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元禮楷書《吳氏重修祠堂記》書法作品欣賞高清收藏版

2020-12-23 藝術名家欣賞

清· 徐元禮(生卒年不詳),晚清浙江桐廬人。嘉慶十八年拔貢(1822),經保送入京,通過朝考合格,最後謀得了一名知縣的官位。這部用楷書書寫的《吳氏重修祠堂記》,是徐元禮的書法代表作。整體筆勢沉穩,字體精妙,風姿俊逸。有顏真卿的寬博,有歐陽詢的險峻,亦不乏《靈飛經》的開張,神採飛揚。《吳氏重修祠堂記》在用筆上,大量採用露鋒切入,流暢中求穩健,輕而不浮,重而不滯,秀而矯健,穩而靈動。字體結構精巧,造型優美,於飄逸中見穩妥,於典雅中見遒勁,是優秀楷書之典範。由於徐元禮是科舉出身,他的書法也難免沾染當時流行的「館閣體」的影子。

明清以後,「帖學」勢微,「碑學」大盛,對「帖學」或攻訐、或惋責,自此一提到「館閣體」,多為書界所詆毀,就連那些不怎麼懂書法的人,一提到「館閣體」,也多貶毀之言。但是我們也要對「館閣體」有個正確的認知,並非所有的「館閣體」書法都是遲滯之作,而主要還是看作品是什麼人寫的。徐元禮雖說是一介小小的知縣,卻因為這部《吳氏重修祠堂記》,卻讓後世記住了他。徐元禮書法與同時期的郭尚先齊名。徐元禮書法直追晉唐,俊秀天成。他的書法不但有魏晉墓誌的刀斬斧切之感,也有唐代碑刻的竣整之氣。筆畫方中寓圓,規整中存逸美,結體為斜畫緊結,卻似褚遂良楷書之寬綽。通篇看去,無一筆倦怠。

一個人的書法受到關注,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個人名氣比較大,如果書法寫得還不錯,他的書法自然會受到追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名人效應」,像皇帝、名臣都屬於此類。還有一種情況是,雖然人不怎麼知名,甚至名不見經傳,卻因為無意間的一件書法精品,得以名垂書法史。很明顯,徐元禮,就屬於後者。

