 劉邦還沒發跡前,曹氏就給他生出了兒子,可為何劉邦卻娶了呂雉?
    一:劉邦最重要的三位女人劉邦這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有三個。第一個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呂后,她是劉邦的正室,結髮妻,開創了三個史上第一:史上第一位皇后,史上第一位皇太后和史上第一位全部娘家人被殺的太后,前兩個是喜劇,最後一個則是悲劇!
  • 劉邦已經有了曹氏,為何還要再娶呂后,已有呂后為何又娶戚夫人?
    劉邦做亭長時,到呂家去喝酒,被呂公看上,於是成了呂后的丈夫。當時的劉邦,應當已經有了外婦曹氏。外婦,又稱外妻、外子、外宅,跟內子相對,一般認為,男人在封地、家鄉之外不告而娶的妻子,叫外妻。劉邦祖籍豐縣,工作在沛縣,曹氏應是劉邦在沛縣工作時不告而娶的妻子,所以稱外婦。曹氏為劉邦生了長子劉肥,雖然史書上稱劉肥為庶長子,但琅琊王劉澤卻稱劉肥的長子劉襄為漢高祖劉邦的嫡孫,由此可見,劉肥的庶子身份很可疑,或許劉肥本具有嫡子的身份,後因劉盈被立為太子而成了庶子。這也是曹氏很可能是劉邦髮妻的另一重證據。
  • 為劉邦生下大兒子劉肥的曹氏,在歷史上是一個怎樣的人?
    而曹氏的身份從史書所記載的片語來看,她應該連妾都不是,只是「私通之婦」,也就是情婦。曹氏與劉邦相識於微末之時。劉邦為亭長時,「好酒」,經常在酒館、寡婦家中私混,在這過程中曹氏與劉邦相識。在與劉邦相識之時,據考證曹氏已非少女,且已喪夫,也就是寡婦。
  • 因為這三件事,劉邦被世人稱為「流氓皇帝」,一件比一件辣眼睛
    但他一個華麗的轉身就變成了受萬人朝拜的皇帝,他就是漢高祖劉邦。 一、拋棄曹寡婦 劉邦早年間因為好吃懶做,沒有收入,還經常厚著臉皮去別人家蹭飯。時間久了就和一個姓曹的婦女相好了,曹氏是個寡婦,長相漂亮,她不知為何就看上了劉邦這樣一個沒有上進心的男人。如果不是後來插進了一個呂雉,他和曹寡婦早就在一起了。
  • 劉邦被稱為「流氓皇帝」,對父親、兒女、妃嬪都沒有盡責,對嗎?
    劉邦是「流氓皇帝」嗎?按照《史記》司馬遷的記錄,似乎他就是典型的流氓皇帝。不說別的我們就看他做的事情,就可以看出他的素質是一點都不高呀。我們說一件小事,劉邦一項認為打天下是靠武力的,他看不起儒生。看不起儒生就看不起吧,他竟然羞辱儒生。
  • 因為一鍋肉湯,劉邦就做了皇帝
    劉邦當了皇帝之後,凡是跟自己沾點親帶點故的都封王封侯,卻唯獨遲遲不願給自己的親侄子、他大哥劉伯的兒子劉信任何封賞,在他父親劉煓多次追問之下,才心不甘情不願地給劉信封了侯,封號更是稀奇古怪,叫做「羹頡侯」。「羹頡」也就是「刮飯鍋響以示羹盡的意思。
  • 劉邦寵愛戚夫人,給她留後路了嗎?(三)
    雖然呂雉女士在其他方面任劉邦先生胡來,但唯獨不準他在外面亂搞女人,她把劉邦先生管得死死的,饞貓想偷腥,死了這條心!劉邦先生迫於老婆強大的背景,對老婆心存畏懼,從此改邪歸正,發奮圖強,企圖來個鹹魚翻身。現在好啦,劉邦先生終於當王了,雖然還不是皇帝,但至少不要看老婆的臉色行事了,可以和老婆平起平坐了。壓抑了這麼多年,終於可以釋放了,於是劉邦先生喜滋滋的把美女戚懿接收了。
  • 劉邦能當上皇帝,和斬白蛇一點關係都沒有,全靠張良的一本奇書!
    這時候,大伙兒突然明白了,那條白蛇就是白帝之子,劉邦就是赤帝之子。於是,大伙兒趕上前去,把這個重大發現告訴劉邦,劉邦愈加自負起來。一段時間後,劉邦佔據沛縣,號沛公,旗幟、服裝都尚紅,就是因為他劉邦是赤帝之子的緣故。但實際上,劉邦能上皇帝,和他斬白蛇沒有一分一釐的關係,他只是他父親劉太公的第三個兒子,根本就不是什麼赤帝之子。
  • 著名的文景之治中的漢文帝,能做上皇帝,真是不容易
    但是天無絕人之路,薄姬竟然懷上了劉邦的孩子,並且因為她不怎麼受寵,也沒有成為呂雉的眼中釘,於是她才把後來的漢文帝劉恆順順利利的生了下來。 ,一心一意想要把自己的孩子養大,畢竟,這也是她後半輩子唯一的希望了。
  • 主要是因為劉邦
    劉邦並沒有和曹氏結婚,所以劉肥算是劉邦與曹氏曾經的見證,但也從側面展現出劉邦這個人並不是那種對另一半忠誠的人。 劉邦是一個有職位的人,雖然聽起來只是一個小小的亭長,但是也是有權力和事務在身,每天都要去辦公的。劉邦一走,家裡的老人小孩還有幾畝地,都落到了呂雉的肩上。
  • 此人是劉邦的長子,因小事惹惱呂后並差點被殺,為避禍認妹妹當媽
    在這些人當中,齊悼惠王劉肥的經歷尤為傳奇,作為漢高帝劉邦的長子和漢初最有實力的親王,竟然認自己的妹妹為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劉肥雖然是劉邦的長子,但在歷史上的知名度卻很低,原因無他,其母曹氏的身份過於低賤而已。原來,劉邦在年輕時喜歡遊手好閒、沾花惹草,跟不少婦人有過曖昧的關係,曹氏便是其中的一位。
  • 都說昏君是色徒,漢高祖劉邦「見色起意」,為什麼他不昏庸?
