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這些典故,原來都是虛構的,被騙了好多年

2021-02-13 世界名著每日讀

點上方藍字關注世界名著每日讀,陪你有品位閱讀

1、桃園三結義


史書上沒有記載劉關張三人曾經在桃園結義過,但是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人的兄弟感情是真的。

例如史書上說關羽比張飛年長几歲,所以張飛「兄事之」,意思就是把關羽當作哥哥一樣對待。而且說到劉關張三人的感情有提到「恩若兄弟」。

大概到了宋元時期,開始有作品將三人的感情編成故事,慢慢就有了「桃園結義」的情節出現。而後人也一直將劉關張三人桃園三結義的故事當作異性兄弟親如骨肉的典範。

關羽在被曹操捉住的時候,曹操勸他投降,關羽就對曹操說,劉備對他恩如親人,不忍背棄。後來不論曹操怎麼送關羽金銀絹布,高官厚祿,關羽始終都不為所動,他一直把劉備當做親生兄長對待。所以一得到劉備的消息,關羽不惜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也要和劉備相聚。

而劉備對關羽和張飛的感情也非常深厚。有一次張飛因為貪杯誤事,把劉備的家小陷落在徐州城裡。關羽怒責張飛,張飛羞憤之下想要拔刀自盡,劉備一把拉住張飛的手說道:「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衣服破,尚可補,手足斷,安再續。」

2、溫酒斬華雄

實華雄死於江東猛虎孫堅刀下,三演反把孫堅寫成是華雄的手下敗將,這對孫堅太不公平了。

3、三英戰呂布

三國演義中三英戰呂布,是在虎牢關前。三國的史書多把虎牢關成為成皋。成皋這個地方,確實發生過一場戰鬥,但是戰鬥的雙方不是呂布和劉關張,而是董卓大將徐榮和曹操,最後把曹操打敗了。這個戰鬥在《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有明確記載。原文是:「遂引兵西,將據成皋。邈遣將衛茲分兵隨太祖到滎陽汴水,遇卓將徐榮,與戰不利,士卒死傷甚多。太祖為流矢所中,所乘馬被創,從弟洪以馬與太祖,得夜遁去。

4、關公斬顏良,誅文丑

斬顏良確有其事,誅文丑的卻是曹操的部下所為。

5、過五關斬六將

《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所寫的「過五關斬六將」,是書中流傳最廣的故事之一。它說的是關羽掛印封金,辭別曹操之後,保著甘、麋二夫人,往河北(黃河以北)投奔劉備,先後經過五個關隘;因未向曹操討取通關證,沿途受到阻撓,不得已斬了六員曹將。

而據《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公(指曹操)與袁紹相拒於官渡,汝南黃巾劉闢等叛曹公應紹。紹遣先主將兵與闢等略許下。關羽亡歸先主。」這就是說,在關羽離開曹操之前,劉備已奉袁紹之命到了許都南面的汝南郡,與劉闢等領兵攻打許都附近地區,擾亂曹操的後方。關羽得到劉備的消息後,自然只能由許都南下以歸故主,而絕不可能北上河北去尋找劉備。因此,他根本不會去「過五關」,也就不會「斬六將」了。

6、火燒博望坡

歷史上博望坡之戰的導演是劉備而不是諸葛亮。這場戰爭發生在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此時諸葛亮尚未出山(諸葛亮時年21歲)。這場戰爭的起因是劉表企圖趁曹操北上攻擊袁尚的契機,襲取許都,他派遣劉備領軍出擊。劉備與曹操夏侯惇軍在博望遭遇,開啟了戰端。不是曹操已平定河北,南徵劉備而是劉備北伐曹操,曹操派軍抵禦。這是場小的戰役,並不是如小說所言,夏侯惇軍有十萬之眾。夏侯惇軍死傷並不慘重,曹軍的李典早已料到劉備會使出伏兵計策,故指揮自軍人馬前往攻擊劉備,救出了夏侯惇。之後兩軍撤退,戰爭結束,劉備只是小勝。

