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能力很重要,卻是大多數孩子沒有的?

2021-01-14 申爸職業築夢師

知乎上,曾有個熱榜問題:哪些能力很重要,卻是大多數人沒有的?

點讚最多的一個回答是:抗挫折能力。

對於孩子,也是一樣的。

為什麼同樣經歷了磨難和痛苦,有的孩子沒有被打垮,變得更頑強和優秀。

而有的孩子卻因此選擇逃避,失去自信?

陝西西安有位9歲女孩,給家人留下了兩份遺書後,跳樓自殺。

這件事的導火索,是因為老師通過語音給孩子們留了一篇作文,要求寫一頁半,而女孩只寫出了一頁加一行,距離交作業的時間只剩25分鐘,家人鼓勵她,讓她再努力完成一下,結果孩子就留下了這樣的句子,離開了人世。

作家餘華曾說:「中國的年輕人裡面,優秀的很多,但很少能扛得了事兒的人!」

這句話所說「扛得了事兒」,就是指抗挫折的能力,一個人再優秀,抗挫折能力差,在社會的競爭中,也是走不遠的。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認識挫折,怎樣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1.到底什麼是挫折呢?

下面這些場景熟悉麼?

孩子在成長中會遇到兩類挫折:

一類是個人探索活動的挫折,比如拼不出積木、作業不會做、走路的時候摔跟頭;

另一類是社會活動的挫折,比如被別人誤解、比賽失敗。

挫折對不同的孩子來說定義也不盡相同。

挫折與孩子和家長的社會認知水平有關。

要求得不到滿足、被批評就不高興、承受不了失敗、遇到問題就退縮、家長一說就哭、推卸責任……

孩子們面對挫折的表現,與其如何處理逆境中的困難有關。

對於抗挫力強的孩子來說,並不是所有逆境都被看成是挫折,對於抗挫力弱的孩子,即便微小的困難,也是一種巨大的打擊。

2. 人為什麼害怕挫折

挫折會讓人產生焦慮情緒,因為挫折意味著危險。

這是和人類的進化有關係的,人類的生理本能,就是要躲避危險的。

人們在遭受挫折時,會有兩種反應,要麼是具有攻擊性,要麼是膽小退卻,這些都是一種面對挫折的本能反應。

人會害怕挫折,還因為必須承擔一定的後果,尤其是小孩子,如果犯了錯誤,接下來聽到的,可能就是來自家長的批評指責。

所以,當孩子預感到可能會遇到挫折,為了免受批評,會主動放棄正在做的事。孩子想的是,不做就不會犯錯,不犯錯就不會挨批評。

3. 影響抗挫力的因素

抗挫折能力,又稱為「逆商」,是美國職業培訓師保羅·斯託茨提出的概念。它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保羅·斯託茨,因為提出逆商理論,而名聲大噪

這種能力,首先與生理因素有關。

有些孩子生來就有敢於冒險的性格,登山摔斷了腿也阻止不了下一次繼續攀登;

有些孩子卻過於敏感,遇到危險的時候會選擇逃避而不是積極應對。

其次,抗挫力與自信心有關。

自信心來源於對自己能力的評估、自我評價和安全感。

自信的孩子就算失敗也可以重整旗鼓。

第三,抗挫力還與情緒管理能力和社會認知能力有關。

對未知的恐懼、誇大的不良情緒,以及與人交往時,被區別對待的陰影,都會扭曲孩子的判斷力,進而影響孩子的抗挫力。

4. 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

有四個要點需要掌握,在孩子遇到挫折時:

第一,提供情感支持;

第二,幫他理性分析;

第三,幫他解決問題。

第四,樹立價值導向

第一,提供情感支持。

你要讓孩子知道你是站在他這邊的。

因為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是最需要父母的愛的,你千萬不能反而在這個時候撤回你的愛,批評他,打擊他,比如批評一下就哭啦,怎麼這麼脆弱?

這個時候,你需要的是認可他的情緒,提供情感支持。

比如你可以說,你現在是不是挺生氣的哦?我看你有點難受。

我很理解你的心情,我知道你很難受。

大家不要以為抗挫力是一種很男子漢氣概的東西,要的是毅力堅強、咬牙忍受,跟情感啊、愛呀沒有關係。

甚至有人會覺得,如果我給孩子太多愛,他將來是不是就受不了挫折了?