    即使女流武則天做了皇帝,也找有面首。但是,君王好色並不能與昏庸劃等號。例如可以說劉邦容易「見色起意」,一生身邊有不少女人。但他不昏庸,反倒是一生很有作為。我們先說劉邦如何好色。劉邦一生的老婆,史書上明確記載的主要有:曹氏、呂雉、戚夫人、薄姬、管夫人、趙子兒、趙姬、石美人、唐山夫人(唐姬)。劉邦的第一個老婆是同鄉曹氏,是劉邦當沛縣泗水亭長時的"外婦"。"
  • 劉邦死後,8個兒子的下場如何?
    漢高祖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一生中共有8個兒子。為了穩固劉家的政權,劉邦曾將這8個兒子都分封為王,賜予了相應的封地,他認為只要這樣做,漢室的江山就不會有分毫落到他人的手中。但他忽視了身邊人最具威脅性——呂后,在她的暗箱操作下,年僅十年,劉邦的8個兒子基本都被剷除掉了,甚至於大多都死得很慘。庶長子劉肥。他是劉邦在做亭長時的老相好曹氏所生的兒子,出生的時候劉邦正忙於登基稱帝。雖然有句古話叫「母憑子貴」,但是曹氏從來沒向劉邦爭取過什麼名分,所以這直接導致劉肥只能當一個庶長子,無緣皇位。
  • 劉邦的原配呂雉,為何被稱「創造了眾多史上第一的女人」?
    呂雉是歷史上第一位太皇太后 劉邦去世後,當時劉邦寵愛的妻妾也沒有了靠山。因此在呂雉當上了皇太后之後,戚夫人便接連不斷的受到呂雉的報復。 同時她還將戚夫人的手腳砍去,眼睛挖去,耳朵燻聾,甚至還把戚夫人扔到了豬圈裡。
  • 劉邦在去世之前,為保戚夫人和她兒子的命,做了很多事情
    西漢的皇帝劉邦一生中有兩個對於他來說非常重要的女人,其中一個是呂后,她不到20歲的時候就成為了劉邦的妻子,在成就豐功偉業的道路上提出了很多關鍵的意見。第2個就是長得非常漂亮的戚夫人,這個女人給了劉邦一個非常美好的晚年生活。但是每一個家裡面都有難以解決的問題,其實劉邦也面臨同樣的問題,這兩個女人之間的鬥爭可以說是劉邦最頭疼的事情,通過一些資料就可以了解到關於劉邦後宮的一些爭鬥。
  • 薄姬:劉邦唯一一個笑到最後的女人
    (《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魏豹死後,劉邦有次到織布房中看見楚楚可憐的薄姬有點心動,就將她納入後宮。誰知劉邦卻忘了薄姬,入宮一年多也沒有寵幸她。可是薄姬命好,她做小姑娘時有兩個好閨蜜管夫人和趙子兒,三人曾經約定,「先顯貴的不要忘記好朋友。」這時兩人都受到劉邦寵愛,一次與劉邦談笑時就把她們三人的約定講給劉邦聽。劉邦聽後,非常憐憫薄姬,當日就召來薄姬寵幸了她,此後她便生下皇子。
  • 劉秀白手起家,不做開國皇帝而是繼承西漢,是最明智的選擇
    ,他父親也只是擔任縣令這樣的一個小官,跟沒有官職是沒有什麼區別的了,並且劉秀從小的時候就有一很大的志向,他勵志一定要做執金吾這樣的衛兵,甚至還以娶陰麗華這種女子為妻子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雖然劉秀他只是一個平民百姓,但是他在建立國家之後,卻沒有把自己定位為開國的皇帝,反而是復興漢朝說自己是繼承的漢朝江山,他這樣做其實也是有他自己的目的的。其實劉秀他這樣做是最合適的,也根本就不吃虧。正因為他這樣做了,所以他才能夠這樣順利的得到天下,他的王朝才能夠這樣的穩固。
  • 《曹氏家譜》序
    一生博覽群書,深研《春秋》《論語》,才華橫溢,樂於助人,德高望重,於康熙二十年遷入八陵天城寨(南街)後,又幫助其侄輩文運,、文儒,、文魁,、文鬱,、文華,、文中於康熙四十八——五十二年陸續遷居八陵北街,脫離貧境,使侄輩後代子孫,學耕有依,有福同享。景隆公配王太君生一子(文舉),(景隆公塋地在西大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