7、長板坡七進七出

這個情節是虛構的。《三國志·趙雲傳》: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遷為牙門將軍。

8、舌戰群儒

「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故事出現在《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話說諸葛亮為聯吳抗曹而出使江東,在謁見孫權之前,與江東文武二十餘人會於外堂。其中張昭等多數文臣主張降曹,知諸葛亮來意,故意挑起論爭,欲使諸葛亮知難而卻。誰知諸葛亮從容不迫,對答如流,採用先守後攻、各個擊破的策略,憑藉自己三寸不爛之舌,駁得張昭「並無一言回答」,虞翻「不能對」,步騭「默然無語」,薛綜「滿面羞慚」,陸績「語塞」,嚴唆「低頭喪氣」,程德樞亦「不能對」,使東吳主張降曹者理屈詞窮,盡皆失色。這一場舌戰群儒之後,孫權堅定了聯劉抗曹的信心和意念,直接促成了後來的赤壁大戰。

關於諸葛亮出使東吳,聯吳抗曹之事,史籍記載甚詳,據《三國志》諸葛亮、魯肅本傳記載可知:劉備當陽大敗,勢單力薄,無地依存,面臨覆亡之災。諸葛亮奉命「求救於孫將軍(孫權)」。諸葛亮一到孫昊,因孫權當時擁兵在柴桑,「觀望成敗」,急於了解曹操方面的情況,立即接見了諸葛亮。  

諸葛亮首先勸孫權放棄「觀望」態度,說曹操大軍壓境,若能以昊、越之眾與之抗衡,就當早早與之斷絕關係;若不能與之抗衡,何不按兵束甲,早早投降。諸葛亮認為,現在孫權「外託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不但如此,諸葛亮還用「激將法」告訴孫權:劉備是不會拜倒在曹操腳下的。孫權聽罷,果然不甘示弱,決心抗曹,遂向諸葛亮問計。諸葛亮給孫權分析了曹車的弱點、孫劉雙方的優點,對戰爭前景作了樂觀的估計。據《三國志·魯肅傳》和《資治通鑑》所記,赤壁之戰前夕,東吳統治集團內部對曹操是戰還是和,是有意見分歧的。以重臣張昭為首的一些人認為,曹軍銳不可當,「皆勸(孫)權迎之」。最初孫權也抱觀望態度,戰和猶豫不決。但諸葛亮對形勢的分析和對前途的樂觀預測,極大地鼓舞了孫權,堅定了抗曹信心。加之周瑜、魯肅等人勸說,遂決定「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聯劉抗曹。接下來,便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戰。

9、孫夫人投江

據野史記載,在章武三年(223),也就是訛傳劉備駕崩的那一年,孫尚香聞訊傷心不已,望著西邊痛哭流涕,最後投江而死。後人為了紀念她的貞烈,為她立了一座廟,名曰「梟姬祠」。京劇、漢劇、蒲劇、川劇、徽劇、秦腔、晉劇、河北梆子等劇種,都有《別宮祭江》一劇,劇中孫尚香訛聞劉備死於伐吳兵敗之役,痛不欲生,乃入宮辭別其母,赴江邊望西哭奠,祭罷投江而死。另有一種說法是孫尚香回吳國後,另嫁了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吳國的輔國大將陸遜。