美國北卡大學的芭芭拉·弗雷傑克森,他的研究表明,恰恰相反,正是那些情感儲蓄比較好的孩子,有更好的抗挫力。

他就發現情感調節能力越強,抗挫力越強。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積極情緒幫你建構了更高的抗挫力,而抗挫力更高的人對生活就更滿意。

第二,我們也要在理性上引導孩子。

就是當他遇到挫折的時候,不要讓他以為他本質上有問題,而要幫他看到希望。

幫孩子把挫折看成是暫時的,特定情況下發生的,而且不是由於你的本質引起的。

第三,我們就得著手幫他解決問題。

具體的問題具體分析,幫助孩子一起解決。

第四,要有意識的樹立孩子抗挫折的價值導向。

通過紀錄片、書籍中的內容,給孩子鼓勵。

孩子喜歡的紀錄片、書籍中的人物,都能給予孩子莫大的鼓舞。

如果我們發現孩子某些方面缺乏勇氣和信心,可以尋找相關題材的內容給孩子看。

平時我們可以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通過孩子喜歡的角色說的話,激勵孩子,效果會更加倍。

5. 要避免的培養挫折力的幾個誤區

首先,我們要明確,挫折教育≠人為製造挫折。

現在常見的一種論調認為,如今孩子們的生活太幸福、太富足,沒有挫折體驗,因此才過於脆弱。所以,他們很少表揚孩子,而一旦孩子犯了錯,就嚴厲地批評。

實際上,孩子反覆經受打擊,不僅不會心智堅強,反而會形成「我不行」、「我很失敗」的認知,對自己喪失信心。

第二點,我們要避免對孩子的事務過度包辦。

我們就要儘量放手,讓孩自己應對生活中的事情,儘管會遇到困難,不能一蹴而就,但這會讓他對自己的生活有掌控感,從而對自己產生信心。

孩子遇到困難時所產生的無力感和不知所措,很多時候是源於我們的過度代勞。

孩子繫鞋帶總是系錯,比起慢慢教他方法,更習慣直接幫他繫上了事;讓孩子幫忙搬一瓶醬油,總是一路看著他擔心打碎瓶子,甚至提前上手接過來......