關注我不走丟,更多精彩內容絕不讓你失望,大家有什麼想法歡迎一起在評論區交流哦~

相關焦點

  • 清朝縣令徐元禮的楷書,盡顯瀟灑飄逸之美,讓現代書法家汗顏
    在歷史上成名成家的書法家,他們在剛剛研究書法的時候,往往是從楷書開始的,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大家把楷書當成了一種模板,沿襲至今已經上千年了。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書法家並不拘泥於形式,因而創作出來的書法作品,往往給人一種奇醜無比的感覺,也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之下,一位清朝的縣令書寫的書法字體,給大家帶來了全新的感受。
  • 小小七品芝麻官,楷書功力卻如此深厚,直追晉唐!
    歷史上的知名書法家中,很多人官位顯赫。但是,在清朝嘉慶年間,有個七品芝麻官,書法功力深厚。很多人評價其書法「直追晉唐」。 這個人就是徐元禮。可能是因為名不見經傳,官位也低,所以,關於他的史料記載非常少。目前已知的只有:徐元禮,字淞橋,浙江桐廬人。嘉慶十八年(一八二二)拔貢,官知縣。
  • 晚清與郭尚先齊名的徐元禮,小楷槓槓滴!
    徐元禮《吳氏重修祠堂記》 徐元禮,晚清時代浙江桐廬人,字淞橋。嘉慶18年拔貢,為官知縣。書法與郭尚先齊名,直造晉、唐,其靈俊處,實出天賦,小楷或勝之。
  • 著名書法大家盧中南,楷書《嶽陽樓記》欣賞,網友:可做盧楷字帖
    盧中南盧中南的楷書無可挑剔,但無法盡情抒發該千古名作詩詞的特種情感與情懷。唯有盪氣迴腸的毛體真跡方可詮釋《嶽陽樓記》的意境。盧老師寫的歐楷,遠超田英章寫的歐楷,田英章寫的歐楷,確實很好,但他的筆法沒有變化,同一個字寫得一模一樣,每一筆,每一點都是一樣的,如同印刷,書法的美在於筆法豐富多變。盧中南的書法,一直甚賞,其深學歐陽詢,又參魏晉及唐諸家,融古匯今成己之風格。但盧書又出歐之險絕,也少歐之轉折稜角,筆畫變得圓潤,有似我嶺南書壇楷書大家麥華三之形也。盧中南的楷書在當今應該是最好的那一個梯隊裡。
  • 春夜喜雨楷書書法欣賞
    羲之傳         傳播文化書法精髓   《春夜喜雨》是唐詩中的名篇之一,是杜甫
  • 東觀西臺吳氏大宗祠
    原為明·萬曆十一年癸未(1583年)進士、 翰林庶吉士、監察御史吳龍徵的宅第,因其官任東觀侍讀、西臺御史,故稱「東觀西臺」,明、清沿襲為地名。清代狀元吳魯亦居此。  晉代衣冠南渡,中原吳氏南來散居晉江一帶很多,支脈繁多(據現在初步調查散居泉州境內吳氏人口達30多萬人)。
  • 當代書家:劉小晴行書《嶽陽樓記》欣賞
    出版有《少年小楷習字帖》、《中國書法技法述要》、《書法藝術的創作與欣賞》、《中國書學技法評註》、《怎樣寫行書》、《行書基礎知識》、《小楷技法指南》、《書法技法簡明圖譜》、《劉小晴小楷歷代名賦集》、《豫園詩存楷書字帖》等。
  • 最適合臨習的名家楷書經典碑帖,記得收藏!
    顏真卿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名臣、書法家,與柳公權並稱「顏柳」「顏筋柳骨」,與趙孟、柳公權、歐陽詢並稱「楷書四大家」。《顏勤禮碑》局部圖欣賞柳公權柳公權(778-865),字誠懸,唐代著名書法家。官至太子少師,世稱「柳少師」。柳公權書法以楷書著稱,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
  • 王世李楷書分享《嶽陽樓記》
    舉凡國內《書法家》|、《書法報》等十多家書法界權威報刊,均有作品刊發和介紹;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上海電視臺時尚頻道,陝西電視臺書畫頻道等曾專題採訪報導。上海戲劇學院影視製作中心,以《書法之王世李》為題,拍攝製作王世李書法歷程和成就專題。2015年9月「王世李書法藝術研究會」在上海成立。曾主辦過「中韓書法家大型書法藝術交流展」,多次參加國內書法大展,並屢屢獲獎。
  • 範笑歌楷書六種解析書法作品欣賞
    在今天的書法界似乎對楷書分外重視,但當今的楷書也讓許多人困惑。怎樣能夠使楷書在傳統的基礎上在變化革新,並且擺脫匠氣呆板的毛病呢?我們就以範笑歌的五種楷書作為範例進行分析,這五種楷書都有其特點,有的楷書是完全的獨創,有的楷書是繼承傳統後的再次創新,但這些楷書都有共同的特點,也就是嚴謹的法度和特殊的韻味和美感。其中許多是可以借鑑和學習的。
  • 【古蹟尋蹤】大二裡莊吳氏祠堂