「閱讀原文」聽讀喜愛的名著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中,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其實都是虛構的
    《三國演義》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深受大家的喜愛。但是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是三分真七分假,而這中間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其實都是虛構出來的。我們來看看有哪些。
  • 盤點那些三國演義中虛構的著名人物,你都知道哪幾個?
    但是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虛構的,據統計被虛構的人物中,不乏大名鼎鼎的人物,下面我們一起盤點一下三國演義中被虛構的那些大名鼎鼎的人物。 1.周倉 最著名的虛構人物就是周倉了,雖然關平在《三國演義》從親兒子改成了義子,而周倉這個角色而確是歷史上不存在的,周倉在小說中,原是張寶的部下,後嘯聚林中,久仰關羽大名,後就變成了關羽專用的「抬刀」護衛,基本關羽到哪他和關平一樣就到哪的。
  • 《三國演義》中哪些是虛構出來的人物?此女本是虛構,卻至關重要
    《三國演義》是在正史的基礎上,由羅貫中添加了許多元素,如人物、精彩環節,才讓這部原本只是歷史中一段的曾經,變得格外生動形象,引人入勝,成為千百年來的經典名著之一。雖然我們知道羅貫中在這部名著中添加了許多「謊言」,但是謊話說久了,就會讓人產生誤解,認為都是真的,經過這麼多年,《三國演義》中有哪些人物是羅貫中瞎編出來,而又讓人覺得特別生動鮮活呢?
  • 《三國演義》裡虛構的六位虎將
    明代小說家羅貫中依據歷史再加以藝術修改創作了《三國演義》長篇小說,在小說裡描寫了有名有姓的文臣武將有1千多人,其中幾乎是歷史有載。但我們說小說嘛,屬文學作品,書中有虛構情節和人物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三國演義》虛構的一潘二方三安國,四周五韓六道榮,這六位名聲不輸史實人物的大將。我們說《三國演義》,七分實三分虛,虛構的情節如:三英戰呂布、草船借箭、借東風等。
  • 網友:原來是《三國演義》的虛構人物!
    因為在《三國演義》中劉備迎娶孫尚香這個故事情節是真的太有意思了,讓人回味無窮!《三國演義》中在赤壁之戰劉備和孫吳合作擊敗了強大的曹操獲得了勝利,但是功勞最大的孫吳卻沒有得到什麼太大的好處,反而劉備沒出多大的力氣就竊取了荊州!於是周瑜為了奪取荊州,假意將孫尚香嫁給劉備,但是誰能想到最後假意成真劉備真的迎娶了孫尚香!
  • 原來這些歌的「原唱」都不是真的原唱,最後一首真是被騙了多年
    如今娛樂圈中,除了原創歌手在發布單行曲會紅起來,,其實不少的翻唱歌手由於翻唱得比較經典,因此也會給人們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們就來細數一下娛樂圈中,憑藉著翻唱經典曲目而出名的歌手們,其中有一個憑藉著這首翻唱的歌曲騙過了許多的人。
  • 不知道這些虛構故事,別再說你是三國迷
    然而,當這些經典的三國故事被人們津津樂道時,我們是否想過:歷史上真的發生過這些事情嗎?▲ 說起三國典故,湯小團信手拈來追本溯源,三國故事的流傳主要興起於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這是一部根據三國歷史改編的小說,與最早記載三國史的《三國志》想比,《演義》有「七分實,三分虛」的說法。也就是說,《演義》中有一些故事是作者虛構的,歷史上並沒有發生過。
  •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刮骨療毒和周瑜火燒赤壁是假的,真相是什麼呢?
    中華上下5000年,出了不少的英雄豪傑,尤其是三國中有我們非常熟悉的一些名將和智者,而三國演義中典故更是突出了他們的英雄氣概和足智多謀,然而有些典故並非是真的,只是羅貫中先生在尊劉思想的影響下,為了劇情的需要而做了改動,那麼我今天就說下其中被改動的典故。
  • 《三國演義》欺騙了我們那麼多年!
    桃園結義桃園結義的橋段是《三國演義》杜撰的,真實歷史上毫無記載,只是劉關張三人親如兄弟。所以這只是《三國演義》給予蜀國的主角光環。三英戰呂布三英戰呂布一出也是討伐董卓時發生的事情,劉備此時正在公孫瓚處,又何來戰呂布一說呢?赤兔馬根據《三國演義》描述,呂布死後,曹操將赤兔馬贈予關羽,更是有關羽死後,赤兔馬絕食而亡的說法。其實赤兔馬真要絕食,在呂布死的時候就絕食了,而呂布死時到關羽死時相差這麼多年,赤兔馬早就老死了。
  • 《三國演義》中刀槍不入的藤甲兵並非虛構,此村民自稱藤甲兵後代
    孔明在山上往下看時,只見蠻兵被火燒的伸拳舒腿,大半被鐵炮打的頭臉粉碎,皆死於谷中,臭不可聞。孔明垂淚而嘆曰:「吾雖有功於社稷,必損壽矣!」以上是三國演義中的情節,諸葛亮帶兵平叛,進入南中,已經六次放了孟獲。孟獲無計可施,便求助於烏戈國。烏戈國國主兀突骨感到唇亡齒寒,於是帶領三萬藤甲兵助戰。藤甲,以西南荒蠻之地所生野藤為原料,經能工巧匠加工製作藤甲,又以桐油浸泡,七七四十九天後才製成。
  • 貝爺原來騙了大家好多年,《荒野求生》是這樣拍的!感覺被騙了