這些生活中的小事,其實都是讓孩子嘗試掌控和建立自信的機遇。

我們不可能永遠做孩子的保護傘。

早一天給 TA 應對挫折的能力,是最好的禮物。

來教育三合星,少一點教育的焦慮

相關焦點

  • 知乎熱門:什麼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數人卻沒有?
    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什麼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數人卻沒有?職場導師的鼻祖卡耐基就曾說過"失敗者都有不同缺陷,但成功者卻擁有許多共同的特質"。所謂的成功者,其實是掌握了大多數人所不具備的一些能力。普通人想要走向成功,必備4種底層能力:·不要臉的能力·控制欲望的能力·表達情緒的能力·排除幹擾的能力這4種能力是拉開人與人之間的關鍵,掌握好它們,你的人生就能像開掛一樣實現逆襲。
  • 知乎熱門:什麼能力最重要,但大多數人沒有?答案很意外……
    碰巧他們面對的是弱勢群體,一名孕婦無緣故被公司辭退,老公帶著老婆孩子走遍天南地北地找律師幫忙維權。兩名天之驕子,開始了有趣而無聲的競爭。知乎有一個很熱門的問題:什麼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數人卻沒有?網友們真的是厲害啊,不但研究並且分類了知乎上被大家提及的能力,還把能力列了個Excel表。有沒有留意到了一個,排在最後有點偏門的能力——共情力。
  • 手機照片印表機擺攤創業哪些能力很重要
    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手機照片印表機擺攤創業者,不僅僅只是擁有資金就可以了,最主要的還是要具備一些創業的能力,比如:商機發現併合理的利用能力,人才發掘並使用,有思想有行動的敢做能力,等等。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創業者,不僅僅只是擁有資金就可以了,最主要的還是要具備一些創業的能力,比如:商機發現併合理的利用能力,人才發掘並使用,有思想有行動的敢做能力,等等。都是需要創業者具備的,然而這些能力不僅僅可以利用在創業上,而且對於做小本生意的依然需要這些能力,那麼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些能力的必要性!
  • 鄧倫又當伴郎了,培養孩子學會交際能力有多重要
    鄧倫又當伴郎了,培養孩子學會交際能力有多重要一個大明星沒有明星架子,三天兩頭跑回石家莊給兄弟們當伴郎,網友紛紛表示鄧倫太接地氣了。鄧倫又當伴郎了,培養孩子學會交際能力有多重要鄧倫的交際能力可謂是相當出彩了,能夠和10個兄弟相處10多年,一般人做不到這一點,同時我們也看出了交際能力的重要性
  • 孩子3歲前該幹嘛,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很重要,未來孩子更聰慧!
    在思維邏輯之間,要用到概念、斷理、推理之類的思路去比較、分析、綜合、抽象、 概括的方法,當我們從熟悉到運用這些思維的方式和方法地程度,即邏輯思維地能力。邏輯對一個人有哪些影響?影響大腦進行全方位思考有邏輯思維的人,比較容易調動大腦的思考能力,讓大腦飛速的運轉,從而讓人做事很精明。有調查顯示,邏輯思維強的人,不容易患有老年痴呆症。
  • 孩子必看電影《美麗人生》:孩子的承壓能力,決定他的人生高度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越發重視與人交往時的距離感,聊天、發朋友圈、發動態成為了現在大多數人表達心情的一種方式。也正是如此,大家的情緒都有些過度表達的嫌疑,頻繁的發動態求關注,卻又屏蔽父母。事實上,這是很多人的網絡現狀,其實就是一種抗壓能力差的表現,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一點點小煩惱都需要宣洩,無法獨自承受。
  • 為什麼很多家長讓孩子學習沒有實戰能力的跆拳道?
    在韓國,有許多習練傳統跆拳道的人鄙視競技跆拳道的所謂習練方式和技巧,儘管跆拳道在走向競技體育的過程中,其推廣形式是成功的,但它對傳統跆拳道的某些技擊方式和規則卻很大程度上起到了閹割作用,而我們中國人習練的大多數跆拳道,都是從競技體育的習練方式和形式開始,其真正的戰鬥力大大下降,這就是為什麼人們覺得跆拳道的實戰性很差的原因。
  • 職場百問:什麼能力很重要,但很多人卻沒有?
    在職場中經常會有很多人會問到一些有意思的問題,比如為什麼晉升的是一個能力比我還低的人?有沒有薪資高,但是特別輕鬆的工作?為什麼在職場我那麼真心付出,卻換不來一個友誼?諸如此類的問題,其實問的沒有問題,要是回答有千千萬萬個理由,但並不通過幾個答案能把事情解決掉,主要就是因為沒有人願意自省,然後進行糾正,總是按照自己所想的美好去對待別人,那麼對方得不到想要,回饋的自然也並非是自我想要。而我們今天所討論的也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在職場中有沒有什麼可以很快學會,就能對職場生涯產生巨大的幫助。
  • 孩子的閱讀能力決定了以後的學習能力!
    孩子的閱讀為什麼如此重要 1 閱讀能力是整個學習能力的核心 很多老師和家長有這樣的觀點:我把孩子送到學校去,不就是在學習閱讀嗎?他讀語文教材不就是在學習閱讀嗎?
  • 小央美美術教育:對於孩子觀察能力的培養,對孩子發展十分重要
    核心素養,指的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或共同素養,包括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審美品位、思維能力、認知理解、合作交流、創新意識等。少兒美術對這些核心素養的形成有著極大的促進。
  • 孩子總是「屢教不改」?家長別急,這是孩子缺乏自省能力的表現
    如果孩子沒有自省的習慣,在學習和生活上就會多一些阻礙。 缺乏反省能力的孩子通常有這些表現 1、同樣的錯誤重複犯 莎士比亞說「知錯就改,永遠是不嫌遲的。」