    大二裡莊吳氏祠堂宋道口鎮大二裡莊村,吳姓是本村大姓。吳氏家族的始祖吳清、吳澄是明代永樂二年(1404),奉詔自江南省淮安府桃源縣平家橋遷來,定居於灤州城南20公裡的二裡莊。因距汀流河二裡之遙,故名。入灤州崇本屯四甲民籍,後吳澄因戀舊和不服水土又返回原籍。
  • 塞外雲州李懷樂書法作品欣賞
    認識李懷樂老師已經近三年時間了,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他的一幅楷書作品《華堂聚瑞》,驚詫之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腦第一反應以為是印刷作品。於是,我推門走進他的工作室,看見一位中年人正在伏案思考。隨著我的冒然進入,他抬起了頭,目光炯炯地望著我。我下意識地問了一句:「門外那幅書法作品是您寫的嗎?」
  • 河北省書法名家劉志明,楷書《桃花源記》欣賞,筆法清秀自成一體
    劉志明的楷書有柳體楷書之姿、顏體書法之勢。經過多年的鑽研,最終將顏、柳楷書融為一體,形成了獨特的字體。有很多的網友給我們留言說,當今的書法家太多了,而且不會寫楷書的書法家也太多了。比如中書協的歷任主席,會寫楷書的除了啟功就沒有人了,張海倒是發表過自己的楷書《千字文》可是屬水平未能得到大眾的認可。對此我們為了滿足書友對楷書的熱忱之心,決定尋找地方的楷書代表。今天我們推薦的這位,便是河北省的書法達人。在開篇我們就介紹了他楷書的出處。
  • 《蘭亭序》是天下第一行書,那麼天下第一楷書應該是什麼作品呢?
    我國書法史上名家眾多,書法流派紛呈,篆、隸、真(楷書)、行、草各種字體都有很多經典作品傳世,我們知道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是定論,顏真卿《祭侄文稿》與蘇軾《寒食帖》分別被稱為天下第二與天下第三行書,現在網絡上有不少爭論哪幅楷書作品可稱為天下第一楷書呢?
  • 金馬獎男演員夏雨,精品楷書作品欣賞,網友:真書法不比書法家差
    本著深挖娛樂圈書法達人為導向的創作思路,我們經過多次的篩選,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金馬獎得主夏雨的書法作品,希望螢屏前的您能夠喜歡。在一些娛樂頻道就曾爆料過夏雨的書法,而且夏雨本人也在自己的微博曬一些自己的書法。我們所推薦的書法作品均是來自於夏雨的微博。
  • 書法教師楊華,12幅楷書作品鑑賞,集盧中南、劉小晴楷書之精髓
    楊華的楷書吸取了盧中南和劉小晴的書法特點,雖說是學的現代人的字,但卻也下了功夫。他把楷書寫得雋秀自然,遒勁堅挺。楊華先生的法書作品確實是:結體精美,筆法老辣;基礎紮實,功力非凡。所謂書法往深裡講太深奧。說白了,就是間架結構和筆畫都要有講究,有技巧,要脫俗。不要死臨帖,要多讀帖,其中奧妙自會明白。今人的字、大都未脫俗。
  • 當代書法大家盧偉濱,楷書《心經》欣賞,英姿峭拔骨力遒勁,好字
    楷書是學習書法入門的必修課程,楷書是在學習其他書體時候能夠給足動力的源泉。所以學書法寫好楷書是學術人的義務和責任。楷書之所以為楷書,因為它必須要一筆一畫寫就,不可隨意為之,方成其法度。在我們平常練習的過程中,不要去求數量,通臨整本字帖最好是把筆畫和單字這兩關解決以後再說。
  • 四字書法《惠風和暢》作品欣賞
    客廳裝飾畫 曹富全楷書書法《惠風和暢》曹富全楷書書法《惠風和暢》無論上學時你如何難於背誦,我們都清楚的明白它的經典之處。一字一詞,句句精華,但就一個「惠風和暢」也被人們多次引用,書法家喜愛用這樣的詞彙進行創作,將其放置在客廳實在是再好不過的作品。今天我就為您推薦幾幅由當代著名書法家創作的惠風和暢書法作品,正在為客廳裝飾書法作品發愁的朋友可以來欣賞一下!客廳裝飾畫 子墨四字書法《惠風和暢》
  • 中秋書法作品欣賞
    現藏故宮博物院的《中秋帖》,與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珣的《伯遠帖》合稱「三希」,足見該作品地位。《書斷》認為:「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脈不斷,及其連者,氣候通其隔行」。《中秋帖》書法縱逸豪放,應是王獻之創造的新體。作品如下:
  • 從技巧的層面,介紹欣賞書法作品可以入手之處
    小從點畫的運行、單字的造型,大到行氣呼應,篇章佈置,甚至所用的筆、墨和紙都有助於書法趣味的探索。以此求得書家精心妙義之所在,以及從中看出書家的性情來。可以說,技法是藝術創作的基礎工程,同時也是欣賞者入門的課程之一。基於這個理由,本單元從技巧的層面,介紹欣賞書法作品可以入手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