    貝爺原來騙了大家好多年,《荒野求生》是這樣拍的!感覺被騙了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本文由【娛樂小米離】獨家原創,作品未經作者允許,禁止抄襲轉發,侵權必究。hello大家好我是小編娛樂小米離,如今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很多的朋友都開始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還不斷地鍛鍊自己的身體,還有的朋友開始正視自己的愛好,相信但凡是對探險感興趣的朋友對《荒野求生》這個節目並不陌生,這是一檔關於戶外探險的真實錄製節目,是英國的冒險家貝爾格裡爾斯主持的,在峽谷、森林、沙漠等等這些人煙稀少的地方進行深入的探索,並記錄下很多關於野外求生的技能和知識,教大家如何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取得生命的最大值從而返回到社會上
  • 這麼多年都被騙了,原來「大尺度戲」根本沒女演員,攝影師最悲催
    這麼多年被騙的好苦,原來「大尺度戲」根本沒女演員,攝影師才最悲催眾所周知,在許多影視作品中,表達情感的親密戲份一定是不會缺席的,尤其在愛情劇中,只有這種親密戲份才能夠博人眼球,來換取更高的收視率,那麼大家少不了的就是好奇在拍戲的時候,這種片段是如何呈現出來的,他們在現場都是什麼樣子?
  • 這部孩子聽得懂的《三國演義》,讓孩子成語典故脫口而出
    從家長的回答及留言裡不難看出,聽《凱叔·三國演義》這樣的經典名著故事,在潛移默化中增加了孩子詞彙量的積累,如成語、典故等。《凱叔·三國演義》作為經典名著改編,故事情節性強,一下子就能抓住孩子的耳朵,裡面有大量的詩詞典故原著精華,孩子愛聽、聽的懂、還能反覆聽。
  • 讀了那麼多年的《三國演義》,你知道其中的「八獻」具體指哪些嗎
    作為我國章回體小說的開篇之作,《三國演義》在誕生初期便廣為歡迎,成為我國最為流行的長篇歷史小說之一,在這部小說之後,我國長篇說史的小說才大量湧現出來,我國小說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年代,產生了許多影響古今中外的代表作品,只是,讀了那麼多年的《三國演義》,其中的箇中詳情你真的理清了嗎?
  • 定軍山下產生的三國成語典故(二)
    【典故出處】語出《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建興六年(228)春,諸葛亮「揚聲由斜谷取眉(陝西眉縣,在五丈原東二十裡),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在褒斜谷內北端),吸引魏大將軍曹真主力,諸葛亮卻親率諸軍出攻祁山(今甘肅禮縣祁山堡一帶)。魏南安(今甘肅隴西東南)、安定(今甘肅鎮遠南)、天水(今甘肅天水市南)三郡皆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 52個三國典故和成語,讓《三國演義》成了好聽的兒童廣播劇!
    為了把它做成適合孩子聽的故事版本,我們選了「成語」和「典故」這兩個切入點,以「廣播劇」的形式來呈現三國故事。這樣,孩子們聽完故事,不僅能掌握《三國演義》的內容梗概,還能學到52個耳熟能詳的成語,知曉三國英雄歷史。
  • 小說《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其實不是一本書
    這些典故,這些人物都出自《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我們耳熟能詳的各種故事如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趙子龍七進七出救阿鬥,火燒連營,草船借箭等等都是出《三國演義》。但實際上還有一本書叫《三國志》,描寫的也是與《三國演義》相同時期的故事,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兩者是否相同?《三國志》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 細數三國演義說的謊,貂蟬是虛構人物,溫酒斬華雄的並非關羽!
    相信你們知道這個人物是通過三國演義的,而三國演義只是一部歷史小說,是文學家根據歷史改編的。雖然很多都是很尊重歷史,但也有不少的杜撰的成分。在三國演義中,貂蟬是第八回出場,然後第十九回消失。這裡面關於貂蟬的介紹是這樣的:貂蟬本是司徒王允的歌姬,王允見董卓禍亂朝野,遂擔憂大漢的未來。貂蟬深明大義,願幫主家分憂。於是和王允設計一套連環計。
  • 街機《三國志》中哪些典故和《三國演義》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遊戲中的大部分人員的名字都是中文,因此國內玩家玩起來毫無違和感而《吞食天地》漫畫中的題材很大程度上借鑑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中的章節,再加上作者自己的理解進行創新而打造的漫畫。那麼,在街機遊戲《三國志》中出現過的那些劇情,和《三國演義》電視劇相同呢?
  • 《三國演義》中,「最愚蠢的人物」排行榜
    不僅有曹操、劉備、孫權這樣的梟雄人物;也有郭嘉、諸葛亮、周瑜這般神機妙算的軍師智囊;當然,亂世爭雄的戰場上中自然也少不了呂布、關羽、張飛、趙雲等等這樣勇冠三軍的將帥之才。以上這些基本都是小說和影視劇中的核心人物,是最廣為人們所熟知的。