  • 注意力就是學習力:比智商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擁有這項能力
    在這個充滿選擇、誘惑和幹擾的時代,沒有專注力就沒有學習力。 注意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礎,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專注力",專心注意的含義,所以注意力是一切能力之本。如果你的孩子是聽敏型的,你回到家,可以找機會跟孩子講:我聽了錢老師的講座,我知道你有一個能力:什麼事情記住就不容易忘,讓他知道自己是有能力的。咱們這兒有沒有摳摳摸摸的孩子?這可能來源於父母過度的幹預,比如,總讓孩子擦了重寫,他還沒有完成一件完整的事情,你在旁邊指手畫腳地幹預,他總是懸著一顆心。
  • 鍛鍊孩子思維能力的遊戲有哪些?家長快來和孩子一起玩遊戲
    人類大腦的潛能是巨大,對於孩子來說更是有無限的可能,那麼該怎麼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呢?有哪些遊戲適合?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和孩子一起下棋對3-5歲的孩子而言,下棋是需要一定的訓練才可以明白下棋過程雙方的一種遊戲對抗性的。
  • 學習能力|如何鍛鍊孩子的口才和反應能力
    擁/有/好/口/才 前言 口才是人素養、能力和智慧的一種綜合反映,好口才非常重要,而這恰恰是很多人的弱點所在。口頭表達能使孩子學習能力增強,對語言的運用能力和對他人語言的理解能力也能夠明顯提高,並且有利於孩子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提升,讓孩子勇於表現自己,培養孩子的領導力,有效增強兒童自信心,促進身心全面發展。所以,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抓緊對兒童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與訓練。把握孩子的關鍵期進行教育。
  • 孩子沒有這4個能力,不要盲目送去幼兒園,不妨看下你家娃有嗎?
    上幼兒園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階段,對於孩子性格的形成,和生活、學習習慣的養成,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很多父母都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越早送孩子上幼兒園越好,其實早送孩子上幼兒園不一定好,還有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
  • 幫助寶寶探索世界,小遊戲培養孩子觀察能力!
    觀察能力的培養對孩子的智力開發極為重要。引導孩子觀察的時候,媽媽先要讓孩子明確觀察的目的。這樣孩子才能有的放矢地去觀察,才能獲得更多的觀察收穫。要想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和觀察力,必須儘可能調動孩子的各種感覺器官參與到實踐活動中,這樣才能使孩子全身的感覺器官得到鍛鍊,提升敏感度,從而讓孩子的諸多能力得到很好的早期啟蒙。 今天小編就為各位家長總結一些可以鍛鍊寶寶觀察能力的小遊戲,快來看看吧! 小蝌蚪找媽媽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聽過嗎?找一找下面兩幅圖有哪些不同。
  • 女主持人採訪鍾南山被罵慘:共情力很重要,如何培養孩子共情能力
    不僅如此,他們還資助那些自己不認識的貧困孩子。而那些不具備「共情」能力的孩子很多中途輟學,沒有正式工作,甚至需要政府援助才能生活。這項研究發現,共情力在人生的諸多關鍵領域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從工作中的銷售和管理,到談情說愛、養兒育女,再到社會關係的建立。
  • 「健康」孩子2歲還不會說話?醫生:可能是認知能力發展落後!
    很多網友表示,工作忙總加班,自己都照顧不好,沒有時間也沒有自信能帶好孩子。現在的年輕父母大多數是上班族,早出晚歸,沒辦法自己養育小孩,所以很多時候這個重任就落在了祖父祖母、外公外婆身上。很多父母並不知道怎麼判斷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情況,有時候就會錯過認知能力訓練的最佳時期。認知能力影響孩子智力開發林健芬醫生解釋道,認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儲存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它是人們成功的完成活動最重要的心理條件。知覺、記憶、注意、思維和想像的能力都被認為是認知能力。
  • 找工作,個人能力和人際關係哪一個更重要?大多數人想錯了!
    到底是個人能力重要還是人際關係重要?其實兩者都很重要,個人能力是找工作的基礎,是我們在職場中安身立命的東西。具備了某方面的基本技能,公司才會錄取你,這是你的行走江湖的佩劍。人際關係也同樣重要,人際關係不僅僅指你有著一些背景和別人沒有的資源,也包括在職場中,與領導、同事、客戶有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也是個人能力的一種體現。這兩者其實可以兼容,可以同時具備,除了一些人有天生的資源優勢外,我們都要朝著這兩個方面去努力。
  • 怎麼培養孩子的英語思考能力
    如果剛開始啟蒙,就去分享自我,那是個性;但是沒有掌握知識和技能,老師會覺得調皮或淘氣。所以,跟著老師學的,不僅是知識和技能,更多是在情景中,教孩子怎麼去互動和溝通。培養良好的品德,才是根本。如果根本牢固,學什麼都會真誠,在事上也會認真應對。培養良好的習慣,不是在形式上,就是在事上練。在事上有愛心,對物體更願意投入精力和時間。因為,有事才能有物。藉助於物,才能成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